200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8 06: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土学位

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 M企业在1999年以120 000元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 000股,当年年末该股 票的市价为每股10元;2000年该股票全年暂停交易,M企业已提取相应的投资减值 准备:2001年该股票恢复交易;年末时市价为每股14元。2001年年末时M企业应提 取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额是( )

A. 40 000元 B. 20 000元 C. 20 000元 D. 40 000元

2. X企业出售一栋办公楼,取得收入2 000 000元,该项资产原价3 000 000元。已提折旧1 500 000元,支付消理费用10 000元,营业税率为5%。消理该项资产的( )

A. 净收益1 000 000元 B. 净损失1 000 000元 C. 净收益390 000元 D. 净损失390 000元

3.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应( )

A. 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人固定资产价值,之后计人财务费用 B. 在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前计人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决算后计人财务费用

C. 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D. 全部计人财务费用

4. 某企业本月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60万元,进项税额转出5万元,销项税额50 万元,已交增值税额12万元。月末时企业应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 A. 10万元,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B. 17万元,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C. 10万元,表示少交的增值税 D. 17万元,表示少交的增值税 5. 委托代销商品的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为( )

A. 收到代销清单时 B. 收到销售货款时 C 商品发出时 D. 签定协议时

6.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 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 D.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7. 在单步骤生产企业,其工艺过税不可能或不需划分为几个步骤,因而要求( ) A. 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 B. 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 按产品经过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D. 按产品的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8. 定额法下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 B. 新旧定额的差额

C. 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额 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

9.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但是在每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工序为30千克,第二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

A. 67% B. 33% C. 100% D. 97%

10. 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分析时,产品产量变动( ) A. 只对降低率有影响 B. 只对降低额有影响

C. 对降低率和降低额均有影响 D. 可能对降低额有影响,也可能对降低率有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

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 企业取得的下列各项收入,应计入投资收益的是( )

A. 出售股权投资的净收益 B.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C. 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份额 D. 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 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的内容是( )

A. 因出售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B. 因盘亏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消理费用和消理收人 C. 因报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D. 因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3. 下列各项中可以在公益金中开支的是( ) A. 修建职工宿舍 B. 修建理发室

C. 职工住房困难补助 D.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4.下列业务中属于“其他业务收人”的有( ) A.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B. 材料销售收人 C.劳务收入 D. 商品销售收人

5. 下列项目中可以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是( ) A. 应收票据 B. 固定资产 C. 坏账准备 D. 货币资金 6.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主要优点在于( ) A. 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 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C. 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D. 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7. 企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 ) A.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 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8.“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的内容是( ) A. 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B. 采购材料的计划成本 .

C. 验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D. 验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9.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简单生产 D.单件生产 10.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原因可归纳为( ) A. 各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常作为商品产品对外销售 B. 有的半成品要进行同行业成本的对比

C. 有些半成品为企业几种产品耗用

D. 有些半成品不能直接为下一步耗用而需转入半成品库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的论述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韵,请按考试题的顺序将你的判断结果答在答题纸上。你认为正确的用“√”号表示,错误的用“×”号表示。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企业购进原材料时,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人购进材料的实际成本中。

( )

2. 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的多少,对投资各期的利息收入没有影响。( )

3. 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是指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如债券买价、支付的相关费用以及购人债券支付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

4.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如果继续使用则不再计提折旧。( )

5. 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应作为企业的收入核算。( ) 6. 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只能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 )

7.“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反映。( )

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

9.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定额成本—般不变,而计划成本在计划期内经常可以改变。( )

10.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都应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它们的原材料费用。( )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5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 1. 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 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应提取哪8项资产减值准备?为什 么要提资产减值准备?

3. 标准成本制度下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与定额成本计算法中的定额差异的处理有 何区别?

4. 某厂设有甲、乙、丙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车间主要是手工操作,受季节性影 响,各季节产量波动较大;乙车间属于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各月完工产品批次少. 未完工产品批次多,该车间机械化水平较高,机床型号单—;丙车间系今年新投入生 产,机械化水平较高,机床型号较多,精密度相差悬殊。

根据上述情况,你认为该厂如何组织制造费用的核算?应采用那些制造费用分配 方法和分配标准。

五、综合业务题(本类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1. 某企业2000年有关资料如下: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9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年初余额60 000元、年末余额80 000元,“应付账款”项目年初余额4 000元、年末余额3 000元,“预付账款”项目年初余额为o、年末余额1000元,“存货”项目年初余额60 000元、年末余额100 000元本年度发生坏账2000元已予以核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金额 (1)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购进货物支付的现金。

2. W公司于1996年初购入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8.8万元。C公司于1996年5月1日宣告分配1995年度的现金股利8万元。假设C公司1996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96万元,其中股本8万元,未分配利润1.6万元;1996年实现净利润32万元;1997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4万元。

要求:计算1997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W公司应冲减投资成本及应

确认的投资收益数额。

3.某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B、C三种联产品,其中C产品分离后全部转给第二车间加工制成乙产品。然后再全部转给第三车间加工制成丙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1) 成本项目 原材料 加工费用 合计 资料(2) 产品 A B C 乙 丙 工序1 工序2 系数 1 2 0.5 完工产品产量 1000 500 2000 2000 750 在产品 100 200 第一车间 6000 3000 9000 第二车间 2000 2000 第三车间 1880 1880 资料(3):丙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工序1为6小时,工序2为4小时: 该产品生产所需要原材料(即乙产品)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定额为2千克,其中工序l单体在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4千克,工序2单位在产 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8千克。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各种联产品单位成本 (2)计算第二车间乙产品成本

(3)计第丙在产品原材料项目和加工费用项目的约当产量 (4)计算第三车间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 4. 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计划 甲 乙 20 10 产量 实际 20 15 上年 8 16 单位成本 计划 7.2 12.8 实际 7 12 要求: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部分

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土学位

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 M企业在1999年以120 000元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 000股,当年年末该股 票的市价为每股10元;2000年该股票全年暂停交易,M企业已提取相应的投资减值 准备:2001年该股票恢复交易;年末时市价为每股14元。2001年年末时M企业应提 取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额是( B )

A. -40 000元 B. -20 000元 C. 20 000元 D. 40 000元

2. X企业出售一栋办公楼,取得收入2 000 000元,该项资产原价3 000 000元。已提折旧1 500 000元,支付修理费用10 000元,营业税率为5%。修理该项资产的( C )

A. 净收益1 000 000元 B. 净损失1 000 000元 C. 净收益390 000元 D. 净损失390 000元

3.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应( B )

A. 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人固定资产价值,之后计入财务费用 B. 在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前计人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决算后计入财务费用

C. 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D. 全部计人财务费用

4. 某企业本月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60万元,进项税额转出5万元,销项税额50 万元,已交增值税额12万元。月末时企业应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C ) A. 10万元,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B. 17万元,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C. 10万元,表示少交的增值税 D. 17万元,表示少交的增值税 5. 委托代销商品的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为( A )

A. 收到代销清单时 B. 收到销售货款时 C 商品发出时 D. 签定协议时

6.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 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A )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 D.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7. 在单步骤生产企业,其工艺过税不可能或不需划分为几个步骤,因而要求( B ) A. 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 B. 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 按产品经过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D. 按产品的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8. 定额法下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B )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 B. 新旧定额的差额

C. 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额 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

9.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但是在每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工序为30千克,第二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A )

A. 67% B. 33% C. 100% D. 97%

10. 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分析时,产品产量变动( C )

A. 只对降低率有影响 B. 只对降低额有影响

C. 对降低率和降低额均有影响 D. 可能对降低额有影响,也可能对降低率有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

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 企业取得的下列各项收入,应计入投资收益的是( ABC )

A. 出售股权投资的净收益 B.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C. 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份额 D. 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 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的内容是( ABCD )

A. 因出售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B. 因盘亏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消理费用和消理收人 C. 因报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D. 因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3. 下列各项中可以在公益金中开支的是( ABCD ) A. 修建职工宿舍 B. 修建理发室

C. 职工住房困难补助 D.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4.下列业务中属于“其他业务收人”的有( AB ) A.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B. 材料销售收人 C.劳务收入 D. 商品销售收人

5. 下列项目中可以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是( AB ) A. 应收票据 B. 固定资产 C. 坏账准备 D. 货币资金

6.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主要优点在于( AC ) A. 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 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C. 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D. 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7. 企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 ABCD ) A.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 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8.“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的内容是( ACD ) A. 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B. 采购材料的计划成本 .

C. 验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D. 验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9.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ABD )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简单生产 D.单件生产

10.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原因可归纳为( ABCD ) A. 各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常作为商品产品对外销售 B. 有的半成品要进行同行业成本的对比

C. 有些半成品为企业几种产品耗用

D. 有些半成品不能直接为下一步耗用而需转入半成品库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的论述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韵,请按考试题的顺序将你的判

断结果答在答题纸上。你认为正确的用“√”号表示,错误的用“×”号表示。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企业购进原材料时,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人购进材料的实际成本中。( √ )

2. 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的多少,对投资各期的利息收入没有影响。( × )

3. 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是指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如债券买价、支付的相关费用以及购人债券支付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 )

4.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如果继续使用则不再计提折旧。( √ )

5. 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应作为企业的收入核算。( × ) 6. 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只能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 × )

7.“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反映。( × )

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 )

9.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定额成本—般不变,而计划成本在计划期内经常可以改变。( × )

10.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都应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它们的原材料费用。( √ )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5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

1. 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答: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对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和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的补充,是起修正性质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是这一原则出台的背景。根据职业判断,注重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资产的确认

资产要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这里,“拥有”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是所有者或债权人投入的,或是企业购入的。“控制”是指企业虽没有取得所有权,但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条件下可以自主支配。也就是说,资产通常是以是否拥有所有权作为判断标准的,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那么,融资租赁资产是否应作为企业的资产呢?《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从法律形式上讲,融资租赁承租方并不拥有其所有权,只拥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廉价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因此,实质上承租方控制了租赁物。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承租方)应予确认为企业资产,并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

(2)收入的确认

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的条件之一就是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其注重的是交易的经济实质——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而不是法律形式——所有权。例如,企业已经将所有权凭证或实物交付给买方,形式上,企业未收取货款,但是实质上企

业取得了收款的权力,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确认收入;但如果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要求又未采取补救措施,或未完成商品售出安装或检验工作,则不能确认收入。又如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则应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或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也不应确认收入。

(3)关联方交易关系的确认

判断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时,不能简单地理解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而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则。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看是否存在着有碍公平交易的因素,交易结果是否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等,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应掌握以下两点:①判断关联方关系是否存在的标准,包括横向和纵向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主要形式。例如一家母公司同时控制两家子公司,则不仅母公司与这两家子公司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而且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这两家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②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前提条件的。例如,两个企业有一位共同的董事,该董事能同时对两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虽然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也应当将这两个企业视为关联方。另外,与企业仅发生日常往来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仅仅由于与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性的单个购买者、供应商或代理商,通常不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

(4)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反之则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对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既规定了持股比例,又确定了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作为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的界限,而且后者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投资持股比例超过规定比例,但不能左右或影响被投资单位的经营政策、财务政策、利润分配政策时,长期股权投资也不能采用权益法核算。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要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 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应提取哪8项资产减值准备?为什么要提资产减值准备?

答:(1)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以下8项:

①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时,要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并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②坏账准备

企业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③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时,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长期投资减值

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地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

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的损失,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⑤固定资产

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并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⑦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⑧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对委托贷款本金进行定期检查,并按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资产计量不实,解决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从制度上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事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突出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①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客观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线。资产总量反映了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利润则反映了企业经营能力的大小、管理水平的高低。资产的本质特征在于将来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故不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本质上则不属于企业资产。即有“有效资产”与“无效资产”之分。因此,期末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8项资产应按可收回的金额计量,或按账面价值可收回的金额孰低计量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

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现代市场经济须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之上,而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是会计信息,及时、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增设“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单独披露8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年初余额,本期增加减少变动金额,年末余额等栏目,并对会计报表附注的格式做出具体规定。对此充分的披露,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量,公开透明,增强阅读者的理解,减少会计信息的风险。同时,也规定要保持各期成本、费用核算的内容相同,计算方法一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高。

③限制了会计信息的可变性和随意性。原《企业会计准则》只规定了部分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和标准,在具体操作上,会计人员面对市场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时,因各人掌握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不同,职业判断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变性和随意性。因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许多带有具体、明确的限制条款。所有这些规定,弥补了以往会计制度不完善之处。促使企业既要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要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3. 标准成本制度下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与定额成本计算法中的定额差异的处理有何区别?

答:(1)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叫做不利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差异叫做有利差异。成本差异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定额成本计算法是为了解决及时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把产品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加强成本管理,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定额变动差异是定额本身变动的结果,它与生产中费用支出的节约或浪费无关。消耗定额和定额成本一般是在月初、季初或年初定期进行修订。在定额变动的月份,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并未修订,因此为了将按照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按新定额计算的本月投入产品的定额成本,在新定额同一基础上相加起来,应该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以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2)标准成本制度下标准成本差异处理与定额成本计算法中的定额差异处理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

标准成本制度下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并为成本控制、考核和奖罚提供依据。定额成本计算法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等,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也应随之加以修订,以保证各项定额能够准确有效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在消耗定额或计划价格修订以后,定额成本也应随之及时修订。

②计算方法不同

定额成本计算法中定额变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费用?(1-系数)系数?而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通过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

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进行计算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实际工资-标准工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4. 某厂设有甲、乙、丙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车间主要是手工操作,受季节性影响,各季节产量波动较大;乙车间属于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各月完工产品批次少.未完工产品批次多,该车间机械化水平较高,机床型号单—;丙车间系今年新投入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机床型号较多,精密度相差悬殊。

根据上述情况,你认为该厂如何组织制造费用的核算?应采用那些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和分配标准。

答:(1)甲车间应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按照年度开始以前确定的全年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方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和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该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某月某产品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 (2)乙车间应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由于工资费用分配表中有现成的生产工人工资的资料,所以该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很简便。其分配标准是制造费用分配率。

(3)丙车间应采用机器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因为在这种车间中,折旧费用、修理费用的大小与机器的运转时间有密切的联系。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用正确组织各种产品所耗用的机器工时的记录工作,以保证工时的准确性。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

五、综合业务题(本类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1. 某企业2000年有关资料如下: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9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年初余额60 000元、年末余额80 000元,“应付账款”项目年初余额4 000元、年末余额3 000元,“预付账款”项目年初余额为0、年末余额1000元,“存货”项目年初余额60 000元、年末余额100 000元。本年度发生坏账2000元已予以核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金额 (1)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购进货物支付的现金。

答:(1)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200 000-(80 000-60 000)=180 000(元)

(2)购进货物支付的现金=90 000+(100 000-60 000)+(4000-3000)+(1000-0)=132000(元)

2. W公司于1996年初购入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8.8万元。C公司于1996年5月1日宣告分配1995年度的现金股利8万元。假设C公司1996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96万元,其中股本8万元,未分配利润1.6万元;1996

年实现净利润32万元;1997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4万元。

要求:计算1997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W公司应冲减投资成本及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数额

答: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24+8.8-32)×10%-(96×10%-8.8)=-0.72(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数额=24×10%-(-0.72)=3.12(万元)

3.某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B、C三种联产品,其中C产品分离后全部转给第二车间加工制成乙产品。然后再全部转给第三车间加工制成丙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1) 成本项目 原材料 加工费用 合计 资料(2) 产品 A B C 乙 丙 工序1 工序2 系数 1 2 0.5 完工产品产量 1 000 500 2 000 2 000 750 在产品 100 200 第一车间 6000 3000 9000 第二车间 2000 2000 第三车间 1880 1880 资料(3):丙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工序1为6小时,工序2为4小时: 该产品生产所需要原材料(即乙产品)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定额为2千克,其中工序l单位在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4千克,工序2单位在产 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8千克。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各种联产品单位成本 (2)计算第二车间乙产品成本

(3)计第丙在产品原材料项目和加工费用项目的约当产量 (4)计算第三车间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

答:(1)A产品单位成本=9000/(1000×1+500×2+2000×0.5)×1=3元/件 B产品单位成本=9000/(1000×1+500×2+2000×0.5)×2=6元/件 C产品单位成本=9000/(1000×1+500×2+2000×0.5)×0.5=1.5元/件

(2)乙产品成本=2000×1.5+2000=5000元

(3)丙产品投产为750件,其中完工产品为750-(100+200)=450件,在产品为300件。处于工序1的在产品共有100件,原材料的约当产量为100×1.4/(1.4+1.8)=43.75件,处于工序2的在产品的原材料的约当产量为200件。故丙产品原材料项目的约当产量为 100+43.7=143.75件

丙产品在产品的加工费用项目的约当产量为=100×4×50%/(4+6)+200×(4+6×50%)/(4+6)=160件

(4)第三车间完工产品的成本=5 000×450/(450+143.75)+1 880×450/(450+160)

=5176

第三车间在产品的成本=5 000+1 880-5 176=1 704 4. 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计划 甲 乙 20 10 产量 实际 20 15 上年 8 16 单位成本 计划 7.2 12.8 实际 7 12 要求: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可比成本降低率的实际数=【(20×8-20×7)+(15×16-15×12.8)】÷(20×8+15×16)=17%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划数=【(20×8-20×7.2)+(10×16-10×12.8)】÷(20×8+10×16)=15%

可比成本的较低率的实际数比计划数要低两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本期的乙产品的产量超出计划,但由于生产甲产品的单位成本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甲产品的由计划的每单位成本7.2元降低至7元,同时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也由原来的12.8元降低至12元。这样就将可比成本降低率的计划数提升到实际的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3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