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4-09 15: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幼儿文学幼儿散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幼儿文学第一章作业
1、幼儿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儿童文学有两大特征:其一,它是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应对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其二,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既是文学,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是由其读者对象所决定的。因此为儿童写的文学作品,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是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2、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划分依据:
答:由于出生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在各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他们在生理、心理、经验、审美活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针对这些差别,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为3~6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儿童文学: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少年文学:是为11、12岁~15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3、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答:感知觉:观察事物特点的大致轮廓,抓住作品形象的外部特征;空间知觉的水平较低,图画读物的背景不宜复杂;时间知觉发展较迟,最好使用笼统的时间词汇。
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生动、形象、新奇的事物,易引起注意。幼儿文学作品要开门见山,尽早提出人物性质和行为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篇幅不宜过长。
记忆:无意记忆占优势,记忆事物以机械识记为主,逻辑识记的能力和记忆的精确性还较差。语言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幼儿诗歌,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的故事,富于幻想的童话,能帮助幼儿记忆。
思维: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能力低,不易掌握抽象概念。作品的题材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想象: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想象与现实常常分不清,想象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进行,在词语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还很低。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语言:言语发展迅速,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对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很难理解,对多义词只能了解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意义,对词的转义就更难理解。作品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4、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 答:①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个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他们一切从自己的看法出发,而不能适应别人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发
生的。这样,使得幼儿童话中的一些形象和情节很容易被幼儿接受。
②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对幼儿身心状态的研究证明,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处在一种动物快感、生理快感的初级精神的愉悦阶段。对幼儿审美意识调查证明,幼儿的审美态度和审美需求发展水平较低,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有练习、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
5、幼儿思维因果观念的特殊性:
答:皮亚杰将儿童的因果观念安发展分成十七种,这十七种因果观念可以分成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因果观念是心理的、现象主义的、最后目的的和魔术的;第二个时期,因果观念是人造论的、泛灵论的和动力学的;第三个时期的因果观念才是反映事物因果联系的物理因果观念。幼儿恰好处于因果观念的第一二个时期,幼儿的前因果观念可以在他们充满童趣的提问中反映出来。一般认为,幼儿问为什么是受好奇心驱使,是企图认识客观世界,但皮亚杰却认为,知识性的回答根本无法使他们满意,甚至会让他们更加不安,因为幼儿的提问大多是心理性的。 6、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答:①“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并向听、看结合甚至触摸方向发展;
②感知型的接受方式,注意到艺术表现内容与他们对客观生活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奇性对他们也有强烈的吸引力;
③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表现为身体扮演、模仿,常把自己幻化成作品中的主人公,去体验主人公所遭遇的种种奇情怪遇。 7、幼儿文学文体分类及其特点:
答:分类特点:第一,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第二,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第三,分类必须考虑幼儿“听赏”的接受特点。
分类情况:第一,唱诵类,包括儿歌、幼儿诗;第二,讲述类,包括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第三,综合类,包括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 8、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答:①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有启蒙引导作用。
②幼儿文学是深人浅出的口语文学,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的范围内讲述。
③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天真稚拙的童真感染着孩子,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有的作品并不蕴含着什么道理和深意,只是单纯地逗乐,在处理情节时非常讲究技巧。
9、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答:①稚拙美: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世界;幼儿的身体很弱小,但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巨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作家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将其融化在作品中,使作品充满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
从内容上看,幼儿文学的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从形式方面看,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②纯真美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他们的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稚嫩、纯真和美好。这种幼儿固有的品性,成为幼儿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幼儿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为幼儿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③荒诞美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更好动,更富于幻想性和探究性。因此幼儿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不少作品所塑造的滑稽有趣而又神奇怪诞的人物形象,所描述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束的情节运动,不仅展示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现代美学心态,而且充分满足了幼儿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有的作品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违情悖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 1、幼儿文学的功能;
答:(一)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的转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的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文学起着向
幼儿传达日常生活知识和传递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二)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幼儿的生活圈子狭窄,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十分有限。而幼儿文学则给幼儿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能从作品中获得间接经验,扩大眼界。作品带给幼儿大量新鲜的感性知识,幼儿又以这些知识为起点,循序渐进,不断丰富知识经验。
(三)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幼儿阶段的语言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幼儿文学在丰富幼儿的语言方面比其他艺术门类更有优势。幼儿感情丰富,最容易受到感染,幼儿文学作品就是以形象来丰富幼儿的情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在语言得到丰富的同时,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除了形象思维能力外,故事和儿歌还有助于幼儿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的形成,帮助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想象是幼儿的首要乐趣,也是他们自由的标志,幼年期是培养和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幼儿文学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 (四)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美感是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则是当一个人接触到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真正的美时,能感到满意,觉得精
神愉快,并由此去鉴别美好与丑恶、纯真与虚假、文明与粗野、崇高与卑下。幼儿文学是美的文学。幼儿文学在培养幼儿直觉审美力的同时,还用语言向孩子们明确提示各种审美标准,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美,知道为什么美。
(五)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快乐是幼儿的天性,因而快乐也成了幼儿文学的重要品性。“快乐”的作品,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能激起幼儿的愉快情绪,有助于他们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2、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①幼儿文学常用拟人的手法来实现道德规范的传达,即让动物或另外的什么物体来替人说活和行动。这种替代,能对幼儿产生“暗示”效应,对思想和道德、言行规范和教育意图的贯彻十分有效。
②除拟人手法外,与哦儿文学作品还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形成一种简明的同时又使潜在的讽刺力量,这也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不仅给作品带来含蓄美,而且使作品的思想品格,教育作用显得温和而有力,迅速而稳固。
3、简述幼儿文学的社会化功能。
答: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幼儿文学的社会化功能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幼儿文学所起的作用。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幼儿文学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其二,幼儿文学向幼儿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 4、运用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文学有教育的功能,幼儿文学也不例外。但鉴于幼儿文学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在运用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①幼儿文学教育应是寓于作品的形象之中,使其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能弄成直接了当的说教;②幼儿文学创作一定要避免把教育理解为道德灌输,在作品中单纯地显示某种道德观念,事实上,许多被历史证明成功了的幼儿文学作品是“纯娱乐”的。 1、幼儿文学创作的特点及要求:
答:一、题材。幼儿文学的题材首先要广泛多样,其中既包括反映幼儿生活的题材又包括反映成人生活的;其次,幼儿文学的题材还应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二、主题。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单纯、浅显、鲜明,但同时又要防止主题先行的写作陋习;幼儿文学的主
题还应注意表现的角度,要努力从幼儿能理解的内容上去表现。
三、情节。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幼儿文学的情节应是完整的,有头有尾,主要情节可适当重复;幼儿文学的情节构思特别强调要富于想象力,情节的怪诞离奇、曲折热闹对儿童更有吸引力。
四、结构。幼儿文学的基本结构要求就是条理清楚。要做到条理清楚,应尽量用顺叙的方法,避免插叙、倒叙和补叙;最好以一条线索贯穿到底,避免多条线索同时进行,同时,线索中的主干应突出,枝节要少;幼儿文学的结构还可以采取重复的方式,在民间童话中,三次式的重复方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结构特征。 五、形象。幼儿文学中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怎样使形象塑造的鲜明生动,对幼儿有吸引力,这是幼儿文学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幼儿好动,喜欢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形象的外部特征生动突出,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儿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意义;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他们难于理解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因此,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类型化形象。类型化形象的好处是形象具有鲜明性。第一易于识别;第二易为读者记忆。
六、语言。文学是语言艺术,幼儿文学与其它种类文学最显著区别就是它的语言。对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其一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其二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2、幼儿文学创作为什么较难?
答:幼儿文学的接受者是幼儿,但其创作者大都是成人。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审美意识,幼儿和成人都有巨大差别。因此怎样调适并融合两种审美意识的距离,使幼儿文学创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3、幼儿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哪些艺术修养? 答:幼儿文学创作要求作家具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对接触的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和敏锐的感觉,并对事物的细节具有突出的甚至惊人的精细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能迅速而准确地摄取事物的各种特征,并把它们保留在记忆中,形成创作时的具体素材。 幼儿文学创作要求作家对儿童具有崇高的爱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创作。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以情动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幼儿文学作家的。幼儿文学作家把对幼儿的爱心融化到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才可称得上幼儿文学,才能受到幼儿的喜爱,才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幼儿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丰富的艺术想象,要求作家善于构思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形象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新奇有趣的想象最易得到幼儿的共鸣。 幼儿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高超的传达技巧。幼儿文学作品的传达技巧,直接显示着作家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影响着整个作品美的构成。传达技巧表现在幼儿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例如语言的运用,布局结构,表现手法,形象塑造等。幼儿文学的创作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要用幼儿能理解的文字来表达作家的审美意识。那种因为幼儿文学浅显,就以为创作幼儿文学不需过多技巧的观点是一种偏见。 4、幼儿文学的主题有哪些?
答:①道德性主题,即培养幼儿优良品德;②知识性主题,即丰富幼儿知识量的作品;③趣味性主题,即纯娱乐性作品,不过分强调“意义”的作品。 5、幼儿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写得浅显?
答:首先,要注意词汇的使用。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少用各种虚词;使用实词时,尽量使用具体形象的词,避免使用抽象的词;避免用方言、成语、俗语;用词尽量使用本义。
其次,要注意句型的使用。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尽量避免用介词和方位词组成的结构。
6、幼儿文学中常见的表现语言音乐性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①文句有韵,语言的押韵增强音乐效果;②象声词的使用;③节奏的安排;④反复手法的运用。 7、简述拟人手法的两种基本情况。
答:其一,用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如“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伸出绿色的脑袋”。其二,直接把物人格化,让它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如“他给蝴蝶花浇浇水,蝴蝶花向他微微笑”。
8、幼儿文学创作中怎样把握语言?
答:首先,要高度重视浅显这一幼儿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词汇的使用上: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少用虚词;使用实词时,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词,而要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还要避免用方言、成语、俗语等。句型的使用上:注意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还要避免用介词和方位词组成的结构。力求做到语言浅显。但是,浅显不等于词汇贫乏,干瘪无味,浅显也不等于迁就幼儿的语病,学娃娃腔。幼儿文学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工具,
语言丰富,才能为幼儿提供学习的范例。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浅显与丰富的完美统一,浅而不薄,深入浅出,返朴归真,有丰富的内蕴。
其次,要注意幼儿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和动作性。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听赏”,这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要讲究音乐性。语言的音乐性,可以较快地唤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以引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兴趣,增进幼儿的愉快情绪。幼儿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常见的表现方式有:文句有韵,象声词的使用,节奏的安排,反复手法的应用等。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文学语言尽可能形象,把人物或事件的声音、色彩、动作、神态等鲜明而具体地突出在幼儿面前,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只有这样,幼儿头脑中才会出现具体形象,产生切身感受,从而想象故事内容。摹状、比喻、拟人、夸张这四种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幼儿天性好动,听故事、唱儿歌时,也喜欢随着情节和节奏摇摆身体,因此,幼儿文学对语言的动作性要求也很高。 再次,还需注意语言的色彩和语言的趣味性。 9、幼儿文学创作中怎样选择题材?
答:幼儿文学的题材,首先要广泛多样,其中既包括反映幼儿生活的题材——幼儿家庭或幼儿园生活的,又包括反映成人生活的,如英雄的事迹、成人的发明创造、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另外,一些富于幻想色彩的探险、侦破方面的题材,也可以出现在幼儿文学中。幼儿文学作家还应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志怪小说中取材,一些符合幼作特点的题材加以改写后,便可成为很好的幼儿文学作品,如先秦散文中的一些寓言,古典小说中的《西游记》、《聊斋志异》的一些章节等等。
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而文学作品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知识性题材在幼儿文学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一定要注意同一般的幼儿知识性读物区别开来,应该用文学的方法形象地表达知识。
其次,幼儿文学的题材还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由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活动还紧紧依赖于直接的生活经验,即直接生活经验是幼儿思维活动的支柱。因此,幼儿文学应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和能理解的事物为主要创作题材,如果作品的内容使幼儿很陌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作品的语言即使很通俗,幼儿也很
难接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幼儿心智的提前成熟,幼儿文学的题材也应不断拓宽,一些以前不能表现或不好表现的题材也可以出现在幼儿文学中。作家要勇于实践,大胆突破,不断表现新的题材。 1、儿歌的历史发展:
答:我国儿歌历史十分悠久,远在三千年前就出现传唱于儿童之口的“童谣”。
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
清代,郑旭旦等更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刊行于19世纪中叶的《天籁集》和《广天籁集》都是优秀的儿歌集,其中的作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1918年,在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建立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刊。“五四”之后,“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沿用至今。 2、试述儿歌的主要特点。
答:儿歌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流传的方式主要是“口耳相授,代代相传”。对于欣赏者来说,它主要
是一种由听觉感知的听觉艺术,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文学。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它的特色: ①内容浅近,单纯活泼。一首儿歌往往单纯、集中地描述一件事物或某种现象,明白地表述一个意思或事理,让幼儿一听就懂,很快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并且受到启迪。儿歌总是用满蕴兴味的口语去描绘出他们眼中的世界,表达出他们纯真的情感,洋溢着一种天然的志趣。
②篇幅短小,易记易诵。为了便于幼儿领会、唱诵和记忆,儿歌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精巧,往往首几个句子就描摹出一个现象,表达出一个事理。有时嵌进有趣的情节,但结构简单,篇幅也不长,孩子很易记诵。
③节奏明朗,音韵和谐。儿歌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只有在诵唱之中方能充分体现其生命力。儿歌的语言不仅要求浅近、精练、口语化,而且要“自然合节”、琅琅上口。一般首句即入韵,或句句相押,一韵到底,或以小节为单位换韵,节奏明朗,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 3、儿歌的功能:
答:儿歌的功能是让孩子们快乐。同时,它在幼儿教育阶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是:
(1)陶冶情性:母亲等长者那充满和谐悦耳乐音的吟唱,不仅能使婴儿的神经舒缓,产生愉快的情绪,而且也感受亲人的爱抚,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幼儿诵唱儿歌,可以抒发情感,和小伙伴联络感情,彼此增添友爱;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2)启迪心智:儿歌形象具体、生动有趣,能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3)训练语言:诵唱儿歌可以帮助幼儿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并且矫正发音,学习新的词语,正确地把握概念和认识事物,增进语言的表达力、连贯力,训练和发展思维。
4、儿歌的分类及其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的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在我国,儿歌除一般形式外,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有: (1)摇篮歌,也称摇篮曲,催眠曲。可以说它是人类最早接触的 一种文学样式。
(2)游戏歌,这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念唱的儿歌。孩子们边玩边唱,且歌且舞,可以提高游戏的兴趣,增添欢乐的情绪,可以协调游戏的节奏、动作,还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
(3)数数歌,这是一种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它把初步的数字和一些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变成具体形象,引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学会数数。
(4)连锁调,也叫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去结构,即将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句的起头,或者前后句“随韵接合”,逐句相连。 (5)问答歌,又叫问答调、对歌、有的地区称为盘歌。它的特点是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内容,以帮助孩子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
(6)绕口令,由一些读音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可以用来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提高口语能力,促进思维的敏捷,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儿歌。 (7)颠倒歌,又称倒唱歌,滑稽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故意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和各自的特征加以颠倒,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8)字头歌,是一种每句末尾的字词都相同的儿歌。这些字词大都是“子”、“头”、“儿”等,以它们作为韵脚,一韵到底,有很强的韵律感。 (9)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 5、现在我们看到的儿歌作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现在我们看到的儿歌作品,大部分是现代成人作者根据幼童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用简洁的韵语写成;也有的是孩子自己在游戏等活动中随口编唱的;还有一些则是古代流传至今的儿童歌谣。 6、什么是谜语歌,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谜语的形式可以用诗歌,也可以用其他短语或散文体写成。谜语一般由谜面(喻体)和谜底(本体)组成。谜底就是所猜测的对象;谜面则是启示猜测者的话语,往往运用比喻、拟人、描述等方法去暗示本体的特征。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即是谜语歌。 猜谜是一项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谜面中蕴含着强烈的悬念,正投合幼儿好奇好胜的心理;谜面的描写往往形象生动,有助于幼儿认识事物,把握概念。谜语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辨别和联想能力都很有益处。 1、幼儿诗的发展:
答:古代中国的历代文人无意创作幼儿诗,只是偶尔出现过几首幼儿易于理解、乐于背诵的诗,如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草》、《悯农》、骆宾王的《咏鹅》、杜牧的《清明》等。 晚清时期,出现了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其中也有为幼儿写的作品,如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语言浅白、韵律自由无拘束的儿童诗(包括幼儿诗)蓬勃兴起,叶圣陶、郑振铎、汪静之等曾为孩子们写诗。 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答:儿歌和幼儿诗是两种不同的韵文体裁,其区别在于:
①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求顺口、音韵和谐,被称为“半格律诗”,幼儿诗的格式则比较灵活自由; ②儿歌多从日常生活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③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偏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富有趣味,而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 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答:诗歌着重于抒情,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特点,它通过凝炼、形象的语言去抒发浓烈的情感,营造优美的意境去扣动读者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幼儿诗的形象可观可感、具体鲜明,借助于幼儿听得见声音、看得见色彩的形象真切地展露能打动他们的思想情感。幼儿天性好动,他们对那些活动、行动着的事物最感兴趣,他们自己
的情感也是起伏多变的,有经验的诗人总是使诗歌里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动感。
(2)活泼、生动的想象。想象是诗歌的艺术特征,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歌,不仅为小朋友所喜爱,而且能引导他们更好地张开想象的翅膀。幼儿诗中的想象,不仅体现了幼小孩子的特点,而且常常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
(3)富于情趣的构思。有的幼儿诗对平凡生活中的物象加以新鲜的想象、精心设计,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受;有的幼儿诗采用巧妙、别致的形式;有的幼儿诗着力于创造包含幼儿情趣的意境;有的幼儿诗设置一些悬念和情节,增添了诗作的具体性和可感性,使爱听故事的幼儿乐于接受。
(4)自然、明快的韵律。幼儿诗在节奏韵律上,它比儿歌自由宽松,也比成人诗单纯明快,注重节奏的明朗、音韵的自然和谐,力求诗中内在的感情起伏和外在的音响节奏“声情相应”,表现出“语言的音乐”。 4、幼儿诗的类别
答:幼儿诗的具体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叙事诗,是以诗的形式讲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对其中的人物也作一些刻画。
②童话诗,童话故事与诗歌形式的结合。属于叙事诗类的一支,有完整的童话故事情节,其中人物多是拟人形象。
③抒情诗,指侧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幼儿诗,是相对于叙事类幼儿诗而言的。在抒情诗中,有一种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称为“题画诗”。 ④讽喻诗,这是一种具有较为明显的批评、规劝意味的幼儿诗。它们往往写得幽默风趣,让幼儿愉快地接受善意的批评和劝告。
⑤散文诗,是用散文形式写的抒情诗。它比一般的抒情诗自由灵活,在语言形式上,分段不分行,不要求严格的韵律,但比一般的散文注重节奏。 5、什么叫做题画诗?
答:答:在抒情诗中,有一种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称为“题画诗”。幼儿题画诗抒写的是幼儿的诗情画意。它的特点是诗的内容来源于画面,但又不为画面所拘束,往往是将画面作为诗情的引发点,表达幼童所能理解并易于产生共鸣的思想情感。 1、童话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答: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
在我国古代,没有“童话”的名称,却存在不少成文的童话故事,如《白衣素女》讲述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田螺姑娘”的故事。“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清代末年。但当时所称“童话”,其实是泛指给孩子阅读的种种故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童话作为一种幻想性极强的叙事文体、一种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终于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
童话起源于神话传说。神话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力和知识水平低下的原始时期,对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所作的幻想性解释。传说是一种与一定的地点、人物、历史事实、自然风物和社会习俗有一定联系的故事。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民间故事可分为现实性较强的故事和幻想性较强的故事(民间童话)两大类。民间童话的幻想世界、艺术形象、表现手法与神话传说一脉相承,但角色自由灵活,不受限制。
作为一种口头创作,民间故事在各民族中时代相传,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断加以补充或改造。后来,一些文学工作者对民间童话进行搜集、整理,用文字记载下来,有些作家还对它们进行加工改编或再创作;又经过不断的发展,作家掌握了童话的艺术
规律,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取材、进行构思创作,童话就成了文学中一种独立的体裁。
古代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民族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经过搜集整理而成的民间童话集。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夏尔?贝洛(1628~1703),他从欧洲的传说故事中取材,写成《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等童话,于1697年结集为《鹅妈妈的故事》。大量搜集整理民间童话的是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以《儿童和家庭故事集》为名发表的二百多篇童话,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故事集。
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1805~1875)起初的创作,如《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也取材于民间童话,而稍后的《小意达的花儿》、《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则体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他的童话标志着创作童话的诞生,他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时代。
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各国童话佳作不断问世,童话的体裁由短篇进展至中、长篇。其中有不少是幼儿童话,如英国作家金期莱的长篇《水孩子》,刘易斯?卡罗尔的中篇《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意大利科洛迪的长篇《木偶奇遇记》等。
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五四”前后。1923年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30年代初,张天翼发表了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为我国的长篇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 2、童话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答:童话是一种非写实性文学。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那么,如何理解童话的幻想呢?首先,童话的幻想植根于现实;其次,幻想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的艺术幻想主要通过某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些艺术手法包括夸张、象征、拟人、神化、变形、怪诞等。
童话夸张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童话的夸张是一种强烈的、极度的夸张,小说的夸张则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小说的夸张是“极言以显真”,目的是让读者信服作者所言,童话运用夸张却是着意表现那决非真实的虚幻境界。童话夸张在于造就浓烈的幻想氛围;突出所描绘的形象和环境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使作品产生诱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
童话拟人手法的特点:童话拟人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非生物、自然现象以及观念、概念、思想品格等方面。拟人形象既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又
不等同于生活中真实的人,身上仍然保留某些物的属性。
3、童话人物形象的类型:
答: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有三大类型:(1)拟人形象,这是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2)超人形象,即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创造自然奇迹的形象;(3)常人形象,是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于童话中的形象。 4、童话的分类
答:从作者分,有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从体裁分,有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等; 从篇幅长短分,有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等;
从内容分,有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知识童话)。 5、童话的作用
答:童话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欢乐,也给予他们多方面的营养(即童话的作用)。首先童话帮助儿童明白事理、增长知识;其次,童话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能力;再次,童话能培养美感,陶冶情操;此外,童话还具有很大的娱乐作用。 6、幼儿童话的特点:
答:幼儿童话是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一些个性:
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的作者大多是成人,他们并非简单地再现幼儿的幻想,而是经过选择、加工、提炼,表达出幼儿纯真美好的感情,使作品富于美感,让幼儿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 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拟人形象也是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幼儿之所以喜爱拟人手法,首先是因为它契合他们的心理。幼儿活动范围狭小,知识经验不多,他们接触得最多的是人,因而往往以人为度物。万物在幼儿眼中总涂上生命的色彩,他们自然希望童话中的种种形象都是活的物体。再有,拟人能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这正适应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童话是一种叙事的文体,其中对幻想形象的刻画,对幻想世界的构筑,都是通过所讲述的故事——叙事表现出来的。基于幻儿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幼儿童话的叙事方式一般都十分简洁、明快和富有趣味,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情节和背
景都是较为单纯的。幼儿童话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一种单纯的类型化的性格。幼儿童话的情节,也总是只作单纯的线索展开,情节生动有趣,但不复杂。幼儿童话的背景也很单纯,一般都是虚化的。 7、常为幼儿童话所采用的民间童话叙事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三段式:将性质相同而具体内容相异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连贯在一起。
循环式:故事情节的展开仿佛转了一个圆圈,周而复始。
对照式:以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为中心两两对照或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和遭遇对照。 8、如何改变幼儿童话:
答: 为幼儿改编童话,除要选择内容可为幼儿接受的作品,遵循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第一,主题鲜明,即简化主题,使它单纯明确;第二,脉络清晰,事件的逻辑关系要简单,作品的结构要单纯紧凑,作品的开头应开门见山;第三,语言生动,即浅近、生动、有趣。 9、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寓言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寓言由喻体和本体两方面组成。寓意鲜明集中,是寓言的突出
特点。运用比喻手法,是寓言的另一特点。结构简单、语言精练,这是寓言的又一特点。 10、简述寓言和童话的异同。
答:相同点: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幻想的,都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做故事的人物,并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去表现。
不同点:寓言的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实,而童话的篇幅较长,结构也更曲折复杂,能细致地刻画人物,描写景物;创作上,童话的幻想要求植根于生活,真幻虚实的结合力求自然和谐,尊重幻想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寓言则是以表达道理为目的,是—种影射、比喻的文字。 11、怎样为幼儿改写寓言?
寓言的寓意一般比较深刻,幼儿难以理解,但是,许多寓言的故事部分又是幼儿乐于听赏的,因此,把寓言介绍给幼儿就有了改写问题。把寓言改写成为幼儿能接受的故事要把五以下要点:①增添形象,扩展情节;②丰富原有形象,添加细节;③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12、分析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中的幻想。 答: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刻画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形象—穷孩子马良;所讲述的种
种情节,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如马良用神笔画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上天空,画一条色,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等。《神笔马良》借助于幻想,将常见的人、事、物或现象交错编织成—幅幅奇异的图景,展现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文学,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但童话中的幻想是一种“艺术幻想”,童话的幻想是植根于现实之中的,“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安徒生语)。洪汛涛曾说:“童话,要求从不真实中求真实。”《神笔马良》的人物和情节,是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的。
幻想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神笔马良》正是利用这‘方式对生活作折光式的间接反映。《神笔马良》写成于解放初期,作者经历了贫困和战乱,深深地体味过穷人在旧社会被压迫剥削的生活;新中国成立,穷人彻底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作为其中一员,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强烈深厚的,这在作者的创作中势必会表现出来。幻想形象神笔马良,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丑恶的东西做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 1、什么叫幼儿生活故事:
答:故事是一种以叙述事件为主,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宜于口头讲述的文学体裁。幼儿生活故事是幼儿故事体裁的一个大类,它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现在通常听说的幼儿故事,主要就是指幼儿生活故事。 2、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
答:第一,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表现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幼儿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能够比较直接地引导幼儿对照自己思想行为,认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不少作品是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片断、事例写成,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向上,其主题往往是从幼儿生活、成长和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考虑和确定,有明显的针对性。
第二,生动的故事性。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很难把他们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因此幼儿生活故事要求情节生动曲折,要有悬念、有波澜,精心组织结构,还要写活人物和细节。
第三,浓郁的趣味性。趣味是儿童故事的基础,对儿童说来,他们听故事仅仅是为了得到快乐,因此,
一个好幼儿生活故事,应当让小朋友听了(或读了)以后,发出亲切的笑声,感到愉快。 3、幼儿生活故事常见的主题:
答:①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
②引导幼儿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事物;
③指出幼儿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鼓励他们改正。 4、幼儿生活故事怎样才写得生动:
答:①设置悬念。幼儿好奇心很强,悬念的出现,会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就会沿着故事的情节跟寻下去,直至解开悬念。
②形成波澜。用几个悬念连缀成篇,一个悬念解开,一个悬念又产生。一个悬念组成一个波澜,悬念迭起,波澜不断,故事情节也就曲折生动。
③写活人物。注意突出人物的行动,注意选取表现力强、能准确、逼真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 ④注重结构。结构组织得当,有助于情节的生动展现。 5、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性从何而来:
答: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性来自幼儿那充满情趣的生活,来自对充满幼儿情趣的生活细节的逼真描写,来自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
6、分析《谁勇敢》的特点(题解)
杨福庆的《谁勇敢》,选取了捅马蜂窝这样一个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写成。全篇故事只有四百多字,却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地告诉孩子,什么是莽撞逞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帮助幼儿考虑和确定幼儿生活、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明显的针对性。 1、幼儿图画书的概念。
答: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 2、幼儿图画书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简史。 答:图画书在幼儿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文学,同时也是以图画为主体的读物形式。 图画书的渊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书并出版发行,则是17世纪的事。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是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相对而言,我国图画书的历史不长,但近十年来我国图画书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幼儿读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3、幼儿图画书的常见种类。
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幼儿图画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综合起来,幼儿图画书可分为:文学性图画故事和非文学性图画读物两大类。前者又包括无文图画故事和图文并茂的故事两种,后者包括幼儿识物画书、百科知识画册、训练画书三种。
随着印刷和装帧技术的不断进步,幼儿图画书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带香味的书、立体活动书、配有录音设备的书等。幼儿图画书的游戏化、玩具化是当前国内外儿童图书的发展趋势之一。 4、各类幼儿图画书的特点。
答:无文图画故事:是完全用画面表现内容的形式,一般情节单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主题单一,富于幼儿情趣,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图文并茂的故事:它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它们互相配合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图画表达情感,文字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这是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幼儿识物画书:是介绍各种物体名称的书,常借助具体的图像画面来介绍物体,使幼儿增加感性认识,掌握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
百科知识画册:是以图画介绍自然、地理、社会知识内容的书。
训练画书:促使幼儿动脑、动手,对幼儿进行智力、技能方面训练的书。
5、幼儿图画书的特征/幼儿图画书同其他幼儿文学种类的区别。
答:幼儿图画书主要是以画面为载体向幼儿传达信息,因此,它具有与幼儿文学其他体裁不同的特征: 一是形象的直观性。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是十分具体形象的,或写实,或夸张,都能让幼儿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二是构图的连续性。图画书的图画区别于插图的特征是它的连续性,做到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画与画之间的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三是画面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色彩、线条、构图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画面应让幼儿感到亲切。 7、幼儿图画书的重要作用。
答:图画书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以图画的直观性降低了幼儿阅读的难度,还以其形象性丰富了幼儿的心灵世界。图画书的作用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情感,陶冶性情;
(4)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 (5)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 此外,由于幼儿阅读图画书往往需要依靠家长等成人的帮助,母亲等长者亲切的讲述,不仅使图画书所展示的世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进了长幼两辈情感的交流。
8、幼儿图画书在文字和图画上的编创要求。 或:幼儿图画书的文字和图画的创作,怎样做到相得益彰。
答:在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不是图画的说明,图画也不是文字的图解。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图画书在文字和绘画上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文字要求:(1)要有“可视感和动感”。图画的文字通常是绘画的依据,因此图画书的文字首先要具有“可视感”,即文字在图画中易于表现;图画书的文字还要富有动感,写故事时要考虑到情节、场景、人物应有的变化,脚本式的文字也要富于动感;(2)要有
节奏感。图画故事书的文字应当是生动、优美、富于节奏感的语言;(3)要精炼、准确、生动、有色彩。 绘画要求:为幼儿编创图画书,首先要研究、掌握幼儿欣赏图画的特点,要在总体上把握幼儿图画认识能力的水平,同时注意研究他们观察图画时在形象、画面、色彩等方面的具体特点。具体到操作中要做到:(1)图画要富于儿童情趣;(2)图画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3)画面要有动感;(4)画面要有细节;(5)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欣赏方式;(6)插图要有节奏感。 在文图合一时,还应注意文图之间的构成关系,画图应预先设计好文字的位置,以免临时加上文字使整个画面失去均衡感。在书的编排方式上,也要力求活泼多样。
9、幼儿卡通读物的概念、画面语言。
答:卡通读物通常是指有主题和情节,有连续性画面,有对话、旁白及音响符号的故事画。它的篇幅可长可短,风格上不拘一格,因此有人又称之为“连环漫画”、“新型连环漫画”或“卡通漫画”等。
卡通读物的画面语言是使用相对固定的画面加上文字对话以及象声、象意符号来表达。(1)分格。作者一般通过画格组成的整体画面来表述故事内容和自己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2)动感的营造。卡通读物动
感的营造,除了故事情节需要编得紧张生动外,在画面处理上也有一些技巧,如气流线、多重曝光、瞬间图像、模糊图像等。(3)感情和心理描写。卡通书很少旁白,作者一般用对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感情和心理,有时也可用一些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还可以用人物身后的背景气氛来表示某些心态。(4)画面中的文字。卡通书中的文字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位置不固定,主要有对话、独白、内心独白、旁白、音响和表意字词六种用法。
10、幼儿卡通读物同幼儿图画书的区别、幼儿卡通读物的发展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卡通读物通常是用连续的画面讲述故事,它在画面构成上同图画书有一些区别,形成一些特定的画面语言。
(1)图画书一般一页展示一个场景或画面,而卡通读物则通常在一页中分成若干画格。(2)图画书的故事也很强调动感,但大多属于温馨浪漫的风格;卡通故事则更强调动感,为此除了情节编得紧张生动外,在画面处理上也使用气流线、多重曝光、瞬间图像、模糊图像等技巧。(3)图画书中的感情和心理描写在画面中不容易表现,一般使用文字来表述;卡通书很少旁白,作者一般用对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感情和
心理,有时也可用一些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还可以用人物身后的背景气氛来表示某些心态。(4)图画书中的文字一般都集中固定于画面中的某一位置,是图画的补充;卡通书中的文字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位置不固定,主要有对话、独白、内心独白、旁白、音响和表意字词六种用法。
除此以外,卡通书在图画上大量借鉴动画片“镜头”的推、拉、摇、移等表现方法,在内容上情节紧凑、人物动作性很强,在人物形象上大都具有高科技色彩,富于动感。 11、卡通的发展
1895年,一个叫《黄孩子》的故事漫画出现在美国《纽约世界报》星期日副刊上,连续刊载,这被认为是具有完整形态的世界上第一部卡通读物。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卡通读物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个卡通“明星”相继问世。二战后,日本的卡通书得到飞速发展,出现了《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优秀作品。在我国,从40年代的“三毛系列”到80年代的《黑猫警长》也深受小读者的欢迎。从诞生到现在,卡通读物的读者群在不断扩大,成人卡通读物不断出现,甚至还出现了针对老年读者的“银色漫画”。 1、幼儿散文的概念。
答:散文是一种抒写作家的情绪感受、与读者进行精神对话的文体,特别强调个性化和个体情感的抒发,同时,在写作上又相当自由灵活如选材极为宽阔,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
幼儿散文是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幼儿散文是散文的一部分,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 2、幼儿散文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答:幼儿散文萌芽于“五四”时期。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寄小读者》开了儿童散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长诵不衰的佳作。幼儿散文真正取得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的幼儿散文发展非常迅速,不但数量超过了过去的总和,而且题材多样,表现技巧也不断提高,作者队伍也逐渐扩大。 3、幼儿散文常见种类及特点。 答:幼儿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感情,既可以写景抒情,又可以融情于景,篇幅往往短小。
叙事散文:用散文笔调向幼儿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等,题材十分广泛,凡适合幼儿接受的生活情景皆可入题。
知识散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一般篇幅短小,语言浅近,写法灵活,不论是知识内容还是艺术传达,都能对幼儿产生吸引力。
写景散文:以少量的、深浅适度的景物描写为内容的散文,常见样式是风光游记,通过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来介绍知识,多以地理风光、乡土民俗等为内容。 幻想散文:兼具童话和散文的特点,它的形象是童话中的拟人形象。但是情节又比童话简单得多,平淡得多,因而更具有抒情性。
4、幼儿散文与成人散文分类上的区别及原因。 成人散文一般分为叙事型散文、抒情型散文、议论型散文三类,幼儿散文大致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知识散文、写景散文、幻想散文五种。其中,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是共有的,所不同的是成人散文有议论型散文,幼儿散文中没有,因为幼儿智力水平较低,没有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无法理解议论性的文字。幼儿散文中的知识散文、写景散文、幻想散文是成人散文中没有的,这类散文主要起到传递知识、开发智力的作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5、幼儿散文的特征。
答:幼儿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因而在散文的总体特征上,它与成人散文是一致的。但是,幼儿散文在遵循一般散文创作规律的同时,又因读者对象的特点而具备一些自身的特征:
(一)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短小指篇幅简短。幼儿散文的篇幅一船三五百字,少则几十字,很少超过千字,幼儿散文不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只要抓住最富有特征的人、景、事、物来描述,也不必铺陈开去,围绕一个中心反复叙写。
真实是所有散文的灵魂。真实的核心内容是真情。幼儿散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成人,往往是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情思,而使其诉诸文字感染读者。因此,生活中的人、景、物首先要打动作者自己。只有从自己切身感受出发写成的散文,方能不落俗套,富于个性。
幼儿散文的真实还包括内容的真实。宇宙洪荒、草木虫鱼都可以作为幼儿散文表现的内容,但童话出现的一些变形、怪诞的形象则不宜出现在幼儿散文中。因为,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幼儿的美感,熟悉语言文字的优美表达,而不是张扬幼儿的幻想精神。
幼儿散文应尽量从幼儿身边可感知能理解的事物出发,以适当的方式表现。
(二)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幼儿散文中的形象都活灵活现,逼真、具体。同时,作品中的形象都幼儿化了,渗透着孩子的情感与想象,孩子们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获得美的享受。文中的故事性叙述,一般不讲究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只取所需的生活片断、事情片断加以描写,跳跃性较大,行文比较自由。在一些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往往适当穿插一些神话传说、风物风俗、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等,以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三)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幼儿散文是介于幼儿故事和幼儿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它除了注重故事性外,还要像幼儿诗歌那样构造意境。所谓“意”,是指作者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所谓“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外在事物。幼儿散文具有诗的特质,所不同的是幼儿散文的诗意美总是揉合着浓郁的幼儿情趣。幼儿情趣强化了幼儿散文的诗意美,可以说,幼儿情趣是幼儿散文的基本要素。富于幼儿情趣是幼儿散文同成人散文的主要区别。以浓郁的幼儿情趣美
化诗的意境,以优美的意境展示童稚童真的情趣,是幼儿散文的魅力所在。
(四)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幼儿散文的灵魂是真情。幼儿散文的作者一般是成人,往往是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物触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思,使之或激动、或感奋、或沉思,从而诉诸文字。也就是说,幼儿散文是作者情之所致的产物。散文最适宜幼儿充分自由地表达情感。但在幼儿散文中,作者也不能只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他在文中的情感还必须与幼儿的情感相沟通,使读者能在阅读中体验和理解。 6、幼儿散文的“散文化”与“幼儿化”特征。 答:“幼儿化”使幼儿散文区别于其它年龄段的散文,要求幼儿散文富于幼儿情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用幼儿的思维去考察世界;
“散文化”则使幼儿散文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幼儿文学,它既可以像诗歌那样抒情写意,而不必讲究音律节奏;又可以像童话、故事那样记人叙事,而不必拘泥于情节结构的完整。 1、幼儿戏剧的特点。
答:(一)浓重的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幼儿戏剧
正是适应这一特点,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在幼儿戏剧中,有一些是由成人演出给幼儿观赏的,但主要部分则是供幼儿自己演出的。可以这样说,幼儿戏剧的演出,实际上就是一种经过组织的、具有戏剧艺术特点的高级游戏。
(二)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戏剧文学是以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作为基本情节的,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所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幼儿戏剧也属于戏剧,自然也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幼儿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之间很少有直接发生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幼儿戏剧中也不可能有成人戏剧中常见的那种尖锐的矛盾冲突。由于戏剧冲突单纯,幼儿戏剧的结构也要求单纯、紧凑,一般只有一条主线,而且十分鲜明,剧情紧紧围绕它展开,不生枝节,很快入戏,情节开展迅速。还有,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幼儿戏剧往往设置悬念(但不宜多),创造出热烈紧张的氛围,这样,就能白始至终地吸引住小观众。
(三)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戏剧主要通过台词——角色的对白和独白—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幼儿戏剧也不例外,只是这些要求又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趣味相适应。幼儿戏剧不可能有大段的对话和独白,因此,它的语言更要求形象化和动作化,甚至常常用大幅度的、夸张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性格,让幼小的观众一听就明白,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2、幼儿戏剧的分类。
答:从容量场次方面讲,主要是独幕剧; 从题材范围方面讲,主要是童话剧;
从艺术表现形式讲,包括幼儿歌舞剧、幼儿歌剧、幼儿话剧、幼儿广播剧、幼儿木偶剧以及故事表演等。 3、幼儿戏剧的改编要求。
答:(一)慎重选择原作。这是能否改编成功的前提。因为并非任何一篇童话和故事都适合于改编成幼儿戏剧的,因此要从戏剧艺术的特点去审视、衡量其改编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线索比较单纯、情节完整连贯、人物形象鲜明的,特别是其中的矛盾冲突较为突出、紧张的故事,把它们改编、搬上舞台,容易成功。如《“咕啤”》、《小熊请客》、《小蝌
蚪找妈妈》、《小红帽》、《白雪公主》、《三只小猪》、《龟兔赛跑》等中外童话和寓言,都曾被改编成幼儿戏剧,演出取得成功。而有的长篇童话,内容丰富,情节十分曲折,并涉及到的人物、环境、事件很多,就很难集中于一定时间、空间来加以表现。还有,一些富于诗意的散文式的童话故事,往往缺少明显的矛盾冲突,也就是没有戏剧性,也难以改成剧本。 (二)把握剧本写作的特点。改编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选择、确定原作之后,改编时既要尊重原作的主题、情节、人物,不随意增删,又要根据舞台演出的要求做必要的改动。改编剧本的规律主要是:1.原作的叙述性内容要尽量转化为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舞台提示;2.为角色设计典型化的戏剧动作,穿插必要的游戏舞蹈(包括观众可参与的游戏舞蹈)。 (三)注意书写形式的规范。按常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一般在剧情之前说明;出场人物的路线、感情交流、动作等在舞台提示中说明。 4、简述幼儿戏剧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答: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人我国,许多知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并且提倡儿童戏剧,把它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五四”
运动以后,郭沫若、郑振铎、叶圣陶等都为孩子们写过儿童剧。1922年,黎锦辉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以后,黎锦晖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歌舞剧,其中《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等都是可供幼儿观赏的童话歌舞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儿童戏剧活动曾十分活跃,但这一时期的剧作和舞台演出的主要任务在于宣传抗战、动员斗争,当时也很难谈到有什么“幼儿戏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作家们热情为孩子写戏,出现了不少可为幼儿观赏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大灰狼》、乔羽的《果园姐妹》、《森林的宴会》、老舍的《宝船》等,包蕾原作、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配曲的《小熊请客》,更是典型的幼儿童话小歌剧。还有,刘饶民的《小兔子领尾巴》、金近的《兔妈妈种萝卜》等童话歌舞剧和沈慕垠的木偶剧《老公公种红薯》,幼儿特点都十分突出。至于柯岩把诗歌、戏剧、游戏融于一体的《打电话》、《照镜子》、《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更是直接进入幼儿园中、是小朋友十分乐意扮演的节目。 新时期以来,一些幼教工作者参与幼儿戏剧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了幼儿戏剧园
正在阅读: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04-09
我真希望回到童年作文800字06-2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实务05-17
A320 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维护分析毕业论文 - 图文11-02
爱情散文:你若安好我心亦然11-21
流体力学流体静力学实验09-24
动物学复习试题11-22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研究05-29
汽车构造复习题10-10
通信设备工程验收规范11-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资料
- 幼儿
- 文学
- 天御6000单向安全隔离系统7.0使用手册
- Xilinx 千兆以太网MAC IP Core
- QC实验室数据管理规程
- 财政部(财企231号)关于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
- 法与中国(初中历史论文)
- 2011年秋季运动会开幕式解说词
- 材料成型基础复习题
- 耳鸣及治疗
- 2016年安徽大学普通教学仪器设备采购需求 - 图文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 图文
- 《设计史与艺术史的关联》04设计史学小史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一)
- 2018-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科学发展观试题全部答案(最终定稿带选项)
- 高级卫生经济学重点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 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 浙大城市学院2013-2014-1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试卷-答卷
- 中考理解性默写试卷
- 中医基础理论
- 在全市政法队伍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