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1 23: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一、古诗文背诵默写

背诵默写题型:①直接型默写题 ②理解型默写题 ③迁移型默写题 ④运用型默写题 ⑤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例1 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词补充完整。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例2 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出师表》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 2.《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语句是“ , 。“ 【答案】1.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目标训练】

1.下列句子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C.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声,发于色,而后喻。出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

①公曰:“牺牲玉帛,(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③悍吏之来吾乡,(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A.①弗敢专也②亲戚畔之③隳突乎南北,叫嚣乎东西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①弗敢加也②亲戚畔之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①弗敢专也②天下顺之③隳突乎南北,叫嚣乎东西④而不知人之乐 D.①弗敢加也②天下顺之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④而不知人之乐 3.与《桃花源记》语句顺序完全相同的是( )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遂与外人间隔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⑤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 )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悠扬,宛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 B.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们的部队,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5.下列各句的文字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者矣。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C.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6.下面的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情。 B.出则无法家拂士,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

(1)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A.①太守宴也 ②何有于我哉? B.①众宾欢也 ②可以为师矣。 C.①众宾欢也 ②不亦君子乎? D.①太守宴也 ②是以谓之‘文’也。 8.应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诗句是( )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___________ , _______”两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9.搞好西部开发,重要的是做好退耕还林,以期在西北沙漠中兴起绿洲,在戈壁中出现 草原,再现《敕勒歌》中的“ , , 。”的景象。

10.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

2

《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11.根据要求,默写有关句子。

①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主人高雅情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写出从课本上学过的或在课外读过的李白的一首短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下面的提示默写古文句子。

①补齐《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阻止愚公挖山说的话。

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用课文中原文作答。

①《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故乡》结尾的一个带比喻性的包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顺应历史潮流,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极大地撼动了秦王朝的统治。这正证明了孟子所说

的: 。 ④《望天门山》一诗中,侧重写天门山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一文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16.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①《(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把下边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3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③ 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9.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⑥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⑩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默写。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 。 ②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劝君更尽一杯酒, 。 ⑤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2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根据原文将①—⑧题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③ ,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 ④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⑤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4

⑥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 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⑧人恒过,______________;困于心,_______________,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23.《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课文默写。

①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望天门山))

⑤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出师表》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耿耿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句子须含有“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

③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④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26.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标题(不限课文)。 例句:月出惊山鸟 出处:王维《鸟鸣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①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

5

②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 。”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④《天净沙·秋思》中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的句子是:

, , 。 ⑤《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28.古诗文迁移应用填空。

①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

②下列四旬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

④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

⑥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 ,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⑦新市长上任后,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文回答)

⑧当今社会,不是缺乏有用的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这真是“ , ”。(用《马说》中相关句填写)

⑨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地说:“ , ”(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相关诗句回答)

⑩教师杨红英教坛耕耘四十载,创造了许多骄人业绩,培育了许多出色人才。退休后,义务当九资河中学的德育辅导员,在教坛上继续发出光和热,这真是 。(用李商隐《无题》中相关诗句填写) 附:

6

初中古诗文竞赛卷

一、 填空题(52分,每空1分)

1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唐)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望洞庭》刘禹锡(唐)

3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唐胡令能4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原。 , 。《乐游原》李商隐(唐)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夏日绝句》李清照(宋)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竹枝词》刘禹锡(唐)8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9 , 。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10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得最绝:

“ , 。” 11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的成语

是 。12人们常用杜甫的诗“ , 。”抒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志在必得的豪情。1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汉乐府·上邪》) 1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源出句是“ ”。15人们常用龚自珍的诗句

“ , 。”比喻无私奉献,即使牺牲自己,也还要造福来者。16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17 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18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19《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20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同志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21杜甫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2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3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4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5如果人人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2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名句是 , 。27〈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不患得患失,乐观旷达的句子是 , 。28〈行路难〉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 ,

。29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二、 选择题(18分,每题两分) 1下列句子与原诗、原词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想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C.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D.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2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

7

其号为__。 A.白石道人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淮海居士3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__。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4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5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6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的过程、成功的喜悦。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其中的第几种境界?(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都不是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解释为:( ) A.秘密地 B.参与 C.间隔 D.期间8.以下诗句中哪一项不蕴涵人生哲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D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以下哪个成语不出自〈桃花源记〉( )A世外桃源 B豁然开朗 C无人问津 D一鼓作气三、 阅读题(18分)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后填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1)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空”。(1分) (2)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指出( )(2分) A.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B.诗句“后不见来者”的“来者”是指像战国时燕昭王那样礼遇人才,招贤强国的明君。 C.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后人称赞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句“返景入深林”是说诗人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又回到树林深处细细品味静谧优美的山林景色。2阅读课外文言作答。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令伯。早孤,母再适,祖母刘氏养之。少仕蜀,蜀亡,晋五帝征为太子洗马,不受命,或疑其不欲归晋,五帝遣人再三趣之,乃上书,其文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其言诚而凄。帝悯之。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1) 解释文中加点字: (4分) ①征( ) ②或( ) ③趣( ) ④悯( )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9分) ①早孤,母再适,祖母刘氏养之。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③其言诚而凄。 (3)文中“乃上书”的“书”指的是( ) (2分)A.《出师表》 B.《陈情表》 C.《谏逐客书》 D.《报任少卿书》 四、 连线题

1请将作品与作者连接起来 (5分)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文天祥 《登飞来峰》 王安石 《过零丁洋》 李商隐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五、 古诗鉴赏(7分)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本诗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 (地点) (季节)的美丽景色。(2分) 2表达了作者

8

的思想感情 (2分) 3请选择任一句来进行解释和品味赏析。(3分) 答案:一、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印盘里一青螺。 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扑朔迷离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长命无绝衰。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曹操、曹丕。17再而衰,三而竭。18不求闻达于诸侯。1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2舍身而取义者也。23举杯消愁愁更愁。24曲径通幽处,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9又恐琼楼玉宇,二、1A 2A 3C 4A 5B 6C 7B 8C 9D 三、(1)1独 2A (2)1征召 有人 催促 同情 2 (李密)很早失去父亲,母亲又嫁人,祖母刘氏抚养他。 这是臣子我为皇上效力的时间还很长。 其中的话诚恳而且凄凉 3 B 四、《无题》 李煜《相见欢》 文天祥《登飞来峰》 王安石《过零丁洋》 李商隐《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五、1滁州西涧 春 2表达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高洁的人生志趣。 3略 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果如鹤唳云端 ..4、以从草为林 .5、兴正浓 .6、方出神 .7、鞭数十,驱之别院 ..8、必细察其纹理 ..9、昂首观之 ...10、为之怡然称快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徐:慢慢地。以:用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林:树林 兴:兴趣 方:正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细:仔细。察,观察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怡然:愉快的样子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9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答 案 1、同“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罔:迷惑。殆:危害 4、齐:相同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故,旧的知识 7、弘毅:宽广,刚毅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6、子曰:“岁寒, 。” 孔 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 。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3、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1、数年恒不一见 ..2、层层指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6、或凭或立,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8、倏忽,如拳如豆。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2、或凭或立,不一状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数,几。恒,经常。 数,数数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答 案 山市,山中蜃景 屑屑,忙碌的样子 不一状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倏忽,突然。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10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尊君在不?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答案 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拟:比,比拟 3、未若:比不上 4去:离开。 乃:才 5、期:约定 。 委:舍弃 6、引:拉 。 顾:回头看 7、“不”通“否” 8、集:集会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答案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天雨墙坏 ..2、智子疑邻 .3、不筑 .4、其邻人之父亦云 ..5、暮而果大亡其财 ...6、其家甚 智其子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答案 雨:下雨 坏:毁坏 智:以??为聪明 筑:修补 亦云:也这样说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其家:那富人家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1、马无故亡而入胡 .2、人皆吊之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居数月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6、死者十九 ..7、胡人大入塞 .

答案 亡:逃跑 吊:慰问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 居:过,经过 将:带领 十九:十分之九 大:大规模 11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泯然众人矣。 5、余闻之也久。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三、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答案 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七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年级下册:3、孙权劝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孰若孤 .5、蒙乃始就学 .6、即更刮目相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蒙辞以军中多务 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案 当:掌管。 当涂:当权 治:研究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孰:谁 乃:于是 更:重新 见事:认清事物 答案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 开卷有益 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2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劝学。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七年级下册:2、口技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口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施八尺屏障 .4、少顷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6、其夫呓语 ..7、满坐寂然 .8、妇抚儿乳 ..9、众妙毕备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2、虽人有百手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群响毕绝 ..二、翻译下列各句 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出。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回答以下问题 1、归纳文章的主旨 答案 擅长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 呓语:说梦话 “坐”同“座” 抚:抚摸 。乳:喂奶 毕:全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 间:夹杂 虽:即使 名:说出 股:大腿 。 走:跑 毕:全 。 绝:尽、消失 答案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答案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2、 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 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七年级下册:4、夸父逐日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夸父逐日 .2、河、渭不足 .3、弃其杖 .4、化为邓林 .

答案 赛跑 黄河 自己的、他的。 成为 13

二、中心思想 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 ..2、及日中则如盘盂 .3、及其日中如探汤 .4、孔子不能决也。 .5、孰为汝多知乎。 ....二、译句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三、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 以:认为。去:距离。 及:到。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 1、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2、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1、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四、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 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4、 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七年级下册:5、狼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止有剩骨 .2、顾野有麦场。 .3、苫蔽成丘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一狼洞其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乃悟前狼假寐 ..8、意暇甚 .9、恐前后受其敌 .10、止增笑耳 ..二、译句 1、投以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答案 止:通“只” 顾:回头看。 苫蔽:遮盖。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洞:打洞 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假寐:假装睡觉。 意:神情。 敌:攻击。 止:通“只”。耳:罢了。 1、把骨头投向(狼)。 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14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缘溪行 .甚异之 .俨然 ..黄发垂髫 ....具答之 .率妻子邑人 ..不复出焉 .延至其家 .欣然前往 ..二、

翻译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词语解释

沿着 诧异 整齐的样子 老人小孩 详尽 妻子儿女 再 邀请 高兴的样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怡然 ..咸来问讯 .绝境 ..无论魏晋 ..处处志之 .无问津者 .落花 开阔的样子 交错相通 喜悦的样子 都 与世隔绝的地方 更不必说 作标记 渡口 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后遂无问津者。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三、课文分析 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答案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 、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5

原文)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答案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斯:这 德馨:美好的品德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什么。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宜乎众矣。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 蕃:多。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少。 宜:应当。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16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选贤与能 .2、古人不独亲其亲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5、货恶其弃于地也 .6、盗窃乱贼而不作 ...7、是谓大同 ...8、女有归 .二、译句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 与:通“举”举荐,选拔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子:以??为子。 子:子女 分:职分、职业 恶:憎恶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归:女子出嫁 答案 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八年级上册:三峡

一、解释 1、重岩叠嶂 ....2、夏水襄陵 .3、乘奔御风 .4、素湍绿潭 .5、不见曦月 .6、霜旦 ..7、飞漱 .8、属引凄异 ..9、或王命急宣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良多趣味 .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2、 用原文回答: 答案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上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急流的水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下霜的早晨 冲刷 属引:接连不断 或:有时 虽:即使 良:真,实在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17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实在有很多趣味。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 异常凄凉。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二、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三、填空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之美。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之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18 答案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散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 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答案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可具有文学性。 答案 山水相映 色彩配合 晨昏变化之美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相与步于中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月色入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答案 念:想到。 遂:于是。 至: 到 相与:共同,一起 但:只是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户:窗户 月光(月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11、观潮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7、吞天沃日 .8、如履平地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答案 既望:农历十六 方:当??时 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 逝:去,往 文:画着文采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沃:因水淋洗 履:踩 干:岸 答案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3 、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1、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 (2)既而 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 (1) (2) (3) (4) 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答案 (1)农历十六 (2)不久 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 而 ,对潮水从形、色、远,近。 (1)写“形“的句子是 (2)写“色”的句子是 (3)写“声”的句子是 (4)写“势”的句子是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19

八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是日更定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 ..3、雾淞沆砀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二、译句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三、回答问题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是:这。 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焉:哪里。 更:还 强:痛快。 白:指酒杯 答案 1、(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答案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2、 从流飘荡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负势竞上 .6、蝉则千转不穷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横柯上蔽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 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负:凭依 转:通“啭” 叫 戾:到 息:平息 经纶:经营 反:通“返” 返回 柯:树干 答案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功名得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20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答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 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异水”“奇山”的句子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 窥谷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援疑质理 ..3、益慕圣贤之道 .4、俟其欣悦 .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8、四支僵劲不能动 .9、同舍生皆被绮绣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 致:买

援:提出 质:询问 慕:仰慕 俟:等到

汤:热水 覆:蒙盖 再:两顿

走:跑 逾约:超过期限 支:通“肢” 肢体 被:通“报” 穿着 答案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1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三、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答案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6、 “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 指什么?

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22

7、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

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1、造.

饮辄尽 2、箪瓢屡空,宴如.也 3、兹若人之俦.乎 4、不戚戚..于贫贱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6、每有会.意 7、亲旧.知其如此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

造:一来 如:若 俦:类 戚戚:忧愁 许:地方 会:领会 旧:朋友们 答案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答案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八年级下册:马说

答案

策:驾驭 道:方法

23

2、执策而临之 ..3、其真无马邪 .4、其真不知马也 .5、一食或尽粟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 ..8、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9、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才美不外见 .10、故虽有名马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策:鞭子 临:对着 其:难道 其:恐怕

食:餐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喂 材:才能 是:这样

且:尚且 等:一样 见:通“现” 表现出来 虽:即使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

答案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词语: 1. 2. 3. 4. 5. 6. 7. 8. 9.

水尤清冽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为坻,为屿,为嵁 潭中鱼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尤:格外。

道:道路。见:出现。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可:大约。

佁然:呆呆的样子。 清:凄清。居:停留。 隶:跟从。 西:向西。 下:在下面。 下:往下。 空:在空中。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24

10. 日光下澈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14. 似与游者相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 记之而去 二、句子翻译。

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8.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

19.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

可见。

2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 2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三、

25.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26.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乐:逗乐。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去:离开。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游览顺序。 幽静。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27.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

么?

28.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

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29.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

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1) 2) 3) 4) 5) 6) 7) 8) 9)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越:到了

乃:于是。制:规模。 于:在;其:它的。 予:我;以:来。 夫:那。胜状:胜景。 衔:衔接。

涯:边。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述:描述。备:详尽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国:京城。 薄:迫近。去:离开。 景:日光。集:栖止。

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25

10) 前人之述备矣 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2) 迁客骚人 13) 霪雨霏霏 14) 连月不开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庸夫之怒 ..仓鹰 .若士必怒 .色挠 ..寡人谕矣 .句子翻译

平庸无能的人 通“苍” 如果 变了脸色;挠,屈服 明白,懂得 非士之怒 .休祲 ..缟素 ..谢之 .徒以有先生也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吉凶的征兆 穿丧服 道歉 只是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来交换。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关键问题

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战国策》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陈寿

词语解释 亮躬耕于陇亩 .身长八尺 .惟博陵崔州平 .屯新野 .谓先主曰 .不可屈致 ..先主遂诣亮 ..因屏人曰 ...孤不度德量力 ..

亲自 身体 只有 驻扎 对??说,告诉 好为《梁父吟》 .时人莫之许也 .谓为信然 ...先主器之 .此人可就见 .喜欢 承认、同意 说;确实这样 器重 接近、趋向 屈尊;拜访 总共 崩溃、衰败 通“伸”,伸张 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之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宜枉驾顾...凡三往 于是;拜访 .于是;命人退避 衡量;估计 31

汉室倾颓 ..欲信大义 .遂用猖獗 ...君谓计将安出 ...非惟天时 .此诚不可与争锋 .利尽南海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总揽英雄 ..命一上将将荆州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诚如是 ..岂有意乎 ..每自比于管仲 .抑亦人谋 .因之以成帝业 .愿君勿复言 ..翻译

时人莫之许也。 因此;失败 计策;怎样;产生 只是 的确 物资;全部取得 兴旺富裕;爱抚、爱惜 广泛地罗致 将领;率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果真;这样 有(这种)打算 常常 而且 凭借、依靠 希望;再 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帝室之胄 .外结好孙权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以迎将军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岂愿见之乎 君与俱来 .挟天子 .若跨有荆益 .所以资将军 ..仍、还;止 通“以” 已经 可以凭借;谋取 大概;资助、给予 后代 友好 亲自 来 一天天 是否(可) 一起 挟持、控制 占据 用来??的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孤不度德量力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人谋划得好啊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关键问题

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呢?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诸葛亮

崩殂 ..盖追先帝殊遇 ...恢弘志士之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遗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 躬耕 .卑鄙: ..遂许先帝 ..夙夜忧叹 ..深入不毛 ..

死(皇帝) 原来是;优待,厚遇 发扬扩大 显示;治 给予 亲近;疏远 亲自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于是;答应 早晚 不长草(的地方) 3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以光先帝遗德 陟罚臧否 ..是以先帝简拔 悉以咨之 痛恨于桓灵也 ..猥自枉屈 .由是感激 ..二十有一年 .恐托付不效 .庶竭驽钝 实在;时 发扬光大 善恶 因此 都;询问 痛心遗憾 降低身份 感动,激动 通“又”,表余数 实现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 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咨诹善道 .地利 .句子翻译

重任 询问 有利 以彰其咎 ..临表涕零 ..委而去之 ..表明,显扬;过失 流下眼泪 放弃;离开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后汉所以倾颓也。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关键问题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起于鲁 .2、公输盘不说 .3、再拜 ..4、不可谓知类 ..5、然胡不已乎 ....6、胡不见我于王 .7、子墨子九距之 .8、子墨子守圉有余 .9、公输盘诎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知而不争 4、此为何若人? 5、九设攻城之机变 6、虽杀臣,不能绝也 三、回答问题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宋国有什么罪呢?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答案 出发,动身 通“悦”,高兴 拜了两次 明白事理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引见

通“拒”,抗拒。 通“御”,抵挡。 通“屈”,理屈。 用来……的方法 入侵

答案

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33

人和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池非不深 ....兵革 ..坚利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外城 围 这是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锐利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 .威天下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所以 限制;凭借 巩固 震慑 内亲外戚;;通“叛” 极点 归顺,服从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委而去之。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弃城而逃。 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三、中心内容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 .傅说举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锇其体肤 .空乏其身 ..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二、

翻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34

被任用 被选拔 所以;责任,担子;这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使┅┅错乱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增加。曾同“增” 人恒过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法家拂士 .入则 .出则 . 常;犯过失 同“横” 奋起 颜色 吟咏叹息 了解 同“弼” 在里面。指国内 在外面。指国外 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死亡。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贤者能勿丧耳 ..5、蹴尔而与之 .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7、万钟于我何加焉 ..8、妻妾之奉 .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3、呼尔而与之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3、于是鸱得腐鼠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止:栖息;安:怎么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35

答案 同时得到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假如 不丢掉 用脚踢 通“辨”,辨别。 有什么益处 侍奉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通“向”,从前。 停止,放弃。 本性,天性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舍生而取义 比喻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惠子相梁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三、回答问题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方七百里,高万仞。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聚室而谋。 4、吾与汝毕力平险。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6、杂然相许。 7、其妻献疑曰。 8、且焉置土石。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甚矣,汝之不惠!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2、何苦而不平? 13、河曲智叟亡以应。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

一、解词: 1、高可二黍许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可:大约 曾:尚,还 。 盈:满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诎”同“屈”,弯曲 36

答案 答 案

方:指面积,方圆。

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谋:商量。 汝:你们。 指:通“直”。

杂然:纷纷,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易:交换。反:通“返”。 惠:通“慧”,聪明。 穷匮:穷尽。 苦:愁。 亡:通“无”。 厝:通“措”,放置。 答 案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你太不聪明了。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5、左手倚一衡木 .6、其两膝相比者 .7、珠可历历可数也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黄: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衡”同“横”:横着 比:靠近、挨着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 峨冠:戴高高帽子。 为:是 奇:零数 1、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6、尝贻余核舟一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技亦灵怪矣哉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若听茶声然 中心思想 6、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技艺出真奇妙啊! 9、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10、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核舟,用桃核雕刻的船。“记”在这里具有摹写意味,它全面如实生动地描绘出了雕刻在核舟上的全部人和物,活灵活现,使领会了雕刻家神奇高超的技艺和才华。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 (杜甫《望岳》) 2、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___________?烟波江上是人愁。(崔颢《黄鹤楼》)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6、默而识之,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7、具有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人,总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在《渔家傲》 中借酒表达功业未就、思乡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江城子》中借酒抒发不服老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点

(1) 范围。“课标”规定,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以及生活中常用的名言名句、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2) 巧用修辞意蕴深刻的句子。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 情景交融令人深思的句子。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情感积极警策励志的句子。如“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1、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 。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仙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云》)

4、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7

5、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7、 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

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8、 初三毕业,同窗好友要到外地去读高中,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 词语和句子

例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答案】D

例2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 ,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②《钱塘湖春行》一诗在“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中蕴含着白居易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③这位漫画家与别人不同,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幽默的自画像,真是 。

④有些人忽略了这个时代发展中的许多有利因素,讲一些 的话,如同激昂的交响乐中出现了不协调的音符。 A.标志 鉴赏 别出心裁 妄自菲薄 B.标致 鉴赏 别开生面 妄自尊大 C.标志 鉴别 别出心裁 妄自尊大 D.标致 鉴别 别开生面 妄自菲薄 【目标训练】 1.选字填空 ①惯、贯

____穿 ____例 ____性 ____彻 习____ 连____

娇____ 司空见 全神____注 鱼____而入 ②联、连

____接 ____系 ____贯 ____盟 ____累 ____绵 ____结

____合 ____续 ____络 ____想 ____带 ____串 ____防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潜____暗长 ____木求鱼 独占____头 千丝万____ 理直气____ 兴风____浪 百无_______ 真知_______ 触类_______ 同心_______ 攻无_______ _______遍野 3.下列词语中与“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8

A.名副其实 B.名落孙山 C.不可名状 D.名山大川 ....4.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应运而生(时机) 以强凌弱(侵犯)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B.岿然不动(高大) 富贵不能淫(淫乱)辨伪去妄(荒诞不合理) ...C.拍案而起(桌子) 不言而喻(明白) 高官厚禄(旧时官员的薪水) ...D.启迪智慧(开导) 慷慨无私(不吝啬)峥嵘岁月(不寻常)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出心裁(裁断) 适值(正好) 丛莽(密生的草) ...B.惟妙惟肖(相似) 敝帚自珍(破旧) 不逊(谦逊) ...C.错落有致(情趣) 琼浆(精美的东西)熟稔(熟悉) ...D.凯旋(旋律) 取义成仁(正义) 匿名(隐藏) ...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它们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姿态。 ②我更衷情塞纳河上的一座座姿态各异的桥。 ..........B.①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C.①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②在这热带地方,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D.①桥开阔舒展,绿化设施也非常齐备。 ..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7.下列句中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溺爱: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投入深挚的爱)

B.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人。(诅骂:表现了“我”对夺人所爱的人的痛恨之情) C.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疙疙瘩瘩:这里是不平滑,不顺利的意思。) D.在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上,佛罗里达上空的这一声巨响,将永远会发出深沉的回声。(回声:这里是指产生的影响) 8.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语境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20岁以前,我过的就是那样的在母亲“训政”下的平稳日子。(这里指主持家政,管教子女。) B.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这里是破旧的意思。)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是赞美的意思。)

D.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这里是钻谋妄为的意思。) 9.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______。②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____了折磨。 ③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备、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____中。

39

A. ①充分 ②受尽 ③扩展 B. ①充沛 ②受尽 ③扩展 C. ①充足 ②历经 ③扩大 D. ①充沛 ②历经 ③扩大 10.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 。

②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 就可以得到知识。

③我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 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 ④ 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 地捏造谎言。 A.无庸置疑 一蹴而就 家喻户晓 居心叵测 B.无可厚非 唾手可得 叹为观止 煞费苦心 C.迎刃而解 袖手旁观 脍炙人口 别有用心 D.不攻自破 不劳而获 流芳百世 千方百计

11.根据场合需要,选择适当说法。 备选词语:祝 祝贺 恭贺 恭喜 ①( )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②( )您提前完成了任务。

③( )您早日恢复健康。 ④( )大哥晋级获奖——双喜临门。 1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认为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B.不要以为只有长篇大论才算文章。C.这对于他爱好文学并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D.在同志们的帮助之下,使他终于认识到了“法轮功”邪教的本质。 1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0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16.不改变句子原意,修改下列句子的语①虽然足球联赛制已实行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多大改善。

②别看他在福建生活了几十年,其实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

③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④全厂职工讨论并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⑤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⑥齐辉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⑦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教育方针和在学校工作中积极贯彻。

⑧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他对他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⑨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必须坚决禁止。

⑩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十元上下甚至数十元的电影票价。

11虽然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肆宣传,但是播出一段时间以来效果却不错。

12那种寄希望于用花里胡哨难以理解的店名吸引顾客的眼球的做法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3多次在小区内作案的盗窃嫌疑人郭某在群众配合下,被公安干警抓获了。

14文件对经济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41

15这难道不说明违章作业导致严重后果,又说明了什么?

四、修辞方法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种修辞方法:

①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②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③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

④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⑥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⑦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⑧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⑨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⑩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起讽刺揭露的作用,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题点评】

例1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 , , 。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 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 【答案】C

例2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42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之快速和勃勃生机,仿佛听到了它的脚步声。 【目标训练】

1.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5.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43

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

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7.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他病好以后,像过去一样,天天练长跑。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少年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 B.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C.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

D.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南。 9.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最少的一句是( )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C.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 D.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10.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远处传来阵阵的脚步声,那是母亲下夜班回来了。

C.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11.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44

13.修辞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我们脚下,波浪轻吻着岩石。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穷困像秋天的阴雨蒙蒙。 ④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4.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②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⑤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5.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月五日不是我的生日。 ②天晴啦! ③凭什么要杀李先生? ④李先生的血是不会白流的!

⑤先生,种田人可怜,你行一点好心,少赚一点吧。 ⑥啊!(我想起来了。) ⑦时间到了,快点! A.①/②⑦/③/⑤⑥ B.①⑤/②④⑦/⑥③ C.①⑤/②④⑥/③⑦ D.①/②④⑥/③/⑤⑦

16.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 ( )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天娇”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17.下面是朱自清先生《匆匆》里的一段话,这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但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 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A.比喻、拟人 B.拟人、排比 C.夸张、排比 D.排比、比喻

18.下面一段文字中用“火花”比喻“各种想法”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得不恰当的一项。( )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可是,她立刻又鼓着勇气严厉地说:“完蛋了!”

她向周围望了一遍,什么也看不见,各种想法在她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45

“丢掉箱子逃吗?”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

A.形容母亲的各种想法的产生和消失很快,一闪即逝。 B.形容母亲的各种想法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C.形容母亲的各种想法时隐时显,模糊不清。

D.用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把母亲看不见的思想斗争过程形容出来。 19.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句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万家忧乐在心头 D.千锤万凿出深山 20.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余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 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 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矶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 对 莫愁湖 对 总统府 对 21.下列诗句都用了比喻,请填出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向东流。 ④天似 ,笼盖四野。 22.结合上下文对下面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品析。

收获的季节到来了,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看着前来收割的人们,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23.“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24.给下列各句各续上一句,前三句用上对比,后三句用上对偶。

①为人民服务 ②自私是万恶之源 ③改革开放是富国的道路 ④严于律己 ⑤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⑥操场上刻苦锻炼 25.下面的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种动物来比喻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的名称吗?

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46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五、 标点符号

(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对前文的注释和补充、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延长、插说或中断等等) 例1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她的女儿爱读《围城》。 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解析】本题考查一些容易错的标点符号。A项中选择问句,分句之间应用逗号;C项中“吾家有女初长成”是文章名,应用书名号;D项中“三、四十岁”不应用顿号。 【答案】B 例2 给文中画线部分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也许是辽河水滋润的缘故,白柳条的性格极其柔顺,修长的枝条可以作出多种图案①弯成一个圈儿,像十五的月亮②打成一个弯儿,又好像女孩好看的细眉③因为白柳条宁折不弯,所以常有人用它编织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答案】A

【目标训练】

1.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综合上述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

C.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 D.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2.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蜜蜂轻易不蛰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蛰;一蛰,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 B.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C.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D.我们都很为他提心吊胆,成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A.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 B.“荔枝蜜”这篇文章选自《杨朔散文选》。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47

D.“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项是( )

记得在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他意识到了。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敌人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发现这个地方。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5.对下面句中标点符号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几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思维停顿) B.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句中破折号表示强调)

C.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句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D.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句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6.对下面标点符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话题的转换。)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了神秘感。(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句子。)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示思索在进行) 7.给下面一段文字选择一项恰当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A.! :。,! B.?, ;:。 C.!,,,! D.?;。!。 8.给下面文字加标点。

石 拱 桥 的 桥 洞 成 弧 形 就 像 虹 古 代 神 话 说 雨 后 彩 虹 是 人 间 天 上 桥 通 过 彩 虹 就 能 上 天 我 国 的 诗 人 爱把 拱 桥 比 作 虹 说 拱 桥 是 卧 虹 飞 虹 把 水 上 拱 桥 形 容 为 长 虹 卧 波 9.找出并改正下面各句中误用的标点符号。

①有些同学的错别字比较严重,竟分不出“再”,和“在”两个字。

②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③我们学习的课文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 ④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要看我们个人的奋斗和毅力怎样?

10.破折号的用法有: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话题转换 D.话没说完,请把下列句子正确用法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哦,“你今天是——”( )

48

②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③体育队长站在队列前大声喊:“立正——

④我掏出那块带有体温的银元,放在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1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句子的意思和语气与后面括号里的提示一致。 ①爸 爸 妈 妈 被 评 为 先 进 工 作 者 (告诉爸爸) ②爸 爸 妈 妈 被 评 为 先 进 工 作 者 (问爸爸) ③爸 爸 妈 妈 被 评 为 先 进 工 作 者 (爸爸问) ④爸 爸 妈 妈 被 评 为 先 进 工 作 者 (爸爸说)

⑤爸 爸 妈 妈 被 评 为 先 进 工 作 者 (二人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2.给下面两组句子添上标点,使其成为意思相反的句子。

①这 是 批 评 不 是 表 扬

A ②这 是 批 评 不 是 表 扬

①此 地 安 能 居 住 其 人 好 不 悲 伤

B ②此 地 安 能 居 住 其 人 好 不 悲 伤

13.从全段表达的语气来看,下文末尾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我飞机,致使我飞行员至今下落不明。不要说什么“人权”,稍有一点人的良知,都应该感到内疚自责,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可美国政府呢?不仅推卸责任,而且倒打一耙。这就是美国政府的“人权”□ ①标点符号 ②作用

14.下面这个语段中,由于缺少一个逗号而使其中的一个长句很难读懂,试把这个逗号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还有两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请加以改正。

赵旭的家长举出孩子在家庭中的种种表现,说明孩子对家长的不理解:“一让干点活,就不高兴妈妈劳累一天了,难道不该帮一帮吗!还没等妈妈说上两句,就以“绝食”来吓唬家长。我们给你们过生日,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你们从未想起过。”

应在 和 之间加一个逗号。“ ”标点应改为 ;“ ” 标点应改为 。 15.下面句中的空白处,如果用上不同的标点,就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试加上三种标点,表达三种不同的意思。

我在心里想:“这就是为了表现他们的博大的精神 ” ①标点 意思 ②标点 意思 ③标点 意思 16、综合性学习专题训练

49

一、题型感受:

[例1] 结合“汉字”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下面的图片是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处。

(2)班级要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 谜底: 谜面:

(3)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偶的下一句。(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个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 。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既有对读图(徽标)的考查,也有对谜语、对联知识的考查。解答此类题,要调动已有积累,包括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其它相关积累,如对联、谜语方面的知识等等,严格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1)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的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杨柳樟槐村村都有 (3)答案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烟

[例2]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我们就像一条欢快的小河,奔向更为澎湃的大江,汇入更加浩瀚的海洋。此刻,让我们把往事记取吧!

(1)请为班集体毕业照题词:

(2)写几句深情的毕业心语,作为初中生活的永久纪念(不能用题目作

答) [解析] 解答此类题要做到“三要”:一要明确题目写作要求,明确什么是“题词”“毕业心语”;二要符合特定的情境;三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得体。

[答案] (1)示例:青春的笑容、十六岁的记忆,、友谊地久天长?? (2)开放性试题,能抒写真情实感即可。 二、考点梳理: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准备、体验、表达交流三个阶段,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近年中考中出现了大量的适应这一考查目标的试题,这些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考核,不仅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把解题的过程、考试的过程变成了研读资料、处理资料的过程。其考查的主要形式有:

1.语言的综合运用; 2.标点、文学文化常识的运用; 5.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课外阅读); 4.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3.学科渗透(图文转换); 6.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性探究。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2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