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环评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18: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李远伟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3 1、项目由来--------------------------------------------------------------------------------3 2、编制依据--------------------------------------------------------------------------------4 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 4、项目评价--------------------------------------------------------------------------------7 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8 第二章 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11 1、自然环境--------------------------------------------------------------------------------11 2、社会环境--------------------------------------------------------------------------------11 3、环境质量概况----------------------------------------------------------------------------11 第三章 项目概况---------------------------------------------------------------------------12 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12 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12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 第四章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19 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9 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评价------------------------------------------------------------------20 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22 第五章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 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 2、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24 3、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4 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26 第六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 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28 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29 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0 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31 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31 第七章 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32 1、环境保护规划----------------------------------------------------------------------------32 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38 3、施工期污染控制对策----------------------------------------------------------------------40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43 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43

- 1 -

2、主要建议-------------------------------------------------------------------------------43 附件1:地理位置图-------------------------------------------------------------------------44 附件2:外环境关系图-----------------------------------------------------------------------45 附件3:监测布点图-------------------------------------------------------------------------46 附件4: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47

- 2 -

第一章 总则

1、项目由来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总占地面积763.6亩,在2009年前主要为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使用。汶川大地震使都江堰分校毁损非常严重,受校园面积和都江堰城市规划的制约,同时也为了整合学校资源、节省投资、减少办学成本,都江堰分校迁入成都温江校区现有土地进行异地重建,四川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四川农业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环评报告的审查批复(批准文号:川环审批[2009]664号)。同时,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迁入成都温江校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解决所属学生的教学与住宿问题,四川农业大学启动了温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四川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环评报告的审查批复(批准文号:川环审批[2009]621号)。

四川农业大学灾后重建项目和二期建设项目于2009年10月开始施工,目前施工已结束,大部分学生已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报到学习,学校在校学生约12000人,教职员工1500人。

然而,随着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学生规模扩大(将新增学生6000名),温江校区已建成的住宿楼及教学实验楼仍不能满足需求。为此,学校决定投资19000万元在学校原有的预留用地上建设三栋学生公寓、一个活动中心和两栋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01811m2。项目建成后,将为温江校区学生住宿和实验教学提供有效保障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栋学生公寓、一个活动中心和两栋教学大楼,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西边和西南边两块预留用地上进行建设,不新增土地。

两栋教学大楼位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西南边预留用地,其北面为温江气象局;东面为待建空地,拟建教学综合楼和教学实验楼;东北面为第二教学实验楼;南面为成温邛高速,路的对面为西蜀尚都和漫城;西面紧邻15m的规划道路,路的对面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3 -

2、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14号)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2.2技术规范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 4 -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3其它编制依据

(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 (2)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修订)

(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2月25日)

(6)《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 (7)《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执行);

(8)《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年7月8日执行)。

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3.1功能区划及环境保护目标 (1)地表水

项目污水将进入温江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厂排水进入江安河,因此必须保护江安河水质,不因温江污水处理厂排水而加重污染或改变功能。

外排废水排至即将建成的温江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最终外排进入江安河。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中规定的判据要求,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确定为三级。 (2)大气

本项目没有大的废气污染源,废气主要产生于锅炉的燃油废气、食堂油烟及汽车尾气,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均小于2.5×108m3/h,故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3)噪声

- 5 -

本项目是学校,没有大的噪声污染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4)生态环境

本项目约总占地面积763.6亩,该项目主要使绿地系统减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确定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其结果见表1。

表1 评价工作等级判别

环境要素 判别依据 直接影响区域<4km2,没有重要珍稀物种保护地,生态环境前后变化较大 污水排放量2103.75m3,废水水质复杂水环境 程度为简单,地表水域规模为中小型河流,地表水水质要求为Ⅳ类 环境空气 声环境 3.2主要保护目标

该项目所在地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项目其北面为温江气象局;西面紧邻15m的规划道路,路的对面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学校还紧邻惠民小区。此外,该项目还具有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因此,施工噪声对在校生活学习的师生影响较大。因此,该拟建项目的主要保护目标为:

①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②温江气象局; ③在校的师生; ④惠民小区的居民。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很小 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 三级 三级 三级 评价工作等级 三级 引用标准 HJ/T19-1997 HJ/T19-1997和HJ/T2.3-93 HJ/T2.2-93 HJ/T2.4-1995 生态环境

- 6 -

4、项目评价

4.1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根据初步工程分析以及类比调查,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因子详见表2。其主要的污染因子为生活污水、锅炉排放废气、机械噪声、生活垃圾、以及植被生态的破坏等。

表2 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因子

影响环境的行为 土地征用 工程建设 场地平整、地面开挖 施工机械操作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 生活污水增加 工程运行 燃油锅炉 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增加 水泵、冷却塔等设施 4.2评价因子的确定 (1)地面水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pH、DO、CODMn、BOD5、非离子氨、大肠杆菌、CODCr 影响评价:CODMn、BOD5 (2)大气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SO2、NO2、TSP 影响评价:SO2、NO2、CO (3)噪声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LA,eq (4)生活垃圾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生产垃圾产生量及处理 (5)生态评价因子

- 7 -

环境影响因子 土地利用性质改变,构筑物、农作物和林木等的拆除 植被损坏、扬尘 机械噪声、尾气排放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污染负荷增加 烟气排放 生活垃圾数量增加 噪声污染 现状和影响评价:植被状况

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5.1评价范围

(1)地面水:评价范围为江安河段的市区河段。

(2)大气:评价范围为项目扩建地区周边延伸500m的范围内。 (3)噪声:评价范围为项目扩建地区周边延伸50m的范围内。 (4)生态环境:本项目所处的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范围。 5.2评价标准 (1)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校生活污水将排入城市污水干管,并且温江区已经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因此其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详见表3。

表3 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 三级标准 BOD5 300 COD 500 SS 400 供热锅炉大气污染物SO2和烟尘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最高容许排放浓度见表4。

表4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 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 SO2 1200 500 烟尘 150 100 学校食堂油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WPB5-2000)中的中型规模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详见表5。

表5 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 mg/m3

规 模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中型 2.0 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详见表6。

- 8 -

表6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施工阶段 土石方 打 桩 结 构 装 修 (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江安河温江区段根据河段的水质保护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7。

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限值(部分) 单位:mg/L 参数 pH值 CODCr DO 总氮 总磷 NH3-N 20 5 1.0 锌 1.0 0.05 铅 0.05 1.0 高锰酸盐指数 6 主要噪声源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各种打桩机等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吊车、升降机等 噪声限值 昼 间 75 85 70 65 夜 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标准值 6~9 参数 标准值 BOD5 石油类 铜 4 0.05 1.0 六价铬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5 0.2 注:单位为mg/L,其中pH值除外。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境内,按功能划分为二类区 ,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8。

表8 大气评价常规因子标准值 单位:mg/m3 选用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名称 SO2 NO2 TSP 浓度限值 1小时平均值 日平均值 年平均值 0.50 0.24 / 0.15 0.12 0.30 0.06 0.08 0.20 根据扩建项目的性质,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扩建项目附近城市交通干线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标准。详见表9。

- 9 -

表9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类 别 1 2 3 4 等效声级(LAeq:dB) 昼 间 55 60 65 70 夜 间 45 50 55 55

- 10 -

第二章 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地属成都市温江区,在成温邛高速旁,该区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地势平坦,无山无丘,海拔高度最低511.3米,最高647.4米。该区域内主要河流为岷江干流金马河及其支流江安河、扬柳河、清水河,由西北向东南穿流过境。这一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15.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1℃;历年平均降水量896.1 毫米;历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104.5小时。

2、社会环境

区府所在地-柳城街道办事处人和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子)4街办,截止2010年11月全区常住人口为4570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22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4780人,增长41.82%。年平均增长3.56%。全区户籍人口为365362人。

改革开放以来,温江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个丰硕成果向世人展示“金温江”的风采:成都市第一个卫星城;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所在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区);2002年4月撤县建区;2005年9月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2007年11月26日,温江荣获第十一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2008 荣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范例称号;2009 “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奖荣膺荣誉称号。

3、环境质量概况

从地块周边环境来看,根据调查,本项目周围临靠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及校区环绕着的交通要道,因而交通噪声为其污染源之一,但校区较为合理的规划使得其对宿舍大大减小。另外学校附近的主要排污单位主要是校区和农业科技研究所以及药物物流中心,这些排污单位无其它典型危害的污染物,对学校无重大影响。

- 11 -

第三章 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

项目名称: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二期建设工程 建设性质:民用公共建筑类(新建)

建设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公开招标的地产建设公司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47500m2,总建筑面积二期101811m2,绿化面积19750m2。建成后可容纳师生20000余名。

建设地点: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办民乐村

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1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27.8万元,占总投资的0.7%。

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包含以实验楼、教学楼、市政办公楼、师生公寓、图书馆为主体工程,食堂、活动中心、运动场、停车场等为配套工程,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公用工程以及景观绿化、化粪池等为辅助工程。

本项目在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已征地范围内进行建设,总占地面积约47500m2,总建筑面积为101811m2,建设内容包括三栋学生公寓(学生公寓9#楼、农学院学生公寓和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公寓)、一个活动中心和两栋教学大楼(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大楼)。

本项目第五教学实验楼主要设置动物药学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动物解剖及组胚实验室、动物机能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等。所有实验室的最高生物安全等级为P2级,不涉及P3、P4实验室的内容。

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

- 12 -

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会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教学科研大楼主要为林学院进行林学教学实验,设置森林培育实验室、森林保护实验室、材料学与工程实验室、制图室。实验主要为土壤成分测定、植物的观察、识别以及图形编辑、制作等。 2.1建设项目组成

表10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工期 1栋,8F,H=33.15m,建筑面积15000 m,主要为动物科学院进行动物医学、实验废水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五教学实验楼 科学教学实验,设置动物药学实验室、实验废气 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动物解剖及组胚实验固废 实验室、动物机能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 1栋,8F,H=33.15m,建筑面积19500 主体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教工程 学科研大楼 m,主要为林学院进行林学教学实验,设置森林培育实验室、森林保护实验室、材料学与工程实验室、制图室。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9#楼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农学院学生公寓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公寓 活动中心 配套工程 学生食堂 依托学校已建的两个食堂用餐 厨余 - 13 -

22备注 运行期 新建 实验废水 施工废水 扬尘 噪声 渣土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新建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新建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新建 生活污水 2实验废气 实验固废 新建 1栋,11F,H=40.05m,建筑面积19200m,学生宿舍内设浴室。 1栋,11F,H=40.05m,建筑面积19200m,学生宿舍内设浴室。 1栋,11F,H=40.05m,建筑面积20400m,学生宿舍内设浴室。 1栋,3F,H=11.292m,建筑面积7200m,主要为学生提供活动休闲场所。 222生活垃圾 新建 生活污水 餐饮废水 依托 依托学校已建锅炉房,内设2个2t/h锅炉房 天然气热水锅炉,供应学生浴室和食堂的热水。 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高层变频增压,给水(含消防给水管网) 设消防水池 辅助排水 公用 当地电网、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设工程 供电系统 于地下室) 通风系统 仓储设施 柴油发电机储油间 危废暂存间 垃圾集中收集站 环保绿 化 工程 消毒调节池 两栋教学楼下,容积为5m/个 3环境风险 软水装置排水 增压泵噪大部依托 声 / 电磁辐射 环境风险 噪声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 恶臭 枯枝败叶 细菌、酸碱 新建 新建 依托 大部依托 依托 市政污水管网 地下室设风机房,公寓楼设风道 设于学生公寓地下室 设于两栋教学楼底层 依托学校已建的垃圾收集站 绿化面积19750m 22.2公用工程 2.2.1给水

学校内已接温江区市政给水管网,主要供学生生活用水、实验用水和绿化用水。学生公寓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市政供水压力可达到使用要求的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市政供水压力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楼层,由变频增压系统供水。 2.2.2排水 (1)排水体制

本工程采取雨污分流的形式。 (2)污水处理及排放途径

按照2009年6月1日期施行的《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第九条之规定“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已覆盖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化粪池及相关活性污泥截污池塘。未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覆盖的城市生活服务区,应当按规定配置格栅井、沉淀池或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区域属城市污水管网已覆盖区域,本项目中学生生活污水属典型生活污水,其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项目区域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 14 -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最终外排进入江安河。

另外,本项目实验废水(含实验室清洁废水)经高压灭菌、消毒、酸碱调节等预处理后其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项目区域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设在道路上的雨水口收集排入城市雨水井,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2.2.3用电

(1)学生公寓、活动中心用电

供电电源:学生公寓和活动中心将学校已有的10KV电源引入,并在地下室设置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供本项目所有用电负荷。

应急电源: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9#楼、农学院学生公寓、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公寓地下室设置三个柴油发电机房作为应急电源,为了保证变电所、消火栓泵、喷淋泵、防排烟设施、事故照明、消防电梯及普通电梯等重要负荷的供电。 (2)教学大楼用电

教学大楼利用学校已建的供电设施供电,学校已在校区内设有两个变电站,由高压开关站引来二路10KV主供电源(一用一备)在校内形成环路,开环运行,教学大楼不设备用电源。 2.2.4暖通

(1)学生宿舍热水由学校已建锅炉房内2个2t/h天然气热水锅炉供热,本项目不新建锅炉; (2)地下室按照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

(3)高低压变配电室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兼排废气系统;地下柴油发电机房平时采用机械排风的通风形式,在柴油发电机工作时,利用柴油发电机自带的风机排风,利用竖井自然进风。储油间的油箱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水泵房设置独立的送风排系统。 2.2.5消防

利用学校已建的消防系统,并在学生公寓地下室新建消防水池;建筑物室内按其危险等级,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 2.2.6抗震

根据校区建筑使用功能和平面、立面特点,其结构形式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3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本项目基建期主要原辅材料为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其在各工程项目中的用量分配详见表11。

- 15 -

表11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名称 水泥 钢材 商品混凝土 外墙涂料 塑钢窗 电(千瓦时/a) 气(NM3v/a) 用量 8000t 800t 15000 m3 314万m 6000m2 若干 - 来源 主(辅)料 外购 能源 市政电网 -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原辅料主要是教学大楼内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动物活体,其中项目活体均来自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养殖场。

表12 运行期实验室原辅材料情况

建筑物实验室名称 名称 药剂制备、普通动物(兔子、鱼、小白工业药剂学、中药方剂学 普通药物测鼠等):4t/a 试 盐酸:1L 动物生物技术中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细研究和应用 硫酸:1L 心 胞工程 氢氧化钠:0.5L 动物解剖及组胚操作分析、动物解剖学 乙醇:6L 实验室 研究、应用 乙酸:6L 操作分析、甲醛:7L 动物机能实验室 解剖生理学、水生动物生理学 研究、应用 甲苯:3.5L 草学实验室 草地资源学、植物分类学 识别及研究 苯:3L 分析测试系列实验、森林资源操作分析、乙醚:0.3L 森林培育实验室 信息系统、旅游心理及审美、观察、应用 各种饲料:20kg 森林保护系列实验 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原理、材料学与工程实专业绘画、计算机图形与处操作及应用 计算机、画板:50套 验室 理、人造板生产工艺学 制图室 园林制图 操作使用 计算机、画板:50套 动物药学 实验室 实验课程 实验目的 原辅材料及用量 第 五 教 学 实 验 楼 教 学 科 研 大 楼 表13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工程 阶段 环境要素 项目 施工生产废水处理 施工期生活废水处理 扬尘治理 环保措施 隔油沉淀池2个,容积100m 采用清污分流形式,粪便水通过自建公厕收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洗漱废水可作为施工场地防尘洒水用 洒水降尘、安装密目网、弃土运输等施工工地现场管理 - 16 -

3投资估算 (万元) 4.0 8.0 4.5 备注 施工期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噪声 施工机械设备噪声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建筑弃渣 水土流失防治 绿化 实验外排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柴油发电机烟气处理 优选设备,减震,防噪头盔,四周安装2.5~3m围屏 5.0 固废 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置 交渣土清运公司运至规定地点处置 弃渣及时清运,施工场地道路采用硬质化路面,场地四围设排水沟渠 绿化面积19750m 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楼各建消毒调节池(消毒、3酸碱调节)2个,5m/个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经烟尘净化器净化后由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 20.8 / / 40.0 1.0 / 15.0 12.0 计入主体工程投资 生态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实验产生有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楼产生有机废气由排风机机废气治理 抽至楼顶经活性炭吸收塔吸附后外排 实验室产生氨臭治理 负压隔离器内饲养,饲养观察期的实验动物产生的臭气由动物隔离器自带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实验室排风系统于实验楼楼顶经活性碳吸附除臭后排放 隔声、消声、减振,优选低噪设备,靠公路一侧加装隔声玻璃窗 袋装收集后送校内垃圾收集点交环卫部门处置 在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大楼各建危险废物暂存间1个 实验器皿前三次清洗水及实验废残液:各实验台设置废水(液)收集桶,分类收集,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实验室废弃动物尸体:密封袋装、冷冻暂存,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废弃实验用品、材料: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动物房垫料及动物排泄物: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活性炭吸收塔废活性炭:由供货商回收 储油间地面防渗漏处理,柴油罐外修建导流沟和应急储油槽 消防水池、消防器械 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 占总投资的比例 - 17 -

7.5 声环境 噪声减缓 生活垃圾处理 13.5 计入日常管理费用 / 运行期 2.0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 计入日常管理费用 环境风险防范 4.5 10.0 127.8 19000 0.67%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项 目 工程总用地面积 规划总建筑面积 第五教学实验楼 教学科研大楼 学生公寓9#楼 农学院学生公寓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公寓 学生公寓楼地下建筑面积 活动中心 建筑密度 容积率 总绿地面积 绿地率 指 标 47500m2 101811m2 15000m2 19500m2 19200m2 19200m2 20400m2 1311m2 7200m2 25.4% 2.1 19750m2 41.6%

- 18 -

第四章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老师所给的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以及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采用现场实测数据,环境空气、噪声监测点位见附件三监测布点图。

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1.1监测数据来源

本项目附近水体是江安河,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最终排入该河流内。温江区环境监测站定期常年对该河流进行水质监测,所以本次评价取温江区环境监测站的数据用于评价。

1.2监测项目与水质情况

监测项目 温江污水处理厂(500m) 排污口上游(1000m) 排污口下游(3000m) 1.3评价标准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二类水对江安河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表15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水温(℃) (周平均) pH值(无量纲)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氧量(BOD5)≤ 氨氮(NH3-N )≤ 总磷(以P计)≤ 饱和90% (或7.5) 2 15 3 0.015 0.02 (湖、库 - 19 -

pH 7.2 7.3 7.2 NH3-N 0.45 0.50 0.56 DO 6.5 6.6 6.4 BOD5 2.5 2.2 2.6 CODMn 2.1 2.1 2.2 Ⅰ类 Ⅱ类 Ⅲ类 IV类 Ⅴ类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最大温降≤2 6~9 6 4 15 3 0.5 0.1 (湖、库5 6 20 4 1.0 0.2 (湖、库3 10 30 6 1.5 0.3 (湖、库2 15 40 10 2.0 0.4 (湖、库

0.01) 9 总氮(湖、库,以N计) 0.2 0.025) 0.5 0.05) 1.0 0.1) 1.5 0.2) 2.0 1.4评价结果

表16 水值评价结果表

监测项目 温江污水处理厂(500m) 排污口上游(1000m) 排污口下游(3000m) pH Ⅰ类 Ⅰ类 Ⅰ类 NH3-N Ⅱ类 Ⅱ类 Ⅲ类 DO Ⅰ类 Ⅰ类 Ⅰ类 BOD5 Ⅰ类 Ⅰ类 Ⅰ类 CODMn Ⅱ类 Ⅱ类 Ⅱ类 从上表中各项数据可以看出,江安河的水环境质量现状除了在排污口下游的氨氮含量为三类外基本能够达到地表水的二类水,属于较好的水质。

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根据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现状调查结果可知,本区域及周边基本无工业废气污染源,项目区环境空气目前受到的影响主要为该区域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建设工地排放的扬尘和燃油施工机械废气及工地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此外还有实验室排放的废气以及公路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除此之外基本无其它大气污染。在此次评价中采用实地检测获取评价数据。 2.1检测项目

本次选取SO2、NOX为评价因子。 2.2检测位点

1#正校门 2#招待所校门 3#四教 4#生活区 2.3采样及分析方法

表17 大气污染物采样及分析方法

污染物名称 SO2 N0X 2.4评价标准

- 20 -

分析方法 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检出限 0.020mg/m3 0.05?g/5ml 采样方法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大气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4。

表1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类 别 一 1小时平均 二 2.5监测结果

表19 2014年11月8日大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3

2.6评价结果 (1)SO2

四个监测点SO2的浓度都小于0.15mg/m3,四教的SO2浓度相比其他三个监测点的SO2浓度要大,但都能够达到一类空气质量标准。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大气中SO2污染并不严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能满足各功能要求。 (2)NOX

四个监测点的NOX浓度相差不大,都小于0.25mg/m3,都能够达到一类空气质量标准。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大气中NOX的污染不严重,都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满足各功能要求。 (3)小结

本项目中SO2,NOX的浓度都能达到一类空气质量标准,满足各功能要求。

- 21 -

参 数 日均值 SO2(mg/m3) NOx (mg/m3) 0.05 0.15 0.15 0.5 0.1 0.25 0.1 0.25 日均值 1小时平均 监测点 SO2 1小时平均 NOx 1小时平均 0.0627 0.0444 0.0467 0.0524 正校门 招待所校门 四教 生活区 0.0001 0.0029 0.0049 0.0011 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

3.1监测项目

等效声级Leq(A) 3.2监测布点

本项目实验共有四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位于正校门,招待所校门,四教,生活区。 3.3监测方法及仪器

按照区域噪声测定步骤进行,监测仪器为实验所用的声级计。 3.4监测时间和频率

2014年11月8日,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 3.5评价标准

本次声环境现状评价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功能区评价。

表2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0类 1类 2类 3类 4类 3.6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每组在其监测点采用每5秒测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测得100数据。根据具体监测数据计算出等效声级,监测结果见表21。

表21 监测结果

监测点 正校门 招待所校门 四教 生活区 - 22 -

时段 昼间 50 55 60 65 4a类 4b类 70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60 等效声级(dB) 48.61 69.64 49.95 61.77 由监测结果可知,正校门和四教噪声的等效声级均低于0类功能区的标准,正校门的测定结果偏低,可能是由于当天阴雨,测定时车辆来往较少;生活区超过了2类功能区的标准,可能是由于人流动较大,加之附近施工的杂音使得声音嘈杂;招待所校门超过了3类功能区的标准,主要是由于门口车辆来来往往,交通噪声比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该测定只是一个较短时间段的平均值,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不能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 23 -

第五章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投入营运期后,主要增加的是学生生活废水和实验室外排废水。本项目中学生生活污水属典型生活污水,其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项目区域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最终外排进入江安河。

本项目中实验废水(含实验室清洁废水)经高压灭菌、消毒、酸碱调节等预处理后其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然后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江安河。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外排废水排放量约为761.2m3/d,排放量并不算大。加上有市政污水管网,污水进入温江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才排入江安河。由项目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知江安河的水质属于地表水中Ⅲ类水,水质比较好,水环境容量还有一定空间来容纳污染物。总体来说,在达标排放情况下,本项目外排废水对江安河的水质不会有很大影响。

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在营运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柴油发电机烟气,实验产生的有机废气和实验室产生的氨臭。

柴油发电机产生的烟气经烟尘净化器净化后由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楼所产生的有机废气由排风机抽至楼顶经活性炭吸收塔吸附后外排。实验室产生氨臭治理,负压隔离器内饲养,饲养观察期的实验动物产生的臭气由动物隔离器自带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实验室排风系统于实验楼楼顶经活性碳吸附除臭后排放。

根据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可知,SO2,NOx小时平均浓度,TSP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说明空气质量很好。只要项目营运中产生的污染气体都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影响就很小,大气环境完全能达标。

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1噪声源

该项目营运期的噪声主要是给水系统增压泵噪声,通风系统的噪声,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 3.2预测模型

- 24 -

选用室内和室外点声源模型对噪声进行预测,模型如下: (1)室外声源

①计算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Loc(tr)?Loc(tr0)?20lg?rr0???Loc t式中: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Loc(tr0)—参考位置

r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Loc—t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

Lwoct,且声源可看作是位于地面上的,则:

如果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Loct(r0)?LWoct?20lgr0?8②由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该声源产生的A声级LA。 (2)室内声源

①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Q4??Loc,1t?Lwoct?10lg???4?r2R??1? 式中:

Loct,1——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Lwoct——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r1——室内某个志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 R——房间常数; Q——方向性因子。

②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

?N0.1?Loc,1t(T)?10lg??10Loc,1t(i)??i?1?

③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的声压级:

Loc,2?6?t(T)?Loc,1t(T)??TLoct

- 25 -

④将室外声级功率级

LwoctLoct,2(T)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第i个倍频带的声

Lwoct?Loc,1t(T)?10lgS式中:S——透声面积,m2。

⑤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根据上述模型分别对给水增压泵和通风系统这两个噪声源进行预测,各噪声源随距离的衰减如表22所列。

表22 预测结果 单位:dB

Lwoct,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

噪声源 水泵房 柴油发电机 3.3环境影响评价

5m 69.0 74.0 10m 63.0 68.0 15m 59.5 64.5 20m 57.0 62.0 25m 55.0 60.0 30m 53.3 58.5 40m 51.0 56.0 给水的增压泵距离教学楼和宿舍较远, 基本能够达到《声环境标准》GB3096-2008中的昼间和夜间的1类标准,不会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产生影响。柴油发电机距最近的学生宿舍约20m,在此处噪声将达62.0dB(A),仅能达昼间的3类标准,对学生宿舍有一定影响,但是此柴油发电机为备用电源,遇紧急情况才动用,因此其影响时间较短。

由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知,预测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影响对声环境有一定影响,但是还是能够达到声环境标准的2类标准。

综上所述,各噪声源除备用柴油发电机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外,其余对敏感点均无较大影响。

4、固体废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生活垃圾和实验室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主要有实验器皿前三次清洗水及实验废残液,实验室废弃动物尸体,废弃实验用品、材料,动物房垫料及动物排泄物,活性炭吸收塔废活性炭。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收集清理、外运处理,随地分散堆放将影响学校的清洁卫生。 (2)生活垃圾堆积长久,将发酵腐败,特别是高气温,高湿度季节会解释出有毒有害气体和散发出恶臭,并滋生蚊蝇,传播细菌、疾病,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 26 -

(3)危险废物如不恰当及时处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本项目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为袋装收集后送校内垃圾收集点交环卫部门处置。只要加强管理,生活垃圾一般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危险废物相应的处理如下:

(1)实验器皿前三次清洗水及实验废残液:各实验台设置废水(液)收集桶,分类收集,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2)实验室废弃动物尸体:密封袋装、冷冻暂存,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3)废弃实验用品、材料: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4)动物房垫料及动物排泄物: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5)活性炭吸收塔废活性炭:由供货商回收。

如上所述,本项目营运期的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都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对环境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 27 -

第六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工程整个建设周期可分为土建和安装二大部分,在土建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扬尘、噪声、雨水造成的水土流失等,而在安装时段则主要是噪声产生的影响。

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

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 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V5??W6.8?Q?0.123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r; W——汽车载重量,吨;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0.85?P0.5?0.75

表23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 P 车速 5(km/hr) 10(km/hr) 15(km/hr) 25(km/hr) 表23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 单位:kg/辆·公里 0.1 0.2 0.3 0.4 0.5 1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0.051056 0.085865 0.116382 0.144408 0.170715 0.287108 0.102112 0.171731 0.232764 0.288815 0.341431 0.574216 0.153167 0.257596 0.349146 0.433223 0.512146 0.861323 0.255279 0.429326 0.58191 0.722038 0.853577 1.435539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e?1.023W

3- 28 -

其中:Q——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

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

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煤尘为例,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24。由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根据成都市温江区气象资料,主导风向为N-NE风,因此施工扬尘主要影响施工点南面区域,目前该区域(距建设点边界距离200~300m)基本无居民点,但施工期间,施工扬尘可能会对校园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根据义乌市多年气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4天,以剩余时间的1/2为易产生扬尘的时间计,全年产生施工扬尘的气象机率有30.3%,特别可能出现在秋、冬季,雨水偏少的情况下,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粒径(?m) 沉降速度(m/s) 粒径(?m) 沉降速度(m/s) 粒径(?m) 沉降速度(m/s) 表24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 10 20 30 40 50 0.003 0.012 0.027 0.048 0.075 80 90 100 150 200 0.158 0.170 0.182 0.239 0.804 450 550 650 750 850 2.211 2.614 3.016 3.418 3.820 60 0.108 250 1.005 950 4.222 70 0.147 350 1.829 1050 4.624 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但往往施工作业噪声比较容易造成纠纷,特别是在夜间,这主要是由于在夜间一般高噪设备严禁使用,因此施工公司在施工安排上,往往把一些装卸建材、拆装模板等一些手工操作的工作安排在夜

- 29 -

间进行。由于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环境意识不强,在作业中往往忽视已是夜深人静时,而这类噪声有瞬时噪声高,在夜间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纠纷,也是施工期环境管理的难点。

表25为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为3~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由表可知,在这类施工机械中,噪声最高的为冲击式打桩机,达110dB,另外,混凝土振捣器、静压式打桩机等和钻孔式灌注机的噪声也较高,在80dB以上。

表26为主要施工设备噪声的距离衰减情况,由表可知,施工机械的噪声由于噪声级较高,在空旷地带传播距离很远,因此必须合理地安排这些机械作业的施工时间,尤其在夜间必须严禁这类机械的施工作业,以免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2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 施工机械 测量声级[dB(A)] 测量距离(m) 挖路机 79 15 压路机 73 10 铲土机 75 15 自卸卡车 70 15 冲击式打桩机 110 22 钻孔式灌注桩机 81 15 静压式打桩机 80 15 混凝土搅拌机 79 15 混凝土振捣器 80 12 升降机 72 15 序号 1 3 4 4 5 表26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 单位:m 声级 [dB(A)] 施工机械 55 60 65 70 75 190 120 75 40 22 挖掘机 1000 700 440 冲击式打桩机 1950 1450 200 110 66 37 21 混凝土振捣器 190 120 75 42 25 混凝土搅拌机 80 44 25 14 10 升降机 85 165 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在目前划定的建设红线范围内,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栽培植被,为一些绿化、菜地和庄稼,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土地,无珍稀植物和野生植物。本工程建成后,约有58.4%的土地面积被建筑物、道路等用地占据。剩余41.6%为绿的化用地,主要用于种植草皮,观赏性植物,蔽荫性植物等一些园林草、灌、乔木,因此,由于本工程施工,永久性建设用地上现有的植被类型将

- 30 -

被以观赏性为主要的园林性草、灌、乔木所替,这些替代是可逆的,是用一种人工植物代替另一种人工植被。

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的生活污染源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施工人数不尽相同,估计一般为60~80人左右,如按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100L/人计,平均每天产生BOD为50g,COD为60g。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人·天,则当施工高峰时,按施工人员80人计算,施工现场每天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发生量见表27。若不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置,则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成不必要的损失。

表27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污染物排放量 用水量(t/d) 30 污水量(t/d) 6.48 BOD5(kg/d) 4.05 CODcr(kg/d) 4.86 生活垃圾(kg/d) 80 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和弃渣主要是开挖土方和石方量不平衡所致,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

由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地处平原,校园内地形变化较小,地势平缓,因此在校区的总平面布置基本不存在土石方的平衡问题。挖出多余的石方量可用作校园围墙基础用石,或轧成小石子作混凝土骨料用。而挖出的弃土可填至校园人工湖处,可以做到土石方基本平衡,因此该项目基本无弃土和弃渣产生,对环境也无大的影响。

- 31 -

第七章 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

1、环境保护规划

1.1现有工程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1.1.1现有工程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 (1)有机废气

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研究生和教师在科研楼进行实验时,实验室、准备室、储藏室、试剂柜等将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教师和研究生准备室的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并设置吸顶式通风、排风罩;试剂柜采用密闭抽风式试剂柜;在实验室、试剂储藏室采用定时排风、内置风机。所有实验室排风均进入实验楼内的抽风排气口,并在抽风排气口建一个活性炭吸收塔,将实验室废气经吸收塔吸附后排入环境,排气口高出屋顶2.0m。建设项目各实验室使用的原辅材料均较少,各项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很少,外排废气无明显异味。

(2)锅炉烟气

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现有工程锅炉房内设2台2.0t/h的燃气锅炉,燃气锅炉烟气经15m排气筒实现达标排放。

(3)食堂油烟

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现有工程设有两个食堂,已按照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安装了油烟类烟气净化设施(去除率大于85%),净化后的食堂油烟浓度低于1.5mg/m3,最后由高出屋顶2.0m的排气筒实现达标排放。 1.1.2现有工程废水产生及治理情况

现有工程的外排废水包括实验外排废水和办公生活污水(包括食堂废水),排放总量为1938.6t/d。

(1)实验废水:3.3 t/d

现有工程实验主要为有机、无机、生物等实验,实验主要原辅材料为各种菌种、化肥、酸、碱等,生物实验室主要进行一般普通常规实验,不涉及毒理研究性项目,不涉及产生新物种、新病种、新细菌种类的研究和应用,实验产生的各类危害安全污染物为常规细菌,反应残留物含一般常规细菌。因此,实验废水主要来自于科研楼和实验楼进行有机、无机、生物等实验时产生的酸碱废水、实验室设备清洗水和学生实验洗手水。

酸碱废水经中和沉淀后排入学校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

- 32 -

入江安河。

实验设备(含实验瓶)前三次洗水属危废,在各实验台设置废水收集桶进行分类收集,实验完成后,由实验参与人员集中收集后进行高温、灭活处理后,由成都双流环境工程公司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运输和处理。

实验设备(含实验瓶)三次后的再冲洗水、学生实验洗手水,该废水受污染减少,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江安河。

(2)办公生活污水:1935.3 t/d

办公生活污水(包括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池(4个,6m3/个)和化粪池(2个,100 m3/个)处理后经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温江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并最终排入江安河。 1.1.3现有工程噪声产生及治理情况

噪声主要为动力设备噪声、学校生活噪声、交通噪声以及校园特有的广播(低音)噪声。学校对动力设备采取隔声、降噪、减振、距离衰减和合理布局相结合的降噪方式,根据2011年3月1日成都市温江区环境监测站对学校场界内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见表3-7),现有工程场界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限值,实现达标排放。

1.1.4现有工程固废产生及治理情况

现有工程固废主要包括实验室产生的废残液、生物实验废标本、废活性炭;学生和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食堂残渣;教学和办公区产生的废打印墨盒、硒鼓等办公垃圾。现有工程固废产生及处置措施见表28。由表可知,现有工程固废得到了妥善处理。 表28 现有工程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序号 产生源 污染物名称 年产生量 1 2.0 实验室 废残液 2 4.0 实验室 生物实验废标本 3 30 实验室 实验废水 4 2 实验室 活性炭 5 20 办公及教学 废打印墨盒 6 10 办公及教学 硒鼓 7 6 办公及教学 废电脑 8 1747.1 办公生活设施 生活垃圾 9 33 食堂 厨余残渣 1.1.5现有工程科研楼风险防范措施 处置措施 成都双流环境工程公司处置 高温、高压灭活后送成都双流环境工程公司处置 由供应厂家回收 由供应厂家回收 由供应厂家回收 由供应厂家回收 市政环卫清运 崇州市梓潼义刚养殖场处置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科研楼的实验室、准备室和试剂贮存室及各实验操作台等均已

- 33 -

作了防渗处理,并在科研楼设置一套废水(废液)应急收集系统(容积约5m3),废液可收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造成区域水环境污染。 1.2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现有工程按照环评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环保“三同时”建设,外排废水、噪声、废气污染物均进行了有效处理并实现了达标外排。现有工程环保设施一览表见表29。

类别 表29 现有工程环保设施一览表 项目名称和内容 治理措施 实验室废气 食堂油烟 生活污水 废水 实验废水 实验废水(液) 噪声 固废 风险 设备噪声 实验固废 生活垃圾 风险防范 抽排风设备 活性炭吸收塔 油烟净化装置 隔油沉淀池(4个,6m3/个) 化粪池(2个,100m3/个) 酸碱中和沉淀池(2m3) 分类收集装置 隔声、降噪、减振等措施 固废(含废标本)分类收集装置 纳入市政环卫清运 防渗处理(科研楼的实验室、准备室和试剂贮存室及各实验操作台等) 废水和废液应急收集系统(5m3) 备注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投资 已实施 已投资 已投资 废气 项目主要用水为学生生活用水、办公用水、实验用水和绿化用水。总的用水量约为991m3/d,合计约为26.76万m3/a(年工作日270天)项目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详见表30。 类别 学生生活用水 公寓、教学大楼办公用水 实验器皿 实后续清洗用水 验学生实验洗手用水 用实验室清洁用水(包含水 动物房清洁用水) 绿化用水 表30 项目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 单位 日最大容量 用水标准 人 6000 0.15m3/(人·d) 人 180 0.1m3/(人·d) / 人 / m2 合计 / 1200 / 19750 / 0.01 m3/(人·d) / 2L/ (m2·d) 最大日用水量(m3) 900 18 1.5 12 20 39.5 991 由于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损耗,因此,项目运行期外排污水按用水量951.8m3/d的80%计,

- 34 -

则外排废水排放量约为761.2m3/d,合计约为20.55万m3/a,其中学生外排生活污水约为734.4m3/d(19.83万m3/a),实验外排废水为26.8 m3/d(0.72万m3/a)。

运行期水量平衡见图1。

33.5 新增用水 918 991 损耗6.7 实验用水 26.8 消毒调节池 26.8 734.4 761.2 温江区城市生 市政污水管活污水处理厂 (厂) 761.2 江安河 损耗183.6 学生生活用水及公寓、教学大楼办公用水 39.5 绿化用水 39.5 吸收、蒸发、损耗后进入雨水管网 图1 水量平衡图

预计项目施工期开挖土方量大约为1万m3,其中约0.5万m3用于工程回填、调整场地标高和工程绿化,剩余约0.5万m3。

表31 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单位:t/a 固废名称 固废类别 产生量 处置措施 袋装收集至垃圾桶,由管理人员清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0.9 运至学校已建垃圾收集点,交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 各实验台设置废水收集桶,分类收实验器皿前三次清洗水 100 集,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各实验台设置废液收集装置,分类实验废残液 1 收集,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密封袋装、冷冻暂存,交由有危废危废 实验室废弃动物尸体 4 处置单位处理 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废弃实验用品、材料 1 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动物房垫料及动物排泄物 1 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废活性炭 0.8 由供货商回收 - 35 -

表32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工程阶段 环境要素 项目 施工生产废水 处理 施工期生活废水处理 扬尘治理 施工机械设备噪声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建筑弃渣 水土流失防治 绿化 实验外排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柴油发电机烟气处理 实验产生环保措施 投资估算 (万元) 4.0 备注 隔油沉淀池2个,容积100m3 水环境 采用清污分流形式,粪便水通过自建公厕收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洗漱废水可作为施工场地防尘洒水用 洒水降尘、安装密目网、弃土运输等施工工地现场管理 优选设备,减震,防噪头盔,四周安装2.5~3m围屏 8.0 大气环境 施工期 噪声 4.5 5.0 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置 交渣土清运公司运至规定地点处置 弃渣及时清运,施工场地道路采用硬质化路面,场地四围设排水沟渠 绿化面积19750m2 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楼各建消毒调节池(消毒、酸碱调节)2个,5m3/个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0.8 计入主体工程投资 固废 / / 40.0 1.0 生态 水环境 / 经烟尘净化器净化后由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 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楼产生有机废气由排风机抽至楼顶经- 36 -

运行期 大气环境 15.0 12.0

声环境 有机废气治理 实验室产生氨臭治理 噪声减缓 生活垃圾处理 活性炭吸收塔吸附后外排 负压隔离器内饲养,饲养观察期的实验动物产生的臭气由动物隔离器自带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实验室排风系统于实验楼楼顶经活性碳吸附除臭后排放 隔声、消声、减振,优选低噪设备,靠公路一侧加装隔声玻璃窗 袋装收集后送校内垃圾收集点交环卫部门处置 7.5 13.5 计入日常管理费用 / 在第五教学实验楼和教学科研大楼各建危险废物暂存间1个 实验器皿前三次清洗水及实验废残液:各实验台设置废水(液)收集桶,分类收集,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固体废位处理; 物 实验室废弃动物尸体:密封袋装、危险冷冻暂存,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废物 处理; 废弃实验用品、材料: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动物房垫料及动物排泄物:桶装,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交由有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活性炭吸收塔废活性炭:由供货商回收 储油间地面防渗漏处理,柴油罐外修建导流沟和应急储油槽 环境风险防范 消防水池、消防器械 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 占总投资的比例 1.3环境保护规划 1.3.1总体保护目标

2.0 / 计入日常管理费用 4.5 10.0 127.8 19000 0.67% (1)协调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 37 -

(2)控制和减轻由项目建设对植被和土壤造成破坏进而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确保因工程兴建破坏的植被得以及时恢复,保护项目周围绿化不受显著影响;

(3)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噪声、扬尘、废气不打扰在校学生及教职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地表水环境不被污染,对各类污染物的处理途径应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4)确保不因工程的兴建而改变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功能,保证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1.3.2环境保护具体目标

大气、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详见表33。

表33 主要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敏感点 食堂 学生公寓1舍 学生公寓2舍 学生公寓3舍 图书馆 第四教学楼 位置 毗邻施工区,在施工区左下方 临近施工区,在施工区左上方 临近施工区,在施工区正左方 临近施工区,在施工区左下方 毗邻施工区,在施工区正前方 临近施工区,在施工区前方 备注 食堂工作人员 全体1舍女学生 全体2舍男学生 全体3舍男女生 学生自习 全体师生开展教学活动

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

2.1 营运期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项目主要用水为学生生活用水、办公用水、实验用水和绿化用水。总的用水量约为991m3/d,合计约为26.76万m3/a(年工作日270天)。项目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详见表34。

表34 项目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 类别 学生生活用水 公寓、教学大楼办公用水 实验用水 实验器皿后续清洗用水 - 38 -

单位 人 人 日最大容量 6000 180 用水标准 0.15m3/(人·d) 0.1m3/(人·d) 最大日用水量(m3) 900 18 / / / 1.5 学生实验洗手用水 实验室清洁用水(包含动物房清洁用水) 绿化用水 人 1200 0.01 m3/(人·d) 12 / / / 20 m2 合计 19750 2L/ (m2·d) 39.5 991 由于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损耗,因此,项目运行期外排污水按用水量951.8m3/d的80%计,则外排废水排放量约为761.2m3/d,合计约为20.55万m3/a,其中学生外排生活污水约为734.4m3/d(19.83万m3/a),实验外排废水为26.8 m3/d(0.72万m3/a)。运营期新增生活污水约991m3/d,可按以下运行期水量平衡模式进行达标处理(见图2)。

33.5 损耗6.7 实验用水 损耗183.6 新增用水 918 991 学生生活用水及公寓、教学大楼办公用水 39.5 绿化用水 吸收、蒸发、损耗后进入雨水管网 734.4 26.8 消毒调节池 26.8 761.2 温江区城市生 市政污水管活污水处理厂 (厂) 761.2 江安河 39.5 图2 运行期水量平衡图(m3/d)

2.2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运营期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师生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实验室废气,其次是校内的车辆所产生的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食堂运营所产生的燃料废气污染。为有效保护校区的大气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1)对进入校区大门的公路实行交通管制,允许校区教职工车及相关参观人员车辆进入,限制尾气未达标车辆进入校区;

(2)在校区车辆积极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和尾气净化装置,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 3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2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