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安全感”的需求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6-03 1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心理“安全感”的需求与对策

作者:富生翠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3期

摘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阐述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过程中,影响幼儿心理“安全感”的现象和应对措施。一是“安全感”需幼儿教师营造,幼儿的“安全感”不需要教师的专制、拒绝否定和“拔苗助长”;二是“安全感”需幼儿自己打造,“安全感”拒绝幼儿发脾气与迁怒、不良习惯、包办代替;三是“安全感”需幼儿园创造,为教师工作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适宜的学校氛围,创设一个为孩子发展服务、体现“幼儿是主人”的环境。有了心理“安全感”教育氛围,才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达到真正的健康。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安全 对策

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是奠定一生发展的教育。这种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质量与一生发展成功与否的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而且也是国家发展与兴盛的希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说: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快乐”的童年首先应该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幼儿“安全感”我觉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身体的安全感和心理的安全感。身体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安全的活动内容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阐述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过程中,影响幼儿心理“安全感”的现象和应对措施。

我们知道只要为幼儿安排了安全活动内容和创设了安全生活环境,出现身体意外事故应该是小范围的,是显性的;而心理安全的缺失大多时候是隐形的,波及范围大,论及对幼儿终身的影响,后者负面影响可能更大。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创设各种条件,让幼儿在拥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愉快成长。 一、“安全感”需幼儿教师营造

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幼儿教师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更应该积极营造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师幼关系,给幼儿以“安全感”。

日常保教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做到尊重与遵循并重,尊重是认同幼儿的先天属性,不要急于指挥幼儿成长;遵循是指教师要理解儿童,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心智能力的结构张力。教师要将儿童看成一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贡献者,要学会发现儿童、解放儿童、了解儿童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24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