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参考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7 07: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
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 2.1、加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 2 2.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 3 2.3、政府在应急处置中的领导作用 ....................................................................... 4 2.4、XX省对应急指挥的迫切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需求分析.......................................................................................................... 6 3.1、应急业务体系概要 ........................................................................................... 6 3.1.1、突发公共事件............................................................................................. 6 3.1.2、重大公共活动事件..................................................................................... 7 3.1.3、预案管理..................................................................................................... 7 3.1.4、管理和建设模式......................................................................................... 9 3.1.5、应急工作体系及职能............................................................................... 12 3.1.6、应急管理业务流程................................................................................... 14 3.2、需求分析 ......................................................................................................... 17 3.2.1、总体目标................................................................................................... 17 3.2.2、需求分析................................................................................................... 18 3.2.3、项目建设任务........................................................................................... 21 3.2.4、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划需求....................................................... 22 3.2.5、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可靠性需求....................................................... 24 3.2.6、系统安全性需求....................................................................................... 24 第四章 项目设计原则................................................................................................ 26 4.1、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规划的各类要素 ......................................................... 26 4.2、项目设计依据 ................................................................................................. 27 4.3、项目设计原则 ................................................................................................. 28 4.4、项目设计范围 ................................................................................................. 30
i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五章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解决方案........................................................................ 32 5.1、应急指挥平台总体原则 ................................................................................. 32 5.2、应急指挥平台概要框架 ................................................................................. 33 5.3、应急指挥平台总体特点 ................................................................................. 34 5.4、中国电信的优势 ............................................................................................. 37 5.5、应急指挥场所集成 ......................................................................................... 40 5.5.1、应急指挥场所类别................................................................................... 40 5.5.2、应急指挥场所功能................................................................................... 40 5.5.3、应急指挥大厅建设................................................................................... 41 5.5.4、应急值班室建设....................................................................................... 42 5.6、基础支撑系统集成 ......................................................................................... 42 5.6.1、应急通信系统集成................................................................................... 42 5.6.2、视频会议系统........................................................................................... 55 5.6.3、图像接入系统........................................................................................... 62 5.6.4、计算机网络系统....................................................................................... 68 5.7、综合应用系统集成 ......................................................................................... 78 5.7.1、综合应用系统功能结构........................................................................... 78 5.7.2、子系统功能描述....................................................................................... 80 5.7.3、综合应用系统与通信系统接口............................................................... 83 5.7.4、GIS平台与应用 ....................................................................................... 84 5.7.5、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建议........................................................................... 86 5.8、数据库系统集成 ............................................................................................. 86 5.8.1、数据库系统............................................................................................... 86 5.8.2、数据库内容............................................................................................... 86 5.8.3、数据库建设建议....................................................................................... 88 5.8.4、数据库维护............................................................................................... 91 5.8.5、数据库安全............................................................................................... 91 5.9、移动应急指挥平台集成 ................................................................................. 92 5.9.1、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目的................................................................... 92
ii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5.9.2、XX省政府移动急平台建设内容 ............................................................ 92 5.9.3、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特点................................................................... 93 5.9.4、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议................................................................... 95 第六章 应急指挥场所集成方案................................................................................ 97 6.1、概述 ................................................................................................................. 97 6.2、设计原则 ......................................................................................................... 98 6.3、设计标准 ....................................................................................................... 101 6.4、设计要点 ....................................................................................................... 102 6.4.1、应急指挥大厅平面布局......................................................................... 102 6.4.2、应急指挥大厅功能布局......................................................................... 104 6.4.3、应急指挥大厅音视频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 106 6.4.4、建声设计................................................................................................. 106 6.4.5、电声设计................................................................................................. 107 6.4.6、视频设计................................................................................................. 108 6.4.7、中控系统设计......................................................................................... 108 6.4.8、指挥大厅会议室设计装修建议............................................................. 109 6.4.9、指挥大厅会议室装修工程参考............................................................. 109 6.4.10、指挥大厅会议室类型........................................................................... 110 6.4.11、指挥大厅会议室大小 ........................................................................... 110 6.4.12、指挥大厅会议室环境........................................................................... 110 6.4.13、指挥大厅会议室音响效果................................................................... 111 6.4.14、指挥大厅会议室照明........................................................................... 111 6.4.15、指挥大厅会议室布局........................................................................... 112 6.4.16、指挥大厅会议室布线........................................................................... 113 6.5、指挥大厅详细设计 ....................................................................................... 115 6.5.1、功能定位................................................................................................. 115 6.5.2、大屏显示系统......................................................................................... 116 6.5.3、综合布线系统......................................................................................... 118 6.5.4、装修系统................................................................................................. 131
iii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6.5.5、音频系统................................................................................................. 136 6.5.6、会议系统................................................................................................. 140 6.5.7、集中控制系统......................................................................................... 143 6.5.8、供电及照明系统..................................................................................... 146 第七章 基础支撑系统集成方案.............................................................................. 151 7.1、方案优势 ....................................................................................................... 151 7.2、系统结构 ....................................................................................................... 153 7.3、系统组成 ....................................................................................................... 154 7.4、计算机网络系统 ........................................................................................... 155 7.4.1、需求分析................................................................................................. 155 7.4.2、局域网建设方案..................................................................................... 155 7.4.3、局域网改造方案..................................................................................... 156 7.4.4、设备选型建议......................................................................................... 159 7.4.5、方案优势................................................................................................. 161 7.5、多媒体融合解决方案 ................................................................................... 162 7.5.1、视讯、监控、语音融合通信方案......................................................... 162 7.5.2、视频会议系统......................................................................................... 166 7.5.3、图像接入系统......................................................................................... 178 7.5.4、应急通信系统......................................................................................... 185 7.6、数据中心及容灾备份系统 ........................................................................... 193 7.6.1、需求分析................................................................................................. 193 7.6.2、数据中心网络建设方案......................................................................... 194 7.6.3、数据中心存储系统方案......................................................................... 201 7.7、安全保障系统 ............................................................................................... 214 7.7.1、需求分析................................................................................................. 214 7.7.2、方案优势................................................................................................. 216 7.7.3、安全保障系统总体框架......................................................................... 218 7.7.4、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方案..................................................................... 218 7.7.5、数据中心保护方案................................................................................. 226
iv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7.7.6、安全管理系统方案................................................................................. 229 7.8、综合管理系统 ............................................................................................... 233 7.8.1、需求分析................................................................................................. 233 7.8.2、方案优势................................................................................................. 234 7.8.3、基于网络层面的管理............................................................................. 234 7.8.4、省应急指挥平台存储管理..................................................................... 239 7.8.5、省应急指挥平台监控网络故障管理..................................................... 245 7.8.6、省应急指挥平台综合网管安全管理..................................................... 249 7.8.7、省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 250 7.9、移动应急系统 ............................................................................................... 251 7.9.1、移动通信系统......................................................................................... 251 7.9.2、移动应急系统......................................................................................... 251 第八章 综合应用软件.............................................................................................. 255 第九章 项目管理规划.............................................................................................. 256 9.1、项目管理 ....................................................................................................... 256 9.2、项目管理目标 ............................................................................................... 256 9.3、项目管理内容 ............................................................................................... 256 9.4、项目组织结构 ............................................................................................... 257 9.5、工程实施内容 ............................................................................................... 260 9.6、项目工作分解(WBS) .............................................................................. 261 9.7、工程进度计划 ............................................................................................... 261 9.8、工程保障措施 ............................................................................................... 261 9.9、系统测试与验收 ........................................................................................... 262 第十章 售后服务及保障措施.................................................................................. 265 10.1、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 265 10.1.1、技术服务的内容................................................................................... 267 10.1.2、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269 10.1.3、技术维护的承诺................................................................................... 276
v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10.1.4、公司对本项目后续服务的承诺........................................................... 278 10.1.5、技术服务方式、响应时间................................................................... 279 10.1.6、售后服务工作程序............................................................................... 280 10.1.7、保修期内、外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286 10.1.8、属第三方公司提供的产品的服务承诺............................................... 289 10.1.9、提供原厂家授权代理商的技术支持承诺........................................... 289 10.2、技术培训 ..................................................................................................... 290 10.2.1、培训目的及培训方式........................................................................... 290 10.2.2、培训计划............................................................................................... 291 10.2.3、培训文档............................................................................................... 293 10.2.4、培训内容及时间、地点安排............................................................... 293
vi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一章 前言
非常感谢能够参加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
XX省人民政府不仅是中国电信系统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集成公司)的重要服务对象,也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提供服务的重要VIP客户。
中国电信愿意与XX省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推进、共同发展”的原则,本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宗旨,在加强信息化规划和研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XX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
近年来,中国电信积极参与XX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教育文化、社会医疗保障、社会安全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改变XX省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消除城乡信息“鸿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电信非常重视XX省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中国电信的直属公司,中国电信集成公司非常重视此次“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中国电信领导要求中国电信集成公司和XX分公司以及XX电信各相关部门为XX省人民政府提供全面的集成和支持服务。
中国电信集团将以整体的优势,全面支持政府信息化建设。针对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系统的特点以及项目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完成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为省政府提供最有力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保证。
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加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公共安全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是公共安全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的扩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的和长远的基本事务。
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带来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共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度将大大增加,我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水火灾每年都会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难频发,给国家经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非典”、“禽流感”更是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这些突发公共危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沉重压力。我国每年受灾害直接影响的人口达两亿多人次,仅2004年我国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超过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国际通行标准仅为1.5%-2.5%。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势还在加剧。目前,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因此,如何建立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理体系,有效地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 年7 月2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
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华建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胡锦涛总书记把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的高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工作,国家已完成1个总体预案,25个专项预案、80个部门预案的编制,并正式下发实施。以“一案三制”(即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为标志的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为有效提高政府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城市安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运转高效、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为此,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到: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加大公共安全科技攻关和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保障水平。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2.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经济建设牵引的双重需求下,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应
3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
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开始着手建设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初步探索出一些符合我国现状的应急处理模式。广西南宁市建立了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内设置了110、119、120、122和12345 市长公开电话等席位,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大型城市也相应建立市级应急指挥系统。
各部门也分别对自身垂直机构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进行了规划,如安监总局下发的“企业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指南”,水利部下发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指南”等。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自上而下政策性推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务院应急办正责成清华大学牵头,组织起草国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以便从整体上指导各级政府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国务院、省级和地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和功能对接。
2.3、政府在应急处置中的领导作用
由于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实行属地为主分级管理,只有政府才能够有效组织协调政府内部以及全社会的人力、财力和物资,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因此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和管理主体。
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是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为社会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通过对现有各应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形成智能化的应急网络体系,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我国政府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型的需要,是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目前国内各地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主要还是局限于一个城市范围,仅实现城市里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和信
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息共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也只能在城市的行政管理区域范围内进行联动,跨越城市的联动还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换言之,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因此,本项目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将在这一领域进行有益的思路探索和方案创新。
在技术背景方面,“十一五”期间,依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实现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旨在为建立公共安全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应对重大公共风险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提供支撑。因此,建设XX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将成为中国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面的示范应用。
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应急业务体系概要
3.1.1、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应急事件。
当前突发的公共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名称 种类 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草原森林 交通运输 生产事故 公共设施 核与辐射 生态环境 传染病疫情 食物中毒事件 动物疫情 治安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恐怖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群体性事件 涉外事件 主管部门 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国家气象局/有关政府部门 国家地震局(国务院搞震救灾指挥部) 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 交通部/民航总局/铁道部/公安部 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总部 建设部/信息产业部/邮电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环保总局 卫生部 卫生部 农业部 公安部 公安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信访局/公安部/行业主管部门 外交部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附件包括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较大和
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国务上列为报告和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对涉外、敏感、可能恶化的事件应加强情况报告并提高响应等级。
3.1.2、重大公共活动事件
重大公共活动事件指公众节庆、重大商业活动、展览、体育活动,群众集会等参人数和密度都很高的公共活动。重大公共活动场所是引发公共突发事件的温床之一,对于重大公共活动事件需要在既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提前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包括制定方案、行动部署、状态监控、指挥协调、应急响应以及事件结束之后的总结评估、提炼和完善。
3.1.3、预案管理
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的事故或灾害,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事故或灾害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或灾害损失,就事故前的预警预测和保障准备、事故中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事故后的总结评估等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方案。
3.1.3.1、国家应急预案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涉及跨市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市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已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3.1.3.2、地方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区县(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分别在省、市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地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地方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单元(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高危行业重点单位、街道乡镇)应急预案(管理目录分别为:综合性预案、区域性预案、协调性预案、专业性预案、基础性预案)和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等应急预案。
3.1.3.3、预案编制、管理、执行
按照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的职责分工,由各责任单位分别编制、管理、执行各自管理范围和领域的相关应急预案。省级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规范要求,由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急办)根据全省应急管理的需要编制、
8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管理、执行。各地市政府、区县政府、相关委办局和单位,都要在根据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作为编制责任单位组织制定相应预案、保障计划和应急手册,报省政府审定,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
3.1.4、管理和建设模式
3.1.4.1、管理模式
按照XX省应急管理行政体制以及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的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在各级现有应急机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地市和专业厅局相关应急服务部门原有的应急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在整合现有信息、组织、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管理、联动服务,建设江西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应急管理信息整合机制,满足省政府统一应急管理的需要。
3.1.4.2、建设模式选择
由于全国范围内省一级的应急体系建设、包括平台建设尚处于启动期,XX省也属于全国试点省份,经过时间实际检验从而有参考价值并可以进行借鉴的实际案例还比较少。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地市一级的应急联动体系的建设模式,来帮助我们找到适合XX省特点的省级应急体系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对城市应急联动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一些专家从应急联动中心与原有的各指挥分中心之间的关系和体制角度,把我国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划分为四种类型:集权模式、授权模式、代理模式、协同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形。
3.1.4.2.1、集权模式
集权模式是指整合政府和社会所有的应急资源,成立专门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由该部门代表政府全权行使应急联动指挥大权。该类型的系统一般称为\城市应急联动中心\。该模式所具有的特征是:政府牵头、政府投资、集中管理,
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应急联动中心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有专门的编制和预算;联动中心是城市应急事件处理的惟一中枢;政府将所有的指挥权归于联动中心,应急联动中心在处置紧急事件时,有权调动政府任何部门;采取一级接警、一级处警方式,即指挥中心统一接警,统一处警;简单事件由专业组处理,出现重大事件时,由指挥长协调各专业组进行联动处警;省政府不再另外设立各种指挥中心,出现重大事件时(例如SARS病毒流行事件),应急联动中心同时也是政府针对这种事件的指挥中心,政府领导可以在指挥中心的指挥区里直接进行指挥。我国第一个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南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典型的集权模式。
3.1.4.2.2、授权模式
授权模式是政府利用现有的应急指挥基础资源,根据城市应急联动的要求,通过局部的体制调整,授权应急基础比较好的某一部门(通常是公安部门)执行城市应急处理任务。在该部门的牵头下,政府相关应急部门联动办公,联合行动,从而快速构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授权模式所具有的特征是:政府将应急联动的指挥权授权给公安,以公安处警为核心,协同其他联动部门共同处警。公安部门实施的110、119、122三台合一的应急体系,也是一种特殊的授权模式。在紧急情况下,公安代表政府调动各部门联合行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和监督紧急事务的处理。广州市的应急联动系统就属于授权模式。
3.1.4.2.3、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政府成立统一的接警中心或呼叫中心,负责接听城市的应急呼叫,根据呼叫的性质,将接警记录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部门去处理,并根据各部门处理情况反馈报警人。本质上,这种模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急联动,但向城市提供了统一的紧急呼叫入口,方便了紧急情况下市民呼救。代理模式所具有的特征是:由政府牵头,统一了紧急呼叫的入口;各部门分头处警,各自指挥;中心负责向报警人反馈处理信息,监督各部门处理事件的过程。北京的应急联动系统属于代理模式。
1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3.1.4.2.4、协同模式
协同模式是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指挥中心和执行机构通过网络组合在一起,按照约定的流程,分工协作、联合指挥、联合行动。协同模式所具有的特征是:应急联动机制由多个不同类型、多层次的指挥系统构成。一般由一个政府指挥中心、多个部门指挥中心和更多个基层远程协同终端构成。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职责。这种模式对原有的机构基本不动,投资最省,更适合于大批中、小城市。广西柳州和江苏扬州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协同模式的代表。
3.1.4.3、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模式选择
此部分仅作为参考,请各省公司根据本省情况进行修改。
上述建设模式的粗略划分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析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形。而且从实际发展来看,各个地区的应急建设采用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出现以一种模式为主,融合其它模式的一些功能,成为一种混合的模式的情形。
实际上,由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新鲜事务,需要各地政府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适合本地特点的建设模式。
根据XX省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应急联动体制的整合程度、系统的规模、政府对应急联动运行与管理方式、指挥权划分、应急联动基础、投资规模、编制情况等因素,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议采用类似上述的协同模式,或者以协同模式为基础按照XX省应急工作实际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后的模式来进行建设。
在协同模式的应急体系中,采用的是多级处警的模式,根据事件的性质,确定不同的处警部门。各个专业厅局和下级政府负责处理其管辖范围内的一般和重大事件。省级政府应急办可以选择性的要求这些事件进行上报,并可以监视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只有对于那些特别重大,按照预案要求需要上升到省一级政府进行指挥调度的场合,或者跨地域、跨专业、仅靠下级政府或专业厅局之间的简单联动不足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场合,省级政府应急办才会协调相关领导和专业部门进行处理。
1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这种模式下,省应急指挥平台与下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专业部门指挥系统职能分明,各有重点,互不冲突。省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战时侧重于重大事件的协调、决策和监督,平时侧重于应急事件的管理、预防和监测。下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和部门指挥中心,如公安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急救调度中心等,则侧重于对紧急呼叫的快速反应,先期处置,以及执行省政府指挥中心决定,实施调度与处置。省应急指挥平台将多个分立的部门指挥系统整合成一体化的应急联体系,大事政府牵头,小事部门负责,不需要触动现有行政体制,符合现有的部门分工要求,适应现阶段的省情,建设难度小,投资少、见效快。
当然,实际采取的建设模式一定要针对XX省应急工作实际特点来建设。
3.1.5、应急工作体系及职能
从各地政府应急工作体系来看,我们可以从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联动工作两个角度来考察应急工作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联动体系。下述描述主要参照国内其它地区的情况。
3.1.5.1、应急管理体系
主管领导 :XX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中共XX省委统一领导。 领导机构 :XX省人民政府是本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XX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办事机构 :XX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急办),设在省政府办公厅,作为省应急委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负责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汇总和指导工作。负责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的领导、协调、检查、监督,工作内容涉及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应急工作和处置单位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范,以及预案制定、应急值守、指挥调度、资源保障等所有应急相关工作。
工作机构 : 全省范围内具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专
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业应急工作机构,承担省应急委部署的相关工作。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的应对工作。工作机构主要包括XX省政府管理的下级政府应急工作机构和各个专业厅局的常设应急工作机构。
专家机构 :省应急委和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库,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平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应急管理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和需要时,参与应急处置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工作。
3.1.5.2、应急联动体系
专业应急中心 :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 全天24小时直接接收各自负责范围内,日常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报警,履行应急联动处置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全省的专业指挥中心也分为省市两级,但以市级为主展开具体工作。大部分处警工作在这一层次就可以处理完毕了。
应急办:就事件处理的联动体系来看,以应急办下属的应急值守小组为主负责全天24小时监控全省范围内的各种上报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根据既定预案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既可以是简单的协调工作,也可能是在请示领导之后,负责组织联动单位对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并协助市政府(市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实施紧急处置。同时省应急办还是省政府和国务院应急办沟通的枢纽节点。
应急指挥部:临时机构,按照预案要求成立,负责对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指挥。
应急联动单位:公安、卫生、安全生产、民防、海事、建设、交通、环保等部门以及各市、区、县人民政府(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下列应急联动处置方案工作。
协同联动网络 :与部队、武警总队、国家有关部门驻省内单位、毗邻省建立应急联通机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实际需要,及时报请国家应急办按照有关规定请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13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3.1.6、应急管理业务流程
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以接处警为核心的应急联动模式。除了属于事中处理范畴的接处警工作之外,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关注的是涉及事前、事中、事后等应急全过程的管理。而仅就接处警工作而言,省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和地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专业厅局的应急中心形成了一种分级处警的模式。
我们分别从功能和部门协作两个视角来考察和理解应急管理业务流程。
3.1.6.1、功能视角
从功能视角来看,政府应急管理的主要流程包含预案管理、资源保障、预测预警、事件发现、先期处置、扩大相应、应急结束、后期处置等多个环节。
3.1.6.1.1、预案管理
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在管辖范围内建立多层次,多种类的覆盖全部管辖地域和管辖内容的预案体系。通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预案体系,不断强化社会各个层面的应急工作意识,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基本做到有案可依。同时,预案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周期性的预案更新维护工作也是预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3.1.6.1.2、资源保障
应急资源的种类很多,仅救援资源就包括行政资源,装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行政资源包括各级政府、专业部门、军队、公共事业抢修部门等。装备资源主要指应用于应急处理工作的相应设施和装备,如避险设施,消防车辆,急救车,应急通信设施等。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在实现应急规划、应急指挥、事故分析等过程中所必须的数据。在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要突出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以减少损失,提高事故与灾害的应急处置效率。
1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3.1.6.1.3、预测预警
监测预报:水务、气象、地震、建筑、房地、海洋、环保、交通、安监、供电、供气、海事、卫生、农业、公安、金融、外事、信息等部门和单位,需要建立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机制。利用高新技术,建立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
预警: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初始阶段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相应的监测预报部门须即时发出预警信息,供关联专业部门和上级政府应急部门参考决策。进入预警期后,有关单位在报请应急委同意后,可视情形采取预防措施。
3.1.6.1.4、事件发现
一旦掌握和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所在社区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所在市、区(县)政府、上级主管单位。市民有义务通过110等报、特服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迅速报告和反映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各应急救援部门、事故发生地所在市、区(县)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重要信息要迅速向省应急办值班室报告。
省应急办值班室收集、研判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明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交流与报送的渠道、时限、范围、程序、监管等要求,并根据需要加强向个联动单位的通报。 特别重大事件需要报请相关领导是否成立临时指挥部接管指挥。
3.1.6.1.5、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单位和所在社区负有进行先期处置的第一责任,要组织群众展开自救互救。相关接报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即时应急处置。响应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部门需要进行先期处置。
对于需要接管指挥的重大事件,省应急办值班室可以初步协调各个专业部门进行先期处置。全省范围内跨地域的重大活动和专项工作需要时,也可依托省应急办的平台实施统一调度指挥。
1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在先期处置过程中,需要根据事态和危害程度发生变化而变更相应突发公共事件级别。
3.1.6.1.6、扩大响应
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应急情况以及特大、特殊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出现跨市域、大面积和可能发展为严重危害的态势时,省应急办值班室等报请或由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应急委直接决定,扩大响应范围,提高响应等级,省应急处置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统一指挥调度全省性应急管理工作资源实施应急处置行动。
省应急处置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后,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迅速研判态势,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布指令,接转指挥关系,履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职责,发布指令,指挥、调度、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施应急处置。
3.1.6.1.7、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或危险状态消除和得到控制,视情由负责决定、发布或执行机构宣布解除或调整响应等级,组织撤收抢险救援单位,开展善后工作。必要时可发布公告,终止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主管部门要适时组织调查。写出应急处置综合情况书面材料,向省应急委报告。
3.1.6.1.8、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后,各级政府、主管机构和民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实施救济救援。
省、市政府和区域行政主管机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调查统计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范围和受损程度,评估、核实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情况,报上级部门,并向社会发布。
相关部门做好灾民的安抚,灾区的清理和防疫工作。省、市政府、区域行政主管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工作。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工
1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作而伤亡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褒奖和抚恤。
省、市政府和区域行政主管机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认真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组织恢复和重建。
3.1.6.2、部门协作视角
从部门协作视角来看,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业务流程牵涉到国务院应急办、省应急办、市应急办、专项指挥中心等多个部门,因而在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各种信息或指令的流转过程。下面仅是一个示意图:
政府应急管理概要流程示意图
3.2、需求分析
3.2.1、总体目标
本部分仅提供基本要求的描述,请各省公司根据当地用户需求修改和增加。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应该贯彻落实国家、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各部门、各地方相
1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关预案和专项指挥平台为依托,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整合资源、协同处置、功能齐全、适应发展的原则,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功能完备、响应迅速、协同高效、处置有力、保障到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为省领导处置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应急指挥平台,增强政府应急响应、处置的综合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应该支持省政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联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传送需要。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通信系统应充分利用已建的公众与专用通信网络、有线与无线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平台以及与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传送,确保应急处置时通信联络的安全、可靠、畅通。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应满足同时处置多起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实现信息采集、风险隐患监测防控、预测预警、智能方案、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和模拟演练等功能。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应能与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应急指挥平台和省有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以及与市、县(区)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可实时接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现场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能够实时传送到国务院;并对事态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及时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并进行督办。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应该依托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政府专网为基础,整合全省各类指挥平台、应急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集通信调度、计算机网络、图像监控、视频会商、移动指挥、辅助决策、综合信息管理等为一体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速互联互通的应急处置网络,实现省政府与地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以及与公安、卫生、林业、气象、水利、民政等专项指挥平台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指挥协调有力、处置快速及时、联合行动密切、应急处理高效的要求,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3.2.2、需求分析
根据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总体业务需求,主要就服务对象、主要场景、
18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以及省级平台的需求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3.2.2.1、服务对象分析
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国务院应急办、省政府、省政府应急办、省政府应急办值班室、下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应急办、专业局日常应急办公机构、下级政府应急办值班室和专业厅局应急中心。
(1) 国务院应急办 :下达应急工作安排(含日常工作安排和应急处置指
示等内容),接收省应急工作信息(含日常应急公文、消息、突发事件信息、突发事件处置信息、现场图像信息等)
(2) 省政府 :应急公文传送、了解应急工作状况、突发事件的情况接收
(含现场图像等)、下达指挥调度指令、召开视频会议
(3) 省政府应急办 :应急公文传送、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其它应
急日常业务、召开视频会议
(4) 省政府应急办值班室:日常值守(突发事件接报)、情况汇总、部门
应急工作协调
(5) 下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应急办:应急公文传送、预案报送、视频会议 (6) 专业局日常应急办公机构:应急公文传送、预案报送、视频会议 (7) 下级政府应急办值班室和专业厅局应急中心:事件上报、情况汇总、
应急工作协调
3.2.2.2、业务场景分析
围绕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主要业务场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业务管理:满足应急工作管理机构就开展应急工作而展开的各
项日常工作。典型内容包括应急公文编制和传送、应急预案管理、统计分析、应急资源管理、召开视频会议等
(2) 日常应急值守:省政府应急办值班机构就突发事件进行接报、研判、
汇报、先期处置、工作协调等工作
(3) 指挥调度:由省政府一级接管指挥后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调度,
1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含多种综合手段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图像接入等
(4) 视频会议:以应急工作为主召开的视频会议 (5) 数字会议:指挥大厅兼做数字会议室,多媒体会议室
3.2.2.3、核心需求要点
从应急指挥平台总的建设目标来看,以下几点是省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核心需求得要点,需要在总体集成工作中贯穿始终:
(1)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减少
灾害损失:关注全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是被动相应突发事件的“事中”管理模式。当然,实现此目标需要政府多个层面和各个相关机构的高效协作。
(2) 通过“连得通、看得见、叫得应”的应急指挥平台支撑体系,保障应
急工作的开展高效及时:既是服务于平时的工作协调的需要,也是服务于战时的指挥调度的需要。
(3)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建设模式,在信息、流程、决策等多
个层面避免盲区,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使相关工作部门也能够从中受益。
3.2.2.4、省级平台特点
按照国家相关规划,从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层面来看,应急指挥平台分成国家应急指挥平台、省级应急指挥平台和市级应急指挥平台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应急指挥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关注的内容。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属于省级应急指挥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关注省级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特点:
(1) 加强规划,标准统一:无论从移动应急指挥平台,无线调度系统,
还是应急资源数据的共享都需要进行全省层面的整体规划,订立适当的标准规范,在标准规范之下规范全省相关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才能到达互联互通,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目标。
(2) 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的枢纽作用:省级平台上联国家平台,下联各专
2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业局和下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要加强各种信息的集成、共享和发布机制,充分发挥枢纽的连接作用,实现共享、联动和协作。
(3) 着重关注跨域事件:省级平台更应关注跨域事件。所谓跨域事件,
主要是指跨越不同地市的事件、跨省事件等。
(4) 省级重大活动的协调调度中心:省政府层面需要重点关注的省级重
大活动,从事前、事中和事后都需要有平台进行政府层面协调调度事务的支撑。省级应急指挥平台恰好可以完成这项功能。而且,省级重大活动,尤其是重大公共活动是发生突发事件的温床,省级应急指挥平台的提前介入,恰好能够有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5) 统筹建设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分期分段建设:省内各地市,各专
业部门或多或少已经建设了和应急相关的一些系统,如果不影响应急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是建设规划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另外,由于业务复杂性、系统复杂性和机制体制复杂性,在明确的建设目标的指引下,建议分期分段建设省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首先进行指挥场所和基础支撑系统的建设,然后进行综合业务平台的建设,而数据和资源的整合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2.3、项目建设任务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任务的总体目标是“普通事件专业处置、重大事件协同指挥、横向纵向网格状立体联动”,整个立体化应急联动体系包括两大体系组成,一个是立足于日常接处警的应急指挥战术体系,另一个是立足于协调指挥和应急指挥决策分析角色的战略体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将本着多种接入模式、高度集成统一消息的网络传输模式,将程控交换通信系统、电子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以及有线、无线综合调度系统、全球定位监控系统、指挥预案系统、视频采集、图像监控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及政务专网充分集成的原则,提供辅助决策、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为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基础通信平台、应用平台。
2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将完成对现有资源和将要建设资源的整合有线无线资源、使之能满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达到设想的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整体功能。
为此它必须由以下部分组成:
(1) 建立应急基础支撑平台,包括:数据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移
动指挥车系统、主机及存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等系统;
(2) 建立应急数据平台,包括:历史事件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然人和法人信息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预案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法律法规、各专项数据库等系统;
(3) 建立应用服务平台,包括:信息报送、预案管理系统、会商决策系
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机构与应急人员管理等系统。
(4) 要逐步、分阶段纳入各专业应急指挥子系统和下属地市、县应急指
挥中心系统;系统将来能实现与国家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
3.2.4、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划需求
数据交换系统:采用信息交换技术,通过开发信息交换接口程序软件,实现不同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共享数据库平台,各信息系统通过交换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为联动指挥提供多方面的决策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和综合指挥系统:提供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及专业地理空间信息间的联系和应用层次,结合移动数传及导航定位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完善和矫正有关的地理图源信息。
移动数传和定位系统:通过建立基于GPRS公网的定位导航及数传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应急联动车辆的调度指挥,同时为车辆提供导航功能。该系统安排在项目的后续阶段建设。
数字程控系统:采用传统PSTN和VoIP融合的技术提供给用户及时的电话联络,通过数字程控可以进行有线语音通信,以数字程控为核心进行调度系统集成,可以实现联动单位相互调派。
数字集群系统:采用数字集群技术提供给用户及时的无线信息传输和定位,
2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通过数字集群可以进行无线语音通信,以数字集群为载体进行移动系统的集成,可以方便联动单位跨部门用户分组协作。
前端探测监控和联动控制系统:各联动单位的前端探测监控系统汇集到联动中心,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支持并联动控制前端信息采集。
警情上报系统:警情上报软件负责接收各个专业厅局指挥中心的重大报警信息、报警人员信息、报警电话信息等相关的信息登记,处警信息根据相关业务流程、预案等指派相关人员出警的信息系统。
语音/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语音/视频会议主会场,各联动单位建立分会场,建立一个语音/视频会议网络,通过它来直观的进行视频、应用系统等多方面的交流。
有线无线混合调度系统:有线、无线系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有线、无线系统及相关的集成,可以实现多方通话、人员调度等多方面的功能。
决策辅助系统:决策辅助系统可以利用已有的专家库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等技术,帮助决策人员根据当时的事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现场指挥车系统:现场指挥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移动,可以查看、传递现场的声音、图象等信息,并可以在现场作出相应指挥、调度。
存储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是一个平台,此平台可以挂接、扩展与指挥调度相关的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因此,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存储应采用基于SAN结构的存储网络。
系统备份:系统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的系统,它的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也就显得极其重要。
容灾系统:为了能使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在发生地震、大火等严重灾难事故后,能迅速地挥发其社会应急作用,采用异地灾难恢复系统是目前可以采用的唯一手段
数字录音系统: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是面向全社会各个应急部门的综合接处警系统,每天的接处警量必然很大,所以要采用容量大、性能好的数字录音系统,采用磁盘作为记录介质。
23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双机集群系统: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随时随刻都会面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因此系统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各类系统,特别是核心的部门要能不间断运行,所以关键的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要采用双机系统,保证系统稳定性。
3.2.5、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可靠性需求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整体可靠性:省各大厅局同时存在有多个专业指挥中心,为了能保证某个中心发生意外不能发挥接处警功能时,其它的中心可以临时替代它的功能,中心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备份。
语音链路可靠性:有线通信是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接处警和调度指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语音链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本项目的后期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双汇接局接入或采用其它备份链路的方式,以保证有线通信的正常工作。
数据网络可靠性:数据网络是数据传输的载体,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可以在本项目的后期系统建设中采取链路备份、设备冗余的方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关键应用系统,例如接处警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系统24小时的可靠运行,可采用双机集群备份的方式来提高系统可靠性。
3.2.6、系统安全性需求
系统保密性: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动用和修改信息系统的信息,而且必须防止信息的非法、非授权的泄漏。
系统完整性:也就是说信息必须以其原形被授权的用户所用,也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修改信息。
漏洞检测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检测对象的系统资源,分析这一资源被攻击的可能指数,了解支撑系统本身的脆弱性,评估所有存在的安全风险
可用性和抗毁性:设备备份机制、容错机制,防止在系统出现单点失败时,系统的备份机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防病毒:网络防病毒系统应基于策略集中管理的方式,使得分布式的企
2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业级病毒防护不再困难,而且提供病毒定义的实时自动更新功能。
2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四章 项目设计原则
4.1、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规划的各类要素
为根本解决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在该平台规划设计时就需要按照事前信息采集、监测,事中辅助决策支持、统一指挥控制、联动综合处理,事后评价、记录的概念,综合考虑日常安全保障部门、专业危害处理部门、重大活动组织管理机构、政府管理决策领导、城市综合服务机构、城市生活群体对于应急联动和社会公共安全综合服务的“平时”和“战时”需要,客观的、完善的定义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运行模式、业务范围、功能定位和应用方向。
从社会日常安全保障和专业危害处理平战结合角度出发,省应急指挥中心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按照其预案规则和处理机制,从专业负责部门的各类前端设备和核心应用进行各种信息的分类采集、存储和监测,为跨职能联动协作、重大灾害灾难事件的应急提供支持。同时,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聚合的通信平台进行擒纵调度,按照应急资源组织与管理流程,以有线无线混合调度、移动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等载体,形成从省应急指挥中心到现场,可调动各专业负责部门,甚至其他城市综合服务机构的联动作战,快速、有效贯彻应对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体化应急联动体系。
结合重大活动组织管理要求,省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活动进程管理平台进行重要活动安全保障和指挥控制,对活动期间的城市安全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和定期内部发布,为重大活动提供运营辅助支撑。
从省管理决策领导需要出发,省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灾害评估结果和提供的决策支持,确定预警范围、预警方式,并根据预案和安全机制,启动应急联动的前期工作;利用应急决策模型、预案规则、专家知识库、灾害处理知识库、灾害城市安全体系等,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控制措施、控制方法、指挥调度、物资调配、人员动员调用等提供决策支持,并对不同决策模式下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损害进行初步估算。同时提供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专家队伍组织管理,结合系统辅助决策进行二次决策支持,协助控制与决策。
2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以政府综合服务机构和城市生活群体的利益为着眼点,省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对灾害事件的及时公告,并根据现场的信息与电视报纸媒体形成有益互动,稳定灾区,激励救援士气,并防止政府有力救援而因媒体报道无关小事而引发的被动与尴尬。同时提供重特大灾害事件后的评价与处理,完善灾害处理中的不当措施和漏失流程,进入灾害处理数据库,为省以后相关灾害事件的决策提供支持。另外,对于特定区域/特定事件安排定期演习实践,组织公共培训,提高应急防范、现场处理的操作能力和建立应急公众意识。
4.2、项目设计依据
请各省自行增加。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05]44 号)
4)《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5)《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 号)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通知》(国办函[2002]74号)
2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7)《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 2001-2005 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1]36 号) 8)《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组) 9) 公安部《县(市)、市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公安部 2004 年 9 月)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卫生部 2003 年 9 月 17 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47号,1994年2月18日)
12)《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公安部令 51 号,2000 年 3 月 30 日通过)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国务院信息办 1998 年 3 月 16 日)
14)《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令 32号,1997 年 12 月 12 日)
15)《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
4.3、项目设计原则
(1)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应遵循全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按照预防预警、快速响应、指挥调度有利、处置妥当有效的要求,结合应急指挥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应注重与国家、地市的衔接;注重全省应急信息资源和中长期建设项目的布局;同时,应根据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现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历史情况,特别是重、特大事件的情况,以及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情况和建设的难易程度,确定分步建设的内容。应分阶段、分类型、分项目建设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
(2) 资源整合、加强应用。
按照“实现多台整合,避免重复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各专业部门现有硬件、软件、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信息资源,包括:政府机关专网、外网、视频会议系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统计数据等,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有线、无线通信服务,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建设省应急指挥中心平台;要注重内容、讲求实效,避免只重视平台硬件,忽视信息内容建设,优先解决应急信
28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息收集、指挥通信保障等突出问题,重点加强指挥调度、现场指挥、会议系统和信息采集、决策支持应用系统建设,以平台为依托,强化各专业部门和各地州(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与省应急指挥中心的通信畅通、快速协同。
(3) 功能齐全、突出重点。
省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功能应能监控每个地市应急指挥中心处理的全过程,应能围绕应急指挥预防、预测、快速反应、指挥调度有力、协同分工密切、辅助决策内容丰富、保障有力等要求,提供较为齐全的功能;要突出重点建设现阶段全省常见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测、监控、指挥调度、处置所必须建设的关键性项目;突出建设省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基础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应用项目。
(4) 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省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与各地市、各专业部门平台应信息互通、通信畅通、资源共享;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基础数据库、统一建设的基础支撑硬件系统,包括:通信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现场移动通信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应与各地市、各专项指挥部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应采取不同形式纵向到底,上联国家,下接各地市,横向到边,联结各专业部门,实现对应急指挥的支持;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应实现整个省突发公共事件重点区域的覆盖。
(5) 分级管理、平战结合。
按照分级建设思路,省应急指挥中心平台负责基础硬件设施、基础数据库建设,抽取各地市、各专项指挥平台和有关部门的各类信息,并根据应急管理的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各专业部门、各地市负责各自专业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负责专业基础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工作;省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到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6) 适应发展、安全可靠。
省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建设应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尽量采用主流技术,设备留有扩展、升级的余地,应尽可能建设通用系统,便于各专业部门共享和信息叠加。应注重应急指挥平台的安全保密、日常维护工作。
2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4.4、项目设计范围
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建立一整套包括应急日常办公管理、应急信息采集、预案管理、综合信息分析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的完善平台。以中国电信的公用通信网和省电子政务专网VoIP通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全省视频会议系统为依托,综合各专业数据库、各专业指挥系统,整合现有各类应急信息资源,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省级应急指挥管理平台。
专业应急指挥平台公安三台合一系统卫生应急系统安全生产应急系统森林防火应急系统国家应急指挥平台应急X指X挥省平台监狱应急系统…地市应急指挥平台XX市应急系统XX市应急系统XX市应急系统XX市应急系统XX市应急系统… XX省应急指挥平台和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留有接口,接收地市应急信息上报。省级应急指挥系统应能够辅助省领导进行综合应急指挥决策,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地市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接受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向省政府汇报。地市应急指挥中心接收省政府下达的指令和专业应急指挥中心配合共同完成应急的处理和救助。
平台建设包括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基础建设、整合各专业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与各地市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实现与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
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序上,省级应急指挥系统应能够基本涵盖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包括:预防、预警预测、监测、监控、风险评估、动态决策、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信息发布、恢复处理和总体评价;从应急指挥管理机制上,应建设省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地市、各专项指挥部、
3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各有关部门之间的通信联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从事件的性质上,按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重点对影响全省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指挥管理;从事件的时效性上,应建设快速响应、实时通信、现场移动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从事件发生的要素上,应对视频、图像、音频、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显示;从支撑手段上,应为视频、图像、语音、数据的高速传输,提供有线、无线通信、硬件技术接口、计算机网络平台、安全保障系统等网络通信支撑平台,为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知识管理平台。
3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第五章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解决方案
5.1、应急指挥平台总体原则
在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设计构建中,我们本着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互连性、经济性、高性价比和可管理性等几个方面考虑,具体说来就是以下几点:
(1)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潜力。
(2) 可靠性:
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及应用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建设,并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技术。
(3) 安全性:
在采用多种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
(4)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能够根据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提高网络各节点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5) 开放性与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及数据库协议;对于关键系统和子系统,坚持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的原则,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6) 经济性:
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7) 可管理性: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
3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建议书
(8) 高性价比:
在采用可用、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性价比的技术及设备,保证投资的高效率。
5.2、应急指挥平台概要框架
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从总体上来说,分为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含数据库应用系统)。外部和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下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各个专业部门应急指挥平台互联。
应急指挥平台构成示意图1
另外,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应急指挥平台的构成。请参见下图。
33
正在阅读: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参考 - 图文01-17
“婚前婚后买房、父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11种情况教你认清!10-17
【超详细图文】装配式楼板及阳台安装施工工艺动画步骤分解04-15
4.29 产品特点介绍06-04
TED_李世默演讲稿_中英文03-29
出租房屋租赁合同【优秀5篇】03-23
劳动法律知识问答11-18
《细菌各论+真菌》习题集06-10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 图文07-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应急
- 指挥
- 参考
- 图文
- 方案
- 建设
- 平台
- 技术
-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 小学心理健康课《有效沟通,快乐学习》教案
- 专业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 2015年菏泽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不定方程
- 垃圾处理与环保知识问答
- 2015年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提要
- 出租车网约车GPS北斗终端导航调度屏产品技术规格书 - YN6200A - 图文
- 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快报表单》及填写说明的通知 - - 建办质24号
- rtxhnd托 - 福iBT听力必背习语
-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 图文
-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会展中心室外照明设计方案
- 慈悲观音宝忏
- 专业论文文献-事业单位的绩效会计核算模式探讨
- 我的师德故事
- 三年级第19课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
- 装药爆炸过程中聚能射流行为模拟
-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 - 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象大会 - 图文
- 2014.4生产管理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