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更新时间:2024-04-16 1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肥育牛的营养与饲料 1.1 肥育牛的营养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2.1 牛的饲料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精饲料、粗饲料、矿物质补充饮料及维生素补充饲料等。 1.2.2 粗饲料包括农作物等秸秆、青干草、青草、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类及瓜菜类饲料。 1.2.3 精饲料包括有豆科籽实,如黄豆、黑豆、碗豆及其饼渣和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大麦、高粱及麸皮、酒糟、醋糟、啤酒糟等。禾本科籽实及其饼渣含粗蛋白质丰富,故称蛋白质饲料。豆科秸秆含蛋白质为8-10%,而禾本科秸秆含蛋白质为4-6%;两者共同的特点粗纤维含量高达35-45%;粗纤维对牛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日粮中占13-17%。 1.2.4 矿物质补充饲料包括骨粉、贝壳粉、碳酸钙、食盐等。这类饲料主要补充日粮中的钙、磷、钠、氯元素,以满足肥育牛的需要。骨粉和食盐占日粮精料量1-2%。 1.2.5 矿物质补充饲料和补充日粮中的维生素、非蛋白氮类、驱虫剂、抗生素类等通称饲料添加剂。这类添加剂的作用是完善日粮营养成份,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促进牛增重和预防疾病。 2. 育肥牛的选择 2.1所选牛只必须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 2.2 选择西门塔尔牛、丹麦红牛、秦川牛和当地黄牛杂交后代、黑白花牛和当地黄牛杂交后代的公牛或阉牛。 2.3 育肥牛的年龄、性别:一般阉牛或母牛可以从24月龄左右开始;而公牛从13月龄开始,最迟宜至18月龄。青年牛育肥效果好。公牛24月龄以上,阉牛或母牛30月龄。 3、育肥期 3.1 一般育肥期的长短和牛的年龄、性别、屠宰时的年龄和营养水平而定,同时还应考虑到经济效益。 3.1.1 年龄大的牛,育肥期宜短,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育肥期的饲养即可出栏;18个月龄或年龄小,开始育肥时,一般要经过8个月左右的育肥期。 3.1.2 公牛在12月龄左右开始育肥,可经过6-8个月育肥期;当公牛15-18个月龄时开始育肥,则宜经过4-6个月的育期后出栏屠宰。 3.1.3 在育肥期的最后两个月,须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以改善肉的成份。整个育肥期,日粮营养浓度高时,育肥期短些;日粮营养浓度低时,则育肥期宜长些。 3.1.4 适宜出栏或屠宰月龄如下:公牛18-22.5月龄左右;母牛或阉牛22-24月龄左右。 3.1.5 育肥牛在开始育肥前,须驱虫,健胃,去势。 10月龄以上的牛也可进行育肥。 4、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4.1 育肥牛的饲养 4.1.1 饲养方式:川原地区舍饲,山区放牧加补饲两种育肥方式。 4.1.1.2 舍饲育肥可分为持续育肥法和架子牛育肥法两种。 持续育肥法是牛从断奶以后,一直用肥育日粮催肥到15-18月龄,活量达到350-4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出栏年龄小,肉质好,缺点,饲养期长耗料多,成本高,效益微。目前在农村很少采用。 架子牛育肥法:一般犊牛断奶后,在低营养水平下,养到12-18月龄后,再供给较高的营养水平日粮,集中催肥3-6个月,活重达到400-5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此法适用于农区舍饲或山区常年放牧所产的架子牛育肥,优点耗料少,成本低,可增加周转次数。 4.1.1.2 山区放牧加补饲肥育,肥育牛长到18月龄,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出栏。此法简单易行,以当地天然草场放牧为主,花钱少,效益高。 4.1.2 育肥牛的饲养日粮配合技术要求。 4.1.2.1 育肥牛日粮组成主要是精料和粗饲料。依粗饲料营养成份的含量,按干物质计算,精粗饲料的比例为1:2-3。 4.1.2.2 精饲料需含有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各2-3种,粗饲料至少含2种。 4.1.2.3 日供育肥牛饲料的总量,按干物质计算为活重的2%左右,而对架子牛可按活重的2.4-3%计。 4.1.2.4 日粮配合:日粮是指一昼夜一头育肥牛所采食的一组混合饲料,一般包括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4.1.2.5 育肥牛日粮配合:以饲养标准为基础,结合本地饲料资源灵活应用,酌情修正。在首先满足对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再考虑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肉牛对营养的需要以百分比表示,能量为86-93%,蛋白质6-12%,矿物质和维生素为1-2%。 4.1.2.6 饲料的组成要符合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合理搭配,以粗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精饲料,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得低于13%。 4.1.2.7 日粮的组成要多样化,适口性好,符合肉牛采食能力,既能满足对营养的需要,又能使牛吃的下,吃的饱。肉牛的采食量每100千克体重2-3千克干物质/日头。饲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降低成本。 4.1.2.8 日粮的配合原则和方法:先查营养表和饲料营养成份表,初步确定日粮中饲草的种类和用量,一般每100千克体重给予1-1.5千克干草,3-4千克青贮饲料。补充和平衡:将肉牛的营养需要减去饲草提供的养分量,差数即为精料补充的养分量,同时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若用尿素提高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用量不可超过精饲料量的3%,饲喂后不能立即大量饮水,以免引起中毒,造成死亡。 4.1.2.9 农户采用拴系饲养,一牛一槽或两牛一槽,一牛一桩,限制活动,减少热量消耗,促进增膘长肉。 4.1.3 育肥牛的饲喂方法 4.1.3.1 舍饲育肥牛和出栏前,应进行集中短期催肥,严格按照营养标准搭配日粮,满足增重需要。 4.1.3.2 坚持草净、料净、槽净、水净。 4.1.3.3 坚持日喂三次,每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将日喂量平均分次供给。饲喂定时定量。4.1.3.4 育肥牛每天至少饮水2次,饮足为止。 4.1.3.5 草料饲喂顺序:先草后料,或者草料混合饲喂。 4.1.3.6 放牧育肥的山区利用天然草场放牧时,一定要吃饱,否则要补充干草和混合饲料。精料补充喂量日头约1-2.5千克。 4.2 育肥牛的管理 4.2.1 坚持“六净” 4.2.1.1 料净:不喂发霉变质或受有毒农药污染的饲料,不含砂石、金属和塑料薄膜等异物。 4.2.1.2 草净:无泥土、铁钉、电线、塑料薄膜和已经变质的饲草。 4.2.1.3 圈净:勤出粪,保持圈舍空气新鲜。 4.2.1.4 槽净:坚持每天清扫,特别是夏天每次喂完后,清扫一次,防止草料残渣在槽内发酵或霉变。 4.2.1.5 水净:饮水清洁干净,对盛水缸要定期清洗。 4.2.1.6 牛体净:坚持每天刷拭1-2次,保持牛体清洁、干净。夏天要防治体外寄生虫牛蝇。 4.2.2 育肥前要驱除体内的寄生虫,在发生传染病的地区要及时注射疫苗,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牛健康;在育肥过程中进行“五看”,一看
吃草快慢;二看反刍情况;三看粪便形状;四看精神状态;五看行走步态。两触摸,一摸耳根;二摸鼻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近年来保护地蔬菜面积迅速扩大,栽植番茄的农户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番茄果实的产量水平,
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把番茄栽培技术要点做以总结。 一、育苗前的准备
1、种子处理:温汤浸种,两开一凉55度,水的量为种子质量的5倍。磷酸三钠消毒。 2、营养土配制:未使用除草剂的大田表土,注意花生田的土及果园土不要用(含有根结线虫、多效唑);粗肥一定要腐熟好,土与粗肥的比例为3/2(质量好的),如果粗肥中砂土过多可适当加入钜末(不要使用松树钜末,应使用柳木、杨木、榆木)。每方加入苗菌敌100克,乐斯本20ml,二铵1千克,最好把杀虫剂、化肥兑水溶解后喷到营养土中。
3、整地施足基肥:温室内温度高,肥效发挥快,亩施有机肥10方,二铵、硫酸钾各5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所施化肥必需与粗肥混匀后施在30公分耕层内。 二、播种育苗
1、为了减少土传病害可采用直播法育苗。如果不采用直播法育苗,应在一叶一心到二叶一心移苗。
2、幼苗长到三叶一心到四叶一心时,如果发现徒长应及时使用矮壮素灌根(15升水加2.5毫升矮壮素)。不要只靠干旱蹲苗,否则会形成老小苗,产量下降。
3、壮苗的标准:叶片肥厚有光泽,浅绿色,茎粗0.5――0.8cm,株高30cm左右,刚刚现蕾。
三、定植
1、提前灌透水,提温后小水定植。
2、采用高畦栽培(适用于壤土和粘土)沙壤地可采用平畦。 四、定植后的管理 (一)水份管理
1、灌足缓苗水,缓苗水过后,要及时连续多次中耕。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伸长。
2、不要过早地覆盖地膜,否则根系只在地表伸长,不利于深层水肥的吸收,抗逆性差,早衰严重。
3、当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果皮颜色由绿色变为浅绿色时,开始追肥灌水。若此时上部果穗正处于沾花阶段,应等到70%沾过的花已座果,玉米粒大小俗称瞪眼,再灌水。 (二)温度管理
果实膨大期,白天25――32度,夜间12――15度,昼夜温差保持在12度左右。 (三)肥料合理搭配
N:P:K=2:1:6最好使用复含腐质酸的冲施肥,如钾钙王水冲肥。也可使用硝酸钾宝、稀土冲霸等。 (四)整枝
为了提高番茄的产量,绝大多数农户选种无限生长类型品种,此类品种要想达到理想的产量水平必需做好整枝。对于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品种,与各果穗相邻叶芽尽量早去掉,因为这些叶芽与果穗相互争夺养分,其余近地表叶芽视植株长势及叶芽长短再决定去留,近地表叶芽一般长到12cm左右时再考虑去除。因为这些叶芽决定着番茄地下根系的多少,如果过早去掉近地表叶芽,就会使番茄地下根系过少从而形成头重脚轻的植株,导致番茄植株早
衰严重,产量下降。 五、病害防治
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这四大病害是温棚番茄的主要病害。对于这些病害应该以防为主。较好的办法是在番茄植株末发病时使用药剂预防。可采用以下两种药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易保或先正达公司生产的阿米西达,这两种药剂可有效地预防上述四大病害。如果预防不当发生了病害,一定要尽快使用治疗药剂。下面具体介绍这四大病害的治疗药剂。
(一)防治灰霉病的药剂:凯泽、和瑞、嘧霉胺、菌思齐、速克灵、扑海因、百可得、灰霉7081、灰霉净烟剂等。喷药时间应该选晴天的上午。
变温管理:晴天上午十一点左右棚内温度升到34度以后再延长半个小时,然后把最上部的风口扒到最大,使棚温在短时间内迅速降到25度,此时为了不使棚温继续下降,再将风口向回收,使棚温稳定在28——32度保持到下午一点半。下午温度降到18度时把风口关闭,到次日凌晨棚温能够达到13度以上。这样重复三次,再结合用药就可以把灰霉控制住。 (二)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抑快净、金雷、普力克、克露、杀毒矾、瑞凡、科佳、福帅得、唏酰吗啉、氟吗啉、克霜氰、克抗灵、苯霜灵锰锌+好湿等。
降温降湿:晚疫病发生后要注意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但要注意夜温不能过低,也就是说夜间是否关闭风要根据当时天气温度而定。
(三)防治叶霉病、早疫病药剂:世高、福星、信生、世泽、秀特、帅星、疫斑佳、丙环唑、杀毒矾、达科宁、代森锰锌、可杀得、加瑞农、品润等。
早疫病的发病条件与灰霉病的发病条件相近,但又有区别,早疫病发生后棚内湿度越小传播越快,也就是说适当灌水再结合用药就可以控制早疫病的蔓延。叶霉病的发病条件与晚疫病的发病条件相近。
另外夏茬番茄还易发生筋腐病,该病害主要是由于施肥不当引起的。具体防治办法是:番茄座果后,每隔10――15天叶面补施1%的糖液、康朴液钙+碧护、0.2%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多元微肥,华孚+若尔斯也可以。 六、影响番茄座果的因素
引起番茄落花落果的因素较多,不利的环境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都会引起番茄花柄离层的过早形成而造成落花落果。 (一)番茄对温度的要求
气温20—25℃生长最为适宜,在15℃以下不能开花,10℃时生长停止,-1℃时,植株受冻而死亡,如长期处于35℃以上的高温,不仅生长停止,并易衰亡。
1、番茄种子萌发需28—30℃,在14~18℃时发芽缓慢,低于12℃就不能发芽。育苗期间白天适宜温度为20~25℃,夜间为10—15℃。
2、番茄开花结果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30℃,夜间为15~20℃。
3、番茄花粉在夜温低于10-12℃时,日温低于20-22℃时,或者夜温20-22℃,日温高于32℃时,没有生活力或不能自由地从花药中扩散出去。有些品种花柱过长,在开花时因柱头外露,而不能授粉。番茄植株发育良好的花粉,通过摇动或震动花序能促进花粉从花粉曩里撒出,并落到柱头上,从而达到人工辅助授粉的目的。摇动花序的适宜时间为上午9-10时,当花器发育不良,花粉粒发育很少时,即使采用震动花序等辅助授粉措施,番茄的自然座果率也是比较低的,因此,为了提高番茄座果率一般采用生长素处理。也就是用生长素蘸花。
(二)防止番茄落花落果的措施
目前用于番茄蘸花的生长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另一个是2,4-D(2,4二氯苯氧乙酸)。防落素与2,4-D虽然都能使番茄座果,但是两者的座
果率有差异。也就是说同样的番茄植株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其座果率不同。2,4-D座果率高,但是它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有药害,只能用于浸花或涂花柄,费工。防落素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的药害较轻,使用较安全,可以喷花,工效快省工。那么怎样选择蘸花药呢?实践证明选择哪种蘸花药,要根据番茄植株的长势来确定。番茄植株的长势不同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可以有效地减少番茄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长势过强或长势过弱的番茄植株都要选2,4-D来蘸花,只有长势中等的番茄植株才能使用防落素。那么怎样区分植株长势强弱呢?植株茎杆上粗下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叶含水量较多,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强。如果茎杆上细下粗叶片小而薄叶色黄绿,茎叶含水量较少,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弱。植株茎杆上下粗细均匀一至,叶片平展叶色脆绿这种长势比较适中。
另外选择好蘸花药以后,它的使用浓度也要注意。要根据不同的温度使用不同的浓度。温度越高使用浓度越低。不同的番茄品种使用生长素的浓度也不同。一般番茄品种蘸花浓度 2,4-D的浓度范围是8-15ppm,防落素的浓度范围是10-50ppm。对于特殊硬果型品种蘸花浓度应该再降低些。
生长调素配制方法的计算公式:
1毫升生长素兑水数量(毫升)=生长素的浓度/使用浓度
有时保护地番茄虽然用生长素蘸过花,可是仍然没有座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造成不座果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肥水不当。在番茄开花期水过大,肥过多都会造成只开花不座果现象的发生,座果率降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憋果现象。因此,在番茄盛花期(70%开花)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番茄盛花期到来时,花后三天之内不用水”。如果番茄进入盛花期以后,温度过高,蒸发量过大,植株含水量过低,也会造成座果率下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有两种办法:一是提前补水,就是在盛花期到来之前先灌一次小水,以避免盛花期缺水。另外就是喷施叶面肥。
氮肥过多,番茄植株徒长也会使座率降低。要做到均衡施肥。总之,施肥灌水多少和追肥灌水的时期对番茄座果率影响较大。 (三)如何减少空洞果
对于大果型番茄品种,当果实进入膨大期后,应特别注意水肥的管理。根据土壤含水量及不同土质,尽量缩短灌水间隔期。最好是在保护地里面建造一个蓄水池,提前把水存放在蓄水池里进行提温,需要灌水时尽可能使用蓄水池内已经晾晒过的水,而且选泽早晨灌水,尽量避免灌水后土壤温度迅速下降。无限生长类型大果型番茄品种,密度适当稀植,避免叶片相互叠加,造成棚室郁蔽,光合速率下降导致空洞果。一次追肥量不能过大,避免肥料烧根现象的发生,遇到阴雨天气,适当降低棚室内温度,使棚内昼夜温差控制在8度左右。
露地辣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一、产地环境
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 二、茬口安排
露地辣椒可分春夏辣椒和夏秋辣椒,春夏辣椒4月下旬定植;夏秋辣椒6月上、中旬定植。 三、品种选择
选用适用性广、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应符合GB16715.3中二级以上的要求。 四、育苗 1、种子处理
(1)浸种 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15分钟后,待温度降至30℃左右浸泡10~12小时。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捞出洗净。
(2)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沥干水分,用湿纱布包裹,置于25℃~30℃下催芽,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育苗设施 春夏辣椒一般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拱棚、小拱棚等育苗设施,夏秋辣椒一般用阳畦或小拱棚等育苗设施。采用育苗盘、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 3、育苗基质、营养土 选用60%的肥沃大田土,40%腐熟厩肥,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公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混合过筛。集约化穴盘育苗可选用商品辣椒基质。 4、播种
(1)播种时间 春夏辣椒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夏秋辣椒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2)播种方法 播种前4~5天将育苗畦覆膜烤畦。选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播或点播,播后覆盖1厘米左右细土。每667m2用种量为100克,需育苗畦40m2。集约化穴盘育苗点播后覆盖消毒的蛭石。 五、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出苗前保持昼温25℃~30℃以上,夜温15℃~18℃,温度过高时覆盖草苫遮光降温,夜间覆盖草苫保温。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14℃~16℃,超过28℃及时放风,防止徒长。定植前7~10天开始低温炼苗。
2、湿度管理 集约化穴盘育苗采用喷灌,使育苗基质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土壤相对持水量60%~70%。 3、光照管理 幼苗出土后,苗床应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 六、整地、施肥、作畦
肥料应符合NY/T 496、NY525的要求。定植前15天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000~8000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50公斤。有机肥一半撒施,一半沟施,化肥全部沟施,深翻入土。土地耕翻25~30厘米,耙平后作垄。垄高20厘米,采用大小行,大行距65厘米,小行距45厘米。 七、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为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
无公害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1、选地整地。脱毒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轮作,可避免相互传染的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等。前茬以麦类、豆类、中药材类为宜。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沙壤土为宜。脱毒马铃薯块茎膨大要求土壤疏松,水、肥、气、热条件适宜,播前应深翻土壤,耕深20厘米以上,耕翻后,及时平整土地,做到土绵、地平、墒足。
2、科学施肥。脱毒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播前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播前随耕地一次施入。化肥用量应按N:P2O5=1:1的比例配方施用,即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化肥配好后集中沟施或穴施。
3、选用优良品种。我县脱毒马铃薯种植要紧紧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这一目标,品种上要突出高产抗逆性强、淀粉含量高、粮菜兼用型和全粉加工型四个特点,在沿山地区重点推广种植陇薯4号、大西洋、夏波蒂等高产、高淀粉品种。若切薯播种,每块须至少留2—3个芽眼,并用75%酒精或40%甲醛进行切刀消毒,避免病菌传染。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堆放1天后播种。
4、双行垄作栽培技术
4.1、适期播种。用蓄力开沟或人工开沟,播种两行马铃薯,空两行,再播种两行,
空两行,依次类推。即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50厘米,窄行25厘米,带幅75厘米,株距50厘米,亩播量3500—4000窝。
4.2、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重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接纳雨水,促进根系发达,拔除杂草;第二次中耕除草时亩施尿素10公斤,进行高培土,促进茎杆粗壮,直立不倒,叶片肥厚有光泽,叶色浓绿,不落花蕾,长势茁壮。为丰产打好基础。 4.3、适期收获:脱毒马铃薯在寒露前后茎叶变黄时收挖。。 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5.1、起垄:地膜脱毒马铃薯一般采用梯形垄,垄宽60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高10—15厘米,垄间距40厘米,带幅100厘米。选用800×0.005毫米规格的强力微膜,亩用3公斤左右。
5.2、覆膜:覆膜时要使膜紧贴垄面和垄侧帮,不能留有空隙,做到“紧、展、严、实”。 5.3、点种:脱毒马铃薯采用先覆膜后点种的方式,行距30厘米,株距33—40厘米,亩点种3500—4000窝,为了提早上市,可适期早播。 5.4、田间管理
覆膜后应经常检查,发现破口要及时用土封好;马铃薯出苗后,叶子变绿放苗,随绿随放,防止烧苗,发现缺苗要及时补种。垄沟中的杂草要及时锄拔干净,膜孔上长出的杂草也应及时拔掉,然后将膜孔封好,待成熟后及时收挖,并清除残膜,以免污染土壤
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黄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 5074-2005 无公害食品 瓜类蔬菜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活的地块。
3.1 品种及栽培地块选择
3.1.1 品种:津优1号、津优3号。
3.1.2 地块选择:选择松软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5.5-7.6的范围,最适宜PH值6.5的土壤。栽培地的水、土、气环境须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3.2 育苗
3.2.1 用种量:每亩大棚75- 100克 。
3.2.2 大棚黄瓜早春栽培育苗须用塑料大棚、电热丝加热等保温设施,移苗用塑料营养钵。
3.2.3 营养土配制
园土60-70%,堆肥或栏肥20-30%,焦泥灰5-10%。园土可从竹园中取肥土,或一般的菜地上取土,要求从至少2年内未种过瓜类的地块选取10- 15cm 以内的表土。及时进行营养土的堆制和消毒:选地势高燥的地方,一层园土,一层栏肥,每层园土上泼人粪尿,堆后使有机肥充分腐熟。为了防病,堆置后的床土,还要进行消毒处理,用40%福尔马林水剂 0.25公斤 ,加水 25公斤 ,喷施在 1000公斤 的床土,充分拌均后堆置,并覆盖旧薄膜使之不通气,闷7-10天,再揭开通气。
3.2.4 播种管理
(1)播种期:大棚黄瓜早春栽培播种时间12月下旬。
(2)种子处理和催芽:先用 50℃ - 55℃ 的温水浸种15分钟-30分钟后,用湿无纺布或湿毛巾包好,放在 25℃ - 30℃ 的地方,保持温度,经过36小时-48小时催芽,当见芽时即可播种。
(3)播种:播种前应准备好播种床,在播种床表面覆盖4- 5厘米 厚的营养土,并加以平整。播种时应浇足底水,使床表土充分湿润。黄瓜播种采用条播,播后覆盖0.5- 1.0厘米 的细营养土,浇足水。
(4)播种床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 25℃ - 30℃ ,夜间 20℃ 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 25℃ 左右,晚上 16℃ 左右,苗床保持湿润,浇水选择晴天中午。
3.2.5 假植:当播后4-5天子叶转绿时,一次移苗到营养钵内,每钵1株,移后浇透水,温度需保持 25℃ - 30℃ ,3-4天还苗后,床温降至白天 20℃ - 25℃ ,夜间 14℃ - 16℃ ,以防徒长。假植床经常保持湿润,结合喷洒5-10%淡粪水。
3.3 定植
3.3.1 栽培方式:大棚黄瓜早春种植应在大棚内地膜覆盖栽培。
3.3.2 覆盖材料:高保温PE无滴多功能膜或者EVA消雾高保温膜。
3.3.3 整地施基肥:整地做畦,畦连沟宽 1.5米 ,沟深 0.3米 ,每畦栽2行。基肥施充分腐熟猪栏肥4000公斤,加过磷酸钙 100公斤 或加45%复合肥50公斤,或者每亩施生物有机肥100公斤,加过磷酸钙100公斤。
3.3.4 定植时间: 2月上旬,苗龄控制在40-50天左右。
3.3.5 株行距离:株距25- 30厘米 ,行距50- 55厘米 ,栽植密度为每亩1800株左右。
3.3.6 定植方式:选择株高15- 20厘米 ,有5-6片真叶,茎粗节短,叶厚,根系发达的苗。宜在晴天定植,栽后浇定根水加稀淡粪水,以利早活发根。栽前平整畦面,栽后覆盖地膜,在苗位上开洞引苗,洞口塞泥封膜。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刚定植立即闷棚,目的提高地温,尽快缓苗。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持24- 28℃ 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 12℃ 左右。
4.2 水分管理:黄瓜属浅根系作物,根量较少而极不耐旱,一般采用勤施薄水的原则,定根水浇得不须太多,缓苗后土壤较干,须在晴天午前浇一次缓苗水(如土壤很湿则可以不浇),使根系吸肥、吸水借以壮苗。根瓜初生控水份,当根瓜座住(瓜长13- 17厘米 )时开始浇水。黄瓜进入盛瓜期时大量浇水,每2-3天浇水一次,浇水宜在早晚进行。进入顶瓜生育期,回头瓜在生长时,浇水与施肥相结合。
4.3 追肥:追肥以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盛果前期结合浇水每采收 100公斤 黄瓜施尿素或复合肥 2.0公斤 。盛果中后期以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为主。
4.4 搭架和整枝:用 2米 的竹杆作架材,搭交叉人字形架,交叉处用横杆固定,主蔓结瓜品种,一般要摘心,待主蔓长到2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瓜以下侧蔓要及早除去,中期及时打掉底部黄、老的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5.1.1 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苗期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
5.1.2 危害黄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茶黄螨、瓜绢螟。
5.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月-2月上旬危害黄瓜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炭疽病;虫害有蚜虫、地老虎。
2月中旬-4月上旬危害黄瓜主要病害是疫病、枯萎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
4月中旬-5月上旬温度上升,除发生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外,霜霉病也有发生;虫害增多主要是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瓜绢螟。
5月中-6上旬雨水较多,温度上升,主要病害以霜霉病为主,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可能发生;虫害较少。
5.3 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主,适时适期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5.4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避免与瓜类蔬菜连作,深沟高畦,叶面多喷施磷酸二氧钾,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高温闷棚减少霜霉病危害,严防积水,注意清洁田园。
5.5 化学防治
5.5.1 霜霉病可用65%代森锌WP500-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WP500-600倍喷雾防治。
5.5.2 猝倒病、立枯病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灌根防治。
5.5.3 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WP750-1500倍液喷雾防治。
5.5.4 炭疽病、疫病可用80%代森锰锌WP500-8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WP800倍液喷雾防治。
5.5.5 细菌性角斑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SC4000倍液喷雾防治。
5.5.6 蚜虫可用10%吡虫啉WP4000倍液喷雾防治。
5.5.7 瓜绢螟可用5%锐劲特SC1000倍液防治。
5.5.8 潜叶蝇可用0.6%阿维菌素EC1000倍液喷雾防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无公害生产的基本条件、产量指标、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武邑县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无公害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079---1987 蔬菜种子
DBl3/310--1997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DBl3/T437—2000蔬菜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 3、产量指标
6000kg/667m2,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至翌年6月份结束。 4、环境条件
土壤、灌溉水、大气质量应符合DBl3/310n1997的要求。 5、设施标准
采用武优Ⅱ型、山东Ⅲ型、山东Ⅱ型等规范化温室。
6、培育无病虫壮苗 6.1 品种选择
越冬茬黄瓜必须进行嫁接育苗。接穗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黄瓜品种。根据近几年实践,可以选用津绿3号、津春3号、津优3号等品种。砧木选用黑籽南瓜。种子质量应符合GB8079---1987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6.2 黄瓜育苗 6.2.1 黄瓜育苗时间 9月20日±10天。 6.2.2 黄瓜育苗场地
9月25日前育苗,可以在温室外小拱棚内育苗;9月25日以后,可在日光温室内育苗。 6.2.3 营养土配制
用未种过瓜类的肥沃无病表土(未打过除草荆),掺人1/3腐熟过筛圆蹄牲口粪,每立方米土中掺人1.5kg三元复合混肥(N、P2 05、K20各15%),或二铵O.75kg,硫酸钾0.75kg混匀。
6.2.4 做育苗畦
将营养土平摊于育苗畦内10cm厚,四周围埂,一般667Tn2用苗床20---24rn2。苗床东西长10---15m,南北宽1.5—2m,浇透水备播。 6.2.5 667砰用种量
每667彳用黄瓜种子150克左右。 6.2.6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可浸种催芽。其方法:用凉水浸种4小时捞出,将种子用消毒后的湿毛巾包好,外包塑料布,置于30---35~C的环境下催芽,有1/3的芽露白即可播种。 6.2.7播种方法
在苗床上先撒一层800倍的凯克星药土,然后按3×2cm株行距点播黄瓜种子。播后种子上再撒一层800倍的凯克星药土,再覆素土,总覆土厚度1.5cm。播种完毕,在地上平盖O.004---0.006ram地膜,根据天气冷暖程度决定是否扣拱棚。 6.2.8苗床管理
种子根下扎,撤去地膜。根据天气及苗情决定放风程度。一般白天最高温30℃,夜间
15qC,育成健壮苗(苗高5--7cm,茎粗0.3cm以上,子叶肥大,一叶一心)。晚育苗的可以夜间加盖草苫促进黄瓜茎伸长。 6.3南瓜育苗 6.3.1错期
黄瓜9月20日前播种的,南瓜一般比黄瓜晚播3天,9月20日后黄瓜每晚播3天,南瓜错期相应增加一天左右。晚播(10月初)错期6天。 6.3.2南瓜育苗方法
南瓜用半沙床育苗。用建筑细砂平铺5cm,用开水浇透消毒,667m2用沙床4rn2。 6.3.3黑南瓜种子处理
根据种子饱满程度,确定浸种时间,饱满种子用冷水浸4小时,瘪籽(不饱满黄籽)冷水浸2小时,捞出平摊于地,晾种18小时,即播种。 6.3.4播种
将南瓜籽平播于沙床上,一粒紧挨一粒,上下均撒一层800倍凯克星药土,然后上覆素土3cm左右。
6.3.5南瓜播后温度管理
白天30--35~C,夜间15—20~E,黑籽南瓜茎高不低于7cm,如过矮则夜间加草苫覆盖。 6.4嫁接 6.4.1嫁接适期
黑籽南瓜两子叶展平,黄瓜一叶一心,真叶铜钱大小为嫁接适期。 6.4.2嫁接场所 在日光温室内遮荫进行。 6.4-3嫁接方法
先用竹签分别挖取黄瓜及南瓜苗。在黄瓜子叶下lcm处,向下斜切去表皮,然后由下向上斜削,斜度为60度,深度达黄瓜苗茎2/3—3/4,刀口长约1cm;在南瓜子叶下2cm处由上向下斜45度削一刀,深度不超过南瓜茎1/2;刀口长约1cm。将黄瓜苗与南瓜苗上的刀口镶嵌,用嫁接夹夹好。 6.5嫁接苗管理 6.5.1栽植嫁接苗
将嫁接好的苗子,栽于营养土中,株行距lO×lOcm,随栽随浇水,注意埋土不要超
过刀口,防止水浸刀口。栽后盖拱棚,并加盖编织袋遮荫。 6.5.2温湿度管理
保持白天20---28,夜间不低于15%,拱棚内前三天保持湿度100%。 6.5.3炼苗
嫁接3天后,揭去覆盖物,并适当放小风。反复让苗子见光,至苗子不再萎蔫为止。嫁接6天后,加大放风量排除湿度,待嫁接苗新叶长出后,去掉拱棚进行炼苗。 6.5.4断根
10---12天将黄瓜根在嫁接口下切断,并拔出黄瓜断根。定植前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是否喷洒一遍增瓜灵。 7、定植 7.1 嫁接适期
嫁接苗二叶一心即可定植。 7.2 越冬茬黄瓜施肥建议
基肥:新棚每667m2施优质圈肥10m3,鸡粪lOm3或饼肥200kg,磷酸二铵lOOkg(P2O546kg)、硫酸钾50---100kg,可以加入生物菌肥、腐殖酸肥100---200kg。老棚可在3此肥量上递减。 7.3 沟施麦秸(秸杆)
上述粗肥,化肥施入棚内,翻均。然后按黄瓜行距开沟,沟深60cm,宽60cm。先在沟壁喷施1%o的甲基异柳磷除虫。然后沟内填40cm新鲜麦秸或其它新鲜秸杆,踏实。每667m2温室施麦秸4000kg以上。覆土成埂,在埂上定植。 7.4 起垅定植
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株距25—27cm,先按行距开小沟,沟深5cm,按株距摆苗,培土成垄(矮平垄),浇透水。 8、定植后管理 8.1 中耕培垄
定植后,离苗由近到远,由浅人深,反复锄划2--3遍。然后培垅,并覆膜。 8.2 温湿度管理
通过加盖草苫、放风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时期 白天 夜间 备注 定植至缓苗 前(3—5天) 35℃ 20℃ 高温缓苗 10--12℃ 不低于12--14℃ >7℃ 加大温差蹲苗 防冷害 减少养分消耗 缓苗后至结瓜前 25~30℃ 结瓜期 阴天 23--28℃ 20--30℃ 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
8.3 水肥管理
浇水采用膜下灌溉。定植缓苗水浇透后至结瓜前,以锄划为主,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蹲苗。第一条瓜长至lO---15cm,全株有瓜3--7-4条,瓜秧12--13片叶左右时,进行浇水追肥,每次每667m2棚追腐植酸有机肥30kg或硝酸钾复合肥30kg。结瓜旺盛期每667m2 每次追肥再增加硫酸钾lOkg,追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以氮钾为 主。
8.4植株调整
结瓜期及时绑蔓或吊蔓、落蔓、掐须、去雄花,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使植株顶尖尽量在同一水平面上,旺苗雌花少的黄瓜秧要求“s”形弯曲绑蔓,促雌花增多;瓜秧长势细弱雌花过密可顺直绑蔓,同时采取偏施肥水、助长剂、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以增加根系活力及叶面营养。 9、病虫害防治 9.1 病害防治
日光温室黄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灰霉病、菌核病、蔓枯病等,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9.1.1 农业、生物、生态措施防治病害
9.1.1.1 用B0--10或“农抗120\倍液可防治多种病害。
9.1.1.2 用c02发生器施放C02,结瓜期每天上午9--11点追施2小时。 9.1.1.3 高温闷棚。
当发生霜霉病时,闷棚的前一天,给黄瓜浇一次大水,次日晴天封闭棚室,当温度升高到4l℃时计时(最高不得超过43℃),1.5—2.O小时后放风,使室温下降,摘掉病老枯叶,浇一水,隔4-5天再闷棚一次。
9.1.1.4 及时清除病虫叶、果和植株,深埋或烧毁。
9.1.1.5 定植缓苗后喷生化黄腐酸生长调节剂,提高黄瓜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 9.1.1.6 发病前喷无毒高脂膜或京2B植物防病膜剂50倍液,7—10天一次,喷3--4次,可防病增产。
9.1.1.7 用固体增产菌3号、4号100g/667m2或液体菌剂100ml/667m2,按浸沾根苗所需的水量稀释,将根苗均匀沾上菌液,稍晾干后即可定植。也可用每667m2所需水量稀释,于定植成活后喷雾,可增强植株抗病性。 9.1.1.8 喷STP有机叶面营养素防治缺钙病。 9.1.2 化学防治 9.1.2.1 棚室消毒
用10%百菌清烟剂或霜疫灵烟剂或15%速克灵烟剂400g/667m2左右,进行薰蒸。也可以用硫磺和DDV进行熏棚,将锯末加硫磺点燃发烟后倒上DDV即可,DDV每667m2200--时,经放风至无味时定植。 9.1.2.2 土壤消毒
每667m棚可翻人石灰100---150kg,石灰要单用。每667m2棚施地菌一扫挣或多菌灵3.75kg。在采取以上防治方法达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时,可采取喷粉、喷雾防治。 9.1.2.3 喷粉
用5%白烟粉尘,杀毒矾粉尘,或5%田丰粉尘1--2kg/667m2喷粉。 9.1.2.4 喷雾
9.1.2.4.1 霜霉病:发现中心病株可用霜霉克、克抗灵、克露、霜疫清、霜疫克500---600倍液喷雾。严重时用普力克、宝力克、抑快净防治。
9.1.2.4.2 细菌性病:可用细菌速净,细菌必绝,链霉素、铜高尚、铜大师600倍防治。
9.1.2.4.3 灰霉病:早预防,黄瓜见雄花后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灰霉特500倍,菌霉。
9.1.2.4.3 蔓枯病:可用9281,4--5倍液涂抹病部,发病初期用福星加座瓜灵100倍液涂抹病斑处,可根治。
9. 1.2.4.4 疫病:可用杀毒矾、霜疫清、疫病克星、杀菌清等防治。 9.2 虫害防治
温室黄瓜主要虫害有茶黄螨、潜叶蝇、白粉虱。 9.2.1 生物、物理、生态的方法防治虫害。
A、设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用100×20cm的纸板,涂上黄漆,上涂一层机油,30----40块/667m2挂在行间,当板粘满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时再重涂一层机油。
B、用黑光灯诱杀多种地下害虫。 C、用烟蚜茧蜂或七星瓢虫防治蚜虫。
D、用昆虫激素类物质ZR777 1:1000水溶液喷杀蚜虫。 E、用青虫菌粉或BT乳剂700倍液防治瓜绢螟。 9.2.2 化学药剂防治 9.2.2.1 粪肥消毒
所施粪肥均要求高温发酵。土壤及粪肥喷洒杀虫剂,每667m2用DDV200--250g,兑水50---70kg,喷地面杀死地下虫及卵,所施粗肥如鸡粪、牲口粪、圈粪都要用DDV处理后施用。
9.2.2.2 烟熏
用蚜虱螨1号、蚜虫净,毙虱狂等烟剂烟熏。 9.2.2.3 喷雾 9.2.2.3.1 潜叶绳
用0.2%阿维虫清1000倍液或抑太宝500倍液喷洒。 9.2.2.3.2 白粉虱
可用万灵1500倍或阿克泰1000倍,克虱米尔、扑虱灵等防治。 9.2.2.3.3 茶黄螨
用诛螨星2500倍液或扫螨挣5000倍液防治。
竹木大棚蔬菜双拱拉口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栽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广大农村地区的栽培方式。大棚栽培在一定程
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灌水应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等情况而定。开始升温灌1次透水,以后分别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各灌1次水。整个生育期灌水6次。 六、葡萄新梢的管理 1.抹芽
抹芽需分几次进行,抹芽原则是:保留早萌发的芽,抹去晚萌发的芽;留饱满芽,去瘦弱芽;留有果穗的芽,去无果穗的芽;留下部芽去上部的芽;留主芽去副芽。抹芽要及时进行,以减少营养的消耗,基部30~40厘米以下抹去,1株不到3个蔓的或需更新蔓的,在更新基部留1~2个芽。 2.定枝
见穗定枝,保证架面通风透光条件,节省营养,25厘米左右1个枝条,1株不超过7穗果为宜,一般1个枝条1串果。 3.摘心
摘心的目的是停止新梢延长生长,促进花序生长、开花、坐果,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够叶数即可摘心,大棚葡萄应早摘心,主梢摘心一般在果穗以上留4~5片叶摘心。去副梢,只留顶端1个夏芽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七、花果管理
花前用0.2%硼肥溶液喷布叶片和花序,花后10~15天根据坐果情况进行疏穗疏粒,生长势强壮的结果枝留两穗,生长势中庸的结果枝留1穗,生长弱的结果枝不留穗。每株保留7穗果,每穗果留60~80粒。 八、病虫害防治
葡萄下架时,彻底清扫落叶、残枝,集中烧掉。生长期间及时除副梢、卷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出土后萌芽前喷布波美3~5度石硫合剂,消灭枝蔓上的残留病菌,开花前喷布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发生霜霉病、白粉病分别用科博、必备、喷克等药剂进行防治。
一、 生产设施
1. 场地选择:选择废弃的厂房或建造棚进行工厂化生产。建造大棚要选择光照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钢管大棚成本较大,可就地取材,用木头、毛竹搭建大棚,里面再用稻草进行保温隔热。2. 栽培架制作:用0.025米×0.025米的角钢或者木头、毛竹制成高2.1米、宽0.5米的栽培架,分6层,每层高0.4米,底层距地0.1米。3. 容器的选择:育苗盘要求大小适当,底面平整,形状规范且坚固耐用,通透性好。通常选用长0.6米、宽0.3米、高0.05米,排水良好的秒盘作为栽培容器,也可以用直径0.6米、高0.05米的毛竹筐作栽培容器。4.排风器安装:在生产厂房或者大棚的底部和顶部安装好排风扇,用于排风,循环空气。 二、 种子处理
1. 品种选择:应选择出芽率高、生长速度快、饱满的品种。冬天生产选择脆皮的白豌豆、青豌豆;夏季生产常用不易腐烂的灰豌豆、花白豌豆。2. 浸种要求:先把豌豆放入50℃的水中浸泡5分钟~10分钟,剔除杂质好破碎豆粒,并起到简单的消毒杀菌和打破休眠的作用。浸种水量为种重的3倍为宜,温度为25℃左右,以提高种子的活性。浸泡时间一般夏秋生产季节为16小时~18小时,冬春两季为22小时~24小时,观察到种子充分膨大,
种皮无皱纹、种皮有点破裂露白时最佳。3. 播种催芽:选择吸水性能好的白纸平铺在干净的育苗盘上,一般种粒应铺满地盘,播种量为800克/盘~1000克/盘,过薄过厚都影响芽苗菜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及产量、质量等等。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挑出坏的种子和杂质。播好种的苗盘叠放在黑的催芽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以利于种子发芽,并且从叠盘后的第2天开始喷水,每天定时喷水1次,水量不要过大。经过两天后,待芽苗长到1厘米~2厘米时,催芽结束立即将白化的豌豆苗移入工厂或大棚内,进行绿化栽培。 三、 上架管理
1.光线控制:豌豆苗的生产只能在弱光下进行,尽量避免强光直射,光线过强会造成豆苗生长过旺,易老化,影响商品性。4天~5天后打开窗户,若光线不足可用补光灯,进行绿化型芽苗生产。2.温度控制:育苗室的温度夜晚不应低于16℃,白天不得高于25℃。夏季温度过高要开窗通风、洒水或加盖遮阳网降温,冬天温度低可以用火盆、空气加热线进行加温。3.温度控制:喷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适度要求80%~90%。在阴雨天气或室内温度较低时少喷,晴天或室内温度较高时多喷,每天喷水2次~3次,水量控制在种芽和纸张完全湿润,喷水后又不大量滴水的程度;喷水时一定要先喷上层,然后依次向下,防止下层水量过多喷水,以确保豆苗的鲜绿。
豌豆尖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目前多数豌豆品种都可用于生产豌豆尖,利用较多的是青豌豆、山西小灰豌豆等品种。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比较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
精细整地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按2米宽开厢,理好排水沟。在整地时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如堆渣肥等1000-1500公斤,增施过磷酸钙20- 25公斤,硫酸钾8- 10公斤或草木灰50-60公斤,水粪约15挑。
适期播种 豌豆属耐寒性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茎叶生长的适温为15℃左右,当温度高于25℃时,种子发芽速度虽快,但幼苗长势弱,植株容易早衰,豌豆尖的产量很低。因此,应将生产豌豆尖的播种季节安排在温湿度都适宜其生长的季节中,秋播时间不宜过早,以晚秋或初冬播种最好,盆地内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合理密植 生产豌豆尖的豌豆种子适宜直播,并应适当密植,行距30- 40厘米,窝距20-25厘米,每窝播种3- 5粒,播种后盖疏松泥土2- 3厘米厚。
化学除草 杂草多的地可在播后出苗前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具体作法是播种后3天前,亩用43%甲草胺乳油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土表,能杀死出苗前土壤中萌发的杂草,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比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豌豆安全,但对已出土杂草无效,故应注意在杂草种子萌芽高峰期而未出土前喷药,以获得最佳灭草效果。甲草胺能被土壤团粒吸附而不易淋失,也不易挥发,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35天左右。此后,在豌豆生长期间也要注意除草,主要以人工扯除为主。 田间管理 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这是播种时要求土壤墒情要好的重要原因。一般在齐苗后亩用2-3公斤尿素兑入清淡畜粪10- 12挑淋灌;第一次采收后亩用尿素10-15公斤,兑入清水中提苗,以
后每采摘一次,亩施3-5公斤尿素。注意,若遇干旱,应浇足清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豌豆嫩尖肥大,提高豌豆尖的产量。浇水时最好不加人粪尿,以保持清洁卫生。 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应注意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 豌豆苗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等,在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若病情较重,可连喷2- 3次,每隔7-10天一次;虫害以蚜虫为主,它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翻黄、卷缩,嫩尖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它还传播病毒病,造成黄叶、小叶、叶片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多矮化而枯死。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即可。 适时采收 播种后大约35天后,当豌豆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顶部带有1-2片尚未充分散开的嫩叶;半个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个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5- 20天便可采摘一次,一季可采收9-10次。春后气温渐渐升高,豌豆苗会现蕾开花,顶部嫩尖质地也随着变差,此时应停止采收。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虫,危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20%以上。在玉米穗期,由于植株高大、密植,喷洒农药或采用其它措施很难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赤眼蜂产卵于寄主害虫卵内完成其发育而消灭害虫卵,在生态系统中赤眼蜂的自然种群对控制害虫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达不到控害的要求,采取人工繁殖、田间释放技术手段,可以大大增加自然界中赤眼蜂的种群数量,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通过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能取得明显的控害效果,且方法简便,持续控害效果好。 技术要点:
1、释放时间: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间隔5天放第二次蜂,共释放两次。
2、释放数量:每亩1.5万头,第一次0.7万头,第二次0.8万头。
3、 释放点设置: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垅开始数第20条垅为第一个放蜂垅,顺第一放蜂垅向里走13米为第一个释放点,再沿垅向前走26米为第二个释放点,以此类推到地头,再由第一个释放垅向下间隔40条垅为第二个放蜂垅,按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4、释放方法: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中间撕开一半,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秫秸皮、牙签、针线等别(缝)在圆筒内既可。
首先将寄生卵制成放蜂卡,放蜂卡的制作应做到防雨、防晒及防止捕食性天敌的破坏,以保证释放到田间的赤眼蜂能够有效羽化、存活。待蜂即将从寄生卵内羽化时,将放蜂卡挂到田间。一般在傍晚时放蜂,从而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放蜂时,将卵卡挂在每个放蜂点植株中部的主茎上。赤眼蜂的主动有效扩散范围在10米左右,因此放蜂点一般
掌握在每亩8-10点,放蜂点在田间应分布均匀。我们制做的蜂卡每卡有效蜂量1000多头,每亩均匀悬挂8—10卡即8000~10000头蜂,每三天挂一次,常年一个世代需挂3次。防治效果可高达85%至90%。虫量过多时,可用Bt等生物农药除治残虫。
玉米螟是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害虫,一般发生年造成5%~10%的损失,重发生年损失达30%以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赤眼蜂产卵于寄主害虫卵内完成其发育而消灭害虫卵。在生态系统中赤眼蜂的自然种群对控制害虫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达不到控害的要求,采取人工繁殖、田间释放技术手段,可以大大增加自然界中赤眼蜂的种群数量,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应用该技术平均防治效果在70%以上,平均每亩可挽回玉米损失30千克,比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玉米螟节省2/3成本,而且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要点:以优良品系作为种蜂,通过赤眼蜂工厂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然后把标准化、规范化的松毛虫赤眼蜂产品批发给技术推广部门或直接卖给农户,农户将赤眼蜂蜂卡放到玉米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具体技术要点是:
1、放蜂时间。6月中旬开始在放蜂区定点调查玉米螟的化蛹、羽化进度,当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向后推10天即为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第一次放蜂,寄生产卵盛期的玉米螟卵,隔5天后再放第二次蜂,使这批蜂寄生于产卵盛期与盛期的玉米螟卵。
2、放蜂数量。放蜂时每亩放蜂1.5万头,第一次放7000头,第二次放8000头。田间放蜂量是指有效蜂量,放蜂时要考虑蜂卡的寄生率和羽化率。每亩选一个放蜂点即可。
3、放蜂方法。根据每亩放蜂量和蜂卡出蜂量及各次每亩放蜂设置的点数,将蜂卡撕成小块,每一小块有一定数量的寄生卵,放蜂时每一小块卡用牙签别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叶片背面即可。
该技术使用方便,防治玉米螟效果好,不杀伤害虫天敌,对作物无污染,对人、畜和环境安全。
一、范围 本技术规定了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管理规范。 本技术适用于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 二、栽培场地的选择
1、栽培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依山,光照较短,昼夜温差大的山垅田,有水源最好是山泉水或水库水,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常遭冰雹袭击,易遭洪水淹没的田块不选做菇场。 三、社会条件
1、覆土栽香菇的农户必须有技术、有资金,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法规。
2、没有技术的必须经过培训,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或与老栽培户结对子栽培。 四、菌袋制作
1、栽培季节选择。为确保6-9月正常出菇,当年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制袋为宜。 2、栽培基质。采用木屑、象草、棉籽壳培养基。木屑、象草、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烂、皮农药残留。栽培料配方:A、阔叶树(干)木屑79%、麸皮16.56%、玉米粉2%、蔗糖1.2%、石膏粉1.2%、磷酸二氢钾0.02%、硫酸镁0.02%;B、阔叶树(干)木屑60%、象草(干)粉20%、麸皮13.49%、玉米粉1%、米皮糠2%、蔗糖0.8%、石膏粉1.6%、活性炭0.15%、草木灰0.4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5%、过磷酸钙0.25%;C、阔叶树(干)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7%、蔗糖1%、石膏粉1%、活性炭0.15%、草木灰0.4%、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5%、过磷酸钙0.15%。
3、装袋。按选定的配方,将培养料拌均匀,含水量60%,装袋机装料通常2-3人轮换操作,一人添料,一人装袋。操作时一手将筒袋套入出料口,进料时另一手用力顶住袋底,慢慢地使其往后推,直至一个菌袋装满,然后将袋口用细纱绳扎紧。 五、灭菌与接种
1、灭菌。高压(1.5Mpa 125℃)灭菌2h或常压(100℃)灭菌10h-12h。
2、接种。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料温冷却到28℃以下后,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入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h后接种;每袋栽培种接20-30袋栽培袋。
六、菌丝培养 1、培养室。应经常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 2、培养方法。接种面朝上,采用“井”字形叠放。
3、培养管理。发菌室温度要求22-25℃,空气相对湿度65-70%;用草帘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开窗门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接种后一星期内结合翻堆检查一次,及时清除不良菌袋。
4、拆胶排气。15-20d后,菌丝在袋内蔓延范围已达直径8-10cm时,就可以将贴在接种口上的胶布或胶带纸拆开一角,以免菌袋中氧气不足,影响下阶段菌丝继续生长;有的地方已省去贴胶,改用涂石蜡的办法,应将接种穴上的蜡撬掉;拆开胶布时应小心,以防把菌袋也撕破。
5、菌袋质量标准。正常情况下,菌袋接种50-60d时,菌丝基本可以长满袋,继续培养,菌丝逐渐加浓,局部地方还会形成白色的菌膜,接着培养基表面开始发皱有点收缩,并分泌出浅黄色的液体。菌袋基本成熟,可以移到菇棚,进行转色覆土等下一步管理工作。 七、脱袋转色覆土
1、脱袋。覆土地栽香菇要求菌袋培养90d-110d,菌袋发菌才能基本成熟,可进行脱袋。用锋利的刀片划割菌袋塑料,先剥去菌袋两端,再将菌袋剥离,随即平排于畦面。 2、菇畦消毒。菇畦清理干净后,并用水冲洗干净,按每仟袋畦面用6Kg漂白粉或50Kg石灰水喷洒畦面2-3d,再用2Kg左右硫酸铜喷洒于畦面,盖好薄膜,消毒3d,然后揭膜,畦面铺盖2cm沙层,用1瓶辛酸磷、2.5Kg甲醛兑水70Kg洒于畦面,再盖膜3天;将膜揭开后,再用0.5Kg高锰酸钾兑水70Kg洒于畦面,然后撒上一层石灰后即可排筒。 3、转色。菌袋排于畦面后及时盖薄膜,做到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盖膜3天后,第4天必须全部揭开薄膜,此时发现杂菌,要及时清理治疗,撒上石灰粉覆盖薄膜。第5天早晚加强通风各一次,半h到1h,并用干净的水冲洗菌筒,结合杂菌的防治让其转色。 4、菌筒覆土。覆盖菌筒的泥土须选用表土30cm以下的砂质心土,挖掘出业的心土,在烈日下暴晒2d,过筛去碎石杂物,拌入10%的石灰粉或火烧土、草木灰。待菌筒转色80-90%,停止浇水4-5天,填入调好的覆盖土,稍加压实,直至菌筒面覆盖3cm,使菌筒全部覆盖住。白天不盖膜,晚间盖膜,浇水次数增加,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浇,田间畦沟内引灌入流动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库水,最好每天换一次,此时雨天盖膜,晴天不盖膜。 八、出菇管理
1、催菇。菌筒经过转色期的浇水管理后,停止浇水4-5d,然后采用于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催菇,或把水高高浇下落到菌筒面上2-3次,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宜采用震动催菇。为保护菌筒,促使产优质菇,必须进行疏去多余的菇蕾。
2、前期管理。覆土地栽香菇大都用于反季节栽培,填补夏季鲜香菇的市场需求。脱袋后发生的第一批菇,一般在5-6月上旬,气温由低向高,但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而且还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扭结有利。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一般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筒。当第一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放去畦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菇床的湿度,让菌筒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待采菇的痕迹(凹陷处)菌丝已恢复长白,灌回畦沟水,并加强浇水刺激,促进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扭结形成。
(3)中期管理。这期间为6月下旬-7月下旬,为全年气温最高季节,出菇较少,目前我县覆土地栽香菇均依靠自然气温,结合人为加以调节,中期管理主要降低菇床的温度,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库水加大流动量,增加通风量降温,防止高温烧菌筒。 (4)后期管理。这期间是8月下旬至9月底,已过炎热夏季,气温有所下降,菌筒已经前期、中期出菇营养消耗,香菇菌筒菌丝不如前期那么旺盛。因此,这阶段的菌筒管理要注意防止烂筒和烂菇,如发现杂菌时可用5%的煤酚皂液或100倍的多菌灵涂抹患处,第二天再用5%的石灰水涂刷,并将罹病菌筒移至别处,集中隔离管理,以防传染。
九、采收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保鲜覆土地栽香菇的采摘标准,通常高于脱水菇。一般要求香菇5分开左右,菌慕尚未完全破裂时就应采摘,并尽量保存菌盖上的鳞片,菌盖不要有擦伤的痕迹。装盛时,要防止木屑或其他杂物掉落在菌褶部位,须保持鲜菇外观的清洁。 十、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化学药品防治。
2、主要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霉菌(木霉、脉孢霉、青霉、毛霉、根霉)和细菌、病毒。预防方法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现病害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3、主要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凹黄甲、桑天牛、光伪步甲、食丝谷蛾、黑翅土白蚁、蛞蝓、线虫。防治方法:阻隔法防害虫,在菇场周围挖沟,菇棚周围顶上用遮荫网防止害虫飞入。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正在阅读: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04-16
《斗战神》新职业龙女英雄填补职业空白05-13
一个女大学生的求职路04-21
强制清算转为破产清算的相关问题04-20
客户联谊活动策划方案06-09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05-07
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04-25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2-03
捉老鼠的看图写话作文06-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饲养管理
- 肉牛
- 要点
- 技术
-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 第五章 网络信息资源上机作业 - 图文
- 折纸小课题
- 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
- 2016年秋季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护理人员管理规定
- 辅导员面试自传+认识
- 杭州市住房公积金还贷提取按月转账业务申请表
-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 工程造价企业绩效考核细则重点
-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书免费
- 常用溶剂的性能介绍及挥发速度 - 图文
- 人力资源期末复习提纲 - 图文
- SAP内部订单会计
- 关于煤炭采样子样个数、采样量的规定
- 副科表态发言集合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成效测试全部答案
- 清洁帮家政服务地砖深度保洁流程
- 新农村“迁村腾地”建设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