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共聚物增韧聚氯乙烯
更新时间:2024-04-24 02: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接枝共聚物的三种方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接枝共聚物增韧聚氯乙烯
§1 引 言
塑料增 韧改性
物理 共混
粉料(干粉)共混:细粉状聚合物在各种通用的塑料混合设备中加以混合
熔体共混:粘流温度以上用混炼设备制取均匀聚合物共熔体,然后再冷却,粉碎(或造粒)的方法。
溶液共混:加入共同溶剂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蒸出溶剂或加入非溶剂共沉淀便获得聚合物共混物。 乳液共混: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凝聚剂使异种聚合物共沉析以形成聚合物共混体系。
接枝共聚-共混
共聚-共混
嵌段共聚-共混
表4-1 PS与HIPS性能的比较
屈服抗断裂抗热变屈服抗张 断裂抗张 缺口 模量张伸长张 形 透明性能 强度 强度 冲击强度
(GP率 伸长率 温度 度
(MN/m2) (MN/m2) (kJ/m2) a) (%) (%) (℃) PS HIPS
3.5 1.6
无 17.3
无 2
54 21
2.1 40
10 45
100 96
透明 不透明
接枝共聚-共混法的典型操作程序: 首先制备一种聚合物(聚合物组分I),随后将其溶于另一聚合物(聚合物组分Ⅱ)的单体中,形成均匀溶液后再依靠引发剂或热能的引发使单体与聚合物组分Ⅰ发生接枝共聚,同时单体还会发生均聚作用。上述反应产物为聚合物共混物,它通常包含着三种主要聚合物组分,即聚合物Ⅰ、聚合物Ⅱ以及聚合物Ⅰ为骨架接枝上聚合物Ⅱ的接枝共聚物。
两种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理论:
橡胶增韧塑料是以玻璃化温度较低的橡胶作分散相。以Tg较高的硬质塑料母体为连续相的一种复合材料。材料的好坏,除了分散的橡胶粒子尺寸(通常约为0.1~0.2μm)这一因素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橡胶粒子和母体两相之间
1
的粘结(合)能力。即完全相容或完全不相容都是不理想的;而是希望介乎两者之间,以保证在形成橡胶分散相的同时,母体和胶粒有良好的粘结(合)能力。
作为大塑料品种之一的聚氯乙烯,目前世界上的产量仅次于聚乙烯。
用作PVC增韧改性的聚合物有多种,主要有天然橡胶(NBR), ACR(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ABS和MBS等,其中只有ACR和MBS可用于透明制品。MBS是上述几种PVC改性剂中价格较为便宜的品种。ACR虽各项性能优良,但价格较昂贵,使它的应用推广有一定的困难。国外,也由于价格因素,ACR仅在美国得到较广泛应用。故价格较便宜,性能优异的MBS便占据了PVC透明制品改性剂的市场。
§2 MBS树脂接枝聚合与PVC共混改性
MBS树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丁二烯(B)-苯乙烯(S)三元接枝共聚物。它是良好的韧性材料,在85~90℃具有足够的刚性,在-40℃仍具有良好的韧性。MBS主要用于PVC改性,以提高其抗冲性、耐寒性和加工流动性而又可以保证PVC/MBS共混物的透明性。
50年代末,美国Rohm-Hass两种公司首先开发用于提高PVC树脂抗冲击性改性剂——MBS树脂。
日本钟渊化学公司所推出的牌号KANE-ACE-B-51(简称B51)MBS树脂具有高透明、高抗冲而无应力泛白现象,尤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抗冲性是别的MBS树脂不可比拟的。
目前,我国PVC产量已超过150万吨,透明片生产能力约25万吨/年,需MBS在万吨以上,但到现在为止,我国所用的MBS树脂大部分依靠于进口,这不仅耗费大量的外汇,而且限制了PVC透明硬制品生产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MBS产品的开发,国家曾将“PVC改性剂MBS树脂技术开发”项目列为“七五”和“八五”重点攻关课题,由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我校与齐鲁石化总公司共同承担这项任务。经过多年的研究已联合开发出
QIM-01和QIM-02牌号MBS树脂,并已完成中试和万吨级装置。
2.1 核-壳结构的乳液聚合原理
MBS是三元接枝共聚物。其合成是以丁苯胶乳(SBL)为种子,然后先接S后接枝MMA的核-壳乳液接枝过程,即复合高分子乳液制备过程。
核-壳结构乳液属于异种高分子复合乳液,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按阶段聚合,即种子聚合或多阶段聚合,使乳液颗粒的内层和外层分别富集不同的成分,通过核和壳的不同组合,得到一系列不同形态的非均相胶乳粒子,赋于核和壳各不相同的功能,得到不同性能的复合乳液聚合物。
Williams和Grancio根据Smith-Ewart关于乳液聚合阶段Ⅱ的动力学理论,由苯乙烯的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形态和溶胀数据,首先提出了核-壳模型,他们认为增长的胶乳粒被
2
单体非均匀溶胀是由聚合物富集的核和单体富集的壳构成的,壳层是聚合反应的主要场所。
2.2 核-壳型复合胶乳的形态
在乳液共聚中,粒子的形态是控制胶乳性能的关键。
正常核-壳型夹心型草莓型雪人型翻转核-壳型核层聚合物壳层聚合物图4-1 核-壳乳液聚合可能得到的胶乳粒子的结构形态
2.3 MBS树脂的制备
MBS的合成制备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①乳液法制丁苯胶乳或聚丁二烯胶乳;②调节胶乳的粒径;③乳液法接枝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④凝析、洗涤干燥等后处理。
表4-2 接枝聚合聚方
第一次投料
物料名称 丁苯胶乳(干
基) 苯乙烯 乳化剂 引发剂 水
配比(wt%) 47~63 15~23 0或3%(占单体) 1.5~2mmol/L(H2O) 调节固含量20~25%
物料名称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乳化剂 引发剂 十二烷基硫醇
第二次投料
配比(wt%) 22~30 0或3%(占单体) 0 或2mmol/L(H2O) 0~0.5%(占单体)
2.4 PVC/MBS共混物的制备
3
2.5 分析与测试
1. 接枝率测定
称取0.5gMBS粉末试样(准确至0.0001g),用已经恒重的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抽提器中,用1:1(体积比)的丙酮和丁酮作混合溶剂,在80℃恒温水浴中抽提48小时,取出滤纸和试样在80℃下干燥恒重后称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W0?WSB试样中不溶物质量?试样中SBL橡胶质量Wn??100%
试样中SBL橡胶质量WSBW??W0?WSB?100% 接枝效率Eg?nW0?WSB接枝率G =
?—试样中不溶物与MBS质量之比(%)式中 Wn;
; W0—试样MBS的质量(g)
。 WSB—试样MBS中丁苯橡胶的质量(g)
2. 抗冲击强度的测定 3. 透光率和浊度的测定
§3 MBS结构与PVC/MBS共混物性能的关系
3.1 透明性与抗冲性
透明性与抗冲性往往是不一致的。
MBS作为透明PVC的增韧剂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MBS的折光率与PVC的折光率相匹配;二是要求微观结构的MBS接枝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比较均匀。
为了制备透光率高的改性PVC塑料,MBS的折光率与PVC的折光率
(nD(PVC)?1.539)之差应小于0.005。MBS是丁苯橡胶为核,接枝层为壳的核-壳结构。丁苯核与接枝壳的折光率均应等于1.539±0.005。利用折光率对单体组成的加合性质:
ccnD丁苯核?nD(St)?wSt%?nD(Bd)?wBd% ssnD接枝层?nD(St)wSt%?nD(MMA)wMMA%
cscsnD(MBS)?nD(St)?(wSt%?wSt%)?nD(Bd)?wBd%?nD(MMA)wMMA%
式中 nD(St)—苯乙烯的折光率,为1.547;
nD(Bd)—丁二烯的折光率,为1.378;
nD(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折光率,为1.414;
cc——丁苯核中苯乙烯和丁二烯的质量分数; wSt,wBd 4
ss——壳层中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分数。 wSt,wMMA
计算其组成。对丁苯胶核而言, B/S一般采用80~57/20~43;对接枝壳而言,S/MMA=57~39/43~61。
影响MBS与PVC共混物透光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壳层(S+MMA)包裹丁苯核的均匀性,即接枝层厚度大小。一般为100~200A°。
MBS的组成对PVC/MBS共混物的透明与抗冲性影响很大,日本钟渊公司研制出一种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MBS,这种MBS主要是在制丁苯橡胶核(SBR)种子乳液时作了改进,使SBR种子具有富含PS的核和富含PB壳的核-壳结构,再用这种种子乳液接枝S和MMA,结果表明,这种多层核-壳结构MBS比非核-壳结构种子的MBS,在改性PVC上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做到了提高MBS中B含量使共混物抗冲强度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又较好地保存了PVC良好的透明性和耐应力泛白性能。这充分说明了制备多包藏PS的SBR橡胶核,再接枝S和MMA,比起在PB或少PS包藏物的SBR种子上接枝所得的MBS,对PVC有更好的改性效果,因为前者胶粒中包藏大量PS,形成蜂窝结构,大大地强化了少量橡胶的增韧效果。
PVC/MBS胶粒尺寸:1000-2000 A°
3.2 SBR对PVC/M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1. 丁苯橡胶核(SBR)结构
MBS增韧PVC体系属于非均相体系,MBS粒子作为橡胶相分散于PVC塑料连续相中,当MBS用量不很高时,PVC/MBS共混物呈“海-岛”结构。MBS粒子的结构形态对其共混体系的性能影响很大。MBS粒子一般是交联的SBR胶核接枝PS-PMMA壳层的核-壳结构。接枝壳层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外层PMMA与PVC的良好的相容性(δPMMA=9.6,δ
,增加橡胶相在塑料PVC中的分散及两相界面的粒合(结)力,使橡胶相能有效PVC= 9.5)
地增韧PVC,并保持体系的透明性。而真正起橡胶增韧作用的是MBS中的SBR橡胶
核,SBR粒子的结构形态不同,其在接枝反应以及共混物中的作用都不同,SBR的结构对决定MBS以及PVC/MBS共混物的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换句话说,SBR作为MBS的橡胶核,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MBS对PVC的抗冲、透明的改性效果,因此,对丁苯胶乳的合成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比例B/S与不同投料方式合成A、B、C、D四种型号的SBR作了详尽的研究。
SBR型号 核B/S比例 投料方式 A B/S=90/10 (丁苯90) 一次 B B/S=65/35 (丁苯65) 二次 ① 70%B+100%S → 转化率~50% 5
C B/S=65/35 (丁苯65) 一次 D B/S=65/35 (丁苯65) 二次 ① 100%S → 转化率>98%
② 30%B ② 100%B 无规共聚物 含有较多PS内包藏,具有蜂窝状微观结构 C PS核/PB壳 PS内包藏区域尺寸大,一个PS核 D SBR结构 微观形态结构 无规共聚物 PS包藏物少 橡胶粒子数少 富PS核/富PB壳 PS内包藏区域尺寸小,橡胶粒子数多,具有蜂窝状微观结构 B MBS类型 投料比B/S/M=40/33/27
A A型SBS—选用丁苯90胶乳,在这种丁苯橡胶乳中,B∶S=90∶10(质量比,下同),两种单体都在开始投料时全部加入体系中;B型SBR—选用丁苯65胶乳,在这种丁苯胶乳中,B∶S=65∶35,开始时先加入丁二烯B单体的70%及全部S单体进行聚合,转化率达到50%时,再加入剩余的30%的B单体继续进行聚合至结束。(下面简称为两次投料的SBR);C型SBR—一次投料丁苯65,它的B∶S=65∶35,两种单体都在反应开始时一次全部加入体系之中(简称纯核-壳丁苯胶乳);D型SBR—是纯PS核丁苯65胶乳,B∶S=65∶35聚合时,先加入S单体至反应接近完全(转化率>98%),再加入B单体进行聚合。
分别以上述A、B、C、D四种SBR作种子乳液,以投料比B∶S∶M=40∶33∶27,进行二步种子乳液接枝聚合反应,第一步接枝S,第二步接枝MMA,得到的MBS树脂的结构及性能各异,下面分别讨论之。
TEM分析表明:上述四种胶乳合成的SBR结构是不同的:A型和C型—所得丁苯胶的结构为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D型—这种纯核-壳丁苯胶完全是以PS为核PB为壳,当然也存在一部分的均聚物(纯PS粒子和纯PB粒子);B型—形成以PS为核、PB为壳的核-壳丁苯胶乳。在这种核-壳结构胶乳中,其核并不完全是PS,而是掺杂有一定量的PB,壳层则大部分为PB,这种类型是较理想的情况,制备这种SBR时,B单体分二次加入,第一次投料的混合单体就生成了掺杂有PB相而又含有较多PS相的核,后期加入B单体使其在富含PS的共聚物核上包一层富含PB的共聚物壳,富PB的壳层能产生交联,保护橡胶粒子无论在接枝MS过程或与PVC共混及其它后处理过程,始终以完整的橡胶粒子形态存在,在MS壳层接枝体系中,B型SBR种子主要是这种完整的橡胶粒子。得到较完整的接枝层。
胶乳粒子的形态不同,所得MBS的形态也不一样。宏观上,表现为MBS性能的差异,也就是对PVC抗冲、透明及抗折迭泛白等性能的改性效果是不一样的(见表4-4)。
表4-4 不同SBR核结构的PVC/MBS共混物的改性效果
MBS类
型
A
B
C
D
日本MBS B31
B51 13.52 83.8
纯PVC 4.2 86.4
抗冲强度 11.03 15.10 16.60 13.03 14.68 (kJ /m2) 透光率
82.6 86.8 84.1 71.4 84.7
(%)
四种MBS的增韧PVC效果是B、C > D > A。
从上表可看出,B、C型MBS对PVC的抗冲改性效果优于A、D型MBS。在B、C共
6
混体系中,起增韧作用的SBR粒子形成PS次包裹物,具有蜂窝状微观结构,使共混物很好地融合了橡胶和塑料的优良性能,增韧效果好。
含有包藏大量PS的与无包藏的分散相橡胶粒子在共混物中引发银纹的作用及形态变化方面完成不同。有大量PS包藏物的粒子在外力作用下,粒子被拉长,而其中的PS包藏物因模量较高而基本上不变形,于是,橡胶局部地产生微纤化,但它们被包藏的PS微区隔开,故不会产生大的空隙,因此在银纹化和形变过程中,发生粒子尺寸变化的同时,并未产生有害的空穴。不含PS包藏物的橡胶粒子,在试样受力时,胶粒作为整体产生形变,若沿张力方向伸长为λ,在侧向必伴随着明显的收缩λ1/2,由于处于胶粒表面的接枝物不可能这样变形,便产生了细小的垂直于外力方向的橡胶“系带”,连接橡胶粒子外层和银纹之间,系带承受较大的应力,因此很易被破坏,并发展为空隙,进而促进银纹的破坏,所以为实现有效的增韧,应尽量减少无包藏的橡胶粒子,而且以内包藏区域尺寸小,个数多为好。B型SBR粒子正是具有如此结构,富含PB又掺杂少量PS的外壳包裹着PB-PS微蜂窝状的富PS核。C型SBR粒子也是含有较多PS内包藏的无规共聚物粒子。
B、C型胶粒增韧效果优异的原因可归纳为:①胶粒中PS包藏物的存在,起到了塑料补强橡胶的作用,限制了胶粒内部因受力产生的小银纹向大裂纹发展,而且不致因软的橡胶相的加入造成塑料相PVC的模量有较大下降;②橡胶核(尤其在表面)少量PS的存在,可防止PB的高度交联,有利于进行MS壳层的接枝反应,因为接枝反应主要是通过活性链对胶核表面的链转移反应,而链转移的位置主要是PB双键的α-H,也有部分是打开双键的反应,因此,交联度太大,即双键失去太多,实现接枝的链转移反应机会就减少;③橡胶相中掺杂了塑料相,增大了橡胶相的有效体积,从而强化了少量橡胶的增韧效果。
D型SBR胶粒虽然有与B、C型相同量PS,但由于包藏区域尺寸大,个数少(一个PS核);A型胶粒中PS包藏物少(B∶S=90∶10),而且橡胶粒子数目也少。因此,四种MBS
的增韧PVC效果是B、C > D > A。
比较表4-4中各种PVC/MBS共混物的透光率得大小顺序为:B > C > A > D。
非均相共混体系中,影响光学性能的主要因素:①分散相粒子的大小;②两相界面粘合状况;③两相折光率匹配情况。
A:PVC/MBS B:PVC/MBS C:PVC/MBS D:PVC/MBS PVC npvc=1.539 nSBR=1.524 nSBR=1.542 nSBR=1.542 nSBR=1.542 (-0.015) (-0.003) (-0.003) (-0.003) 微观结构较C nPS=1.591(+0.052) 好,光散射缺陷较C少 nPB=1.49(-0.049)
四种SBR粒子尺寸相近,故其对共混体系的影响相近,若说粒子体积因素对光透过造成障碍,A体系胶粒数量少,造成的障碍小,应该是A的透光率最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说明是其它因素造成的差别更主要。对实验事实可作如下解释:
四种MBS的投料比B∶S∶M均为40∶33∶27,而接枝转化率都大于95%,故产品的组成可近似地以投料组成代替。由折光率的线性加和公式求得的折光率为1.534,与PVC的折光率1.539相近,但考虑到共混物中真正以分散相存在的是MBS的SBR核,壳层由于PMMA
7
的δ与PVC的δ值相近,两者可达到几乎链分散程度,因此接枝层对共混物的透明性
影响较小,主要的影响来自SBR核的组成和结构。当B∶S=65∶35,计算得到折光率nSBR=1.542,极接近npvc=1.539;A体系的胶核为丁苯90,其nSBR=1.524,与nPVC?1.539相差较大。因此B、C型MBS与PVC的共混物的透光率比A型高。又由于B胶核的的微观结构比C型均匀,粒子完整性好,接枝率高,故B型MBS与
PVC的界面相容性比C型好,而B型MBS的内在相容性,即核与壳的结合也比C型好,因此,B型共混物中导致光散射的缺陷必定比C型体系少,透光率就更好一些,甚至比PVC/B31型MBS及空白PVC的透光率还高。
D型SBR核虽然也是B∶S=65∶35,但它的结构类似于两种不相容的均聚物,而nPS=1.591,nPB=1.49,它们彼此以及与nPVC差别都很大,接枝率也较低。同样的原因也造成这四种PVC/MBS共混物的折迭泛白现象的严重性是A、D > C > B。
表4-5 不同SBR结构的MBS玻璃化转变温度
MBS类型 B C A Tg1(℃) Tg2 (℃) Tg2- Tg1(℃)
-59.2 132.7 191.9
-23.2 138.7 161.9
-22.0 144.5 166.5
D -68.0 128.8 196.8
核-壳相容性:B > C > A > D
B型与C型MBS核与壳的相容性较好(TgPB=-72℃,TgPS= TgPMMA=105℃,)。
2. SBR核粒径的影响
在核-壳结构与PVC共混体系中,真正起橡胶增韧作用的是SBR胶核,一般而言,随着SBR种子粒径增加,MBS粒子的接枝层更厚更完善(见表4-6)。
表4-6 SBR与对应MBS的粒径
930 1110
1050 60
1300 95
SBR粒径(A°) MBS粒径(A°) 接枝层厚度 (A°)
1350 1650 150
组成及质量相同的SBR粒子尺寸愈小,粒子数目就愈多,总表面积也愈大。
于是随着种子的粒径减小,接枝率增加,而接枝层厚
4623度减少(见图4-4和表
44204-6)。
403632
8 900 1200 1500 18002100)粒径(A°171411600 图4-4 SBR的接枝率和PVC/MBS共混物 抗冲击强度与SBR粒径的关系抗冲击强度, kJ/m接枝率,%2
PVC/MBS胶粒尺寸:1000-2000 A°
表4-7 不同SBR粒径的PVC/MBS共混物的透光率 SBR粒径(A°) 650 930 1570 1840 纯PVC 透光率(%) 85.5 86.8 83.7 83.4 86.4
综上所述, MBS所用的丁苯胶乳粒径以900~1000A°为宜(可见光波长:400-700 A°)。
3. SBR核凝胶含量的影响
一般要求其凝胶含量不低于70%。
影响凝胶含量的因素有聚合温度、转化率、体系中丁二烯的量及其加料方式、链转移剂和交联剂等。下面仅讨论凝胶含量与体系中丁二烯的量及其加料方式的关系,并将不同凝胶含量的胶乳在相同条件下接枝,观察凝胶含量对PVC/M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① 凝胶含量与体系中丁二烯的量及其加料方式的关系
丁二烯与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丁二烯可发生1,4加成或1,2加成聚合反应。凝胶的生成主要是通过1,2结构单元的双键打开,形成交联。
[ CH—CH2 ]n [ CH2—CH ]mCH=CH2 [ CH—CH2—CH2—CH ]nCH—CH3CH—CH3[ CH—CH2— CH2 ]m—CH
当体系中丁二烯含量增加时,聚合物残存的双健数目增加,因而交联的可能性增大。若采用两次添加丁二烯的加料方式,使得胶乳粒子的外层丁二烯的浓度大大提高,则交联的可能性也增大,在转化率不高,B:S只有65:35的情况下,往往也能获得较高凝胶含量的胶乳(如表4-8)。
② 凝胶含量对PVC/MBS性能的影响
表4-10 凝胶含量对PVC/MBS性能的影响
9
凝胶含量 (%) 78.22 84.14 81.03 79.26 PVC/MBS抗冲击强度
(kJ/m2) 17.72 16.41 14.44 13.28 PVC/MBS透光率
(%) 81.22 86.12 83.30 86.10
§4 MBS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
一、乳化剂的选择 机械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胶乳粒径 乳化剂效率 阴离子型乳化剂 好 欠佳 小 高 非离子型乳化剂 较差 好 较大 低(聚合速度相对较小) 对PVC改性剂的选择,要求改性剂的粒子有一定的大小,一般大于1000 A°为好。要大于100nm的话,乳化剂浓度有一个最低值。对合成ACR而言,乳化剂浓度为3%左右(占单体)。
在MBS的制备中,一般采用的乳化剂是二种阴离子型乳化剂——歧化松香皂和硬脂酸钾的复合。歧化松香皂在低温时对胶乳的保护作用优良,后处理时,也较易除去。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较高(0.025~0.03mol/L, 25℃),因而单独使用时,聚合速率较低;而硬脂酸钾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0.0012~0.0015mol/L,25℃),可使反应
速率加大,但硬脂酸钾粘度大,难加料而且成本也较高。因此,采用歧化松香皂和硬脂酸钾复合乳化剂。一般当歧化松香皂/硬脂酸钾=3.5/1.5时,可获得较理想的聚合速率。歧化松香皂比例太大时,聚合时间延长。乳化剂用量越大,聚合速率越大,但乳化剂用量增大,胶乳粒子粒径变小,而且,对种子聚合而言,在第二阶段聚合反应过程中,易形成新粒子,此外,后处理时,也难除尽,这对PVC/MBS共混物的透明性是有影响的。因此,在体系稳定的前提下,乳化剂的用量不可太大,尽量少加为好(见表4-11)。
在以SBL为种子接枝S、MMA的多阶段乳液聚合中最好不加乳化剂(预防形成新粒子和减轻后处理)。
表4-11 乳化剂对MBS接枝率和PVC/M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接枝率 接枝效率 抗击冲强度 透光率 浊度
乳化剂
(%) (%) (kJ/m2) (%) (%)
不加 48.94 55.80 16.7 87.5 3.2 加3%(占单
44.70 49.48 8.9 86.0 3.5
体)
二、引发剂(体系)的选择
1. 以水溶性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种子乳液接枝聚合的原理
10
§5 结 论
综上分析,制备高抗冲高透明型的MBS树脂应基于以下几点:
1. 采用丁苯比为65~75/35~25、丁二烯分二次投料,粒径为900~1000A°的核-壳结构丁苯种子胶乳(SBR);
2. 以水溶性的K2S2O8为引发剂,引发剂浓度为2mmol/L(水相)、按SBR/SM=60/40、S/MMA=40/60进行S和MMA的种子乳液接枝聚合;采用间歇-溶胀法加入接枝单体,先接枝S,后接枝MMA,反应温度为55~60℃,控制MBS的接枝率在40~60%;
3. MBS中B含量在40~45%的范围内; 4. MBS的微观结构为多层的核-壳结构;
5. MBS的核-壳结构规整,接枝层均匀地包裹丁苯核,且具有一定的厚度,最好为100~200A°;
6. MBS胶乳粒子的大小均匀,粒径在1500~1600A°为好。
达到上述要求的MBS作为高抗冲击高透明的PVC改性剂,改性效果优异,当100份PVC中加入8~10份这种MBS后,抗冲击强度可提高为原来的4~5倍,共混物的透光率在85%以上,耐折迭泛白性能良好。综合性能可达到目前处于世界先进的日本B31和B51牌号MBS的水平。
16
正在阅读:
接枝共聚物增韧聚氯乙烯04-24
高中语文必修1所有文言文词语解释05-23
某五星级宾馆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6-10
实施医药产品策略 - 图文06-22
2015某益新中学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评06-24
2014政法干警无领导小组讨论备考:排序类问题题型详解12-26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01-02
兰大《钢结构》15秋在线作业201-29
失恋33天魏依然语录02-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增韧
- 共聚物
- 聚氯乙烯
- 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 高分子物理习题和答案
- 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变压器个人工作总结
- java-ServletConfig-ServletContext-重定向、请求分派理解汇总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外积累
- 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先进事迹
- 安全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VC++基础控件案例图详解
-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 青岛大学砼施工方案
- 三相电星形接法中性线的作用(负载不平衡)
- 关于阿根廷,巴西的投资环境分析
- 钢箱梁焊接
- 2017-2018北京海淀区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及参考答案
- 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分析
-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 2013经济学导论笔记
- 划分句子成分及答案
- 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