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期末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04: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地狭(苏伊士运河)、红海;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2、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运河)断续相连;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好像是一块大陆分离开来的。

3、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洋脊贯通四大洋。

大陆架是指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

4、板块边界可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板块边界。

5、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6、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 ℃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 ℃,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

成因: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称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较多。

植被和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7、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指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8、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9、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者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结构,其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将会随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

10、厄尔尼诺: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

11、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12、沙漠化概念: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

沙漠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沙漠化的发展结果,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地表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等。

第二章

1

1、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个组成部分之间饿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内在联系性、空间组合性、动态演变性。

第三章

1、洋流的分类与成因:洋流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可分为: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梯度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而产生的风海流;由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成为补偿流。

风海流:在风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风对海水的应力,包括分风对海水的摩擦力和施加在海面迎风面上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海流,是海流中比较稳定的一种。 2、海洋能: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

3、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污染物的种类有: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与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

第四章

1、人地关系是怎样表现的?

1)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

人地关系:此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虽然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活动能力同其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距甚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其他生物所不及的大范围迁徙和生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漫长的。 2)农业社会

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 人地关系: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和打制的石器为主。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它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传统农业社会:出现了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的种植业。

人地关系:传统农业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工业出现而言)。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工业社会: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形成时,大约在19世纪70年

2

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

人地关系:整个发展历程虽然短暂,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4)信息社会: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

人地关系:信息资源的利用改变了我们队资源的狭隘认识,不仅丰富了资源内海,而且在各种资源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信息社会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和系统网络,使网上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对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再生资源的利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步入信息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这并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2、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地退化(森林退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正在加速;诸如病原体(疯牛病等)及疾病(艾滋病等)的扩散、环境难民等都带有全球性质。

3、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与贫困做斗争;确立“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发展方式;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4、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要点:环境保护、发展援助、清洁水源、能源开发、绿色贸易。

第五章

1、民族: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种族:亦称人种,主要指在生理上和形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特征。

3、民族同化:部分民族的消失,即被同化的那些民族消失了,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了。民族同化又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4、民族融合:指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的地域,通过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的东西日益增多,各个民族原有的特征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别于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

5、世界三大宗教: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

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 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

6、世界文化分区主要划分为东、西文化两个区域。 东方文化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历史基,它首先表现出扩张的特征,宗教生活和宗教建筑占据着居民生活和聚落的中心。

7、世界城市化问题:城市贫民问题,主要发生在各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城市犯罪问题,与城市贫民相联系的就是城市犯罪,低收入和失业是激化社会矛盾的根源,社区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管理的薄弱是滋生犯罪的土壤,因此,大城市犯罪现象相当普遍;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和噪音污染等。 8、陆地中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3

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 从原料地来看

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 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

该地带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中东一些国家更成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不仅使得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故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从消费地来看

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世界的发达国家及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 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

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 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

其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 2)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

首先,是以英国一级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也就是产业革命时期,或称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其次,为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再次,为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的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及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 9、生态经济:人类在认识到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受到明显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将变得日益严峻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准则的经济发展,具体的经济方式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以及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生态省得建设。

第六章

1、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大,地势起伏极端,地形类型复杂,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大陆东缘有岛弧带。 2、气候:(1)强烈的大陆性。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大陆度均在50%以上。

(2)典型的季风性。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3)类型的复杂性。除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最好有气候分布图)

(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这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其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如亚洲具有世界上少见的冷、热、湿和干燥的极端地区。 3、综合评价(分区) 优 势 劣 势 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冷湿,光水及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石油、热资源不充足,永冻层广布,大河天然气、煤炭、铁、锡、铜、锌、多北流,易泛滥,并形成大面积的金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湖沼地带,因此大部分地区自然环4

北亚大区

境恶劣,不利于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的展开 光热资源充足,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广布。适于畜牧业发展,农业全深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部需要灌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地表径流贫乏,水资源严重短缺 化的资源潜力巨大 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多天然良港。典型的季风气候,雨大陆东缘地质构造复杂,多山且火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山、地震频繁,并易受台风侵袭,生长。水及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给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危害 矿产资源丰富,为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气候湿热,水、热、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和锡、钨、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农业的发 展,使该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农矿产品产区和出口区 位于低纬地区,季风气候为主,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条件和大河,水、热资源丰富;大部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从区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源丰富。而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世这些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利于工界上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 农业的发展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丰富的石地处内陆地区且以高原地形为主,油、天然气资源,使其成为全球地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等,又不利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焦点 于经济发展 中亚大区 东亚大区 东南亚大区 南亚大区 西亚大区 4、领土及地缘关系问题:北方四岛(齿舞、色丹、国后、择捉)、朝鲜半岛、克什米尔、中

印边界、油气地缘、海洋国土问题(独岛、钓鱼岛等岛屿、南海诸岛) 5、绿色革命: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

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结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

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6、西亚的地理位置:亦称西南亚,是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的亚洲广大西部地区,共有20个国家。

7、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960年9月成立,其成员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

5

日本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地域

第七章

1、欧洲地形特征: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大致可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将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 (1)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单一。 (2)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地形比较复杂。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 2、欧洲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显著。 欧洲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1 000 mm之间,降水量由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其中,高大山脉的西部迎风坡是降水丰沛区,平原及半岛内陆是降水稀少区。年温差小,冬季一般在-15 ℃以上,夏季在15~20 ℃之间。气候类型区分布的地带性特征突出。

3、南欧区:南欧区主要包括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三大半岛及其附近岛屿。该区主要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和隆起的高原,地表海拔较高,起伏较大;冬雨夏干的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耐旱常绿植被等都构成了南欧区的共同特征。 4、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⑴ 欧洲的一些民族语言成为世界性语言,像英语和西班牙语。

⑵ 欧洲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管理技术逐渐扩散到全球,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近现代社会。

⑶ 欧洲不仅产生了资产阶级,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扩散到全世界。

⑷ 欧洲的生活方式、宗教、音乐、美术和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普

6

遍接受和采用。

5、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1)国际贸易、金融方面长期的经营历史,对许多外国银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2)在长期的金融业务中,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最完备的通讯网。 (3)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别对外国银行的管制,比较适宜。 (4)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也都抱欢迎态度。

(5)金融企业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融中心,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机构成为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的必然要求。

(6)伦敦、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的东京之间大致相隔8个时区,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里可以实现工作时间的接替(按8小时工作日),这样就保障了全球的金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里进行。

6、自然条件的优、劣势分析: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优势;多样的气候;完整的水系;能源资源贫乏。

7、法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劳动生产率高;农业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

8、德国鲁尔区: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主体部分位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通常以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区内城市密集,特别是南部地区各市区之间没有明显的间断,工厂、住宅与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鲁尔区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部 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 鲁尔区成为德国重要工业区是同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煤炭资源丰富;便利的水陆运输和充足的水源;离铁矿区较劲;面向西欧、中欧的广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消费中心 衰落原因:

1) 产业结构单一

2) 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 世界性钢铁过剩 4) 环境污染严重 采取的措施:

1) 制定规划,统一整治

2) 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3) 调整工业结构布局 4) 拓展和完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7) 重视和发展第三产业

9、休克疗法:在肯于承担巨大的暂时经济衰退的风险条件下,对已

有的经济体制实行全面的和迅速的改革,力求在短时间里度过阵痛,实现 彻底的体制转轨。具体的做法包括:放弃国家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放弃政 府对工业企业和农场的所有权,放开资金、土地、资源、人才等要素市 场,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

第八章

1、非洲气候特点:干燥、暖热、气候带南北对应。

2、非洲大陆的轮廓:北宽南窄,海岸线平直,半岛和海湾很少,整个大陆呈现完整的块状,

7

使其缺少天然良港。

南至点:南非的厄加勒斯角(22°02′E,34°51′S) 北至点:突尼斯境内的本·塞卡角(吉兰角)(9°50′E,37°21′N) 冬至点:索马里的哈丰角(51°24′E,10°27′N) 西至点:塞内加尔的佛得角(17°33′W,14°45′N)

3、非洲贫困的原因:殖民主义掠夺是造成非洲国家贫困的最重要的历史因素。

生产资料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形成贫困的结构性因素。 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是造成非洲贫困的又一大因素。 非洲的人口增长过快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剧了非洲的贫困。 艾滋病病毒的肆虐使非洲大陆愈加贫困。

第九章

1、北美三大地形: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科迪勒拉山系的落基山脉)

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中央大平原与五大湖) 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2、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

1)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

2)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

3)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3、美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以认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

4、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1)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

美国濒临两个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虽不能阻碍它和旧大陆的联系,但却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境。

8

2)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形: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利的条件。 气候: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 水文: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

矿产 :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 3)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

4)雄厚的经济性资源: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庞大的金融产业;科技信息遥遥领先。 5、美国大农业图

6、美国农业的特点

1)世界上规模最大,用世界最新科技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2)美国农业生产像工业一样,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控制欲加强; 3)商品性很高;

4)部门结构比较完整,作为农业基本部门的种植业得到充分发展; 5)高度产业化(因地制宜); 6)最严重的问题时生产过剩。

7、南美主要地形构造:东部巴西高原、中部亚马孙平原、西部安第斯山脉。 8、自然条件特点与环境评价 1)高原与平原为主的地形

2)水热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3)热带雨林广布,环境效益突出 9、巴西的主要城市:

圣保罗:巴西第一大城市,也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里约热内卢:著名的天然良港,巴西最大的金融、文教中心以及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和最大的商港。

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成为巴西国土开发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基地,巴西新的现代文化从海岸向内陆文化转移。

第十章

1、大洋洲的概念:大洋洲通常指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地跨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的大

9

陆和岛屿。

狭义的大洋洲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伊里安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广义的大洋洲除上述地区外还包括太平洋东南部的岛屿。 2、半环状气候带形成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呈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第十一章

1、南极洲的气候:

世界寒极——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5℃,最低气温-89.6℃,堪称“地球冷源”。

地球冰库——南极大陆冰盖平均厚度2 500 m,最大厚度4 800 m。冰的总体积2 544×104 km2,占全球总冰盖95%,被寓为“地球冰库”,“冰雪王国”。

白色沙漠——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55 mm,大陆中部地区仅3~5 mm,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

世界风极——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全州平均风速17.8 m/s,最大风速100 m/s,素有“暴风故乡”之称。 2、中国的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 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 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 海拔4093米的冰穹A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1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