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试卷5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5 2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元明清文学史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 _宫阙万间都作了土_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亡,百姓苦___________ 。

2、有日月朝暮悬。??地也__你不分好歹何为地?____________________,天也__你错勘贤愚枉

做天!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 4、金玉其外,_______________ 。

5、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人元稹的《__莺莺传___ ___》。 6、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___魏禧________________、____汪琬____________。 7、《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 纪昀 。

8、明传奇“四大声腔”指海盐腔、 余姚腔 、昆山腔和 弋阳腔 。 9、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 独抒性灵 、 不拘格套 。

10、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 李东阳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南戏之祖”是对元末南戏(C )的誉称。

A《拜月亭》 B《荆钗记》 C《琵琶记》 D《白兔记》 2. 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C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张养浩

1

3.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A )语言的一大特色。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4 .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D ) 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昆山腔 5. 《宝剑记》取材于哪部小说?( B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演义》 6. 《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宝玉和( C )的关系? A黛玉 B湘云 C宝钗 D袭人 7 .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出现于(B )。

A. 明中叶 B. 明末清初 C. 清中叶 D. 晚清 8.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B )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花部农谈》

9. 孔尚任《桃华扇》善于刻画政治历史人物,其中被刻画成八面玲珑的政治掮客是( C)。 A阮大铖 B 马士英 C杨龙友 D吴次尾

10. 《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C )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贵族小姐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 分) 1. 元杂剧的活动中心在金陵。 2. 明代诗学的主要特征是复古。

2

3. 《单刀会》的英雄主角是三国的张飞。 4. 清代格调派的代表人物是翁方纲。 5. 杂剧《梧桐雨》写的是王昭君的故事。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唐宋派

2、常州词派

3、南洪北孔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结合作品,简述张岱小品文的特色。

3

2、简析孙悟空这一小说形象。

3、以《促织》为例,试述《聊斋志异》的情节特色 。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思想成就均造极境的佳作。尤其是情节内容虚实相间、意蕴深存,情节进展的曲折起伏、悬念迭出以及场景描绘精练传神,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中,难寻出其右者。

作品开篇即点画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渲染出极强烈的悲剧气氛:宫中荒;县令献媚构祸;市井渔利兴波; 晋暴敛成灾;百姓们却倾家荡产。一种另人切齿的悲愤透过这幅鬼蜮横行、民不聊生的地狱般图景迎头袭来为故事的展开极其审美效果的深化营造出一个必要的心理环境。

故事刚一开端便荡起波澜:书生成为人,被 吏敲官破产,“忧闷欲死”。妻子的建议似一丝生,于是成名“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但仍无结果,反被追此杖责,打得无法走路,“惟思自尽”——这是成名的又一次陷入绝境,也是情节的第一次起伏的完结。接下来虚幻色彩极浓的成妻问卜是减缓解奏、拓展表现空间、铺垫下一起伏的翻空之笔。它以虚映实,增强了写实部分的感染力度。那只是被视为“连城拱壁不”的小虫,使成名一家转危为安。

然而,成子的好奇使刚刚见到希望又消失于更惨痛的悲剧之中。九岁的儿子也深感一家人的生路断送己手,因而投井自尽。如此横祸自然另成夫妻“抢呼欲绝”。所幸儿子竟起死回生,这该是多么难以言述的狂喜欣慰啊!可是,成名却因“蟋蟀笼,则气折,亦不复以儿为念”——成名第二次陷入绝境。更大的一次情节起伏也告完成。

4

接着,成名三获小虫,并经历了斗虫胜鸡的两次跌宕,终于熬出了苦海。完成了第三次起伏。此时作者才公布了那只战无不胜且擅长舞蹈的神奇小虫的谜底——原来它是成名之子的灵魂化身。在这个怪异答案中,在一个九岁孩子的生生死死中,作者不露声色的寄予了多么深重的悲慨。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成名这个力学多年而无所成就的老童生竟因儿子化作的小虫否尽泰来。县宰、抚军也“并受促织恩荫”。这个貌似俗庸的喜剧式结尾,又暗蕴着作者几多激愤!

最后应补充两点:第一,在三次情节起伏的叙写中,又包含着许多次一级的曲折波澜;第二,成名后捉虫和斗虫胜鸡的精彩描写亦属文言小说中无与伦比之典范。请同学们再三品味,选择其一,写出评论文字。

六、论析题(第1题10分,共25分)

1、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及其叙事艺术。

5

2、试论《红楼梦》是如何揭示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1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