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9-22 08:17: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调查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总学时(实践学时): 执笔者: 修(制)订日期:2012 适用专业: 审阅者:张辉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该课程是中药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课。通过讲授与学习,将社会调查方法的确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来介绍各种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让学生较好的掌握从选择调查题目开始,直到完成调查报告为止的整个社会调查过程。培养与锻炼学生独立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总学时分配

总学时 32 讲授学时 16 实验学时 16 实训学时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

专题一:市场调查及调查方案的设计(4课时)

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作用、类型和题材 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选择调查方案

以完成选题的四个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为重点 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

2、掌握选题的途径和方法;能够通过实践完成使调查课题明确化的要求 以调查设计的具体方案为重点 1、了解并清楚调查目的 2、掌握分析单位和时间框架

3、能够较为准确为自己的调查课题撰写详细可操作的方案 专题二:调查方法与抽样设计(4课时)

本章介绍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方法,掌握概率抽样的原理和程序,熟练掌握概率抽样方法,了解非概率抽样方法。

教学内容: 数据的来源 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数据的误差

抽样设计

专题三:问卷设计(4课时)

以完成高质量的自身调查课题问卷为重点

教学内容:

了解问卷的概念和结构 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步骤 熟练掌握问卷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掌握问卷问题的语言、提问方式;问题的数量和顺序 掌握如何避免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能够在多次练习之后掌握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 专题四: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4课时)

本章首先介绍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然后介绍不同类型数据的整理与图示方法,最后介绍图表的合理使用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理解数据预处理的意义,重点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以及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制作。

教学内容: 数据的预处理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合理使用图表

专题五:数据分析1-非参数检验(4课时)

了解非参数检验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符号秩次检验、秩和检验、秩次方差分析等几种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非参数检验的特点

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非参数检验适用于哪些情况,有何优缺点。 符号秩次检验(重点) 一、小样本的情况 二、大样本的情况 秩和检验(重点) 一、小样本的情况 二、大样本的情况 秩次方差分析(难点) 一、单向秩次方差分析

二、双向秩次方差分析

专题六:数据分析2-列联与方差分析(4课时)

理论介绍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能够使用spss软件进行列联与方差分析。

掌握比率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χ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比较)的χ

2

2

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

检验。熟悉行x列表资料(多个样本率比较,

两个或多个构成比比较,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的χ2检验。

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了解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掌握上述两种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法及用于多个平均数之间比较的q检验;了解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实验设计和基本思想,并掌握其方差分析的方法。 专题七:数据分析3-回归与时间序列分析(4课时)

理论介绍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能够使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与时间序列分析。 介绍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掌握相关系数的测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介绍一些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中各观察值的对比分析和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构成要素、作用及编制原则,掌握平稳序列和趋势型序列的预测方法。 专题八:调查报告的撰写(4课时) 以调查报告的最终圆满完成为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及其类型 2、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3、掌握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写作的异同 4、熟练掌握撰写调查报告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课程实验(实训)环节内容 一、 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该软件包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在研究中科学地进行数据处理的水平。

要求学生掌握SPSS for Windows功能和应用技术,包括数据的录入、探查、初步整理、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均值差异性的假设检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内容

正态分布、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基本原理、小概率事件原理、方差分析基本原理、?2检验基本原理。

1、数据的录入、探查、初步整理 2、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3、均值差异性的假设检验 4、卡方检验 5、方差分析

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时间序列分析 五、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调查的各个环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有可能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2、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第一个阶段(选题),重点突出选题的方法、意义及原则,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尝试选择他们最终取得成绩的调查报告的题目;第二阶段重点放在调查问卷设计上;第三阶段是调查环节的实施,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问卷的步骤和要求在实地展开调查;第四阶段——分析统计,重点放在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变量分析上,讲清原理,学生自己进一步的练习和掌握;最后是完成调查报告阶段,由学生自行完成,从报告题目的确定、框架的建构、表格的处理到文字的表达、封面的设计,学生为主,教师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3、3-6人的小组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帮助;

4、突出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学手段的改革保证了高密度信息量地灌输、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具体操作,以及学生的系统掌握。

六、课程的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方法课,采用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核。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大作业占60%。

七、本课程的先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八、建议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资源网站 建议教材:

王玉华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资料:

1.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5版) 2.水延凯编:《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3版) 3.水延凯编:专题调查及实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3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0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