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4-01-26 23: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具体运用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生产关系极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劳动(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 ①劳动—劳动力有目的的支出 ②劳动对象—劳动作用的客体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东西 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标志生产能力的高低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2)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①人们按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去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②人们通过劳动,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物质产品的过程。 ③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 (3)生产力的含义

(1)含义:人们改造、变革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3)生产力三要素的关系:劳动者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2.生产关系?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过程均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过程均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且是周而复始的有机整体。

广义: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单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四)经济规律 1.概念诠释:

(1)含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特点:是客观实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离不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带有阶级性。

1

(3)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移;人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人能够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人能够利用经济规律。 (4)经济规律的类型:三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②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③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自身的内部矛盾。

3.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的作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的发生变革。

②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新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特别是旧的意识形态并不会轻易退走,必须经过长期的变革过程,才能使新的上层建筑完善化,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①上层建筑总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新的先进的上层建筑是摧毁旧的经济基础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发展的强大力量;旧的腐朽的上层建筑是维护过时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反对力量。 ②革命阶级要变革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经济基础,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旧的上层建筑展开艰苦复杂的斗争。这是社会永不停止的过程。

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可以看到:

研究生产关系不能孤立的进行,必须联系决定它的生产力和对它具有反作用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五、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类社会,就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历史科学,因此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二)科学的抽象法

科学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

研究方法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叙述方法则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从本质规定到现象说明。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能通过实验室研究分析问题,只能通过科学抽象来进行。 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制度下,都纵横交错着许多庞杂零乱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必须舍去错综复杂的干扰因素,探究其本质因素。

2

(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方法是简单到复杂的方法,指的是思维逻辑;

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发展的真实轨迹展开研究的方法,指的是历史逻辑。

(四)其他方法的借鉴

这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方法和经济科学中的某些方法。 凡是有益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都是可以借鉴的。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劳动价值论)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为什么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 第一、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选择合理的起点

第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最简单、最常见、 最有丰富内涵的东西

第一节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一、商品二因素(原始社会后期才出现) (一)什么是商品 1.含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即是为了出卖(利他)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1)含义分析:交换:生产者的目的性 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 (2)商品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社会分工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所有权必须清晰,交换才不至于畸形。 生产力发展是商品产生的根本原因 (3)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封建社会以前)和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工业革命之后)内容、数量、规模上的变化。

(二)商品二因素分析:使用价值和价值

1. 商品的使用价值

(1)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即物的有用性。

(2)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可以感觉到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形态无关。 (3)商品经济条件下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4)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质指的是不同的用途和性能,量指的是约定俗成的或法定统一的计量物品的自然尺度。

(5)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别人需要,而不是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 (6)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有着根本区别: ?商品具有利他性,是为别人生产的

?商品作为社会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进入消费,所以使用价值是物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价值

(1)商品的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为什么能够相交换?为什么可以在量上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交换是因为凝结着等量的人类劳动,或者说价值量相等。 (2)商品的价值

3

①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感官感觉不到的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人与人的关系

④商品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同存在于一个商品体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构成商品体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③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价值的实现为条件 (2)二者是矛盾的:

①反映的关系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②相互排斥,不可兼得。要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 ③交换成功,二者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Eq废品不是商品,其生产目的没有实现(交换) 马克思:

交换双方“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流通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自由!因为商品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 --《资本论》第二章P102 如果没有所有权,所谓“自由、平等、边沁”都是空的。

马克思研究单个商品,目的是要从这种资产阶级财富最简单的细胞开始,逐步研究资产阶级财富的总体。如果这个总体的细胞(单个商品)没有所有权因素,那么总体本身就没有所有权因素,因此,若不阐明简单商品包含的所有权,就根本不可能说明总体商品的所有权,更不可能论述特殊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的所有权。

因此,商品应该是所有权、使用价值、价值三因素的统一:

没有所有权便不能进行交换;没有使用价值则不能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便没有交换的意义。 综上分析可知,商品应该是三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之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形成社会分工。职能: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回答进行或用什么形式进行的问题。

2.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的支出或消耗,撇开具体劳动无差别的劳动,更应理解为商品经济的社会关系,因为劳动交换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产品交换简介进行,要以价值为基础,从而决定了具体劳动还要还原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职能: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回答的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共性,即耗费时间多少的问题。

具体劳动 表现 私人劳动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矛盾加剧 即为资本

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抽象劳动 体现 社会劳动

3.二者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凡是商品都具有这二重性,共存于一个商品体之中。当商品进入交换过程是,就可能出现具体劳动能否还原成抽象劳动的问题。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了,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以后,具体劳动才能被转换成抽象劳动,矛盾才得以解决。

4.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4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劳动二重性反映的) (一)私人劳动: (二)社会劳动:

(三)二者的矛盾关系:

1.二者的矛盾是由产生商品生产的两个条件形成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二者矛盾的表现(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上和品种上符合社会的需求,但劳动的私人性质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以致私人劳动不能或不能全部转换为社会劳动。)

3.二者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反映。 ?该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主观上是由自己劳动,客观是是为社会劳动。 ?该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发展的总趋势:

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简单商品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私人劳动和社会矛盾的进一步转化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而简单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4.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价值大于等于还是小于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关系到补偿和盈亏问题,关系到竞争能力和胜败。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

(一)简单劳动: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平均具有的劳动力支出

(二)复杂劳动: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力支出

5

(三)二者的关系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等于若干倍的简单劳动形成的价值量。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简单劳动的标准而变化。 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的简单抽象劳动确定的 小结(关于劳动):具体劳动不能比较必须还原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差别也一律还原为简单劳动。为了比较劳动量,必须将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化为同质的人类劳动,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的倍数,从而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关系。即商品和价值体现生产关系。 三、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反比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大多数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人所使用的时间),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二)社会劳动生产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商品所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示) (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商品的数量和每一商品的价值量。 (三)决定生产率高低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数量、自然条件

市场经济的“尚优”原则: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 同时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为“优”为竞争的假冒伪劣现现象:这一现象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跟人类的私欲、贪婪的人格有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规则秩序的完善+人类产品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这一现象必然会减少 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

人与自然(人的生存环境越糟糕、报复越多、生态的代价换工业文明) 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本真的关系的危机,合作协作精神的危机)

人自身的矛盾(灵与肉的矛盾,失去精神家园为了利益,人伦正常秩序遭到破坏————道德提升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产品丰富才能解决)

第三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

(相对价值形式)一只羊 = 2把斧头(等价形式)

深入分析: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②这种现象的未来趋势?

③等式两端商品的地位和作用: ④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 ⑤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分析: 第一、相对价值形式分析:

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中左边的一极,是主动要表现自己价值的一极。

6

★商品价值的质和价值的量(相同的劳动价值量的交换,约定俗成的)的相对表现? 价值的质的相对表现 一只羊 = 2把斧头

一只羊的价值被斧头表现出来,斧头用自己的使用价值表现了羊的价值,这里的使用价值指的是斧头的自然形式,而不是斧头的用途。

二者同质。二者的具体劳动不同,但可化作相同的抽象劳动,并且已是凝结状态。 价值的量的相对表现:

价值量的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相对价值量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 第二种情况—相对价值量与价值量成反比例变化 第三种情况—相对价值量不变

第四种情况 — 羊和斧头的价值量按不同比例变动

羊的相对价值量变化公式 :xA′= a/b y B′(体现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商品实际价值的变化)

A′和B′为价值量变化了的A和B;a为A的价值量变化倍数,b为B的价值量变化倍数。 第二、等价形式分析:

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价值的代表、价值镜、等价价值形式、价值材料、等价物)。

其特征有三:

一是处在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是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三是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 两者关系:

一方面相互依赖,互为条件(没有一者就没有另一者)

另一方面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一种商品不可能同时处在价值时的两极)

⑥偶然的物物交换中,等价物是个别的,还不能充分表现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质,还具有局限性。因此,必然出现新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 :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如:

飞跃性:首先,商品的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其次,商品羊的价值量同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致相符合。,价值决定交换比例,交换比例的偶然性消失了。

局限性: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各个商品都有它自己的价值表现系列,这些系列互不相同,不统一。

7

每一种特殊等价物的具体劳动,都只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没有统一的等价形式。

3. 一般(价值形式)等价物(间接的物物交换) :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种商品(表现为价值)上 如:

4.货币形式 :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出现了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商品 A B

C

D = X克黄金或Y克白银(货币) E 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必然结果 F 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被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三)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注意:货币作为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作为货币又是特殊商品。 1.货币是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而存在的,是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的使用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是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普通使用价值;二是被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同时又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货币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

8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前两种是基本职能,后三种是前两种职能派生出来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 含义: 充当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2 货币为什么你充当价值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

但是商品能够作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社会劳动的产品,具有价值。因此,劳动时间是它们内在的价值尺度,货币是它们外在价值尺度。

3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4 价格可以是观念上的

5 有了价格,必须有货币单位

6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和联系: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独立职能,它与价值尺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格是价值的派生物,并为其服务的技术规定;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必须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

区别:产生条件不同。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客观要求,而价格标准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作用不同。前者衡量价值,后者则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是计量货币本身的量;变动不同。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这种变化涉及一切商品,因而不影响价值尺度职能,而后者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变化而变化。 7 价格的出现,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价格与价值在质和量上都可能产生背离。一方面,因为价格是表示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的比率,只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因此价格与价值在量上都可能产生背离;另一方面,介个不以价值为基础,不再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即没有价值的东西也有可能有价格eq出卖人体器官 (二)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沟通商品买卖之间媒介的职能就是流通手段 2.货币出现以后,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 商品—货币—商品(W—G—W )

这时商品交换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商品生产者的行为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 第一阶段—卖 商品—货币(W — G ) 第二阶段—买 货币—商品(G — W) 买和卖时空分离,当事人也可以发生变化。

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并孕育着危机。 金银条块——铸币(实际价值与面额价值相分离)——纸币

商品生产者的终极关怀是出卖能否换回起所需的东子,所以其媒介可以改变。 3.纸币:

(1)产生过程:由货币的流通职能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

(2)含义: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纸币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为一定的金属货币量,而这个金属货币量则由纸币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货币流通规律: ①货币流通 ②货币流通规律

③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

9

涨的经济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三)贮藏手段

1.含义:退出流通领域而货币成为财富的绝对形式和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2.理解:由货币质的有限性和量的无限性引起贮藏的欲望;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但是货币储存可能会使有些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转化不了为社会劳动,劳动作废 (四)支付手段

1.含义:在商品赊销赊购夺城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的职能

2.理解: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分离,债权债务锁链关系) (五)世界货币

1.含义:在国际市场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以足值得黄金或白银充当

2.理解: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差额;其次是作为购买手段,单方面向外国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历史的逻辑的发展关系,都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1.含义:

2.基本内容:两个方面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理解第一方面:它要求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必须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它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理解第二方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决定问题,即商品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是由价值量决定的;“实行等价交换”反映的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种表达方式:

(一)语言表达: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图像表达:

(三)图表表达: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上升→生产扩大

↑ ↓ 生产缩小←利润下降←价格下跌←供过于求

理解:

1.价格与价值不一致是经常性的,这种经常性的不一致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 10

规律的现实表现和贯彻方式,并且是唯一的贯彻方式。(为什么价格与价值的经常性背离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一般不会太远

(2)从长远过程看,某商品的价格,高于和低于价值的部分可以互相抵消

(3)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群体中总有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也会有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二者也会相互抵消

2.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1)价值因素—价值量变化,价格一定变化,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2)货币自身的价值量因素—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则会引起价格的涨落。即货币的价值量增加,价格则下跌;货币的价值量减少,价格则上涨。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3)供求因素—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卖者纷纷涨价,引起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纷纷降价,导致结果低于价值。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分配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和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来发挥着作用的。即上面的图表表达 局限性:滞后性,可能供给扩大超过需求,也有可能供给缩小不足需求 (二)自发的刺激生产力的发展,激励创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局限性:生产者对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往往严加保密 (三)优胜劣汰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发财成为资本家,破产沦为无产者

站在时代前沿,分析价值规律作用局限性,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都在发生变异。 四、商品拜物教

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些物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成为人的异己力量统治着人,控制着商品生产者,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为商品生产者所崇拜。

在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产生了货币拜物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又产生了资本拜物教。 莎士比亚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有一点点儿,就可以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菲尔丁(英国):如果你把金子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培根:金钱是个好仆人,但在某些场合也会变成恶主人。 卢梭: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

2012高考文综全国Ⅱ卷选择题第12小题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合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纸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11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商品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什么?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是什么?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趋势是什么?

6.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什么?

7.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是什么?

8.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它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什么?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9.什么是货币?货币本质是什么?货币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0.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11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会产生?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1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14.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5.为什么说价格与价值的经常性背离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6.什么是商品拜物教? 17.讨论题:货币的历史命运 18.计算题:

一、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应该是多少?(16克)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应该是多少?(32克)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和白银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黄金和白银表示,应该各是多少?(4克、32克)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80%,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黄金和白银表示,应该各是多少?(3克、28.8克)

计算思路:由于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原来生产1克黄金,现在生产1.5克,原来5件A商品用黄金表示是2克,现在则是1.5克×2=3克。

由于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80%,原来生产1克白银,现在生产1.8克,且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白银的8倍,5件A商品用黄金表示是2克,等于16克白银,现在则是1.8克×16=28.8克。

二、假定生产1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多少?(4,160,40)

三、2009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0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多少?(600万元和5元)

四、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

12

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是多少? (84,64) 计算思路:

因为本外币的汇率是1:8,所以该商品价格是10元人民币×8=80元; 又因为关税是5%,所以关税是80元×5%=4元。 所以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是80元+4元=84元。

实行零关税后,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其商品的价格应该是80元÷(1+25%)= 64元。

五、某商品2009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4元。2010年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且该国货币升值20%。那么,2010年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应该是多少?(200元) 计算思路:

第一步:1×(1+10%)= 1.1 (原来264元购买1个该商品;现在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64元可购买1.1个该商品)

第二部:264元÷1.1 = 240元(原来264元购买的商品,现在用240元就可以买到了) 第三部:1×(1+20%)= 1.2 (现在1元的购买力相对于原来1.2元的购买力) 第四步:240元÷1.2 = 200元(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货币升值后,200元顶240元) 综合算式:264÷〔1×(1+10%)〕÷〔1×(1+20%)〕= 200元

六、2009年,甲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人民币,2010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美元汇率上升1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甲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是2009年的几分之几?(5/11)基本思路: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甲商品价格为10元÷2个=5元

美元汇率上升10%后,现在甲商品的价格为10元×(1+10%)=11元 5元÷11元=5/11

七、M国一年期定期储蓄利率为1%,N国为3%。如果一年后N国货币相对M国贬值2%,则货币更多的流向哪里?(M国)基本思路: 假设在两国各存入100元,则:

M国一年后收益101 101×(1+2%)=103.02(大于103) N国一年后收益103 103×(1-2%)=100.94(小于101) 所以货币流向M国。

八、假定2010年上半年,某国一单位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43.25元,受多种因素影响,2010年下半年该国货币价值上升了10%,且W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20%。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下半年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较身边上半年的变化幅度是多少?(13.6)基本思路:

下半年货币价值上升了10%,升值后1元的购买力为1×(1+10%)=1.1 下半年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20%,生产率降低后,原来的一单位商品变成 1×(1-20%)=0.8

原来43.25元的商品现在需要用多少货币去购买: 43.25÷1.1÷0.8≈49.1

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价格差为49.1-43.25=5.85 价格差占上半年价格的比例为5.85÷43.25≈13.5

九、在汇率为1美元等于7元人民币情况下,某出口企业一年生产1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

13

成本为10元人民币,在国际销售价为8美元。假定第二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汇率下跌5%,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的利润应该是多少?(5184万元)基本思路: 原来国际销售价为7元人民币×8=56元人民币

美元汇率下跌5%,所以现在国际销售价为56元人民币×1×(1-5%)=53.2 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后,一年生产商品为1×(1+20%)=120万件 120万件的成本价为10元×120万件=1200元人民币

第二年商品的国际销售价为53.2元×120万件=6384元人民币 第二年的利润应该是6384元-1200元=5184元人民币

十、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全月收入起征点以上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5%;超过500但不超过2000元的,税率为10%;超过2000但不超过5000元的,税率为15%??如果某人月收入5000元,其个人所得税至少应该是多少?(325元) 基本算式:

500×5%+1500×10%+1000×15%=325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m论)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W—卖—G—买—W(—卖—G) 暗含着两个公式:

W——G——W 商品流通,为了买而卖 G——W——G 逻辑的出现,为了卖而买 一、为了买而卖和为了卖而买存在根本区别 即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W——G——W

G——W——G(G′=G﹢g 量增加了,否则无意义) P68页(一)运动形式不同

(二)运动目的不同

(三)运动内容不同

(四)运动限度不同

资本:能够带来新价值(剩余价值m)的价值。 资本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 G —— W —— G′ 为什么叫资本总公式?它反映了各种资本的共同本质,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概括反映了产 14

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共同运动的本质,即实现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是资本运动的唯一目的,所以被称为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为什么它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因为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P70页 (1)m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2)m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必须在流通领域购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在消费的时候能够使价值增殖。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A)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前提。 G —— W(特殊商品A)这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1.什么是劳动力: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存在于活动人体之中。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的永恒的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出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

既无生活资料,又无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①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只有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才能为社会提供正常的劳动力。 ②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部分: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维持劳动者劳动力的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上述三部分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它的构成和范围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社会道德、自然条件的差别

结论: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普通商品被使用或消费后,其价值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劳动力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是劳动者的劳动。而劳动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m)。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 1.从共性层面讲,劳动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这是永恒的过程。 2.从个性层面上讲,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 (1)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拥有劳动的使用权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因此劳动力生生产资料结合所产生的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 (二)价值增殖过程 1.价值形成过程: 以生产棉纱为例

举例:假设:1小时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是0.5元;

15

生产10kg棉纱需10kg棉花,其价值是20小时10元; 纺纱损耗纱锭等劳动工具的价值是4小时2元; 劳动力1天的价值是6小时,3元。

那么,资本家购买Pm和A需要支出15元,价值30小时。

再假设:资本家让工人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10公斤棉花纺成10公斤棉纱,那么这10公斤棉纱的价值是多少呢?

是30小时15元。与资本家开始支出的价值相等。 不相等的是具体劳动使棉花变成了棉纱(10元)、Pm受到了磨损(2元)、抽象劳动形成了新价值(3元)。

请问:这样资本家达到目的了吗?没有。 因为没有价值增殖。

怎样才能使价值增殖呢? 2.价值增殖过程:

按照商品交换规律,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的了劳动力的使用权,而工人出卖了劳动力,就失去了劳动力的所有权,造成了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资本家决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为了计算方便,比如让工人劳动12小时。

由于劳动时间比原来增加一倍,那么物的因素也必然多消耗一倍,棉花20kg、40小时、20元;Pm磨损8小时、4元;新价值12小时、6元。总价值为60小时、30元。

棉纱卖出得到30元:其中补偿物的因素24元;发给工人一天的工资3元;资本家获得了3元m

P74页

二、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16

为什么?1.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方面:

从生产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流通角度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从分配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是资产阶级各利益集团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从消费角度看,资本主义的消费包括资本家个人消费和工人个人消费两个部分,其中,资本家个人消费受剩余价值的制约,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叫不变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是一次或多次转移的价值,是一个不变量,所以叫不变资本(C)。

2.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叫可变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量,所以叫可变资本(V)。 (二)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P76页 1.揭示了m的唯一源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

2.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剩余价值率公式应该是: m ′= m / V × 100%=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100%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100% 注:必要劳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生产m劳动力价值价值需要的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v剩余劳动需要的时间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 (一)含义:~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工作日的绝对延长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 作—————————日(一天)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 —————————————————————————15小时

3元(A) 3元(m) 1.5元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m′从100% 提 高 到150% (二)绝对m生产有限度:

生理界限、道德界限、反抗限制。 二、相对剩余价值 (一)含义:~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m。

工————————--作———————— 日 (长度不变)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

A价值3小时 相对延长3小时 ﹢ 原6小时 = 9小时

17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m′从100% 提高到300%(9小时/3小时)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无限性:

1.相对m生产的条件:全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A的价值。

2.超额m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m(实质 是相对m)。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一)二者在本质上一致:因为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都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在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才能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三)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剥削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大机器工业出现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逐渐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 讨论:

1.提高劳动强度属于哪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P86

2.资本主义生产不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社会后果如何? P85 3.资本主义生产智能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P8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 (2)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派生了一些工资形式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一)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关键看物价上涨指数和工资提高指数。 2.工资既有上升趋势又有下降趋势,相对工资呈下降趋势。 (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各国的工资水平:

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工资水平较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P78页

3.什么是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 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什么?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7.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什么?P78页

8.什么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举例说明。 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10.什么是不变资本?是什么可变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什么? 11.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18

12.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是什么相对剩余价值?二者的关系?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第四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一、再生产概述 (一)再生产:

从内容上看,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这两个方面年复一年的统一 (二)再生产类型:

1.简单再生产--不改变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2.扩大再生产--扩大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单纯靠追加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

(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组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扩大生产规模

现实中,二者是彼此交错、相互结合进行的

3.二者的关系—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出发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再生产包含着简单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一)含义:资本家把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来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如:预付资本10000元 生产周期为一年 C:V=8:2 m′为100% 全部售出

这样一年结束获得2000元m 这2000元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下一年再生产规模与上一年相同 这就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二)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得出三个结论:批

1.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雇佣工人自己创造的,是工人养活资本家,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 2.资本家全部资本都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

3.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完全属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一)含义: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为什么) 两方面决定的:P10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决定(外在压力) 例如:预付资本10000元 C:V=8:2 生产周期一年

m′=100% 全部售出 那么,商品的价值式: 第一年价值式:W新=8000C﹢2000A﹢2000m=12000元

19

若资本家把1/2m作为追加资本,按上一年比例 第二年价值式:W新=(8000C+800C)﹢(2000V+200V)﹢2200m=13200元 生产规模扩大了10% m多了10%

第三年价值式:W新=(8800C+440C)﹢(2200V+110V)﹢2310m=13310元 以此类推……

(三)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得出以下结论: 1.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资本积累的源泉即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手段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5.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什么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的P103)

(1)商品所有权规律:四个要义(什么是商品所有权规律) ①交换双方都是各自商品的所有者; ②交换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 ③交换双方是平等交换的关系;

④交换双方只有让渡自己的产品,才能占有别人的产品,任何人不能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 2)商品所有权规律怎样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①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本质上不是等价交换。因为:

第一、资本家没有付出任何等价物。他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第二、在扩大再生产中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成为进一步扩大剥削的手段。 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所有权与劳动是分离的。对资本家来说,所有权表现为占有雇佣工人劳动的权利;对雇佣工人来说,所有权表现为丧失占有自己劳动产品的权利。

上述分析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转化成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隐蔽形式下的掠夺)。

(3)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特点:

等价交换只是形式,本质上是资本家不支付任何等价物,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物化劳动,然后用雇佣工人的物化劳动的一部分,再去换取更多的雇佣工人的活劳动。 四、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P105 1.剥削程度

2.生产率提高程度和科技进步程度

3.所用资本(生产中使用的全部资本)和所费资本(生产中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实际消耗的资本)差额的大小 4.预付资本的多少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 一、资本有机构成 (一)相关概念

1.资本技术构成:从技术层面说,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Pm和A之间的比例,(Pm:A比值越大技术构成越高)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劳动者运用Pm的量越多。

2.资本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上说,是C与V之间的比例(比值越大价值构成越高)。价值构成越高,C的比重越大,V的比重越小。 3.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

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

由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是C:V (三)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有时相脱离:P107 1. 价值构成发生了变化,技术构成却没有发生变化

20

2.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价值构成却没有变化

3.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总是取决于价值构成的提高,价值构成的变化只能近似的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必然趋势: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资本的集聚和集中

(1)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依靠m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2)资本集中:指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或联合成为更大的资本。 (3)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比较:

①资本积聚具有局限性—受m量和社会财富增长量的限制

②资本集中具有无限性—靠竞争大鱼吃小鱼来壮大自己;靠信用贷款增大资本总额。这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利杠杆。

(4)资本积聚和集中的结果: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产生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出现机器排挤人现象。 三、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资本积累不断进行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必然出现两种趋势: 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C绝对越来越大,V相对越来越小; ②劳动力供应不断增多,供过于求

(2)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的需求,从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3)相对过剩人口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流动的、潜在的、停滞的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一、资本积累一般规律

1.基本内容: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 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2.这一规律深刻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根本对立。 3.资本积累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反映劳资双方的对抗性质,产生了财富和贫困的两极积累; 另一方面反映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P117-118 三、资本积累历史趋势:

1.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3.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得出什么结论? 2.什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得出什么结论?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4.什么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商品所有权规律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 5.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7.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

8.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21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只有不断的运动才能发生增殖,资本运动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二者的统一。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三 个 阶 段: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G、生产资本P、商品资本W (一)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职能形式: Pm

G——W (m生产的准备阶段)

A (资本由货币形态转化成商品形态) 分析:购买阶段的资本职能形式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量没有变化,形态发生了变化(G →P)。 (二)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职能形式: Pm

W … P … W′(m的生产阶段)

A (W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且价值增大,新W价值含m) 此阶段消耗了劳动力、加工了原材料、磨损了机器设备,生产出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新商品,二者不仅使用价值不同,而且价值也增殖了。

分析: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运动全部过程中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意义的特定步骤,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出剩余价值;

W′与W物质形态不同,且价值量增大了,但这时剩余价值是以物的形式存在。 (三)销售阶段、商品资本职能形式: W′—— G′(m的实现阶段)

(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 本,资本又回到了出发点) 分析:销售阶段是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售出,补偿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公式: Pm

? G —— W … P … W′—— G′ A

(资本的一次旅行—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含义: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四)分析资本循环得出以下结论: 1.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其中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流通过程只发生资本形态的变化,并不引起价值增殖。但资本的运动也离不开流通过程,否则无法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也无法实现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依次更替的,任何一个阶段遇到阻碍,资本循环都会中断。 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资本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放弃自己原来的职能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职能形式,共同完成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的任务。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的统一 它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运动:

22

三种循环形式的特点:

1.货币资本循环:G — G′ (两端都是流通过程) (1)充分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

(2)造成一种假象,仿佛m从流通中产生,歪曲了m来源 。 2.生产资本循环:P — P (两端都是生产阶段) (1)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中介; (2)揭示了m的真正来源;

(3)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进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W′— W′(两端都是商品)

(1)既包含处在商品形式上的资本价值的循环,又包含剩余价值的运动;

(2)商品资本循环的起始阶段,不仅是商品的售卖阶段,而且是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3)商品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流通过程,它表明商品的全部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4)造成一种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4.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都是资本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们各自只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资本运动的特点,都具有片面性,都不能全面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过程与实质。

(2)产业资本必须连续不断的顺畅流动,才能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达到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这就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第二、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一句话,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时间上的继起性与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的统一。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3)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W′不能顺利卖出,产业资本循环只能是时断时续的进行。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一)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叫资本周转。 (二)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1.资本周转以资本循环为基础,无资本循环就无资本周转。

2.资本循环分析的是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及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还有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资本周转则研究资本循环周期的时间和速度,以及它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三)什么是资本周转时间?

指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时间。

23

资本周转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即: G —— W …… P …… W′—— G′

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 资本周转时间 (四)什么是资本周转次数?

生产部门不同,生产条件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也各不相同。为了比较不同生产部门和不同企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必须计算资本周转次数。 ①资本周转次数含义:

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一定量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即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的周转次数,换句话说,每年周转几次。

公式: n =U / u (n年周转次数- 因变量、 U12个月- 常数、 u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自变量)

②影响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一)资本的生产时间: 1.包括四部分时间组成: (1)劳动期间

(2)自然独立作用的时间 (3)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4)停工时间

2. 最重要部分是劳动期间—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时间,其他时间不创造价值。但要加快资本周转,必须缩短后三部分时间。 (二)资本的流通时间:

由商品的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构成,其中销售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影响最大。W′—— G′越顺利、越快,流通时间越短。

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与资本周转速度的理论,适应于商品生产的一切社会。任何商品生产社会都必须考虑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协作程度等问题,都必须考虑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问题。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从物质形式上看,它全部参加生产过程; 从价值形式上看,若干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二)流动资本: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还包括可变资本。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价值一次性转移;可变资本被重新创造出来。 (三)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P136-137

(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C和V的划分有何不同: 1.划分的根据和目的不同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划分出C与V; 按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包括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 P139

24

影响因素:流动资本及不变资本所占的比例,流动资本和不资本的周转速度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两个视角: (一)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预付量的影响

1.加速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节省预付总资本;

2.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无形磨损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

(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加快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一方面可以使一定量的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里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大年剩余价值量; 另一方面,年剩余价值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M′(年剩余价值率)= M(年剩余价值量) / V(年预付可变资本量) M = m · n = m′· v · n (M为年剩余价值量;n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 M′= M / v = m′· v · n / V = m′· n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本循环?写出表达式。 2.分析资本循环可得出什么结论?

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不同?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量有何影响?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一、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一)个别资本:各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三)社会总资本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的区别 P146-147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社会总产品: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二)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必须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起点:

因为:货币资本循环和生产资本循环不能全面反映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它们只能反映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不能体现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只能表明价值补偿和资本价值增殖,而不能反映物质补偿和全部剩余价值流通。

全部商品资本价值的实现,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P147

(三)为什么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P147下 一是价值补偿;二是物质补偿。

2. 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物质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P148 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划分 社会总产品表现为两种形式: 价值形式和物质形式

价值形式: W = C﹢V﹢m (共性)

25

物质形式: 千差万别 (个性)

千差万别的物质形式根据最终用途可分为两大类: 生产资料(Pm)和生活资料(Km)

生产千差万别物质形式的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和第二部类(Ⅱ) 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称作第一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称作第二部类

有些生产部门的产品既可以用作生产资料,又可以用作消费资料,但从最终用途上却只有一种归属。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的简单再生产

一、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必须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 P149-150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的三大交换

分析说明: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实现了双重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实现了双重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完成了各自的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Ⅰ(V﹢m)=ⅡC

此公式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它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平衡关系。

补充条件:(一)Ⅰ(C﹢V﹢m)=ⅠC﹢ⅡC

此公式表明:1.在价值形式上,Ⅰ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不类已消费的全部Pm的价值;

2.在物质形式上,整个社会Pm的生产,必须同两大不类对Pm的需求相适应。

(二)Ⅱ(C﹢V﹢m)=Ⅰ(V﹢m)﹢ Ⅱ(V﹢m)

此公式表明:1.在价值形式上,Ⅱ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不类新创造的价值; 2.在物质形式上,ⅡKm的生产,必须同两大不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Km的需求相适应。

(三)全社会每年进行物质补偿的固定资本价值等于当年以货币形式提取的折旧费的总额。 总之,全社会不论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即供求平衡。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对象)

26

1.社会总产品中必须包含追加的Pm,以满足两大不类追加C的需要。用公式表示: Ⅰ(C﹢V﹢m)﹥ⅠC﹢ⅡC 简化为 Ⅰ(V﹢m)﹥ⅡC 即Pm必须有剩余,否则扩大再生产无法进行。

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必然要求Pm优先增长,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2.社会总产品中必须包含满足两大部类追加劳动力所必须的Km。用公式表示: Ⅱ(C﹢V﹢m)﹥Ⅰ(V﹢m/x)﹢Ⅱ(V﹢m/x) 注:m/x是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m﹣m/x是m用于积累的部分。

简化为 Ⅱ(C﹢m﹣m/x)﹥Ⅰ(V﹢m/x) 即Km必须有剩余,否则扩大再生产也受影响。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根据上述前提条件提出以下发端式:

经过三大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了 社会总资本由7250增大为7900:

27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三个条件:

基本条件:Ⅰ(V﹢⊿V﹢m/x)=Ⅱ(C﹢⊿C) 还可写成:Ⅰ(V﹢m)=ⅡC﹢Ⅰ⊿C﹢Ⅱ⊿C 因为Ⅰm = Ⅰ(⊿C+⊿V+m/x)

此条件反映了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和平衡关系。 补充条件:

(一)Ⅰ(C + V + m)= Ⅰ(C +⊿C)+ Ⅱ(C +⊿C)

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即第一部类的年产品必须恰好满足两大不类对生产资料的补偿和追加的需要。 (二)Ⅱ(C + V + m)=Ⅰ(V +⊿V + m/x)+Ⅱ(V +⊿V + m/x) 这个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

可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恰好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补偿和追加的需要。

上述三个条件充分说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

1.第一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第二部类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1)没有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就不能扩大再生产。因为Ⅰ(V + m)—ⅡC=Ⅰ⊿C +Ⅱ⊿C 这就限制了第二部类的生产扩大程度。 (2)第一部类的积累规定着第二部类的积累规模。

2.第二部类的发展对第一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有制约作用。如果第二部类没有一定的积累,不为第一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终将遇到困难。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1.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发展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多伴随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从而两大部类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

3.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断增大的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要比可变资

28

本增长得更快,在物质形式上,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 4.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决不意味着它可以完全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需要,孤立的、片面的、盲目的增长。

5.这个原理反映的只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客观趋势,它并不排斥在个别时期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和根源) 现象:P165

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1.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为什么必须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起点?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写出公式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写出公式 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写出公式 6.两大部类之间的积累和生产规模扩大存在什么关系? 7.如何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0s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