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3-12-10 1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心空意静

心要空,意要静,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牵挂所动。 所谓----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 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不动心可以达到仙佛的境界。不动气可以达到圣贤的领域。 是故----

多心自增挂虑,疑心自造困扰。

心念一起,百欲俱生;志一动摇,万事皆休。 所以,你们要时常『关心』自己,才能『开心』。 『关心』----关闭一切邪念之心念。 『开心』----敞开一切正思惟之心扉。 关什么心呢?

贪心,妄心,嗔心,痴心,邪心,偏心,骄心,疑心。 开什么心呢?

善心,诚心,正心,真心,赤心,虚心,敬心,信心。

圣人求道在求心,凡人求道在求神。故不识本心,不能明心,不识本性,不能见性。如果不识本心,学道无益;不明本性,学法无得。

2. 心怀恻隐

盖人自有生以来,至今六万载(按:指本元会而言),生死轮回,转变不息,因果循环,善恶相报。叹黎民妄争妄贪,杀生害命,而供口腹,一生中杀害百千万亿众生灵魂,借下了百千万亿生灵债,轮回相遇,递相食噉,无有了期。何以故?一切有情众生皆是累世冤亲善恶眷属,堕入轮回,改头换面。以他极苦,为我极欢,伤残生命至极,为我一时适口,放筷以后,滋味已空,而杀业俱在。 故-----

欲享天年,须戒杀以养生。 要登圣域,须存仁以立德。

你们喜欢消灾避劫?须从餐桌上做起-----此乃戒杀。 人为天地之心,统万物之灵,贵在五德俱备。倘犯杀戒,便将人之美德毁坏无遗。

屠戮他身,甘肥自己,便是不仁。 离他眷属,筵我亲朋,便是不义。 将他肉体,供献神明,便是不礼。 称延禄命,应食腥膻,便是不智。 设饵装媒,引入陷阱,便是不信。

若不趁斯时,根究本心,扩充仁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天有五谷、蔬菜、水果给你吃,何必杀害那有生命、有眷属的动物,那有公理吗?

仁德五常首,慈居万德先。 好生发乎人性,慈悲发乎天良。 愿众生心怀恻隐,以修大道。

3. 止于至善

一个大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止于至善,所以大学之道到最后就是止于至善。何谓大学之道?就是大人所要走的路径。止于至善即是真善美,没有一点的造作与执着。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34章)因为道能容一切万物,故能成其大。「大」就是宽怀的心胸,一个人能虚怀若谷,自能处处受益,而有长进,这是大人所要追求的终点站。

修道最容易执着的是一个「得」字。人如果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大人达到最后,就是无得无失,功成而不名有。是以一个真正有为的大德者,是在幕后默默耕耘,脚踏实地,认劳认怨,而不去炫耀自己的品德才华,不去夸扬自己的功德苦劳,真正达到无德之心,那就是至善的境界。

4. 以俭为宝

老子有三戒:「曰去甚,曰去奢,曰去泰。」俭之一字其益有三:安分守己,无求于人,所以养廉。减我身心之奉,赒济困苦之人,所以广德。忍目前之不足,留有余于他日,所以无后之忧。

老子以俭为宝,不只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制----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 俭于嗜欲可以智精神。 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 俭于郊游可以择友寡过。 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 俭于夜坐可以安理舒神。 俭于忮求可以清心寡欲。 俭于思虑可以去恼息扰。 凡事省得一分,即有一分之益。

5. 永离骄疑

心骄则败,伟业难恒。 心骄则矜,劝谏难纳。 心骄则懈,学志难持。 心骄则止,大器难成。 心骄则慢,上命难从。 心骄则废,德业难伸。 心疑形伪,至诚难有。

心疑专权,任而难信。 心疑反复,优柔难断。 心疑神病,动荡难定。 心疑畏葸,施舍难多。 心疑犹豫,伫足难前。

修道人一旦有骄疑二字存在,则会把自己从道场中淘汰掉,最后如果不是称祖为大,则入左道旁门矣。

6. 立德成业

敬于身则不慢于身,敬于心则不动于心,敬于行则不纵于行,敬于是则不怠于事,敬于天地鬼神则不忽于天地鬼神。茍能如此,持己以敬,岂有德不立而业不成?

自敬则能自重,能自重则能贵己,而不为外物所役。

役于物则劳其形,役于名则烦其心,役于利则累其神。如能自重,则不为物欲昏其心。重,则能转天下;轻,则为天下转。

自重则能自爱,自爱才能自全。

爱其身则全其身,爱其神则全其神,爱其德则全其德。

不论自爱、自重、自敬、自尊,总归不外要求一个人才能有伟大的成就。

7. 光明心地

一间房屋如果没有窗户,就不能流进新鲜空气,照进和喣的阳光,将永远是阴暗。一个人如果不肯改过向善,是无法接受别人的忠告与真理的启示,那么就没有光明的行为,生命亦将呆滞无望。所以,先去私心而后可以共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去除不良的行为,变化粗野的气质,必先置之死地而后生,先把自我粉碎无存,经过十字架的痛苦,然后才有复活的生命。能放下一切人我是非,自可超凡入圣。放下与存诚,是入道的快捷方式。看得破,认得真,才能担天下之大任,脱世间之缰锁。

8. 和光同尘

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尘」之心灵;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是故「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勿以才能而骄人,勿因困穷而变节,勿当得意而忘形,勿为小事而聒嚷。

凡事听其自然,便能减去不少的烦恼。

小理听其自说,便能减去不少的辩论。

与众相处,切记一个「默」字;与世相处,切记一个「宽」字。能随遇而安,方能与人同住;能随缘摄化,方能广结善缘。

9. 放下烦恼

情欲俗务,此心纷扰,不得安宁,谓之烦。 忤逆违意,此心忿懥,不得温和,谓之恼。

处难置项,此心忧忡,不得清静,谓之烦。 憎会者聚,此辛苦闷,不得舒畅,谓之恼。

贪得无厌,此心患失,不得泰然,谓之烦。 言行冲撞,此心偏激,不得平衡,谓之恼。

追求名利,此心憸险,不得坦荡,谓之烦。 事后知过,此心懊悔,不得惬意,谓之恼。

琐碎繁忙,此心疲惫,不得憩息,谓之烦。 事压境拂,此心惊惶,不得愉悦,谓之恼。

历经变故,此心无依,不得抚慰,谓之烦。 假体病缠,此心难过,不得开朗,谓之恼。

余愿未了,此心牵挂,不得放松,谓之烦。 子弟顽梗,此心痛楚,不得教诲,谓之恼。

烦则生郁,恼则生怒,此心若为烦恼二字所左右束缚,则无法超凡入圣矣。

时通融入真理之间,则尘心潜消。 倘习圣人礼仪之为,则俗气渐消。 感悟富贵名利之幻,则争胜顿失。 激剧道念真诚之中,则人心减退。

10. 修行法要

修道要能-----

反省,以杜人之罪我。容忍,以受人之欺我。检讨,以解人之谤我。

忠诚,以使人之信我。虚心,以听人之教我。尽职,以报人之任我。 恭己,以得人之敬我。平易,以让人之亲我。量力,以助人之求我。

修道要有-----

光风霁月之心胸。云中白鹤之亮节。海阔天空之度量。 匠心独运之慧智。金声玉振之言辞。一柱檠天之才干。 顶天立地之行为。迎刃而解之道学。普济三曹之仁心。

11. 修道修心

修者,修理也,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保存起来---- 将污秽心换清静心。 将我相心换公正心。 将虚荣心换道德心。 将人相心换和平心。 将迷糊心换不苟心。 将懈怠心换精进心。 将虚伪心换诚实心。 将散乱心换禅定心。 将愚痴心换智慧心。 将骄傲心换谦恭心。

所以修道人要----------

化抱怨心,有达观心,渡众生心,行平等心。 去贪妄心,存知足心,除暴戾心,生慈善心。 戒吝啬心,发布施心,铲罪恶心,扩善德心。 善念虽小,其心可喜,其行可嘉; 恶念虽小,其心可诛,其行可怕。 故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 善恶在一念之间,天堂地狱也在一念之间。

是以修道最重要是注意自己的心------ 见理能进,见考能定,此谓智慧之心。 见苦能救,见人必渡,此谓慈悲之心。 见逆不怨,见仇不报,此谓平等之心。 见色不迷,见财不贪,此谓贞廉之心。 见善必行,见过必改,此谓上进之心。 见贤思齐,见到成道,此谓自立之心。

12. 真舍真得

一个人如果有贪妄之心,那么对于任何事都会有所奢求,有奢求就有执着。执着为败事之因,如蚕作茧自缚。

故修道必须克服贪妄---- 争功好胜则贪。 自专自是则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z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