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2 06: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3页。 学习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小动物贴图。 学习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面呢?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粉笔盒上面是什麽?下面是什么?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三、自学指导

根据图示初步认识上、下、前、后这些方位。然后比谁回答得准确。

四、先学环节

1 过渡语:同学们,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教材第二页主题图 五、后教环节

1、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六、当堂训练

第二课时 左 、右

学习内容:左右 学习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二、自学指导

2 根据图示初步认识左、右这些方位,然后试着做一做。 三、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3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四、当堂训练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4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第三课时 位 置

学习内容:教科书 第5~9页。 学习目标:

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戏

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 生:(齐答)捉迷藏。

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板书:位置)

(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

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 二、出示学习目标

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三、自学指导

1、同桌间互相说,再描述自己的位置。

5

2、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四、新授:

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

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2.发散思维找朋友。

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 (一)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l.明确数的方向。

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从左往右数,请第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5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8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

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五、创设情境:

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

2、中间。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 六、当堂训练:

练习一第3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学习内容:教材P10页十几减9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6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三、自学指导

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四、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 (2)汇报成果 五、当堂训练: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7 3、出示:迷宫路线图! 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 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 13-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学习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自己的推理能力。

二、自学指导

根据例题试着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三、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8 9+( )=14 9+( )=18 四、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9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五、当堂训练。

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自学指导

通过习题练习,能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准确地算出得数。

三、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四、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10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题。 五.当堂训练

今天我们练习的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课堂作业设计: 11-9-2= 19-9-5=

18-9-7= 17-9-6= 14-9-3= 15-9-4=

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课本P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二、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 (1)8+3= 9+7= 7+4= 5+6=

11 8+7= 8+8= 8+9= 8+10= (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 )=12 8+( )=14 12-8=( ) 14-8=( ) 8+( )=15 8+( )=17 15-8=( ) 17-8=( ) 三、新授。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四、出示自学指导

1.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 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几的? 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 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自主巩固练习: 1、可以边摆边算。 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

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 集体订正。 六.当堂训练: 1、听算训练。 2、限时口算20题。

十几减几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

12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几的计算正确率。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几的计算正确率。

二、自学指导

1、完成16页第1,2题。 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 2、第3题 开火车完成。 三、承上启下:

先填( )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 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12-4= 16-8= 13-5= 17-8= 14-6= 11-8= 16-7= 17-9= 四、练习: 1、游戏!

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

2、找朋友游戏。

三四组发算式 一二组发数字卡片 互相找朋友。

五、根据自学指导完成以下内容。 1、完成16页第1,2题 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 2、第3题 开火车完成。

13 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 第5——8题 六、当堂训练: 1、限时口算 2、听算练习。

十几减几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几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十几减几的混合练习,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1、复习十几减9,引导学生找规律。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9

依次移动9,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 得数,并填到空格里。 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

问:十几减9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举例说明。 3.口算下面各题

13-9= 14-9= 16-9= 11-9= 15-9= 18-9= 12-9= 17-9=

14 三、出示自学指导(二)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依次移动8,让学生填出相减的得数 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8的规律(同上) 3、口算

14-8= 12-8= 16-8= 17-8= 13-8= 15-8= 四、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50题。 五、当堂训练: 第22页4—7题

十几减7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学习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第11页例1、例2、例3,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 7+6 7+5 7+7 7+9 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15

7+( )=11 7+( )=13 7+( )=12 7+( )=15 7+( )=16 7+( )=14 四、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 11减 7等于 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五、当堂训练:

16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

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课间活动。

2.做练习三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十几减6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和“做一做”,第17页练习三的第5~8题。

学习目的: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复习用口算卡片,把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制成一组练习卡片,把练习五的第2题制成卡片教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二、出示自学指导

观察例1、例2,说出得数后再说说想的过程,然后完成练习。 三、复习: 1.口算。

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 6+5= 13-7= 6+6= 9+6= 7+6= 8+6= 17-8= 14-8= 6+8= 6+9= 6+7= 15-9= 2.准备题。

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出的数。

17 6+( )=12 6+( )=14 6+( )=13 6+( )=11 6+( )=15 6+( )=10 四、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将例1写在黑板上。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十几减9、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教师出示“13-6=□。” 提问:计算13-6怎样想?

让学生翻开书,在例1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说一遍想的过程。

2.教学例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

教师逐个订正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6的题怎样算。算十几减6的题目,先想6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

五、当堂训练:

1.做“做一做”中的第l~3题。 (1)做第1题。

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6个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

集体订正,可以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辅导。

(2)做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系。

18 2.做练习四的第1题。

教师板书出第1题。随便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

3.做练习四的第2题。

教师将第2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6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

说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说,教师指后,看谁说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

4.做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

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四的第5题。 指定两名学生读题。

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

用 数 学

学习内容:P19——18页用数学 学习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二、出示自学指导

19 1、从这一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2、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三、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四、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五、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六、当堂训练: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用数学练习课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z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