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读书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16 21: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读书报告

一、基本信息

题目: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戴晓华 陈 琳

出版信息:学习资源与技术(中国电化教育) 年代:2014年09月 作者简介:

戴晓华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daixiaohua72@126.com)。

陈琳: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方式、教育现代化(chenl6666@126.com)。 二、选题由来

在2012年的年度汉字评选中,“微”字脱颖而出。“微生活”360度无死角地充斥在我们周围:“微博”改变着阅读方式,“微信”提供了便捷的社交渠道,“微小说”“微电影”丰富了原有的娱乐形式??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推动了“微时代”的来临,对教育领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微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教育界关注的目光。 三、研究问题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杂志等作用越发突显的“微时代”,微课应运而生,但相对稚嫩,尚处于边建设边研究的阶段,不管是在认知层面、建设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认知度低,建

设水平不高,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

四、研究方法

该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引领、积极适应、优化平台、组织竞赛与创新评价、优化技艺等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微课在中小学的有效应用。 论文框架: 一、引言

二、中小学微课发展评述 (一)微课建设 (二)微课比赛及其标准 三、微课现存问题

(一)认知度低,覆盖范围小 (二)建设水平不高 (三)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四、微课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研究引领 (二)积极适应 (三)优化平台

(四)组织竞赛与创新评价 (五)优化技艺

五、结束语 五、研究理论

1、表1 佛山微课大赛评价标准(节选)

2、表2 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标准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 教育杂志,2013,(4):36-42.

[2] 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13,(4):23-26.

[3] 张东,张学军.信息化曙光照亮中国教育未来[N].中国教育 报,2012-09-29(3).

[14][18]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 育研究,2011,(10):61-65.

陈琳,王矗等.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2,(1):73-77.

[16] 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 究,2013,(11):114-118.

[17] 陈琳,李凡等.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11,(12):69-75.

[19]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0]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 杂志,2013,(6):26-33. 六、研究结论

微课是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一种新颖的形式,并在设计开发之始便考虑了应用的问题。尽管目前在中小学校中应用不多,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不管是在线应用还是面对面的教学应用,微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虽然它还不会成为主流模式,只是现有课程形式上的一种有益补充,但是它前景无限,随着微课应用范围地逐步扩大,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

重要支柱。 七、研究启示

微课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研究引领

加强微课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微课建设标准的制定、微课有效教学的设计、微课推广传播的监管体制等。 (二)积极适应

(三)优化平台

平台优化的具体方法为:1、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方面,借助企业较为先进的技术将平台的各项功能更加完整化、全面化,尤其要满足使用者进行泛在学习与跨平台学习时的需求,这是现代化学习的基本要求;2在教育企业或公司方面,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补充完善整个教学体系的微课课程,使一节节微课从一个个点串成一条条线,结成一个个知识网络。3、最后,将串联起来的微课放于平台之上实现共享、交流,从而生成新的资源,进行新的共享与交流。

这也是“公建众享”[15]的体现,由政府来提供经费支持,以名师微课为主导,“众享”不仅局限在学生范围内的学习与共享,对广大教师也是一种启发,教师通过对名师微课的揣摩,学习其授课风格、授课内容、学术精神等特质,尽快成长为名师[16],进而提供更多更好的微课课例,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四)组织竞赛与创新评价

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量级标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在平台功

能的拓展上下功夫。参赛者不仅要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平台上,还需对一定量的其他参赛者制作的微课进行评价,实现学习者(观看竞赛平台的作品并对作品提出反馈的人)和制作者的“双评价”体系。对微课评价只记录访问量是不够的,关键要记录观看微课的时长,有的微课可能访问量很高,但大部分其实只是进去看了一下,并没有仔细看完,可以设置超过时限观看时长过少自然退出机制,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五)优化技艺 八、我的反思

目前微课发展还是处于边建设边研究的“摸索”阶段。虽然微课发端于佛山,但微课的建设并没有止步于佛山,而有遍地开花的趋势, 各地都在积极地投入到微课的建设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为微课的建设及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遗憾的是,这些已建成的或在建的微课仅停留在小范围的试 用,缺乏大面积的推广,其普及度还不够。

目前的微课网站大致包括三类,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搭建的资源聚合平台(与微课功能类似,但不是纯粹的微课网站),二是微课比赛的作品提交展示平台,三是教育培训的机构或公司自主开发的网站平台。由网站及移动客户端建设状况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建设微课涵盖的面较广,中小学教育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被制作成微课来帮助学生学习,由于精力及经费等限制,微课的建设质量普 遍不高,有些网站甚至无法正常观看微课视频;但是那些以盈利为目

的的企业或公司建设微课瞄准的多是小升初、中考或高考,目的性特别强,微课建设质量相对较高,然而学习的费用随之成为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

微课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认知度低,覆盖范围小

1.微课在学校、教师渠道的阻塞 2.微课在家长、学生渠道的阻塞 (二)建设水平不高 (三)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1.缺乏及时的课后评价 2.缺乏成体系的微课评价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y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