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孔祥智等:资源禀赋差异与合作利益分配——辽宁省HS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08 19: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孔祥智等:资源禀赋差异与合作利益分配——辽宁省H S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孔祥智等:资源禀赋差异与合作利益分配——辽宁省HS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时间:2012-05-05 22:56来源:《江淮论坛》2012年第1期作者:何安华邵锋孔祥智点击: 98次

摘要:以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资源禀赋对合作社成员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的资源禀赋差异诱致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并导致了合作社成员分层;成员分层形成不对等的权力格局,使资源要素自下层成员向上层成员聚集,但资源要素收益伴随各层成员逐层剥离对应层级的要素收益而自上层向下层流动;缺少外部刺激时,合作利益自上而下剥离分配仍会造成各层成员新一轮的资源禀赋差异,逐渐使下层成员依靠固有要素参与合作,而上层成员走向多要素合作。

关键词:资源禀赋;成员异质性;利益分配;分层

一、引言

成员同质性或异质性在集体组织效率的文献中是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1].传统合作社研究的理论前提是成员同质性。但是,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各领域的时代,社会阶层分化逐渐打破了传统合作社成员同质性的前提假定。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迫使市场竞争主体寻求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在初级农产品市场,涉农企业作为先动者已占领了主导地位,这使得作为后动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更加注重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才有可能消解各种市场进入壁垒。在竞争机制面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理性的做法就是吸收各类资源所有者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定位资源所有者的角色并让资源所有者各尽其用。随着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加入,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日渐明显,成员异质性也日益突出。

合作社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能够实现成员利益帕累托改进,但成员资源禀赋的差异无疑增加了利益帕累托改进的成本。利益帕累托改进体现在共有利益实现和分配两个阶段,贯穿这两个阶段的就是成员间的合作方式。应该说,成员因其资源禀赋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而不同的合作方式要求不同的利益分配关系。如果能充分认识资源禀赋差异对成员利益分配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努力引导以兼顾各方利益,将大大巩固合作社的成员基础和促进合作社持续发展,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要素收益的公平性。这对于合作社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三农”问题突出的农业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微观案例分析,以农户的资源禀赋差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为逻辑出发点,分析资源禀赋差异对成员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

文章的剩余部分是:第二小节从理论上构建资源禀赋差异对成员合作利益分配影响的分析框架;第三小节是通过对HS 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从实证层面论证笔者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小节是简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一个基于分层思想的分析框架

合作社的成员由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员组成,这些不同阶层人员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员加入合作社就是要让各自的利益实现帕累托改进。利益帕累托改进体现为增量利益的实现和增量利益的分配,其中增量利益的实现取决于合作社重新配置各成员资源禀赋的效率,即成员合作方式所体现的效率;增量利益分配是各成员权力博弈的结果,由权力格局所决定。一般说来,成员会以自身较为充裕的资源参与合作,并从合作中获取要素收益。成员之间的合作带来各方资源的重新整合,并把整合后的资源使用权交由合作社统一配置,实现利益帕累托改进,然后根据成员资源的投入情况将帕累托改进后的利益分配给资源所有者,这一过程就是合作利益分配过程。

具体分析之前,假设合作社成员在入社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决定其在合作社层级中的位置。

资源的积累难度越大、对前一级资源的吸附力越强、对集体利益实现的作用越关键,则该类资源所有者的层级位置也越高,也越靠近组织的核心层级。

资源禀赋决定了成员的层级位置。同一层级位置的成员拥有较丰裕的相似资源,且与其他层级成员相比,他在该类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更倾向于在组织合作中使用该类资源(1)。为了能清晰反映资源禀赋对成员层级位置的影响,将资源禀赋分为社会资本、资金、土地和劳动力四类。成员在某类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他在合作中就处于该类资源对应的层级位置。如合作社理事长同时拥有丰裕的社会资本、资金,甚至土地资源,但社会资本在合作社中最稀缺,对集体利益的改进最重要,所以认为理事长的层级位置主要由其社会资本要素决定( 2)。再简化合作社的成员结构( 如图1) ,假定成员按资源类别分成三类:普通农户和生产大户在土地、劳动力上具有比较优势,扮演生产者角色;购销成员、经纪人或出资股东在资金上具有比较优势,扮演部分出资和购销角色;核心管理层在社会资本上具有比较优势,扮演主要出资和统筹管理角色。在实际观察中,购销成员、出资股东与核心管理层经常是重合的,这也反映出我国合作社的层系并不发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成员农产品的流向反映了成员资源禀赋自下层向上层聚集,经过上层的整合配置,在上层社会资本的作用下进入市场,完成要素合作互补的利益帕累托改进。下面以生产农户- 营销成员或出资股东-合作社核心管理层这一产业链条环节为分析对象,分析层级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向和资源要素收益流向( 3)。成员资源要素流向以成员农产品的配置权利流向为具体表现。在合作社的层级体系中,假定成员间开展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产品交易要比产品不交易有利。将单个合作社系统看作一个小型市场体系,相邻两层级的上层是产品需求方,下层是产品供给方,则最终的产品需求方就是合作社核心管理层。核心管理层把农产品销售到实际消费市场之前有一个产品( 资源) 整合配置过程。出于理性人的考虑,核心管理层整合配置下层供给的产品( 资源) 时会尽量逼近π/S = π /K = π /( L,l) 条件,其中,π 为合作社总利润,S 为社会资本要素投入量,K 为资金要素投入量,L 和l 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量。

核心管理层社会资本的多寡影响了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能力。假定社会资本越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的能力就越强。对核心管理层而言,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可以从下层成员的供给中得到满足,真正受约束的是社会资本和资金。而根据本文的假定,资金的约束可归结为社会资本的不足,因此,核心管理层的约束主要是社会资本。为最大化实现社会资本要素的收益,核心管理层通过管理指令向中层传达资金和农产品需求量,而中层购销成员则使用自己和出资股东的资金按上层的要求收购下层农产品并将农产品交给上层整合配置。由此,上中下层之间以合作交易方式使资源要素的配置权逐渐向上层核心管理层集中( 如图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资源要素收益回流是自上而下的。资源要素经过核心管理层的整合配置后,进入市场实现要素价值,然后回流到合作社。由于各种权力博弈形成利益分配机制,权力格局决定了分配格局,使得分配体系与权力体系同构[2],导致合作社上中下三层成员接触权力的距离由近及远,使核心管理层和农户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分别拥有最大支配权和最小支配权。权力格局导致要素收益回流过程如下:上层的核心管理层先抽走社会资本收益( R3) ,剩下的要素收益( R1 + R2) 流到中层,中层购销成员或出资股东抽走资金要素收益( R2) ,剩下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收益( R1)归农户( 如图2) .合作社成员实现要素收益后,对资源禀赋进行再积累,利用积累后的资源禀赋重新博弈以确定新的层级位置。根据观察,社会资本、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积累难度不同。假定这几类要素的积累难度是依次降低的,有能力积累难度大的要素的成员,他们积累难度小的要素是容易的,但积累难度小的要素的成员要想积累难度大的要素却是很困难的。上层成员将活动范围延伸至下层是很容易的,但下层成员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上层会遇到升级的层级壁垒。换言之,上层成员“先天”的资源优势能强化其“后天”的优势,下层成员“先天”的不足依旧是其“后天”的缺陷。

成员获得要素收益后,进入下一轮的要素积累阶段,但因机会不均等,下层成员积累上层级要素较难而偏重于积累本层级的要素。上层成员积累本层级要素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积累下层级资源要素以巩固自身纵向一体化的稳定性和抵御下层成员突然不合作的风险。随着要素的持续积累,上层成员在稳固本层级要素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累到的下层级要素越来越多,进而对下层成员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下层成员即使实现了要素收益并进行新一轮要素积累,但其初始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且在短期内积累的上层级要素仍然是不足的。因此,上层成员通过经济权力牢牢握住分配决策的控制权。随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要素积累的循环( 如图3) ,以资源禀赋差异、与经济权力核心的距离、分配决策的控制权为特征的成员分层界线越发清晰。三、案例分析:资源禀赋对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为了从微观视角更清楚地反映合作社成员资源禀赋差异对成员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笔者选择辽宁省抚顺县HS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 一) 合作社基本情况

HS 合作社是一家相当规范的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 年8 月,在县工商部门注册为专业合作社,向社员提供中药材、山野菜、大果榛子种植、加工、销售及技术和价格信息等服务。

合作社的成员数和林地开发面积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建社之初,合作社有12 名成员和1000 余亩林地经营面积。到2009 年6 月,成员增加到54 名,初步建成近5000亩中药材、山野菜和大果榛子生产基地。到2010年8 月,成员已增加到209 户,覆盖抚顺县救兵、石文、兰山、章党和汤图5 个乡镇的8 个村庄,其中92%的成员是当地农户。在成功探索林地入股和合作分成方式的基础上,合作社新增2000 多亩林地经营面积,直接或间接拥有使用权的林地面积达到7000 余亩( 4) .经过两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人数已是成立之初的17 倍,林地经营面积是成立之初的7 倍,这显示了合作社良好的发展势头。

合作社没有严格区分核心成员和非核心成员。农户提出入社申请后,由理事会审核决定是否允许入社。入社成员必须缴纳股金,最低为1股,每股1000 元,但单个成员股金数最高限额不得超过总股金数的20%.除现金入股外,成员还可以通过山林折价入股方式获得股东资格。合作社允许成员自由退社。根据合作社章程,成员退社后,合作社给其退还入社股金及股金所对应的公积金份额。成员必须缴纳股金的做法主要是便于合作社年终按股进行二次返利。由于公益金积累已有一定基础,合作社从2010 年起变更利润返还分配方式,把盈余的60% 按股分红,20% 留作公积金,20% 留作公益金。HS 合作社还有着比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较健全的决策机制和财务管理办法。

( 二) 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

农户的总资源禀赋存量与农户用于合作社经营的合作性质资源禀赋的供给量是严格不相等的。例如成员A 同时拥有较多的资金和土地资源( 使用权) ,但他只以土地作为投入要素参与合作社合作,而把资金用于回报率更高的其它经营活动。确切来说,成员A 在合作社这一环境下的资源禀赋就只有土地要素。

在HS 合作社,根据资源禀赋区分的成员类型主要有四类:

1. 同时拥有较多社会资本、资金和土地的成员,如合作社理事长。理事长S 曾经有过创办地板厂当老板的经历。1998 年,S 购买了SL 村63亩山地,从事果树生产; 2006 年,转向中药材种植。由于S 在过去10 余年地板经营和中药材经营中,拥有众多客户和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她经销的中药材售价要比市场价高,且销售良好,其中经销的五味子还大部分出口韩国。S 还承包了村里的荒山荒地,作为合作社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在合作社的初始运营阶段,S 从自家地板厂抽调大部分资金注入合作社,并以地板厂作抵押物向银行贷款20 万元用作合作社中药材收购资金。可以认为,理事长S 同时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

2. 拥有较多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的成员,如营销大户和种植大户身份合一的成员。

3. 只拥有较多资金的成员。有此特征的主要是纯粹的大额资金入股成员。为缓解合作社的资金困境,合作社也吸纳了外部资金投资者。

合作社的农民成员占92%,剩余8% 的成员主要是纯粹的出资者。从合作社的股金集中度看,现有股本160. 4 万元,股金额度排在前8 位的成员的出资额总和占到合作社总股金的40. 6%.除理事长个人出资20 万元外,副理事长出资15 万元,另外6 个成员每人出资5 万元。

4. 拥有较多土地和劳动力或者只拥有其中一种资源的成员。有此特征的主要是种植大户、不参与生产的山林承包大户和长工。如成员L承包用材林1465 亩,但L 的主要经营活动不在林业经营行业,所以他把林地按合作分成的方式托管给合作社20 年;长工或短工则直接以自己的劳动力参与合作社活动并获取收益。

( 三) 资源禀赋差异下的合作利益分配

基于本文的逻辑,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成员处于不同的层级位置( 见图1) .不同层级的成员根据各自拥有的资源禀赋分别与合作社进行不同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x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