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贺敬之诗歌语言特色

更新时间:2023-10-29 21: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四 稿

试论贺敬之诗歌语言特色

蔺 利

目 录

一、语言朴实、亲切、壮丽――――――――――――――1 二、具有凝炼、绘画、音乐三种美―――――――――――3 三、语言的巧妙转换―――――――――――――――――5 参考文献――――――――――――――――――――――7

试论贺敬之诗歌的语言特色

[内容摘要]在当代主题歌发展史上,贺敬之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诗人,一个在诗歌领域进行不断探索和开拓的诗人。对当代诗歌发展和当代年轻诗歌作者曾产生广泛的影响。探讨贺敬之诗歌的语言特色,对认识诗人贺敬之,了解贺敬之诗歌语言朴实、亲切、壮丽;具有凝炼美、绘画美、音乐美;语言的巧妙转换等基本特色,无疑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朴实、亲切、壮丽、凝炼、巧妙转换

在当代主题歌发展史上,贺敬之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诗人,一个在诗歌领域进行不断探索和开拓的诗人。对当代诗歌发展和当代年轻诗歌作者曾产生广泛的影响。

探讨贺敬之诗歌的语言特色,对认识诗人贺敬之,了解贺敬之诗歌的基本特色,特别是能有力地帮助中学生学习他的选入中学课本的诗歌。无疑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贺敬之的诗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篇幅比较短小的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具体感受出发的抒情诗。一类是从比较开阔的角度去反映时代重大问题,并以在生活中提炼的某种思想作为构思线索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代表贺敬之创作成就的是后者。他的诗集《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可以说都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它们熔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鲜明地表露着诗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激情,格调高昂而奔放。 贺敬之站在时代的前列,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作为诗作的题材;“在作品中,追求雄伟的气势,贯注磅礴的激情,渲染时代风云的浓重色彩;在艺术形式上,向民歌和古典诗词学习的基础上改造

新诗,与民歌和古典诗词的含蓄凝炼和音律和和谐结合起来。”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比喻,形象。把自由体的灵活开阔与诗行的排比对称和音律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开阔与细腻,豪...迈与深情,深刻的思想与美的形象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将政治语言和政治口号巧妙地转化为诗歌语言;朴实而感情深沉真挚;意境开阔而音韵精美;深刻的思想与美的形象相结合;独特的阶梯式结构是贺敬之诗歌的基本特色。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贺敬之是非常注重语言的。他说:“新民歌之所以成为新民歌,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破坏形式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中间,语言是第一个原则。一切变化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站在稳固的民族的人民的语言基础上的变化。同时抓住了离不开语

言的诗的形式的那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节奏和韵律”。正因为如此,我们读他的诗,觉得语言优美动听,像一曲美妙的音乐。随着诗的旋律和节奏,就会使人激动、兴奋、陶醉。“凡是好诗,都能

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象。”

一、语言朴实、亲切、壮丽。

文章是写出来给人看的,因此,首先要抓住读者,否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而要抓住读者,语言又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就如建一座大厦,如果没有五颜六色、美丽大方的建筑材料,即使建造得高大也显得单调而不美观。贺敬之的诗歌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

“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当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作者一开始就无拘无束地唱起来,给人无比亲切的感觉。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词藻,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口语和具有陕北地方色彩的口语。如“莫要”、“几回回”、“搂定”、“登时”等口语。再如:“气喘得紧”、“油馍”、“黄土”、“宝塔山”等具有陕北地方色彩的语言和景物。使得那种强烈..的亲情倾泻而出。真挚得如同亲人出自肺腑的呼唤,强烈得尤如烈火的燃烧。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们以上百丈崖。”

作者在写三门峡――梳妆台时,没有转弯抹角,而是直率地说“望三六门、三门开。直接入题。

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就被引到险峻美丽神奇的三峡。

“在节日里

我们的党

没有酒杯和鲜花的包围中

醉意沉沉 党

正挥汗如雨

工作着――在共和国大厦的

建筑架上”。

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我们党在节日里那质朴动人的光辉形象。“呀,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⑦⑧

的笑容这样美!”“长白山的雪花珠江的水/祖国江山呵就这样的美。”这些诗里都用一句话将一个特定的地方的美好山水描绘出来,形象地展示祖国广阔无垠的美丽动人的面貌。

用壮丽的语言,写壮丽的事业,表现壮丽的胸怀。诗人主观世界的那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英雄精神,使他善于从客观世界中捕捉到可以寄情的伟美形象,然后以雄词壮语加以描绘。只要我们翻开诗人的《放歌集》,诗人笔下那些壮美的形象就会一个接一个地跳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心坎,留在你的脑海里。

“给你

我们生命的 滚滚黄河。给你

我们青春的浩浩长江......”

“三门峡下

见万古不移

中流砥柱”,

“万里一呼

为社会主义

立擎天柱”。

“井冈山的红旗,开天的斧

前辈的英雄们开了路”。

“我挽着

堪江新港的 龙门吊车

那千尺的长臂,跨过 长江大桥――

那万丈的金龙。”

“呵,我看见

每一个姑娘的

心中

都是一片

桂林山水......, 我看见

每一个青年的手掌

都是一座

(⒁

五指山峰!”

“无边海洋的 波涛呵 无限宇宙的

星云,”

以上那“滚滚黄河”,“浩浩长江”,“万古不移的中流砥柱”。那“擎天柱”,“开天斧”,那“千

尺长臂”的“龙门吊车”“万太金龙”的“长江大桥”,那“天边海洋的波涛”,“无限宇宙的星云”还有那“桂林山水”“五指山峰”。都是用壮丽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绘,从而产生无穷的神韵。 二、语言具有凝炼美、绘画美、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较之其它文学的语言,要求更高的凝炼,而极度的凝炼,正是我国古典诗歌语言最可宝贵的特色,所谓“一字千金”,“一语百情”,“言尽而意无穷”等等,就是对这一传统特色的概括。

《林山水歌》绘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个性,而且不落俗套,写出了新意。从诗美创造角度来看,诗人有意创造了朦胧美和空白美,并使见过桂林山水的人们产生了陌生化效果。全篇写桂林山水之美不是静止的、客观的,而是将“我”这个战士身份的抒情主体融进去,写“我”对桂林山水的独特感受。既写了景又写了情。景,是特殊的,桂林独有的;情,也是特殊的,战士独有的。战士从“塞外”风沙中来到日夜向往的桂林城,那仙境般的景色,一下子点然了心中久蓄的激情,他从老人山、还珠洞、鸡笼山等名胜看到的不仅是山水的美,还有“换了人间”的时代美,“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像这样的句式,用虚实结合手法孕情于物,既是在赞美祖国山河的美好,又是在歌颂祖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实写,描绘出画中之态;虚写,传出画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品味。在战士心目中桂林山水就是祖国美好的身影,奇丽的景色为抒情提供了依据,战士的感情又为桂林山水涂上了一层明丽、壮美的色彩。人与物、景与情完全契合,在美丽的江山中有着战士的生命和感情,在战士的心中又有无穷的桂林山水。战士想过去看末来,过去的理想已经变成现实。今后还要为更加美丽的末来奋斗。

贺敬之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特色,并显示出自己的特异的风姿;他把炼意、炼句、炼字有机

地结合起来,往往以极其精简的语言,对事物作形象传神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内容丰富深广,同时,形象中又留下大片的空白,诱导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形象。如:

“一路上,扬旗起落??。

苏州??郑州??兰州??,一路上,倾心交谈??

人生??革命??战斗??”,

寥寥数语,概括了广阔的空间和长远的时空,具有大片的空白,引导人们依据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

“――意满怀呵,情满胸 愉似漓江春水浓

汗雨挥洒采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这里“桂林山水满天下”,虽然只是对已经成了俗谚口碑的唐诗的一字之改,却可以说是推陈出新的神来之笔。内涵深远的一个“满”字,胜过平凡的千言万语!真可谓语简情长而韵味遥深。 ..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展示了凝炼的魅力。文学反映生活,要比普通的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理想。非有很强的概括力不可,艺术概括力是形象思维威力的重要表现,在贺敬之的诗里这种思维的威力是很高的。

“呵!井冈山―― 宝塔山

――我们稳固的基石。老红军

老八路

――我们的钢骨铁梁!这就是

我们共和国大厦的

质量的保证!”

用“大厦”这个形象概括我们的祖国。用井冈山,宝塔山比作基石,用老红军,老八路比作钢

梁,既深刻揭示了我党我军的伟大作用,又具有形象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找红军去/....../找

红军去!找八路军去!找八路军去??”不管什么年代,什么时期,找红军,找八路,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希望.所以诗人提炼出“找红军去,找八路去”这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感情.从一个侧面概括了一种历史的进程。

贺敬之诗作中的警句也体现他作品凝炼的美。他往往把巨大的思想内容,精到的人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多采多姿的自然现象,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言简意赅地倾吐自己的内心的情感。 当我们读到:“祖国啊――我们的母亲!党啊――母亲的心!”的时候,不能不为这种概括所感动激动。当我们读到歌颂雷锋的诗句:“在你的军衣的五个钮扣后面却有:七大洲的风雨,亿万人的斗争――在脑中包容”的时候,不能不对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肃然起敬。当我们眼前闪过“我们的军队永远在党的手里/我们的党永远在人民――心里”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就是这些警句把他诗作深刻的内容,多彩的画面,充沛的激情留在亿万人的心里。

一首好的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支动听的曲子。不仅是“诗中有画”,而是“诗中有声”诗

中的画给诗歌增添美感,诗中的音乐对这种美感进行升华。“诗的音乐胜对诗的最高――美的理想的

升华是一种本质的促进。”由于汉民族语言具有象形绘色的功能,所以我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绘画的特异传统。又由于诗歌是一种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民歌和古典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又一个显著特色就是铿锵悦耳。贺敬之诗歌的语言在这两方面都得力于对古典诗赋语言艺术的批判和继承。

他的诗歌不仅表现出静穆的画面,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它的工整和流动的表现功能,具有静与动

(21)

的和谐统一。“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有唱有笑有声有色,色彩鲜明地勾画出了人物的形象。“乌云,在我们眼前??/阴风,在我们背

(22)

后??江山呵,在我们的肩!红旗呵,在我们的手!”这里有“乌云”和“阴风”的灰暗色调的衬托,如火炬一般的“红旗”更加熠熠生辉,一代革命青年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鸡笼山一唱屏风

(23)

开/绿水白帆红旗来”,这两句是音韵色彩调谐,相映成辉。《三门峡――梳妆台》的语言更是音律自然,读着“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诗句是琅琅上口,不象是在读诗,而是在唱一支优美的歌。 三、语言的巧妙转换。

贺敬之的主要成就是他的政治抒情诗。歌颂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党,难免要接触的政治语言和政治口号,诗歌语言里没有生更说教的政治语言和政治口号。政治抒情诗抒写的是政治之情,然而政治不等于口号,口号也不能成为诗。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所以有着巨大艺术感染力,是因为他能够赋予抽象的政治性命题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以政治的“虚”来贯穿、带动形象的“实”,又以形象的“实”使政治的“虚”变成可观的东西,从而造成了既动人心弦又给人美感的诗的境界。例如,写到祖国从黑暗的过去到光明的今天的巨大变化时,诗人说:

“你呵,

‘命运’姑娘, 你对我们

曾是那样的残酷无情,

但是,今天 你突然

目光一转,

就这样热烈地 爱上了我们, 而我们

也爱上了你!

而你呵,

‘历史’同志, 你曾是

满身伤痕、

泪水、

血迹??

今天,我们使你

这样地骄傲! 我们给你披上了 绣满鲜花、

挂满奖章的 (24)

新衣!

像这样把政治思考化为审美诗情之笔,在贺敬之的作品里比比皆是,而且大多贴切自然,意象飞动,情感强烈。

建国后党的第七个生日,诗人写了<放声歌唱>这一抒情长诗,全诗气势磅礴,激情似火,充满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心。党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得到了强烈、鲜明、有力的表现。诗人在描写祖国胜利前进的壮丽景象时,揭示出一个“辽阔的大地上铭刻着”的真理和“伟大人生的怀抱里”隐藏着的“秘密”,这就是,党使我们燃烧起“生命的永恒的活力”,党使我们变成创造奇迹的巨人。贺敬之说:“诗,必须属于人民,属于社会主义事业。按照诗的规律来写和按照人民的利益来写相一致。诗人的‘自我’跟阶级、跟人民的‘大我’相结合。‘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诗人和战士的统

(25)

一。”

党的方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政治语言、政治口号。而“党的语言/正象春雷一

(26

样/唤起/“百家争鸣”,/正象春风一样/吹开/“百花齐放”??就是诗的语言了。工农业生产迅猛增长是政治语言。“呵,在千万个/矿井/和织布机旁,煤炭/和布匹的/洪流/又突破/定

(2

额的/水位;在千万顷/稻田/和麦地里/早稻/和新麦的/行列/正千军万马/奔向/粮仓!”7)

??这就成了诗了。“四人帮”妄图毁我长城,篡党夺权,是政治语言,而“放火烧荒的罪恶火舌,踩向我们的军旗――党旗!”就变成了诗。政治语言,概念,只有体现为生动的形象,才能获得艺术的生命,否则难免成为没有躯壳的游魂。

以上从三个方面浅析了贺敬之诗歌的语言特色。简言之:朴实、亲切、壮丽;具有三美,巧妙的语言转换。那么贺敬之诗歌的基本特色与语言特色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

贺敬之诗歌之所以能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这是和他的语言魅力分不开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的:

(28)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在诸种文学形式中,诗的语言是最富有魅力的,并且在诗歌中特别显得重要。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贺敬之的诗,没有一般抒情诗所常见的空洞浮泛,或者天地局促的弊病。而是意境开阔,思想性高,视野广,题材开掘深,明朗含蓄益而有之。这些都与他独特的语言特色分不开。他通过联想,把省港大罢工的“呼号”,南昌起义的“鲜血”,秋收起义的“红旗”,延安窑洞的“灯光”,分别和“鼓风炉”“炼钢炉”“麦场上”“工地上”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大小相宜的形象,虚实相益,余味无穷。

贺敬之的诗绝不是故作多情,而是用质朴无华、亲切无比的语言和爱的波涛与憎的风暴谱写成

(29)

的心曲,感情格外细腻深沉。“让万声雷鸣/在胸中流动/好唱出/赞美祖国的/歌声!”我仰望

(30)

你/我扑向你――/我有/千山万水的思念,五湖四海的回忆......,用朴实的亲切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山山水水的热情。体现了他诗歌基本特色与语言特色水乳交融的关系。

总之,贺敬之的诗歌为他的语言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而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又给他的诗增添了奇光异彩。

参考资料:

(1)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王宗法、张器友主编,《贺敬之专集》P81 (2)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王宗法、张器友主编,《贺敬之专集》P11

(3)胡适《谈新诗》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P308 (4)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18《回延安》 (5)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13《三门峡歌》 (6)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52《放声歌唱》 (7)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63《桂林山水歌》 (8)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30《向秀丽》 (9)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92《放声歌唱》 (10)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17《三门峡歌》 (11)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19《三门峡歌》(中流砥柱) (12)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28《向秀丽》 (13)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52《十年颂歌》 (14)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53《十年颂歌》 (15)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56《十年颂歌》 (16)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431《雷锋之歌》 (17)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65《桂林山水歌》 (18)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55《放声歌唱》 (19)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469《“八一”之歌》

(20)埃德加.爱伦.坡《死果》见《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三期P137 (21)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19《回延安》 (22)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434《西去列车的窗口》 (23)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363《桂林山水歌》 (24)《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学正主编民。 (25)引自贺敬之为《郭小川诗选》英文本作的序:《战士的心永远跳动》 (26)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51《放声歌唱》 (27)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52《放声歌唱》 (28)高尔基论《论文学》P332 (29)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230《放声歌唱》 (30)1979年版,山东人民出版,《贺敬之诗选》P468《“八一”之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x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