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评课

更新时间:2024-05-17 0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评课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评议,并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的活动。《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使生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生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生物学知识,不同的学生在生物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学论教”。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施教者、评课者观念的差异,人们对同一节课的评价不一致是常有的事,那么怎样打破传统观念,以新课程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课呢?笔者结合江苏省20xx年中小学教师国内培训项目南京师范大学高中生物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班培训科目“同课异构”课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例,初浅地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评价一堂课。

1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评议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课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目标一般含有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要看教师是否把握本节课的生物知识在整个生物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是否正确把握难点、重点;是否重视前后知识的衔接与提炼;是否对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如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的周晓强老师是这样确定这节课的知识目标的:从性状层次上建立生物是如何进化的知识体系;又从基因层次上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这样既对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上有具体的量化要求,又准确把握了重难点知识,还重视知识点的衔接与提炼。

(2)能力目标。要看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探索发现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识结构,并生成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南通市小海中学的瞿红军老师在课堂设计时,以活动单为教学载体,精心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质疑讨论、形成结论等教学流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评价教师是否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是否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愉悦。南京市第十__中学李珊珊老师通过全课设计了7个情境资料,并配套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思维,使课堂环环相扣,知识呈现承前启后,理论推导流畅自然。

2 从教学内容上分析,评议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且富有挑战性

教学内容既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生物课程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出发,从促进每个学生生物能力的发展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评议时主要看:①教师是否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②教师是否合理确定重点、难点,所选内容、例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同时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反映现代科学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③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④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生物本质,是否能激发学生“再思考”、“再创造”。⑤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是否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己感受到生物的优美,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分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以本节课为例,按照人教版教参上提供的参考,这是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参的安排只教学到基因频率的计算。但作为一堂公开课,又是作为一堂关于进化理论的课,周老师“不甘心”按照教参的安排只讲到基因频率

的计算,这样的话就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关于进化的知识体系。周老师通过以下操作来处理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实现在一堂课内帮助学生建立了完整的关于进化的知识体系:①打破教材内容顺序,按照学生认知顺序,由表及里,先从性状层次上建立生物是如何进化的知识体系,再从基因层次上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教学内容的顺利推进提高保障。②适当淡化基因频率的计算,不去搞专门的基因频率计算,设想通过习题课分步延伸培养学生对基因频率的计算能力,这样节省时间,将重点放在如何理解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本质关系上。这样的设计较科学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的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使教学内容更加体现生物本质,并具一定挑战性,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为有效的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 从教学过程上分析,变评议教师“怎样教”为重点评议学生“怎样学”

怎样评议分析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这是“评课”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评课方案常常是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即评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重视教法,忽视学法,以至一堂课教师讲得精彩绝伦,美轮美奂,学生配合也天衣无缝,但学生服从于教师,解法、思维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逐步展开,缺乏自己的亲身体验,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法。新课程理念就是变“怎样教”为“怎样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管学生的方法怎样,对于学生自己来讲都是好方法,因此,评议教学过程,必须从学法人手结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评议。, 3.1 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生物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构建生物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也要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而能力是不能被告知或传授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获得生物信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使他们获得加工生物信息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使他们获得保持生物信息的习惯。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生物能力。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法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体验的机会。一堂生物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一般应为整节课的1/2到2/3。 3.2 教学手段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生物课堂教学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但评议时,要注意分析某个教学环节是否真的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有没有出现“课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

例如,瞿老师在“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变化”教学中,对教材思考与讨论栏中的表格加以变化,添加“亲代产生的配子比率合计”一行,便于学生计算亲代不同基因型个体产生的配子。在学生合作讨论子一代基因频率计算过程中教师介入指导,提示学生回忆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配子概率计算方法,然后由学生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仪讲解分析,其他学生补充,这不仅仅是生生互动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讲解示范这个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给学生留下的较为深刻的记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高,合作学习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而教师也真正扮演了一名教学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

.

3.3 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不同的人在生物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采用,必须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过程设计上既要增设台阶,使每个学生

都能拾级而上,又要有一定的梯度,使部分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跳一跳”达到目的。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是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是否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4 教学思想应鼓励学生创新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形式,它渗透于每一堂课。评议生物课,最为关键的是看教师的生物学思想有没有转变:是否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是否有努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行为;是否有创造条件让学生“标新立异”,从而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的教学活动。

例如,周老师在进行种群是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知识点教学时,呈现了一则情境资料: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l的变异个体。在师生共同解决了这一变化是否改变了该种群的遗传组成的问题后,继续追问:绿色翅(Aal的变异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后代吗?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周老师有异于其他两位老师的教学处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事件可能出现的两个方向,即既有可能没遗传给后代,也有可能遗传给后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展提升思路:为什么有可能没有遗传给后代,而在什么情况下才能遗传给后代?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种群是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教师鼓励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培养了学生创新求异思维,使得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4 从教学能力上分析,评议应主要看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传统的评课常从板书、教态、语言、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议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这些都是评议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基本因素。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实现七大转变: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个体差异教育的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由单一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的转变。这些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在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学能力最关键的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李老师的概念教学为例,在进行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教学时,既有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概念关键词;又有多媒体展示兼教师板书演示。尤其是基因频率概念教学,通过画出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关系图,帮助学生厘清概念。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知识获得过程及丰富师生教学信息交流量等方面颇费思量。

5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评议学生学到了什么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更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生物课就是帮助学生提炼生物思想,构建生物知识、方法体系。在评课时,不要仅纠缠于某个教学细节的优劣,不要局限于探讨解决某个生物问题的特殊技能。主要评议: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生物方法,提炼了什么生物思想,形成了什么生物观念,在今后生物学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

三位老师在异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例时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训练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思维品质;对促成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构建生物学观点的方法;对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观念等都颇有收益。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三位老师又积极彰显了各自的教学个性,可谓各美其美。当然,三位老师在为培训老师提供了诸多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材料,比如;如何及时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如何兼顾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课堂的预设程度对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的影响;教学互动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控制,实现每一位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

等……这些都为每一位参培老师提供了教学研究课题。

评课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以上是笔者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生物课评课的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同仁专家斧正

高中生物评课体会作者:大宋

1、评课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首先,评课者应学习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要细心观察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如何灵活运用教育学原理,注意了学生的哪些心理活动,老师和学生在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互动情况怎样,课堂气氛是否轻松等等。其次,评课者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教材教法。中学生物教学一直倡导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允许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听课者要密切注意授课老师在处理教材、预设教案时巧妙地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是否用得恰当?第三,评课者还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对所听内容了如指掌,要能准确判断授课老师给学生所授的知识是否正确。不论哪个学科,课堂上是决不容许出现知识性错误的。否则,就是犯了课堂大忌,这样的课上得再好,也是要一票否决的,这样的老师也是要受到严厉批评的。

2、评课者要带着思考进课堂 要评好一堂课,听课者就要带着评价这堂课的想法进课堂:我不是来挑刺的,我是来认真学习的。因此,听课过程中,既要关注老师的主导引领,又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首先要研究老师的教学设计、观察其教学过程、分析其处理问题的方法、揣摩其板书的设计与布局等等;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学生的精神面貌,课堂表现,要观察学生的表情,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又有了哪些提高。通过观察学生的专注度、思考度、参与度等,来获取相关信息,得出某种判断。第三要记录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次数、简录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方式,统计老师和学生活动的时间,以利于评课时,对这堂课是学生主动学习课,还是老师传统教学课做出准确判断。听课者不仅要关注课堂流程,更要关注课堂实效。

3、评课者要写出评课稿

评课稿没有固定的格式,其主体内容一般涵盖:授课者的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等。具体内容包括:授课者的教学观念是否先进、教与学的目标是否明确、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课堂反馈与矫正是否及时和有效、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协调、课堂容量是否适中、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体、课内训练是否适当、课堂教学高潮是否形成、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一篇评课稿,尤其是跟授课老师当面评课时,以上内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细枝末节要一带而过,不要从头评到尾,着重于表达授课老师的最精彩、最先进、最特色之处,要充分发掘长处、肯定优点,给授课老师以足够的信心和希望,调

动老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之处一定要找准,要分析到位,令人心服口服。

评课过程中,既肯定了优点、也说出了不足。授课老师虽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但到底应该怎样改进,还是心中茫然。因此,评课者应从实际出发,给授课老师提出切实可行、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的具体改进意见,或者是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评课稿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本堂课呈现的优点、值得推广的经验、表现独特的特色有哪些。 (2)本堂课需要改正的缺点、需要改进的不足、需要商榷的问题有哪些。 (3)本堂课需要改进的建议。 如果你想让被评者佩服你的评课,你就必须做到:优点评得好,问题看得准,解决问题的建议切实可行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核心概念: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2、细胞是由物质分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承担不同的作用。

3、细胞是物质分子的有机结合体,细胞的各种结构既分工又合作。 4、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推动。

5、细胞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甚至还能够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即细胞具有全能性)。

《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核心概念:

6、性状遗传是基因传递的结果,而且这种传递是有规律的。 7、基因在染色体上。

8、DNA是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复制实现的。 9、遗传信息的表达是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的。 10、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11、生物的进化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核心概念:

12、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

13、人体内的细胞需要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内环境)。

14、高等动物和人体的稳态是通过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实现的。 15、具有复杂结构的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实现其相对稳定。

由此可见,核心概念的教学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即便是最简单的一个核心概念,通常也需要多节课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多角度的学习才可以形成的认识。重要的生物学名词虽然不是核心概念,但一定是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重要基石。核心概念的教学实际上是建立在一般概念、原理和规律之上的对生物学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的构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x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