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06 17: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监督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监督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监督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国家法律、政策的正确实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促进和发展民主政治,保障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有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故此,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机关在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中职能作用,是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体系的关键所在。

监督制度的重要价值以及监督实践的客观需要,不断地推动着监督学学科的迅速发展,自我丰富和自我创新;而监督学学科体系的日臻完善,又为监督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众所周知,监督学是着重研究监督理论与监督思想、监督制度与监督机制、监督历史与监督演进、监督方式与监督方法,并揭示监督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监督学的研究涉及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外监督理论、不同国家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实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从预防的视角,深刻了解政府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的制度原因及其危害性,能够从监督的视角提出完善我国廉政监督与勤政监督的政策性建议与制度构想。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廉政与勤政意识,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的教学任务

1、通过监督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刻领会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监督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廉政勤政观。

2、通过监督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的监督理论、监督模式与监督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分析研究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基本问题的能力。 3、通过监督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明辨是非,抵御腐败侵袭的防范能力,树立依法行政和高效施政的理念。

4、通过监督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监督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从历史的视角掌握监督制度的发展脉络。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监督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第一,它与其他相关科学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融合关系,相关科学的核心内容是其重要的理论来源。如监督学与政治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政治学研究政治关系,而政治关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监督学则是从防范公共权力滥用的视角来研究公共权力。监督学与行政学有很强的交互性。一方面,监督学调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行政学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路径,监督机制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监督学与刑法、行政法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刑法与行政法是监督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实现手段,也是监督工作法治化的体现。如职务犯罪的认定是刑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监督学研究的对象;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行政监督的重要方式。同时,监督学又从系统性的角度拓展了刑法、行政法调整的空间。第二,监督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色与逻辑结构,监督学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监督权、公民权利和社会道德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由此,把握公共权力的来源、特点和运行机制是是学好监督学的关键。总之,在学习监督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深入理解监督学与相关学科与课程的内在关系,这也是学好监督学的重要前提。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理解监督学的基本架构和与多学科之间的内在渊源,系统掌握监督学的基本内容,在提高学生的监督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我国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实践出发,深入各类监督领域和直面监督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1、文字教材

文字主教材是毛昭晖主编的《监督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文字辅助教材是《监督学学习指导》。 2、 录像课学时分配

讲次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

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第四章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第七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第八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 第九章 各级政府的行政监督

建议录像(音) 学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IP课件

主要是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用于扩大知识面。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

教学要求

第10讲 第十章 社会民主监督

第十一章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第11讲 第12讲 期末复习

1、了解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2、理解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 3、掌握监督原则的基本内涵 4、对腐败产生的根源有清醒的认识

5、对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表现及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监督与腐败的涵义与特征 一、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二、腐败的涵义和特征 三、腐败产生的根源与条件 第二节 监督的功能 一、校正功能 二、制约功能 三、预防功能 四、反馈功能 第三节 监督的分类 一、监督主体的分类 二、监督客体的分类 三、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分类 四、监督形式的分类 五、监督阶段的分类 第四节 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 依法监督原则

二、独立监督原则 三、全面监督原则 四、分类监督原则 五、过程监督原则

第五节 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现状 一、监督学研究的对象 二、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我国监督学研究的现状

重点难点

1、 重点:着重把握

2、 难点:腐败产生的根源分析 教学建议

1、 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层面分析监督的基本内涵

2、 从具体案例的视角来分析理解监督的功能,以及监督原则的运用 3、 从既得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

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外主要监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2、理解不同监督理论对监督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监督思想

一、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监督思想 二、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 三、国外监督思想综述 四、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监督理论

一、人民主权理论 二、议行合一理论 三、三权分立理论 四、利益多元理论 五、预防为主理论

重点难点

1、重点: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2、难点:中外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的比较分析 教学建议

1、 从历史渊源的视角理解监督思想的形成与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 2、 对各种监督理论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教学要求

1、 了解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与职权 2、 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内容要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三、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监察权 四、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五、中国古代的谏诤制度 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

一、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

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

第三节 当代中国监察制度 一、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

二、香港特区以廉政公署为核心的监督制度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监督制度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难点:中国古代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比较分析 教学建议

1、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朝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借鉴意义

2、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事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监察制度对政权长治久安的意义

第四章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监督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 2、理解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基本内涵 3、了解我国监督制度完善的主要做法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廉政监督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架构 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 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 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 五、中国廉政监督的问责机制

第二节 效能监督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效能型政府的构建

二、中国公共决策的效能监督机制

三、中国政策执行的效能监督机制

四、中国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

五、中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 六、中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制度

重点难点

1、重点:预防为主的监督制度的构建 2、难点:廉政监督机制与效能监督机制的整合 四、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何构建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2、运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还应当从那些方面完善监督制度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涵及作用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模式 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与范围

内容要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概述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基本架构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内容与方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与内容 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与程序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重点难点

1、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 难点:中外人民代表大会在监督体系中的差异性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从立法监督的视角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特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执政党监督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党的代表大会如何行使监督权 3、掌握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是如何发挥的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党内监督概述

一、党内监督的涵义与性质 二、党内监督的方式与手段 三、党的监督条规建设

第二节 党组织的监督

一、党组织监督的意义和特点 二、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 三、党的委员会的监督 四、党委常委会的监督

第三节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

一、纪检机关的地位与作用 二、纪检机关的监督对象与内容 三、纪检机关监督权与监督方式 四、违法党纪案件的查处

第四节 党员的监督 一、党员监督的涵义与依据 二、党员监督的主要方式 三、党员监督的主要内容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纪检机关查办违反党纪案件的基本内容 2、 难点:党的代表大会与党的委员会、党的常委会的关系 教学建议

1、 从执政党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的视角,分析完善党的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违反党纪案件的查处

第七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检察机关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2、了解职务犯罪监督的内容与基本方式 3、掌握贿赂罪的认定方法

内容要点

第一节 检察机关监督概述 一、检察机关监督的概念 二、检察机关监督的性质 三、检察机关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第二节 职务犯罪的监督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二、贪污罪的认定 三、贿赂罪的认定 四、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五、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

第三节 侦查监督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

二、侦查监督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三、侦查监督工作的完善

第四节 刑事审判监督 一、刑事审判监督的概念 二、刑事审判监督的基本方式

重点和难点

1、重点:职务犯罪的认定 2、难点:检察机关监督的基本程序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思考检察机关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2、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职务犯罪行为的理解 3、了解检察机关抗诉权的基本内涵

第八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

教学要求

1、理解审判监督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 3、了解职务犯罪案件的审判程序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审判监督概述

一、审判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二、审判机关监督的功能和方式

第二节 审级监督制度

一、审级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二审监督制度 三、再审监督制度 四、死刑复核制度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二、违法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三、行政诉讼制度 四、行政赔偿制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认定与行政赔偿 2、难点:如何确保审判机关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教学建议

1、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审判机关对违法行政行为认定的标准

2、以职务犯罪案件为主线,引导学生知晓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内在关系

第九章 各级政府的行政监督

教学要求

1、 了解行政监督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2、 理解行政责任的表现形式

3、 掌握廉政监察与效能监察的内涵与方式 4、 了解绩效审计的作用 内容要点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三、行政监督机关的领导体制

四、行政监督对象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层级监督

一、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地方政府的监督 二、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三、我国层级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

第三节 行政监察制度

一、行政监察概述 二、廉政监察制度 三、执法监察制度 四、行政效能监察制度 五、行政监察的法治化

第四节 审计监督 一、

审计监督制度概述

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三、政府绩效审计

四、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关系 五、审计监督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

第五节 行政复议制度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三、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如何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在反腐败与廉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2、难点:行政责任认定 教学建议

1、通过引导学生建构监督主体之间的结构图,增强学生对不同监督职能的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深刻了解行政监督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十章 社会民主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民主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功能 2、了解政协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的基本方式 3、理解新型网络监督的价值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社会民主监督体系的基本架构 一、 二、 三、

社会民主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社会民主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涵义与性质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

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义 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和地位 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四、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 第四节 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二、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 三、舆论监督的功能与方法 四、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 第五节 群众监督 一、群众监督的涵义 二、特约监督员制度 三、信访举报监督 四、控告申诉监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民主监督的功能 2、难点:如何独立行使社会民主监督权 教学建议

1、从人大与政协的关系视角,分析社会民主监督的功能 2、如何完善网络监督制度

3、从信访制度的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保护的救济制度

第十一章 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2、发达国家反腐败与监督制度的特点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核心内涵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反腐败运动

一、国际反腐败现状与特点的分析 二、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的基本架构 三、国际反腐败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二节 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

一、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监督模式 二、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 三、美国议会与司法监督模式 四、日本模式 五、韩国模式 六、新加坡模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

2、难点:发达国家监督制度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可借鉴性的具体表现

教学建议

1、从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的视角,引导学生对中外监督体制的差异性进行理性分析

2、从中外监督制度及其政治制度背景的差异性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国际间反腐败合作的基本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x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