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2010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1-03 02: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 A.文化产品 C.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 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D) A.中原文化 C.巴蜀文化

B.齐鲁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C)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B) A.社会生活 C.物质生活

B.精神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D) 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C) A.政治观念 C.国家观念

B.经济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B) A.夏朝时期 C.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A)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D) A.《神农本草经》 C.《素问》

B.《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C) 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 A.宗族

B.家庭

C.什伍里甲 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D) A.明代 C.汉代

B.宋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C) 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 ??????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B) 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D) A.止于至善 C.教学相长

B.学思结合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B) A.《礼记?大学》 C.《荀子?劝学》

B.《礼记?学记》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C) A.天人合一 C.中庸之道

B.知行合一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B)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B)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C) 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D) 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B) 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CDE)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AB) A.夏、商、周文化 C.秦汉文化 E.明清文化

B.先秦文化

D.广济河

汴、蔡(惠民)、金水、广济(五丈)四河 D.汉唐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ABCDE) A.质(原料)

B.形(样式)

D.画(图案)

C.饰(佩带的饰物) E.色(颜色)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CE) 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AB) 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32.“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33.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31.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35.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答:①战争。(1分)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分)②高级宗教确立。(1分)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2分)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2分)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1分)③体形标志,人体高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1分)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2分)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答:①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分)②中国古代类比思想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2分)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

行。(2分)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答:①汉字有悠久的历史;(1分)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1分)③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2分)④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2分)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答: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北、南两宗。(2分)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2分)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城外。(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2分)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2分)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2分)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2分)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答: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其家族性特征在每一阶段均突出地表现出来。(2分)

从诞生礼仪看,婴儿一出生,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收到父族与母族的精心呵护,婴儿的教育和培养成为家族的重要事务;(2分)

成人礼原本是独立的人生礼仪,由于传统的社会 重视家庭形式,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个人的资格与能力从属于家庭的需要,因而成年礼逐渐演变为婚礼的一部分;(2分)

婚姻礼仪的各个缓解都要贯穿着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2分) 而丧葬礼仪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亲属要依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的孝服“守制”。(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x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