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课件
更新时间:2024-04-10 2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主讲人:黄志斌
序言
?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续篇,接着“科技观”讲“一线、两片、三态”的课程教学体系。 ? 一线——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理论; ? 两片——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态——生态、人态、心态三态和谐。 ? 参考书:《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 《绿色和谐文化论》
《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管理》
第一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和一般功能
§1-1 科学技术的本质含义
一、科学的含义和性质
1. 含义:
? ? ? ? ? ?
自然认识说 英国新百科全书 认识过程说 苏联大百科全书 知识体系说 中国辞海 方法说 [苏]拉契科夫 职能说 [英]贝尔纳 社会建制说 [美]墨 顿
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建制形成的关于自然系统本质和规律
概括:科学的定义——NS
的具有社会实践力量的客观动态知识体系。 ? 既是认识现象,也是社会现象。 ?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系统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2. 性质
(1)自然科学的生产力属性 一般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尚未进入生产过程,以知识形态反映着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表现为生产的精神潜力。
(2)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 自然科学不是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 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
(3)自然科学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技术的含义和性质
1. 含义:
? 技巧、技能说 ? 手段、工具说 ? “运用”说
概括:技术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调控、改造、保护和利用天然自然,创造宜人生存的人工自然环境的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总和。 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
2. 技术的性质
★ 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1
★ 技术具有保密性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 区别
(1)从目的和任务看
? 科学的目的是认识自然,任务是不断有所发现,增加人类知识财富。故科学无禁区。 ? 技术的目的是改造自然,任务是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创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故技术有控制。 (2)从与社会生产的关系看
? 技术与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3)从成果形式来看
? 科学的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一般通过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传播;技术的成
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和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可以是实物形态的技术样品、样机、模型,也可以是知识形态的技术规程、设计图纸、专利说明等。
2. 联系
(1)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 科学规律、科学原理通过应用研究,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为技术发明提供直接的理论
要素和方法原则;科学实验研究中设计的实验装置和模型,可以直接成为技术发明、技术创造的起点。(顶天→立地) ——特化 ? 技术原理和生产技术经验、方法等,也可以转化为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从工程技术实
践中可以提炼出科学问题。(立地→顶天) ——泛化 (2)相互促进、互为动力。
? 社会生产技术对科学的需要推动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新发展,为科学前沿的突破提供了
有力的武器。
? 科学研究对实验技术的需求,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 (3)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 一体化趋势——周期缩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用基础研究)。
§1-2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知识体系有其内部的逻辑联系;作为人
类认识、改造和保护自然的社会活动体系,有其内部的分工关系。 ? 科技内部各门具体学科或各具体活动领域之间的结合方式和整体联系,就形成了科学技
术的体系结构。
一、科技体系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取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水平。 ★ 古代:三种形态,联系不紧——雏形期 ? 融于生产过程之中的应用技术
? 融于自然哲学之中的思辨型科学理论
? 从自然哲学分化出来的一些相对独立的自然科学知识门类。 ★近代:学科纷呈,联系加强——定形期
科学和技术分别摆脱了自然哲学的束缚和超越了工匠传统的作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层次
2
结构和学科结构体系。
★现代:学科门类更为齐全;学科体系更为完整;学科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交叉学科 大量涌现——完形期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
1. 历史上的分类模式
? 培根的“理性”模式——想象 、记忆 、理性 ? 圣西门“现象论”模式 ? 黑格尔“发展论”模式
? 恩格斯“运动形式论”模式 2. 科技分类的一般原则
? 客观性原则——即根据客观存在着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 发展性原则——即根据事物演化顺序或科技发展进程进行分类。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3. 现代科学技术分类
? 广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思维
科学。
? 狭义:三大门类—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按照一定的关系(包括上述原则)把门类、学科、分类要素有机联结起来便形成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其本质上是分层次的、立体的、网式的开放系统。
1.从纵向上看:现代科技体系是一个由门类结构、学科结构和分支结构三个层次组成的复杂系统。 ——纵向树状结构,分化趋势
(1)门类结构:
? 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规律——基石 ? 技术科学:研究通用性的一般技术理论——桥梁
? 工程科学:研究把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应用到特定生产过程的原理和方法——归宿 三者从前向后是层层指导的关系,从后向前是层层上升的基础关系。投入比是1:2:4的等比级数。主要说明了现代科技的基本构成情况,属一级结构。 (2)学科结构:
? 基础科学:传统六学科+生命和思维科学等。
? 技术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自动化科学、环
境科学。
? 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农业技术、交通技术、医疗技术、商业技术等。 着重说明门类结构中各基本部分的组成情况,属二级结构。 (3)分支结构:
进一步表明科学技术内部的微观组成情况,属于三级和三级以下的结构。
? 如物理学可分为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而光学又可分为
物理光学、量子光学、几何光学、大气光学、电磁光学、生理光学、晶体光学等。 2. 从横向上看,由于各专门学科、分支学科相互交叉结出丰硕成果,现代科学技术还包含着一个由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组成的交叉系统。 ——横向交叉结构,综合趋势
3
? 边缘学科: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相互渗透后形成的交叉学科。它既可以在相邻学科的边
缘 领域产生,也可以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另一门学科而形成。前者如物理
化学、生物化学,后者如量子生物学、地球物理学。 ? 综合学科:把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对某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学科。研
究的是复杂系统,综合的学科数量比边缘学科多,以它所研究的问题命名 ,如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等。 ? 横断学科:是从不同侧面研究各种事物或专门学科中的某些共有的问题及其规律(或共
同性质)学科。如系统科学各分支。 3.从时间上看,则表现为前沿学科、带头学科的更替——时间推移结构。
? 含义:是指在一个科学时期,走在其他学科前列,并影响和决定整个科学发展的先导学
科。
? 更替性:各领风骚数十年; “单一”与“一组”更替:“力学—物、化、生—微观物理
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学—生物学—??” ? 加速性:周期按半衰期衰减、公式:
§1-3 科学技术的一般功能
一、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功能
? 科学发现
? 科学解释 ? 科学预见
二、技术对自然的改造功能
? ? ? ?
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调控自然 创造人工自然
三、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1. 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1)通过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通过技术的途径变革生产资料
(3)通过管理的途径提高“人—机—物”系统的效率
总结: 现代科技不仅影响着生产力系统内部实体性要素的性能和水平;而且影响着它们的内部结构及结合方式,影响整个生产力系统的模式或形态,通过和谐管理、信息传递,协调“人—机—物”系统的运动,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增强和提高它们各自的作用力,取得最优的效果。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提出的背景:
?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 社会的科学化; ? 科学的社会化;
提出的主要人物:邓小平
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总统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
4
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理论内涵
科学技术的乘数作用乃至指数作用。
即: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中发挥其作用,它同三要素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加速效应。
★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经济增长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工业生产中的5%—10%的提高来自科技;70年代50%—70%;80年代以来70%—80%。
如日本1956—64GNP中由科技带来的增长额占48.5%,82—86年间,每年实际经济增长中大约60%来的科技。
★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先导作用
理论发现超前于技术发明,技术发展超前于生产应用已成为重要趋势。 (3)知识经济是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3.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与先进生产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生产力的三个维度: ? 第一个维度是水平维。
它是指生产力水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是前沿的领先的位置呢,还是中间的甚至落后的位置。水平维度尤其表现在科技含量、生产工具等方面。显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水平高。
水平维度是一种状态特征,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惟一的标志。 ? 第二个维度是力量维。
它是指生产力作用于“社会-经济-自然”这个复合体(以下简称复合体)的力量的强弱和功率的大小。
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其对复合体作用的力量与功能并非一定成正比,这里面有一个生产力的管理问题 (如是否能通过合理尽性的管理,实现了生产力系统的优化,主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基础技术、相关技术的协同),如果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都比较先进且能与实际情况吻合,那么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对复合体的作用力量就会强,功率就会高,否则相反 。
生产力的力量维是一种做功过程,它也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但同样不是惟一的标志。
? 第三个维度是价值维。
它是指生产力作用于复合体后产生的效果和价值,效果有大有小,价值有正有负。如果说水平维和力量维是指生产力作用的状态和过程的话,那么价值维则是作用的结果。先进的水平维和强大的力量维既可以使复合体沿着正方向前进,取得正价值,也可能使复合体向着反方向运行,产生负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论者,它不但要求生产力具有发达的水平维和强大的力量维,而且要求水平维和力量维作用于复合体后产生正效果和正价值。 ? 不同文明取向关于生产力的不同理解 工业文明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的水平维和力量维都得到高度的发展。
5
生态文明则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它不是运用这种能力去征服、改造自然(实际上是破坏自然),而是运用这种能力去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自然既为人类服务,人类也为自然服务,双向互补,友善共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表现出人类的协调性和人性善。生态文明更强调生产力的价值维。 (2)发达生产力不能等同于先进生产力 ★发达生产力是一种二维生产力
上面分析了生产力的三个维度及其发展的文明取向,从中可以看出,发达生产力是一种二维生产力,它主要指生产力的水平维与力量维都处于发达状态;发达生产力有可能使人类向着负方向运行。如:美国具有极其发达的生产力,使世界上2%的人口,耗费了世界42%的石油,排放了全球30%的CO2和大量的废弃物,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国那样,需要20个地球来支撑,可是地球只有一个。
★先进生产力是一种三维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却不同,它是一种三维生产力,它顺应生态时代的要求和先进文明的取向,除了具有发达生产力的水平维和力量维特征外,还具有价值维的正方向特征,可以使生产力对于复合体的作用产生正效果正价值。所以,评价一种生产力是否先进,不但看其水平维和力量维,更要看其价值维。
★发达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先进生产力即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在先进的文明取向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它是水平维上处于前沿领先地位,力量维上表现为力量最强、功率最高,价值维上凸现先进文明取向,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3) 绿色高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
★绿色高科技是基于科技水平维、力量维积累的当代科技
★绿色科技对“经济-社会-自然”复合体的作用具有正价值和正效益 ★绿色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4)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理论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既然知识经济是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绿色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理论就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讲 知识经济
§2-1知识经济的兴起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
1.孕育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
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
1973年,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认为,人类从前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经济将从产品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在职业分布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将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将成为社会的中轴,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成为人类活动的未来方向。
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科学地预言信息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新的巨变。
6
1990年出版的《权力变移》一书中,他更加鲜明地提出,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认为:
★ “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 “信息经济社会是真实的存在,是创造、生产和分配信息的经济社会。”
1983年,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出版《下一代经济》一书,提出信息经济的对立物是物质经济。物质经济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其特征是机械化;而信息经济则是减少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含量,使用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生产出更受人喜爱的商品。
2.概念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 ? 90年代初,美国阿斯奔(Aspen)研究所等机构联合组建信息探索研究所,在出版的《1993
—1994年鉴》中,以《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题,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代的特征,明确指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能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2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而且本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
?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
望》的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并作了明确定义。
? OECD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可分为四种形态:
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能严格(精确)逻辑表述,可交流、共享;与生命体可分割;获得的成本低 。包括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 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不能严格逻辑表述,不可交流、共享;与生命体不可分割;获得的成本高 。包括技能知识(Know-how),人力知识(Know-who)。 编码知识与意会知识的辩证运动与历史演进:
? 采集、狩猎社会,没有编码知识,只有意会知识,再进一步分析就知道主要是意会知识
中的客观部分,即客观的意会知识。原始思维。 ? 农业社会,在这类客观意会知识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也开始发生已有意会知识向编码
知识转化的过程。但总体上仍局限于know what层面的格言和比喻的表达。在认识方法上也是如此,如直觉、感悟,培根对认识方法的表达。
? 进入工业社会,一方面继续创造新的意会知识,另一方面开始大规模地将客观的意会知
识转化为编码知识,并克服后者的弱点,提升其水平,从know what深入到know why,并不断形式化、模型化、定量化。在认识方法上也是如此,如数理逻辑、数学方法,公理化方法。
编码知识不断由意会知识生成、提升及普遍化,为人类共享,甚至机器共享。
? 在信息社会,编码知识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需要属于人类、群体和个人
自己的更为高级的主观意会知识,以解决如何创造新的客观意会知识,如何将这种意会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并提升编码知识,以及如何选择、组合、应用编码知识等问题。一句话,就是要形成能够创造编码知识,超越编码知识的主观意会知识。它应该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科学考量与人文颖悟复合而成的洞察能力、直觉感悟能力、 定性体验能力、即时判断和抉择能力、整合能力。
客观的意会知识为主导(古代)——文革《决裂》;→编码知识为主导(近代)——量化、模型的局限性,不能把“流”、“道”的本质;→高级主观意会知识为主导(现、未)
7
编码知识与意会知识的逻辑联系:
? 首先,意会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前奏,这里的意会知识指的是意会知识中客观的部分。 ? 其次,编码知识是意会知识的原料,有待意会知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予以提升和普遍
化。
在个体层面,新创造的知识在创造者的头脑中一开始是意会知识,然后其中客观的部分逐渐转化为编码知识,进而这种编码知识又成为意会知识的原料,被进一步提升和普遍化,上升为可以为别人共享乃至机器共享的编码知识,从而构成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 再次,两者并非都是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关系,一些编码知识的背后往往“粘着”有意
会知识,难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共享。因此,科学无疆域,技术有国界。技术引进与人的引进和培训必须是二合一的。 3.与工业经济的主要区别
? 社会主体不同 :工人阶级→知识阶层
? 生产财富的手段不同:土地、劳动→资本、能源→知识、信息
? 竞争手段不同: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 ; 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知识生产率、研发 ? 管理重点不同 : 生产控制→研发、市场销售、人才培训
? 分配方式不同 : 岗位工资制(计时、计件)→业绩工资制(年薪、股权、期权)
二、知识经济兴起的社会经济原因
1.是人类社会演变的结果 2.是谋求经济持续增长的产物 3.是经济竞争新格局的要求
参见《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p.8-10
三、知识经济产生的科学技术基础
1.现代科技革命是知识经济产生的前提。 2.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运作的硬条件。
★ 信息技术在目的和规律基础之上进行信息集成和编码化(去掉多余,压缩过程),而把不能编码的非理性的面对面的经验和情感传递及感受排斥在外(自我截除,放逐情感); ★ 信息技术将已有的编码知识黑箱化,从而加快了传播和共享
——这两点就是信息技术对知识经济的贡献(同时也有负面作用)。
§2-2知识经济的时空特征
一、空间特征:
1.全球化(三个层面两个阶段)——使经济成为一个整体
? 指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和配置。 ? 外向型(开始时的提法)→开放型→国际化→全球化经济(现在的提法) 三个层面:
? 贸易自由化:商品贸易额年增6%>世界生产总值年增3.8%;工业品关税二战后40%,
现发达国家3%,发展中国家14%
? 金融国际化:通过国际金融体系支撑 ? 生产经营跨国化 跨国设计、生产、营销 ;“网讯” 两个阶段:
? 国际化 意味着空间的扩大,数量的增加。
8
? 一体化 制度和组织上深入推进国际化,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WTO、
OECD、APEC ;结果是各层面的促进、转换、互补,如资本流动带动商品流动(促进);商品贸易转换为对外投资;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互补 。 2.分散化——使经济富有活力
对基层的授权越来越多,基层的独立性越来越大;市场不是单一、不变,而是细分、多变;信息不是由老板垄断,而是基层同时获得。 3.网络化——架起全球化与分散化的桥梁
虚拟组织 销售网络 互联网 物联网;信息横向传递和交流加强。 4.中空化——表明经济高效低成本运转 信息直贯产、消,中间环节弱化甚至趋无,未来经济是无中介或弱中介的经济(电子商务)。 5.中实化——表明推动这一进程的中坚力量是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社会结构中,中产阶层日益壮大
二、时间特征:
1.流动变化
人、财、物等一切都处于流动之中。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默默无闻一干几十年是落后的标志,这种状态也体现社会的封闭。
信息、交通,自由、民主,知识的更新加快,个人寻求最佳生态位,社会应提供个人寻求最佳生态位的机会。 2.节奏加快
? 过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说的是阻碍人们的是空间因素,时间则有的是,可慢慢来。 ? 现在相反,空间有的是,是“地球村”,时间则一去不复返,是资源、成本,是做任何
事情时都要考虑的。
? 未来,不是大公司压倒小公司,而是发展快的压垮发展慢的。 3.需求引导:未来导向 ? 有序、透明、合理 ? 涨落、机会、风险
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两个相反的趋势。有序的网络化结点越多,就越透明,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合理)。结点越多,涨落、机会就越多,风险也就越多。面对更多的涨落、机会、风险就有一个选择问题。机会越多,对选择者的要求越高,无选择烦恼(难怪西方有人讲要逃避自由),但有被迫的烦恼。选择需要更高级的意会知识,需要根据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行直觉,就此而言,未来是女性、东方人的社会。
§2-3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一、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生产)
知识的价值在于共享,一旦共享了就没有价值(从原创角度讲),只有新创造出来的知识才有价值,故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
互联网更加加快了信息的衰减(必要性),但众多的结点又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能性)。
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应用)
类型:
? 科研推动型: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市场商品
9
? 需求拉动型: 市场需求→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市场商品创造需求 日本人说:“顾客是神仙,用户是帝王。”就是引导经济的发展,就是创造市场,就是创造消费者,在自己创造的市场中可以自由定价,独步天下,售后服务,就是培养消费者。 创造能满足需求的技术:科工贸一体化是工业经济,以产定销;贸工技一体化是知识经济,以需定产。 ? 混合推动型:
三、制度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保证(分配)
创造将知识和需求结合起来的制度和组织。
? 教育制度上:中国教育的是螺丝钉式的大批量统一规模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
的多样化需要,须加强个性化教育;教育制度重编码知识,轻意会知识,工业时代的模式,应该通过编码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领悟其背后的意会知识,从学会到会学(会遗忘)。 ? 分配制度上:偏向复杂劳动,企业技术入股,业绩工资制。 ? 社会制度上:户籍制度改革,区域补偿制度等。 ? 组织制度上:宝塔型向扁平化网络型转化。
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汇
? 技术进步有三个环节:
上游环节(知识创新)→中游环节(技术孵化)→下游环节(技术创新) ? “交汇”就是要求上、下游都向中间环节延伸。
§2-4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资本
? 现在的资本概念应调宽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四类。 ? 旧经济时代主要是前两类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
? 新经济时代主要是后两类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与此相关的还有心理资本和社会资
本。
? 与此相关的问题有:
1.财富创造与分配中心。2.人力资本(人才)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3.产权重心的转移。
结束语: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泡沫的缩水、实体经济的回归意味着知识经济进入危机与革命阶段,呼唤着知识经济理论的在探索,预示着新的常规科学阶段的到来。
第三讲 可持续发展战略
§3-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缘起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缘由
工业化 → “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工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片面强调“高积累、高投资”的外延增长,忽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内涵增长→三大危机。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只有一个地球》:“要确定我们应当干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应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
10
会议还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本次会议标志着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列入发展的日程,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它尽管未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个术语,但已有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
委员会成员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术语(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并给出了明确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五个重要文件。本次会议上,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被彻底否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普遍接受。本次会议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转为战略行动,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1992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在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时对会议精神进一步作了补充:“满足这代人,尤其是穷人的需要,实际上是持续地满足今后几代人的需要的问题。发展政策的目标和适当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一致的。”这个补充无疑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完善。
里约热内卢会议后,可持续发展战略很快被一些国家认同并推向行动。 至1997年,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家委员会或协调机构,74个国家向联合国递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 其中,中国在1994年3月就由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第一个编制出本国21世纪议程行动方案的国家,同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所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中指出,要实
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所有生命依存的生态系统、对彼此作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一分子、以及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承担更大的责任。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技术、产品、材料、服务等概念。这标志着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涉及的范围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等众多领域。
?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主题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故也称作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所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降低碳排放(具体减排目标未提及,只是在附件有一份表格);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社会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对于发展中国家仍然是首要的,同时低碳排放的发展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提供的资金计划
? 2010年12月11日,坎昆气候大会历时13天,在多次被拖入漫长的“加时赛”后终于
落幕,大会最终达成折中、平衡与灵活的“一揽子方案”《坎昆协议》其主要内容有: ? 第二承诺期:同意《京都议定书》工作小组应“尽早”完成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工作,以
“确保在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不出现空当”。 ? 减排:巩固了各国在哥本哈根承诺的减排目标。
11
? 透明度:规定发达国家改善其排放量和减排行动的报告,同时也规定发展中国家每两年
进行一次排放和减排报告。
? 资金:关注到发达国家集体承诺提供快速启动资金和长期资金
§3-2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容和理论蕴含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蕴含实即可持续发展科学定义的展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容和思想蕴含两个层面。
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容
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程度的关系→“3R”(低熵的生产与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绿色GDP
第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宜人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消除贫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
对于中国来说,计划生育(人口的量)、发展教育(人口的质、毛入学率、全面发展)、作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重要方面的“三农”问题等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的。孤立追求经济增长将破坏经济增长的自然条件,终将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将失去生态持续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能遏制全球生态环境的衰退。
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大系统超循环模式
超循环是指自成循环复合体的科技、经济、社会、生态四大要素又耦合成更高层次的循环,而且这种循环是良性的,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科技循环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间的贯通和促进及创新体系的生态化,科学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在各科研主体之间的迅速传递和生态化增殖。
这涉及到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协同。 经济循环主要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即市场总供给与市场总需求,经济增长需求与经济资源供给之间的合理拉动与促进,使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各产业内部和各产业之间高效运作,充分利用。
? 依靠创新,包括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 ? 拉动内需与节约型社会(生产型、消费型节约)
? 传统经济学只关注消费需求和市场供给的拉动循环以及进入产业活动中的物质流、能量
流的利用效率;忽视甚至无视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及产业活动之外的环境资源状况,更谈不上对信息流运作效率的追求,而这恰是当代产业经济理论中特别需要融入的。
12
社会循环是人的再生产和人的社会生活的周期性递进。
其基本问题首先是人类自身的生态发展问题。人口数量应该与地球上的淡水、动植物、土地、森林等成恰当比例,人口素质应该与人类进步相适应,这既是社会良性循环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之一。
其次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问题。在这方面,高知识含量的天然织物的备受青睐,绿色饮食、绿色保健的兴起,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的建设,绿色汽车、绿色交通的发展,绿色旅游、绿色休闲的推广,绿色教育、绿色文学的诞生,无疑是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的推进器和润滑剂。
生态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形态和能量形式的重复出现和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碳循环、氧循环、水循环、磷循环、菌循环等。
良性循环的标志:正反过程的平衡性,物能利用的高效性,物质构成的宜人性。 在四大要素各自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若再进一步求得四者之间的循环,那便是大系统超循环模式的形成。 这里的关键在于:
将人工系统纳入自然系统的大循环,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相耦合,尤其是使知识和科技,连同深受其影响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过程,与自然过程合而为一。这也就是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中,做到节省资源,防止污染,从而提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质量,使人类从宇宙自然的异化力量复归为宇宙自然的美丽花朵。 按照大系统超循环模式,对人类产业活动的考核指标也将突破传统经济学中的片面经济观点,而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固然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同时也符合国际上比较流行的“3E”理论,即社会发展应追求环境完整(Environmental Integrity)、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公正秩序(Equity)三者的统一。实际的产业考核指标可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具体化,并将科技进步和教育水准纳入其中。 新政绩观与“三色江西”(红、绿、古)。每3天上一个项目,但同时否定了不少污染性项目。在红色土地上,既经济繁荣,又青山绿水。
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蕴含
如果我们对经济、生态、社会三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容进行深层次探讨,则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蕴含——绿色文明理念。
绿色文明理念就是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发展的理论观念,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和谐和人际公平的绿色文明发展方式。
1.生态和谐文明观。
根本要义:从工业文明发展观转向生态文明发展观。
工业时代奉行的工业文明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反自然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强调人对自然的无限度的征服和索取,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把大自然看成是取之不尽的原料库和随意肆虐的垃圾箱。在这种文明发展观支配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显然不可能具有持续性。欲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扬弃工业文明发展观,确立生态文明发展观,遵循生态学原理,将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员,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思想渊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 ? “天人合一—主宰征服—生态和谐” ? “人顺天—人制天—人和天”
? “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充分发挥—滥加发挥—合理发挥” 上述构成了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历史过程。 生态和谐、人和天乃是融入可持
13
续发展之中的思想精华。
范式转换:从“无自然的人类发展”到“有自然的人类发展”。 所谓“有自然”是指:
? 首先,必须承认自然界本身具有发展权;
? 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足够充分地考虑自然成本。 2.人际公平的动态整体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蕴含——绿色文明理念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而且包括人与人的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的基本标志和条件是“公平”,“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涉及整体观念,代际公平涉及动态观念。 所以,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人际公平的动态整体观。
§3-3 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重点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全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我们在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参加会议,几乎每次都要谈低碳经济。为什么?因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不仅仅造成了农作物减产,疾病的流行,异常天气的频发(时序紊乱、空间错位、地动山摇)。更重要的是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印尼有17000多个岛屿,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的话,有2000多个岛屿就会消失。马尔代夫国土平均海拔只有1.2米,所以海平面上升1米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他们2009年在海底开了一次会议,提醒要注意这个问题。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要防止海平面上升,注意气候变暖,一定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使得气温的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要做到这点,就要保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或者是温室气体含量在450PPM。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在发展,能源的消耗在增长。根据一些推算,2007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88亿吨。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有可能要达到330亿吨。因为有些减排的措施还要一段时间才可以见效,发展中国家还在发展。经过努力,到了2030年,应该可以降低到264亿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450PPM以下。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世界各国连续在各种场合进行多方面的磋商,包括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会议,2010年11月在坎昆召开的会议,2011年在南非召开的会议,都是要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展低碳经济是要“四管齐下”或者说要采取四条路径即四方面的措施。 1. 发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产业或者是绿色产业
一类像新能源产业,包括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它是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二类就是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业、信息业、物流业、会展业、咨询业、管理业,这些都不排放二氧化碳。第三类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品。现在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占的比重是10%以上,我国2007年的时候只有2.6%,在金融危机中,我们文化产业是逆势而上,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有收入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2. 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各行各业在节能减排上都有一定的潜力。
14
发电是使用能源最多的,现在火力发电平均的煤耗是349克标准煤一度电,而最先进的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他们可以做到287克标准煤一度电。如果我们全国火力发电厂的电耗都能降到300克标准煤一度电的话,那将是很大的节约。比如说我们现在常规的火力发电,发电效率最低的是20%,最高的可以到48%,如果我们用联合循环发电,可以提高到57%—58%,这又可以进一步降低煤耗。所以我们说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 3. 发展利用二氧化碳的产业
目前我们二氧化碳的利用主要是饮料行业,汽水、可口可乐这些,这总是有限的,真正利用二氧化碳还是要靠化学工业。成思危副委员长每年去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时都要和化学工业界的巨头们碰头,因为他原来当过化工部的副部长,跟那些巨头们比较熟悉,他对那些巨头们说,你们化工界要对现在二氧化碳、温室效应负责任,但同时对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义不容辞。为什么?因为只有通过化工界的努力,才能够把二氧化碳从有害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产品。
现在化学工业通过催化剂技术的发展,确实做出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说甲醇的合成,原来是靠一氧化碳加氢来做,现在可以用二氧化碳加氢来做。当然这个现在还是实验室的结果。再进一步想,二氧化碳是两个氧,甲醇只用一个氧,如果把那个氧都用上,就可以直接做醋酸,CH3COOH。还有的正在研究用甲醇去做烯烃,甲醇做成乙烯、丙烯。另外就是二氧化碳加催化做低碳混合醇。如果再从长一点的设想,二氧化碳的利用很重要的就是仿生,仿造植物的光和作用来把二氧化碳固定下来。 4、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
也叫CCS。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你不让排放就得想办法捕集下来。当然最好的自然捕集办法就是种树,就是碳汇。但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像我们电厂排放二氧化碳,旁边种再多种树也不可能马上吸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吸收法和吸附法把二氧化碳捕集下来,液化以后储存。荷兰现在正在做这个试验,他们每天一千吨的二氧化碳捕集浓缩,然后打到离阿姆斯特丹不远的矿坑里面储存起来,当然这是不得以的办法。煤层气抽采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当前我国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我国领导人在国内的讲话,基本上都是讲绿色经济。大家可能问了,国际上都说低碳经济,我们为什么说绿色经济。
第一个原因: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去减少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量。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工业化阶段,现在主要是后工业化社会,工业生产增长的不多,主要是服务业的增长,另外还有很多工业增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世界银行的排行里还算中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三千多美元,尽管我们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降低40%-45%,但是我们的GDP要翻一番多,所以绝对的排放量还是要增长。我们2009年我们的能耗是30.5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是60亿吨,即使节能减排做的好,到2020年也要47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肯定超过60亿吨。所以,我们不可能承诺减少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量,只能说减少碳排放强度。
第二个原因: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煤大概占70%,石油和天然气占20%。尽管我们已经宣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要从9%增加到15%,但是我们还有85%要依靠化石能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使用化石能源,就必然会排放二氧化碳。所以我们一方面是积极地发展新能源,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现实情况,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不能定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量上,而是放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上。从低碳的四个措施来说,我们最主要的是放在节能减排上。
当然,从长远看,我们肯定是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减少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量,但是近期来说我们主要是减少碳排放强度。这是我们提绿色经济的一个理由。
15
第三个原因:绿色经济包括的范围要比低碳经济广。绿色经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低碳经济,二是循环经济,三是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着眼于降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循环经济是着眼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荷。这是循环经济的四个“R”,一个是循环,一个是重复使用,一个是回收有用的东西,一个是整旧如新。 生态经济就是指对生态环境恢复、改善的发展。大家知道,湿地、树林这都是生态环境,我们在发展工业过程中有些生态被破坏了,这些生态要恢复,还要不断地改善和发展。比如说发展生态农业,温总理非常关心甘肃民勤,因为那个地方沙漠化、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从生产上入手的话,那个地方的沙漠化每年都要推进。所以我们说绿色经济包括的含义比低碳经济广,而且符合我们当前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这是为什么提绿色经济的原因。
第四讲 和 谐 理 念
本讲讲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节 和谐之要义
第二节 和谐之分类 第三节 和谐之轨迹
第一节 和谐之要义
一、古代哲人论和谐 二、语义学上的和谐 三、和谐的六层含义
一、古代哲人论和谐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故王者居九田亥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国语.郑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老子 和谐就是“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毕达哥拉斯
和谐就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 赫拉克利特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为由互相不同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秩序即内在结构组合而成的整体,并非只是一种对接,而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体。 ——亚里士多德
二、语义学上的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通俗化的字面解释是人人有饭吃,人人可讲话;《说文解字》中对它的基本涵义的解释是:“和,相應也”, “應”通“应”, 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
因此,和谐就是事物之间的相应和配合得当。 Harmony:协调。
用现代一般系统论的语言来描述,和谐乃是指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应与配合得当,且由此而使系统要素的潜力得以合理释放,使系统整体的性能趋于最优。 有鉴于此,和谐理念所侧重反映的是系统的良好整体状态和目标。若对它进行具体的理论展
16
开,则起码有以下六层含义。
三、和谐的六层含义
(一)多样的统一
和谐系统必定是不同要素的协同互济,而不是简单的同一。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相同要素的重复相加,会产生效用递减效应。 多样的要素必须“统一”,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就可能是“乌合之众”, 就会心猿意马,甚至人格分裂。
统一 :包杂多而统之,求同存异(一统:齐万物而一之,灭异求同) (二)关系的协调
和谐系统中的关系有三个特征:
? 一是比例恰当——系统要素的比例搭配适度(有与无、多与少、常数比例);系统内外
相互作用的强弱、繁简程度恰到好处。
? 二是各得其所——谋求潜能释放的最佳生态位。
? 三是和谐系统中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诸要素的作用点收敛,作
用方向一致;要素自变幅度与系统整体变化的协调。 (三)力量的平衡
系统要素之生命力的平衡。即系统中诸要素都有顽强的生命力,都是现实的存在,谁也不会被清除或消灭,否则就不能保证多样统一、各得其所、协同运动。 和谐系统中的离散力和结合力也彼此平衡。离散力是要素自由度、自主性的表征及独立分开的倾向,结合力是系统约束能力的表征及要素间接近、凝聚的倾向。只有离散力和结合力彼此平衡,和谐系统才能维持稳定状态。 打破平衡与新的平衡 (四)过程的疏通
形成——和谐标志着系统要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作用过程的启动。未形成和谐系统前,殊异各方表现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自为有余,为他不足,趋向于单向目的性。和谐系统形成后,各自独立的过程被整合到系统整体,显现为交互目的性,与此同时系统也就成为过程的集合体。 反之,不疏通就不和谐。 特征——物质、能量、信息分布的协调性、合理性。
和谐意味着从杂多到统一的有序化过程告一段落,积极的过程疏导显现为充满生机的结果;但这一结果只是无限过程中的一个纽结,和谐与不和谐构成不断交替的圆圈运动。 (五)争斗的扬弃
和谐不排除竞争,为了和谐,有时必须去进行激烈的竞争。竞争实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手段和动力之一,当系统发展需要竞争时,竞争可激活系统要素的潜能,使之充分发挥,此时若没有竞争就会诱发系统中的惰性,阻抑要素的活力,窒息系统的生机,系统反而不和谐。 良性竞争(正外部性) ;竞争的时机性。
和谐不排斥斗争,斗争是事物发展可能采用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有时整体的和谐就产生于殊异各方尖锐的斗争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讲对立的斗争,但也讲对立的统一;我们讲和谐,也并不否定一切必要的斗争,但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殊异各方激烈斗争时,肯定伴随有物能的对耗和总体性能的削弱,但物能的对耗所引起的物能的转移、信息的碰撞、位置的调换也有可能使系统内外趋于调适和耦合,最终达成和谐。 (六)性能的优化
和谐系统的整体性能往往是高度优化的,因而也就是高度美化的,并且其中的部分(要
17
素)所作出的牺牲、所付出的代价总体最少,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达成共振,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同时,环境的损耗、破坏也最小。
标志——要素活力适度显现,要素功能高度耦合,系统整体活力旺盛。
概言之,和谐的理论内含就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多样的统一,关系的协调,力量的平衡,过程的疏通,争斗的扬弃,性能的优化。如果进行形象的比喻,那便是生机盎然的百花园,管弦和鸣的大乐队。
揭示和谐之理论内含的学术价值是无庸置疑的,它可以避免诸如“和稀泥”、“和事佬”之类的肤浅、歪曲的理解,澄清和谐与过程、平衡、竞争、斗争等范畴之间的关系,提供构建严整完备的新和谐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 和谐理论亦内蕴有致和的方法。 理论与方法是统一的,只要我们把和谐理论中的致和方法发掘出来,就能给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多样的统一”——“求异”的方法; “关系的协调”——协调方法; “力量的平衡”——“平衡艺术”; “过程的疏通”——“疏导原理”;
“争斗的扬弃”——“竞争、斗争艺术”。 “性能的优化”——优化方法 实践中方法的结合运用。
第二节 和谐之分类
一、低度和谐与高度和谐 二、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 三、消极和谐与积极和谐 四、传统和谐与当代和谐
一、低度和谐与高度和谐
和谐的程度(和谐度)——低度和谐与高度和谐(不管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以及人与自然复合系统)。
和谐度的评价体系——六条标准,评分、分析矩阵。
和谐度的高低标志着统生命力的强弱——和谐度越高,就越是生机勃勃。 系统和谐度的提高——诊断、化解障碍因素。
二、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
系统边界→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
一般说来,内部和谐的系统会表现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但也不排除内部和谐外部不和谐、外部和谐内部不和谐系统的存在。——对道家、儒家的分析。
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相统一的关键在于系统的结构方式。对层次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的评介。
三、消极和谐与积极和谐
系统价值趋向的善恶以及能否健康发展 ——消极和谐与积极和谐。前者是一种没有生机、阻碍进步、危害社会的和谐(一团和气、沆瀣一气、病态发展);后者是指系统的和
18
谐具有向善的、进步的意义,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团结进取、同心同德、健康发展) 。
我们必须不断变革和扬弃消极和谐,追求和递进实现积极和谐,因为凡通情达理者总希望明天的阳光更灿烂,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能够不断变革和扬弃消极和谐,追求和递进实现积极和谐,因为凡接受了当代文明的社会大众都有能力调适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
四、传统和谐与当代和谐(绿色和谐)
当代和谐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辩证否定。
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三大缺陷:第一,它没有明晰和谐与斗争、竞争及过程的关系;第二,它没有将和谐与环境相关联;第三,它不能解决和谐的价值合理性问题。
时代呼唤着和谐理念,但中国传统和谐理念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现代人解读时易于产生的歧义性又是时代所要摒弃的。如何解决和谐理念现实必要性与理论局限性的尖锐矛盾,并赋予其以鲜明标识,避免解读时的歧义性?扬弃孔子等人的思路,就是要对传统和谐理念予以限定。
根据对“绿色”哲学意蕴和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剖析,以及当今社会所显示出的绿色大趋势和生态觉悟,用“绿色”来限定传统和谐理念,其理论和现实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 “绿色”的形上意义
要用“绿色”来限定传统和谐理念,就得厘清“绿色”的形上意义。
康德曾指出,我们的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从感官而知性,最后以理性结束。
撇开他在人类认识能力上的主观唯心观点,这种关于认识过程之环节的划分还是合理的。形上意义乃理性综合的结果,但理性综合不可能凭空进行,它必须以感性直观、知性分析为基础。因此,对“绿色”哲学意蕴即形上意义的把握理当论及感性直观、知性分析、理性综合三个认识环节。 1.感性直观中的“绿色”
感性直观——是指主体通过感官所直接感知到的客体现象,它是人类认识的起点,结果形成关于客体之“生动的表象”。 视觉性:在感性直观中,“绿色”之最简单的形态是视觉性的。绿色是生命形态、生态系统的主色调,青山碧水,绿叶红花,风起松涛,雨打芭蕉,蜂飞蝶舞,虎啸猿啼,它们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诸分析器的作用便形成关于“绿色”的生动表象,生命的搏动,自然的生机跃然脑中。
联觉性:黄色和蓝色的等量调和则产生绿色,因此绿色是中性色调,在其所产生的联觉中,冷与暖、离与合(退与进)两极获得了统一,达成了和谐,使人于平静之中感受着黄和蓝的暂时被束缚起来的潜在活动性。
象征性:黄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威严和尊贵的象征,是黄土文明及其恋土情绪的体现,蓝色在西方人眼里是神圣和高贵的象征,是蓝海文明及其亲水情结的体现。绿色乃蓝色与黄色的调和,故感性直观中的“绿色”象征着蓝海文明与黄土文明的相容互补,象征着理解、和平与美好,象征着在水与土互渗结合中化育出的生命的绵延不息。 2.对“绿色”的知性分析
将感性直观中关于“绿色”的视觉性、联觉性、象征性认识综合起来,其含义就是: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理解、和平与美好。
但这种感性直观的认识只是一种生动的表象,具有直接性、经验性的特点和表面性、外在性的局限,未能深入绿色世界的内部,揭示绿色的本质。
科技基于“绿色”的生动直观,把“环境属性”置于优先考虑和分析的地位,形成了
19
三大“抽象的规定”,并加以应用,这就是减量(Reduce)、回用(Reuse)、循环(Recycle)。 减量、回用、循环已经突破了“绿色”的生动表象,触及到了“绿色”的本质规定,但它毕竟是实证科学、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所固有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还不可能把握“绿色”的辩证本性和形上意义。 3.“绿色”意蕴的理性综合
“绿色”的哲学意蕴必须在突破知性分析后的理性综合中才能真正理解和证认。
(1)从横向方面看,必须进行外延突破,将“绿色”的意义从生态拓展到人态和心态。 广义的生态系统是包括人在内的,人自身内在诸心理因素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也当形成合理结构,显现优异功能。生态所及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态所及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心态所及主要是人自身的关系,在哲学的层面上,这三大关系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一以贯之,统一研究,对“绿色”必须做生态、人态、心态的全面理解。
(2)从纵向上看,必须进行意义的提炼、升华与贯通,形成“辩证概念”(Begriff)。 辩证概念是直接性与间接性、抽象性与具体性、存在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是多种规定性相统一的“思维中的具体”,是对“抽象的规定”的否定和对“生动的表象”的否定之否定。于此,“绿色”的三大规定有机关联,推移过度,并与其视觉、联觉、象征意义相融通,昭示出“绿色”之深层本质和辩证本性:生生、协变、臻善。
①“绿色”即生生。 “生生”意在表述一种生机不断涌现、活力不断迸发的存在状态。 “生生”的结构特征是多种要素的有机关联。
“生生”的功能属性是生机盎然,活力旺盛,这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要素活力适度显现,要素功能高度耦合,系统整体活力旺盛。 “生生”的时间特征是“创进不已”。
有机关联、活力旺盛、创进不已乃“生生”在结构、功能、时间诸方面的具体展开,反映了“绿色”的深层本质。 ②“绿色”即协变
协变,又即协同演进,回答了“绿色”的发展机制问题。“绿色”既是生命、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其适应能力的表征。机体的自足,发展变化的自足,开放的自足。 协同演进不一定是同步变化,也可以环境变化在先,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在后,还可以系统自身的变化在先,环境改变在后。 ③“绿色”即臻善
臻善回答了“绿色”的价值趋向问题。“绿色”是生命体生机蓬勃、活力旺盛的标识。“绿色”生命体不仅护卫着自己的身体,增加着自己的同类,而且内在着使自己的“种族”更加完善的演化趋向。
具有创造性的人是自然生命与生态长期价值创造的最高成就。于此,“绿色”的价值趋向应当是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增殖(这实际上就是绿色科技“3R”的深层本质)。 “生生”、“协变”主要是从存在状态与发展机制层面对“绿色”辩证本性的“事实”性陈述,“臻善”则主要是从价值趋向的视角对“绿色”辩证本性的“价值”性陈述。
“生生-协变-臻善”乃是关于“绿色”的事实陈述与价值陈述相统一的“思维中的具体”。 用“绿色”限定和谐理念便逻辑地形成了绿色和谐理念。 将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规定性与绿色的形上意义相融通,便演绎出绿色和谐理念的特质——自然有机性的生生和谐,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 (二)绿色和谐理念的特质 1.自然有机性的生生和谐
自然有机性的生生和谐是就系统的和谐度而言,与前述第一种分类中的高度和谐相对
20
应,具体是指系统在结构上多种要素有机关联、合作竞争,在功能上生机盎然、活力旺盛。 2.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
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是就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与前述第二种分类中的系统内外部和谐的统一相对应,具体是指系统内外部和谐度的协同提高,即系统与环境的协同进化,结果表现为系统对环境的高度适应。 3.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
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是就系统演进的价值取向而言,与前述第三种分类中的积极和谐相对应,具体是指系统的和谐具有向善的、进步的意义,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三)绿色和谐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学角度看,绿色和谐是黄土文化与蓝海文化的交响乐,它构成当代文化的理论基石,基于绿色和谐理念的当代文化即绿色和谐文化。黄土文化与蓝海文化按当代社会机制整合便可产生绿色和谐文化。 黄土文化即中国文化,是在对氏族社会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使“国”涵盖于“家”的情理文化、入世文化。蓝海文化即西方文化,是在彻底打破原有的氏族组织、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国代替家的理性文化、宗教文化。绿色和谐文化则是为求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以地球为家的情理与理性交融的当代文化、综合文化。黄土要想萌发生机,蓝海要想不被污染,整个地球都需永葆绿色的青春。 (四)从现实系统的外延上进行划分,绿色和谐可分为: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绿
色 人 与 人 的 和 谐
和 人 自 身 的 和 谐 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和谐,包括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以至“天工-人工-主体人”巨系统的协同进化。
人与人的和谐即人态和谐,不仅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四个层次,而且还包括行为和谐、结构和谐、功能耦合三个方面。
个人自身的和谐即心态和谐,包括生理和谐、心理和谐、生理与心理的和谐(身心和谐)。
三态和谐是环环相扣的整体。
从结构角度看,三态和谐都是“主体-客体”结构。
从功能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保证,人自身的和谐是动力。 从结果角度看,三大和谐都得落实到人的生命感受。 从动态转化的角度看,三大和谐则表现为全息感应。
概言之, 绿色和谐是生生、协变、臻善的和谐,是在当今绿色视野中映射出的高级形态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提高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广大人民
21
幸福指数的过程,而且这种和谐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和谐,而是具有“自然有机性-环境适应性-价值合理性”、“生生-协变-臻善”之特质的绿色和谐。绿色和谐理念理当成为生态时代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系统关系时的座右铭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
第三节 和谐之轨迹
一、真化、善化、美化:从彼此脱节向互动相济演进 二、生产与生活方式:从高熵模式向低熵模式复归 三、“三个文明”建设:从畸形发展向高度协同跃升
一、真化、善化、美化:从彼此脱节向互动相济演进
1.农业时代 ——人类进行的真化、善化和美化过程处于原始综合状态。 再生型人工自然,手工产品;人相斥;认命论。
“三个化”往往相伴而行,但总体水平低下,是屈从于命运(客观必然性)摆布的自在统一。
在人与自然之间、人自身主要表现为“三个化”的正向统一,而在人与人之间则主要表现为负向统一。
2.工业时代 ——人类进行的真化、善化和美化过程彼此脱节。 异生型人工自然,批量产品;人相轻;逆命论。
无论是对自然系统,还是对社会系统以至人与自然系统,人们主要是围绕征服异已、异物而进行的“自为”的片面真化、善化和美化。
片面求真以至常常失真,善化和美化不足以至缺德少美。
3.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生态时代——人类进行真化、善化和美化的过程呈现出向综合状态回归,向互动相济演进的趋势。
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生态时代要求人类在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建立良性的信息循环,因而也要求建立良性的物能循环。仿生型人工自然;绿色产品。 要在社会系统建立良性的物能循环和信息循环,人们就必须根据科学技术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来从事针对人自身、人与人的社会实践。 人相爱;适命论。 总之,“原始综合-相互脱节-互动相济”,刻画了人类对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所进行的真化、善化、美化过程和谐程度的演化轨迹。 真化、善化、美化的互动相济理当成为人类实践的座右铭。
二、生产与生活方式——从高熵模式向低熵模式复归
1.农业时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农业时代——太阳能是人类主要和直接的能源,土地是人类的主要生产要素;寡欲养性观是人类的主要生活信条,物质上低消耗,精神上“高”享受;信息不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人类社会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处于低水准的低熵状态,生产与生活方式属原始低熵模式。 2.工业时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工业时代——非再生能源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资本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要素,人类所创造的技术设施是一种能量转化器,而在各种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最终总有一部分有效能量耗散为热,不能再为人类所利用;纵欲享乐观甚嚣尘上,高消费、高污染习以为常;因追逐高额利润的需要和急功近利价值观的影响,工业社会时常被虚假信息所充斥,甚至被“信息”
22
垃圾所污染,给人杂乱无章之感。
“三流”处于高耗低效状态,属线性高熵模式。 3.生态时代生产与生活方式
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生态时代——人们对新能源技术的执着追求,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以“再生能源”取代“非再生能源”的主导地位;身心和谐观,物质上低消费,精神上高享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以此作为生活准则;信息与诚信的联姻,使其得以良性循环、有效增殖。
“三流”趋于低耗高效,践行闭环低熵模式。
这里的“低熵”显然是建立在高技术和知识经济基础上的高水平“低熵”,是对工业时代高熵模式的否定和农业时代低水平“低熵模式”的否定之否定。 这种高水平的“低熵模式”旨在有选择地利用科技新创造、新成果,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使人类生机蓬勃,活力旺盛,绵延不断,因此它是一种高度、积极、内外统一的和谐状态,即绿色和谐状态。它理当作为人类社会前进的航标。 三、“三个文明”建设:从畸形发展向高度协同跃升
农业时代——低级协同。一些国家就自觉不自觉地试图实现“三个文明”的功能耦合。以中国封建社会为例。
工业时代——“三个文明” 畸形发展,难以相互协同。
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生态时代 ——高度协同。要求三个文明各自达到很高的水平和内部的协同 →三个文明之间的协同 。毛、邓、江、胡——一、二、三、四。 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的关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
? 从低级功能耦合到畸形发展再到高度协同,构成了人类“三个文明”建设的螺旋式上升
运动。“高度协同”是指三个文明建设相互配套、互动放大,形成为一个动态和谐的整体,因而是人类文明的高度和谐、积极和谐状态,可称之为绿色文明。
? 人类进行的“三个化”从彼此脱节向互助相济的演进,生产与生活方式从高熵模式向低
熵模式的复归,“三个文明”建设从畸形发展向高度协同的跃升,向我们昭示出一个系统和谐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尽管不和谐的因素永远存在,但总的趋势,世界总是从低度和谐走向高度和谐,从内外部片面和谐走向全面和谐,从消极和谐走向积极和谐。绿色和谐具有历史必然性,理当也必将成为和谐递进实现的归宿和终极目标。
第五讲 协 合(Synergy)
和谐强调的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所达到的良性状态,是我们时下特别要追求和递进实现的目标。
系统状态、目标确认之后,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剖析其内在机制,回答系统诸要素、系统与环境因素是怎样耦合、运作而和谐的问题。
协合就是反映系统和谐内在机制的理念,我们将从本质含义、模式类型、标准与思路三个方面对协合理念进行探讨。
本讲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 协合本质含义 第二节 协合模式类型 第三节 协合标准与思路
第一节 协合本质含义
协合即协调基础上的综合。
23
协合的实质就是开放系统(与环境耦合)诸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在这里系统的开放性是前提条件——协合显然不是封闭的运作,因为封闭系统的要素难以达成和维系非线性相互作用,极可能导致“以同裨同”的无序状态。非线性作用(普里高津)即协同作用(哈肯),贝纳德现象。
一、协合是系统要素的粘合剂 二、协合是化解内耗的润滑剂 三、协合是系统活力的催化剂
一、协合是系统要素的粘合剂
1. 界定: “粘合”绝对不是简单、机械的凑合,而是通过一定的规则使系统要素有机关联,珠联璧合。 2. 要求:
(1)使要素相互粘接,变自由态为束缚态; (2)使要素的潜能得以合理释放(相反相成);
(3)使系统要素释放出来的潜能协同运动,相互激励,循环生长,对系统做正功,从而使系统整体性能产生质的飞跃(相辅相成)。
二、协合是化解内耗的润滑剂
1. “润滑”的必要性:
系统在实际的运转中,诸要素有可能相互“摩擦”、“碰撞”,进行一些无效的能量交换,产生各种各样的内耗,“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 ,具体地讲,内耗表现为系统要素功能的衰退,要素潜能释放的失常,做虚功或负功要素的出现或增加(作用点发散、作用方向相背),等等。
这些情形无疑会阻碍系统的正常运转,降低系统的和谐度,因此在系统中就需要协合来“润滑”、“降耗”。 2. “润滑”的路径:
对于系统要素功能的衰退,协合就是激活要素或用新的要素置换“退化”要素; 如果某些要素潜能释放失常,那么协合就是其潜能释放的调适; 倘若做虚功或负功的要素出现或增加,那么协合主要就是这些要素作用点和作用方向的调适。
三、协合是系统活力的催化剂
系统实力——一个系统的总体能量, 就是要素潜能、结合能和信息转化能将重复计算部分扣除后的迭加。
系统活力——但现实的系统因种种限制难以将总体能量全部释放,释放程度体现系统活力。系统活力是系统实力发挥程度或系统总体能量释放程度的量度。释放、发挥愈充分,系统活力就越强。
系统要素潜能释放的调适,要素之间循环互补、有机关联的形成,系统信息流的畅通及利用、转化机制的顺达,有助于激活系统实力,催化系统活力。于是,协合便成为系统活力的催化剂。
通过性能最优的系统整体的在体剖析(原生态),可以获得相应的“协合”的“数据”,给同类系统的“协合”提供参照。现代高新技术的仿生化趋势,虚拟企业类生物机制,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24
第二节 协合模式类型
弄清了协合的本质,便可以进一步研究协合的模式。协合模式有一般模式和特殊模式之分,特殊模式又有各种组合类型 。
一、一般模式 二、特殊模式
三、协合与和谐的内在联系
一、一般模式
和谐包容了殊异和协合。协合的价值,通过在解决殊异各方的分异和冲突中得以肯定和凸显;殊异亦通过协合变成“和”中的不同,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价值。例:人与自然的殊异和协合。 一般模式:“殊异-协合-和谐”
二、特殊模式
殊异诸要素既可表现为差别、分异,也可激化为斗争、伤害 。 系统的协合有自协合 与他协合之分。
四种特殊模式:
? “差别-内协合-和谐” ? “差别-外协合-和谐” ? “斗争-内协合-和谐” ? “斗争-外协合-和谐”
三、协合与和谐的内在联系
第一,协合是从殊异(差别和斗争)状态过渡到和谐状态的中介。 第二,协合是殊异各方关联为达到和谐系统的机制。 第三,协合是贯穿于三态和谐实现之中的无限过程。
第三节 协合标准与思路
既然协合是建立和谐系统的中介机制,那么为了递进实现三态和谐,就要在客观上明确协合标准,并且在主观上将协合标准转化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系统诸关系的思路。
如果我们对儒家的“中庸”思想进行扬弃,则既可为协合确立客观标准——“中”状态,又可为达到“中”状态提供正确的思路。
一、中态标准 二、中事思路 三、中时思路 四、中节思路
一、中态标准
据《中庸》论述,“中”是衡量人的行为质量的词,有中正、正确、恰当、得体之意。 可以说,“中”状态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系统诸关系时符合客观必然性的表征。而对“中”状态的确认和实现就是通向系统和谐的协合思路。
二、中事思路
25
中事思路是指人们在处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中各种事务时,思寻切合事态之客观必然性的方法和行为,因事取中。
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协合机制在不同条件下“中”状态的具体标准不同。客观存在的事物要素和环境条件在质和量上的差异制约着协合机制的实施过程,因此在协合不同系统事务时,必须考虑其内外部因素的特殊性。 审势——对具体事物、事件的内在结构和外部条件进行深入考察,把握其特质,确定“中”状态,选择正确的协合方法和行为。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可以为审势提供重要的思路 。“一国两制” 。
权变——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不同,事情的性质不同,“中”的标准和协合方法往往也就不同,绝不能死守教条,千篇一律,僵化不变。当条件成熟时,主动打破限度,促进转化则是权变的高境界。
取适点——因“中”是恰如其分之意,故取“中”千万不要受“中点”、“中间”的影响,可以将视界拓展到协合诸要素的任何之点。哪一点能使要素的潜能得以合理释放,并在释放后做正功,促使系统整体最优,哪一点就是我们要选择的“中”。
三、中时思路
中时思路是指人们在针对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要把握时间的分寸,因时求中。
与时偕行——亦即与时俱进。就期间尺度而言,协合诸要素达成和谐,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有效性,因应事物的“时期”变化而定行止。
见机而作——亦即把握机遇。就瞬时尺度而言,协合诸要素达成和谐,要求把握事物的“时点”非常态,当机立断,抢抓机遇,一举成功。
四、中节思路
中节思路是指人们在处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诸要素和关系时,要考虑人对社会规范和客观规律的受动性,以“节”致中。 守律——行为要符合合理的社会规范的“他律”,甚或将这种“他律”内化为“自律”,否则就会“过”或“不及”,实现不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合,也就达不成系统的和谐。
节度——人们不应超越现实条件,违背客观规律,纵欲妄为;而应“平则虑险,安则虑危”,寡欲致中,谋取协合。
第六讲 美 化(Beautify)
对具有能动性、社会性、目的性的人来说,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诸要素由协合而和谐,可以也必须通过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的实践方略来获得现实性。 于此,我们便从和谐机制的探索过渡到和谐方略的研究。美化就是反映系统和谐实践方略的理念,下面将阐明其本质含义和约束条件,美化客观世界的突破口和美化主观世界的关键点。
本讲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 美化就是最优化、生态化 第二节 美化客观世界的突破口 第三节 美化主观世界的关键点
第一节 美化就是最优化、生态化
26
一、“美化就是最优化、生态化”释义
二、最优化、生态化的约束条件 三、“两个美化”的协同
一、“美化就是最优化、生态化”释义
两个美化的含义。
既然两个“美化”是要协调三大系统要素的潜能释放,以使人类更好在生存和发展,那么“美化”就是最优化。同理,两个“美化”旨在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自然美)和人文生态(社会美、心灵美),因而也是生态化。
二、最优化、生态化的约束条件
递增性——系统状态的演变应满足和谐度、价值性递 增的要求。 可达性——具有现实可行性,经过努力能够走得通,否则就是空想。 易控性——尽可能地选择最易控制和实现的转移路径。 低耗性——尽可能选择那些所需代价较低的路径。
三、“两个美化”的协同
“两个美化”即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最优化、生态化,是难以孤立进行的。 ? 美化客观世界是美化主观世界的前提。欲净其心,当净其土。 ? 美化主观世界是美化客观世界的保证。欲净其土,又当净其心。 两者互为前提,起讫相连;无论从何启动,终将两者协同。
第二节 美化客观世界的突破口
考虑到递增性、可达性、易控性和低耗性等“美化”约束条件,美化客观世界的突破口理当是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生态农村和生态工业为核心的生态城市的建设,最终是生态城乡共同体的建设,生态国土、生态地球的建设。
一、生态村与生态城建设 二、生态城乡共同体建设 三、生态国土、生态地球建设
一、生态村与生态城建设
美化客观世界应将生态村与生态城的建设作为实践起点,这样可保证在高起点上直接实现“境解脱”,通向人的客观世界的最优化、生态化。
? 原则——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建设一起抓,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四种效益”齐兼顾。 ? 方针 ——研究、运用绿色科技,施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工艺与农艺,生产绿色产品(即
环境标志产品),推行绿色包装,建造绿色住宅,拓展绿化空间(面积→体积)。 ? 具体模式和政策措施 ——
生态农业:生态庭院农业(王京平、吕新岩),生态村镇农业(留民营、窦店、小张庄、八里河、金寨县的“五转”模式、桑基鱼塘),生态区域农业;无害农业,有机观光农业。 生态工业: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铜陵有色模式、鲁北化工模式、贵糖模式)。
政策措施:如差异考核(南昌湾里区)、科技政策、价格杠杆、财税政策(环境税的建立,分税制的改革)。
27
二、生态城乡共同体建设
美化客观世界的中心任务是在生态村和生态城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城乡共同体的建设。
希腊城邦、韩国、欧美。
在中国,就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人口流动化,村、镇、城布局辐射化和辐集化等途径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
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农业产业化意指农业中新产业的不断分化和生成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升级和进化(深度加工),具体表现为“三化”,即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系列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 人口流动化目前主要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入城市,接受城市文明的洗礼,参与城市建设与生活。同时也有一些城市人口流向农村,到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给农村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学生村官)。
村、镇、城布局辐射化和辐集化的总体设计是村绕镇,镇绕城。小宇宙、增长极、近距离:高效低耗配置“要素”。
由上将城乡的生产与生活,人口与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整合成为一个公正、联通、共赢的“共同体”。
三、生态国土、生态地球建设
美化客观世界的最终目标是生态国土、生态地球的建设。 在我国,生态国土建设的模式是生态城乡共同体加绿化工程。 每个国家都建成了生态国土,我们的地球也就可能成为生态化的家园。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人类作出艰苦的努力,致力于国际环境秩序的合理化,国际环境机构的人道化和国际环境安全机制的有效化。
绿色政治:内政的必要性;外交的两面性。
第三节 美化主观世界的关键点
一、美化主观世界的关键是美化人的动机系统 二、主体动机系统的美化特征 三、美化主体动机系统的条件分析
一、美化主观世界的关键是美化人的动机系统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动机系统,人才会展开内在的“美的行为信息”的正反馈,自觉引发符合美学原则的行为。(引擎作用)
动机系统的美化还可使人们全力以赴、精神专注地从事符合美学原则的活动,并且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持之以恒。 (累积效应)
二、主体动机系统的美化特征
? 要素至高——动机系统的构成要素必须有最高层次的要素。(寡欲、智信,三态和谐的
崇高审美理想)
? 结构至善——动机系统中的要素以最高层次的要素为“吸引中心”协合而成多元互补或
并育共生的和谐整体。(内容、状态、性质“三维”结构)
28
? 功能至优——动机系统具有并能显现最佳功能。即:适时引发和持续专注美的行为或和
谐行为。
三、美化主体动机系统的条件分析
主体动机系统的美化必须经过不断的外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先进的物质手段,合理的教育制度,和谐、平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氛围是保证这一美化教育过程运作自如的必要条件。
文化素质教育、泡菜理论与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协合—美化”构成了“目标—机制—方略”层层递进的绿色和谐理念体系。 绿色和谐理念体系理当成为当代人乃至未来人处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中诸关系的行动指南。
绿色文化基本原理
“原理”有两层含义:
一、指最基本的规律,即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二、指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我们在这里主要取第二层含义,探讨绿色文化的普遍性道理。 三大理念主要是在“范畴”层面揭示和谐的“普遍性本质”,犹认识链条之环节,认识网络之纽结;
基本原理是以三大理念为基石,进一步从“客体尺度-主体尺度-主客体统一尺度”展开和陈述和谐之“普遍性道理”,犹认识之链条,认识之网络。 “道理”中有“本质”,“本质”中有“道理”,“三大理念”与“基本原理”一以贯之,构成绿色和谐文化的基本理论内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七讲 和生原理
本讲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 万物因和而生生
第二节 和生是异质冲突的解决 第三节 和生的展开与选择过程
和生原理概括反映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中最基本的本然性客观法则:和异生物,即异质冲突的和谐化过程催生万物,并使万物生机勃勃。
第一节 万物因和而生生
三大系统中的万事万物皆因和而生生,共名的一类事物是如此,殊名的个别事物亦是如此。 这里的“生”有两层意思: 一是“产生”;二是“使有生机”; 这里的“和”亦有两层意思:
一是事物本身的内部和谐,二是环境因子的外部和谐。 因此,万物因和而生生可展开如下。
一、事物本身在和谐中诞生
二、环境之和是其中事物生生的条件
三、“和”使万物生机勃勃
一、事物本身在和谐中诞生
29
万事万物作为一个系统,实质上都是要素和谐体,即若干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结合而成的和谐体。唯有达成和谐,才能使要素由自由态变易为束缚态,转换为新生命、新事物。 ? 若要素为孤立的存在,互不相干,就是一盘散砂,不成其为新生命、新事物; ? 若要素势不两立,彼此相外,就会两败俱伤,合不成新生命,新事物; ? 若要素毫无差异,“以同裨同”,就会走向败亡,失去生命力。
故“和”是作为和谐体的生命、事物之“在”或“有”的一种根据或根由。外于“和”而有的“在”是虚幻的、非真实的存在,背离“和”而有的“在”是行将要被扬弃的存在,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的存在,也就是“非在”。 “非在”转换为“在”,必待和谐,事物就诞生于要素的和谐之中,诚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这一原理的发现主要是中国人的贡献。 中国哲人采用“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之“观”的方法,并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认,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他们从男女(夫妇)交合生出新生儿,推及天地万物的化生,即所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王充
这样,天地万物就在和谐中诞生,万物本身就是要素和谐体。新生儿在夫妇、阴阳的和谐中诞生,万物乃天地合气而生的和谐体。
二、环境之和是其中事物生生的条件
宇宙环境和谐状态本然性。 时之交替,月之盈虚,周而复始,运转不息,它们各有其位,各当其时,和谐有序,常常阴阳有次序,风雨按时降,诚所谓“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庄子在《知北游中》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者,最和谐的自然美(表现为恰当的比例要素、稳定的层次结构、和美的外在形式、绵延的生机活力、精致的系统藕合),天地正是具有这种最和谐的自然美而并不需要去夸耀。
正是由于宇宙环境这种普遍的、本然的和谐状态,才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和故万物不失”,“万物皆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宇宙自然的和谐具有本然性,地球生态系统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客观地展现出其和谐性,为其中的事物包括人类的生生提供有序结构、有效能量、有用信息等环境条件。 社会环境的和谐不具有本然性,且不如自然系统的和谐程度高,需要人们去不断完善和创造。
环境具有相对性,对某系统而言是环境,但放到更高的层次来看,这个环境很可能转化成新系统的一部分;反之亦然。不考虑这一点,对本论点就难以准确把握和深刻领悟。
三、“和”使万物生机勃勃
这里 “和”的第一层意思是指事物自身结构之“和”,生机是指事物的功能表现。结构决定功能,事物自身的结构之“和”有可能在功能上显现出生机;尤其是当事物内部和谐度较高时,其生命力就较旺盛,可能会表现出勃勃生机(正相关)。 第二层意思是指环境之“和”。环境之“和”将焕发其中事物的生机。 若环境要素由协合而成为和谐体,适宜于其中事物系统的持存与发展,事物的功能就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呈现出勃勃生机,有时甚至会使事物在功能表现的优化中调适结构,提高事物自身的和谐度。
即环境和谐度愈高,其中事物的和谐度也就愈高;事物的和谐度愈高,就愈呈现出勃勃
30
生机(也是正相关)。
第二节 和生是异质冲突的解决
和生并不排斥异质冲突,但也不停留于异质冲突,它强调通过协合来解决异质冲突,生成新生命、新事物。
这里的异质冲突的解决既包括事物内部异质冲突的解决,也包括事物(系统)与环境之间异质冲突的解决。
一、和生不排斥异质冲突
二、和生是异质冲突、协合、新生这三阶段过程的真理性显现 三、和生过程中异质冲突的解决方式
一、和生不排斥异质冲突
异质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异质元素交互作用、交相对待的特殊表现,具有现实可能性。所以,和生不排斥异质冲突,和生只是强调冲突的异质元素各方要趋向同一性占主导地位的状态,由协合而同一,生出一个和谐体即新生命、新事物。 新生命、新事物诞生之后还会受到各种内生的或外生的异质元素的袭扰,产生新的冲突,但只要这个新生命、新事物能够持存与发展,就说明它具有化解冲突、消弥袭扰的生命力,冲突各方的同一性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和生是异质冲突、协合、新生这三阶段过程的真理性显现
和生以异质冲突为起始环节,但绝不能也绝不会有始无终。伴随时空变化,异质冲突的激烈程度不断改变,引起异质元素各方状态、性质的渐进性变化,或力量此消彼长,或空间序列发生变化,或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最终在一定关节点突然跃迁,归于统一,形成结构和功能的定态,这就是由协合而和谐的过程。
可见,异质冲突必经协合而达成和谐方能新生,才有新生命、新事物的产生。
“肯定的东西的真理本身也同样包含着否定的东西,即也包含着那种其为可舍弃的东西而言应该被称之为虚假的东西。” ——黑格尔 事物运动固然以否定性作为中介与动力,但它并不归结为否定的东西,因为孤立的否定的东西是虚假的,必须舍弃它,复归于肯定,才能获得真理。 和谐新生的事物扬弃了异质冲突的否定性,藉协合包容异质冲突于一身,因此它就是事物生成运动的本质显现,用认识论语言来说,就是真理性显现。 同样,在新生事物持存中出现的异质元素的袭扰和冲突,也是要被扬弃的“虚假”存在,新生事物对它的化解和适应也是一种和生,因此也就是事物生成运动的本质显现或真理性显现。
另一方面,若环境显著进化,其中的事物已无法适应这样的进化,产生了事物与进化了的环境之间的冲突,那么,事物本身就成了行将要被扬弃的“虚假”的存在,代替它的新事物就可能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与进化了的环境相耦合的代替旧事物的新事物就是事物生成运动的本质显现或真理性显现。
三、和生过程中异质冲突的解决方式
和生过程中,异质冲突的解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可能是冲突各方的平等粘接;
? 可能是有关方面的地位颠倒或一方消解另一方;
31
? 可能是各方共同消亡形成新的异质协合的和谐体。 一般而言,如果异质要素的潜力、活力、实力相当,那么解决冲突的方式将以平等粘接为主。 企业之间的合作就是如此。
用式子表示就是A+B=A+B+abC;“abC”中的a、b代表了A、B对C相同的控制系数。 在异质要素之潜力、活力、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解决冲突的方式往往是有关方面的地位的颠倒,或者是一方消解另一方。 企业的收购与兼并就是如此。
用式子表示就是A+B=A+aB ; A+B=A。 当异质要素各自的潜力、活力、实力都不足以适应或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持存和发展时,一般就会各方共同消亡形成新的异质协合的和谐体。 企业的合并就是如此。 用式子表示就是A+B=C 。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73条,“??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三节 和生的展开与选择过程
“异质冲突——协合——新生”强调的是事物因和而生生的“质料因”和“目的因”,进而我们还得从“形式因”、“动力因”及其与“质料因”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事物因和而生生的过程。
因此循着“和生是异质冲突的解决”这一思路接着讲,便要阐明和生之由式能到存相的展开与选择过程。
一、存相与式能的规定
二、从式能到存相的展开过程 三、展开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一、存相与式能的规定
(一)存相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属存有,存有都是“相”,“无论物相、事相、心相,还是道相、法相、名相,都是存有之相。”
从系统的角度看,存相就是事物之稳定的宏观状态,结合事物生成运动,那就是新生命、新事物之结构与功能的整体面貌。
“相”是结果,具有现实性,和生的展开与选择过程,以某“相”的出现而告一段落;“相”无常驻,具有相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稳定状态会被打破,从而流行变易。 因此万物有生有灭,存相有成有毁,成毁交替便是存相的大化流行。 (二)式能
式能是指存相方式的种种潜能,是存相之所以然的潜能方式或潜能结构。 这种潜能方式或结构,犹男女之“基因”,阴阳之“元气”,天地之元素等等的方式、结构。假如没有基因、元气、元素等的“式能”,那么,男就不成其为男,女就不成其为女,阴就不成其阴,阳就不成其为阳。
式能是活泼的具有生命力的基因状态。
由于式能的存在,才构成现实殊异与协合的承担。
式能在与环境之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协调中自然而然地发动不息,便构成异质要素及其协合的运动变化形式,进而导致新生命、新事物的存相诞生,或者使存相的运动变化日新。
32
所以,式能是原因,具有潜在性,是和生的展开与选择过程的“基因”。
二、从式能到存相的展开过程
式能只是理想的潜在的因素,不能认为式能具备了存相的现成因素。 否则就成了所谓的“原形先蕴”。“原形先蕴”的假说“其错误在将最初只在理想方式内的东西认作业已真实存在” 。
从式能到存相需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式能作为事物致变的一种性能,作为变化的除旧状态,在肯定的形式下不断展开自己,潜在的“基因”信息渐次转化为表现型,潜在的能量不断呈现为现实的活力,经过相胚阶段,最终导致显著的变动状态,将内部搏动推向高潮,呈现出一派生机活跃的气象,从而充分实现了自己,产生新生命、新事物,展示出存相 。
事实上,精神从来没有停止不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但是犹如在母亲长期怀胎之后,第一次呼吸才把过去仅仅是逐渐增长的那种渐变性打断——一个质的飞跃——从而生出一个小孩来那样,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 ——黑格尔
三、展开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从式能到存相的展开过程还伴随着一系列的选择机制,因而和生之展开过程也是一个选择过程。
? 首先是异质元素各方的配合选择。 ? 其次是“相胚”对异质元素的选择。 ? 再者是环境的选择。 异质元素各方的配合选择:
于此式能往往起着模板和致动作用,决定着异质元素各方配合选择的方向和程序。式能有可能与异质元素直接同一,包含在异质元素之中,如阴阳交感,男女媾精;也有可能与异质元素相对独立,存在于异质元素之外,如图纸及其设计者、施工者与原材料。在生命体等事物的和生中,异质元素的配合选择主要是自选择,在人造物则主要是他选择。有一次选择成功配合者,也有多次、不断选择而成功配合者,还有屡屡选择而不成功者等情形,如男女媾精,未必是立即受孕;盖楼用料,难免有失手之时。 “相胚”对异质元素的选择:
式能发动与异质元素配合的统一,便意味着“基因”向“相胚”的推移过渡。“相胚”即新生命、新事物存相之胚胎(或毛坯、或框架),要成为“真实存在”的和谐体,必待进一步发育或加工。在这发育成长、加工成“真”的过程中,它还得不断吸收营养和质料(或能量),从环境中引入负熵流,以充实、实现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要纳入新的异质元素以壮大自己。但又不是任何异质元素都能纳入,而是有选择地纳入适用质料。胚胎之发育成婴,框架之加工成楼,无一不是在对异质元素的选择中实现的。 环境的选择:
异质配合能否过渡为“相胚”,“相胚”能否发育成相,要看环境是否适宜,环境对异质配合体、“相胚”以至新生命、新事物存相都有着汰劣与择优作用。有的和生环境可区分出内环境与外环境,如胚胎之母体为内环境,其他环境因子则构成外环境;有的和生环境内外界限模糊,难以区分。一般而言,内环境的选择作用首当其冲,尤为重要。
第八讲 和立原理
人们必须以本然性的客观法则(规律)为依据,构建应然性的主体行为规范。既然和生原
33
理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中具有普遍性的本然性客观法则,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依据,构建相应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应然性主体行为规范——和立原理。
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和立原理就是指主体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诸要素的同存共生、协同进化,它理当包括共处、和达、智爱三大基本规范。
本讲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 共 处 第二节 和 达 第三节 智 爱
第一节 共 处
一、人类需要共处 二、共处要讲原则
三、共处要有规则
一、人类需要共处
事物具有依存性。事实上,人与自然、社会、心灵、文明,都处在各种形式的共处之中,并在共处中生产与生活;损害其他物种、他人的生存,就是威胁自身的生存。
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没有人,其他物种可以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但要是没有植物,没有昆虫,没有飞禽走兽,人类至多只能存活几个月。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应该是多元同存共生(1993)。
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理当弘扬中华古代的优良传统,摈弃“文革”时期一味地“斗”的观点,倡共处意识,行共处实践。
二、共处要讲原则
和而不流——善于与他人相处但又不随波逐流 。
共处规范是生存权平等的体现,其基本原则就是生存权的平等性。 首先是人与其他物种生存权的平等性。各种不同的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各自占有特定的生态位,利用特定的空间和资源,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各个物种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链锁作用决定了它们与人类具有平等的生存权。 第二是人与人生存权的平等,包括代内生存权的平等和代际生存权的平等。代内生存权平等的根据在于人与人互为主、客体,互为目的和手段,它要求人们公正地对待他人,使大家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面前机会均等。代际生存权的平等要求当代人足够公正地对待后代人,当代人的生存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为代价。
三、共处要有规则
要使共处规范实现社会化,并按原则施行,就得有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共处规范及其原则的具体化、可操作化和制度化。 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人是主动的子系统,往往是生态涨落的最大制造者和放大者。因此“游戏规则”是人类按照生态和谐的取向去自我设定、自我遵守。这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公德的约定俗成,生态环保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生态环境立法与执法。
在社会系统中,人们既是“地球村”公民,又隶属于特定的国家、民族,地区、单位,社区、家庭,因此共处规范及其原则的“游戏规则”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国家、民族之间、地区、单位之间、社区、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各层次
34
1.循环再生过程
(1) 生态循环的科学图景 (2) 转化再生与层级利用 (3) 主体性偏差及纠正 2.反馈调控机制
(1) 反馈调控的层次性 (2) 反馈调控的目的性 (3) 反馈调控的复杂性 3.系统和谐性态 (1)恰当的要素比例 (2)稳定的层次结构 (3)和美的外在形式 (4)绵延的生机活力 (5)精致的系统耦合
二、人造绿色
1.绿色产品
(1) 产品“绿化”浪潮 (2) 绿色产品的设计要求 (3) 绿色产品的和谐作用 2.再生能源
(1) 对再生能源的吁求 (2) 再生能源体系
(3) 再生能源的和谐性能 3.生态工程
(1) 生态重建 (2) 人工生态 (3) 立体思维
三、人工与天工的璧合1.形式协调
(1) 变中有常,常中有变 (2) 大小相宜,比例适度 (3) 对比得当,调和有致 2.作用互利
(1)结构的宜人共生 (2)物能的良性循环 (3) 熵产生最小原则 3.意蕴相洽
(1) 义蕴的彼此相通 (2) 氛围的相互烘托 (3) 意象的圆满规整
社会系统的和谐
40
一、个人和谐
1.生理和谐
(1) 外求健美,内求平衡 (2) 自然养颜与养生 (3) 优生·营养·锻炼 2.心理和谐 (1)三维结构 (2)创造功能 (3)生成路径 3.身心和谐
二、人际和谐
1.人际和谐的特质 (1)和人愿望 (2)人格共鸣 (3)矛盾消融
2.人际心灵的和谐 (1)心灵的窗口 (2)情感的火花 (3)理性的魅力 3.人际行为的和谐 (1)人际行为运动 (2)人际交往艺术 (3)人际交往文明
三、群体和谐
1.群体和谐的意义 (1)群体和谐的界定 (2)群体和谐的价值 2.个群的归依与共进 (1)目标相融 (2)利益相依 (3)发展相偕
3.群间的竞争与协作 (1)群间竞争 (2)群间协作
(3)竞争与协作的辨证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
1.合“真”的增益作用 2.向“善”的消费功能
41
3.达“美”的直观效应
二、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1.结构比例的协调性 2.物能循环的低耗性 3.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
三、人与自然的综合进化
1.人为自然立法 2.人守自然之法 3.走向综合进化
42
正在阅读:
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课件04-10
银行家算法实验报告07-21
2017-2022年中国锡矿石市场运行态势报告(目录) - 图文05-12
皮肤软组织骨恶性肿瘤06-05
污染防治措施09-22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量清单计价与项目成本核算体系)05-10
幼儿园优秀教案08-01
电缆故障测试系统06-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马克思
- 课件
- 当代
- 革命
- 科技
- 加尔文的工作观
- 2015安全报监书
- DCT变速器基础知识 - 图文
- 11,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混合练习
- 天蝎座女生不为人知的一面
- 水平井项目部安全制度汇编2016.07 - 图文
- 2015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
-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作业
- 武侯区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rdquo - 图文
-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八年级上学期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 (附表四)材料及质量证明文件检查表 - 图文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队会教案
- 201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 图文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 燃气轮机专业思考题
-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 - 图文
- 动物油脂标准
- 关于贫困幼儿舒文彬的家庭情况说明
- 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点评会上的表态发言111
- 第一讲:课程与课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