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存在地问题和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29 2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标准

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前言

1.1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加强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节约和降低经济主体总成本。经济主体的员工会为经济主体完全尽职尽责、决然不浪费的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他们会为了增加闲暇时间及自身利益而对成本费用节约方案产生敷衍、推脱心理,进而影响成本费用节约方案的推行与实施。如果想要成本费用节约方案顺利进行,那么就必须依靠制度上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这种制度上的约束机制在管理上就被称为“内部控制制度”。所以说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种成本节约制度,它为成本费用节约方案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这种机制通过对经济主体内员工工作情况构成的监督,自动形成了资源被节省和成本高效率运行的有效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内部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节约和降低经济主体总成本。

经济主体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达到成本节约的管理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主体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对于完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持有何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约制度的最终走向和变化。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成本与约束成本(加强内部控制投入成本)、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经济主体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课题。而一个以长远利益为主导的理性经济主体一定会实现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离开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节约方案是无法真正彻底实施的,它只能是表面性的阶段性的收益。而且该项成本节约方案的净增效益值是微小的,成本费用节约力度也将是微弱的,甚至得不偿失,最终会使成本费用节约方案流于形式,成为一阵风。追求成本费用节约是经济主体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而通过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加强内部控制来达到成本费用节约的管理方式是经济主体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成本费用控制研究动态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我国政府对此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如《会计法》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把这一规定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财政部先后颁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之“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一系列用于指导全国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文件,对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防范财务风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还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作指导。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经由财政部会签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先行实施。

一套完善而又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与企业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相关联,也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当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 2 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和原则 2.1 成本费用和内部控制的定义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成本费用主要反映资源的耗费情况。

内部控制是经济主体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舞弊,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程序 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管理层更快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2 成本费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等共9个方面的内容。成本费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成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方面,而具体到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为降低成本费用,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二者协同起来,对于降低消耗,增加收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2.3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原则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事先制订的成本费用目标,以不断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所进行的财务控制,以便及时发现和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目标任务完成。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构成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原则包括:

(1)经济原则。这里所说的“经济”是指节约,即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因而,经济原则是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最基本原则。

(2)全面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过程内部控制——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不限于生产制造过程,而是从生产向前延伸到投资、设计,向后延伸到用户使用成本费用的全过程。二是全方位内部控制——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不仅对各项成本费用发生的数额进行内部控制,而且还对成本费用的时间和用途加以内部控制,讲究成本费用开支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三是全员内部控制——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不仅要有专职成本费用管理机构和人员参与,而且发挥广大职工群众在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使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更加深入和有效。

(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只有切实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益。显然,企业管理当局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元完成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职责的同时,必须赋予其在规定的范围内有决定某项成本费用是否能开支的权利。如果没有这种权利,也无法进行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此外,还必须定期对成本费用业绩进行评价,据此实行奖惩,以充分调动各单位和职工进行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目标管理原则。这项原则是指企业当局以既定的目标作为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和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基础。即以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指导,力求以最小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盈利。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5)例外管理原则。所谓的例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超出常规的关键性差异进行管理,旨在保证管理人员将精力集中于偏离标准的一些重要事项即例外事项上。企业日常出现的成本费用差异往往成千上万,头绪繁杂,管理人员对异常差异重点实行例外管理,有利于提高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 3我国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3.1我国大部分企业实施了内部会计控制。

经过对全国16家企业的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现状进行调查,企业体制方面,16家企业中属于独立法人9家,占56%,部分独立法人部分非独立法人性质6家,占38%,约90%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表明已基本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但不完善。在16家被调查企业中,内部控制做得较完善7家(50个问题中,正确回答40个以上),占44%,内部控制做得较好5家(正确回答35个以上),占31%,内部控制做得不够完善,存在欠缺的有4家(正确回答30个以上),占25%。各企业之间比较,实施内部会计内部控制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控制有效率最高达为90%,最低仅58%。对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分项统计可知,在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方面的控制做得较好(有效率为86%),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和销售与收款方面次之(有效率为73%),成本费用控制、筹资管理和其他方面的比较薄弱(有效率50%-65%)。

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大部分都能根据国家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约75%的企业建立较为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方面的控制做得较好,而在筹资管理和其他方面存在欠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2部分企业对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过程,但在实际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况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事后控制,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则忽略了。许多企业只有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缺乏事中的及时监控调整。结果是事前制定的计划不科学,事后的奖惩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情形一方面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的成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管理人员自身都不能遵守有关的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的思想,甚至把内部控制看作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有的高层领导者越权管理,使原本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员工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造成人为失误,甚至联合起来舞弊,使内部控制失去了其基本功能;有的规章制度制定的比较严密,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贯彻执行,成了流于形式的一纸空文。

4 我国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成本费用控制的重点与难点是对材料成本的内部控制、人工成本的内部控制和制造费用的内部控制。

4.1 对材料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

对材料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很大比重,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对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实施招投标机制,通过多家供应商集中竞争,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并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做好进料计划,执行限额领料企业应根据程序及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进料计划,这不仅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能够降低存储成本,节省流动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对各种材料坚持余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料回收,废料利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边、角、余料,若对其回收或经过简单加工后进行二次利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耗。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效用得到有效发挥,企业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企业负责人应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会计控制负总责;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应建立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及在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继续教育制度,以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正确;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方面的教育,以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3)加强内部审计。企业要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同时,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4.2对人工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

在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中,除了对材料的控制,对人工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水平状态考察人工成本,即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显然,企业的这三项比率指标应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这三项比率指标都不能为负值,所以,计算出的综合偏差率应大于0且小于等于1,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是人工成本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反之则认为该企业在人工成本的比率方面失控了。

4.3 对制造费用内部会计控制

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切实控制好这部分费用对于企业提高效益至关重要。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的标准,不得随意扩大制造费用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应贯彻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原则,做到增产节支,开源节流。

(2)根据费用项目的性质,将制造费用总成本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中心,作为其费用控制的目标;对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设置费用目标成本手册进行日常控制。

(3)进行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对于实际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目标成本的差异较大者,要查明原因,深入分析,进行重点控制,如果是目标成本本身制定的不合理,要加以修改,使之尽可能逼近实际。

(4)对直接责任单位和个人,根据实际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目标成本,制定奖罚制度,节约的给予奖励,超支的予以罚款。 5 加强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5.1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

本着“必须、合理、节俭、高效”的原则,做好成本费用预算工作,通过与上年预算数、上年实际数结合预算年度企业经营过程中人、财、物的动态变化,挤压水分,剔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寻求成本费用预算的最佳数,实现对全年成本费用控制的合理有效指导。

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对企业既是一项极其普通的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极其难以控制到位的工作。关键在于落实执行,可对企业费用控制中的目标预算逐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如人事部门和劳动工资部门负责工资、福利、养老报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人员性支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水电费、取暖费、通讯费、财产保险、财产维修等支出,办公室负责业务招待费、差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费、会议费和车辆开支、书报资料费等支出,等等。由各科室按预算数额将成本费用归口管理、包干使用。定期考节约有奖,超支自负。

5.2 建立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

(1) 成本费用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成本费用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成本费用支出的授权批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 成本的开支范围。重点检查成本的开支范围是否合法、合规则,有无乱挤乱摊成本等情况。

(4) 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重点检查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结转是否正确,产品成本的计算是否准确,方法是否符合一致性原则等。

5.3 建立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制度 (1)岗位分工制度的建立

单位内部会计成本费用控制所设岗位应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建立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制度岗位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就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来说,不相容职务通常有:

授权批准产品生产计划与具体执行计划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仓库保管、成本会计记账、生产管理人员、材料物资和产品检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这也是企业防范风险、堵塞漏洞的一个重要制度。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授权批准制度的建立

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其中包括:

授权批准的范围,通常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应纳入其范围。

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

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授权责任不清。

授权批准的程序,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在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中尤其要注意:生产计划的授权批准;材料领用的授权批准;对存货盘盈盘亏处理的授权批准。

总之,一套完善而又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与企业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相关联,也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当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通过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成本费用控制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节能降耗,实施成本的低战略,建立节约型企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贡献。

文档大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l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