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3-06-04 15: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
(2009-11-22 18:14:10) 转载
标签:
孙云晓推荐
文化 分类:为您服务
一、什么是方法
什么是方法,《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我的理解是,“门路”是解决问题的入口和路径,“程序”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顺序。
方法有以下的一些特性:
(一)方法的目的性和对象性——一定的方法总是要达到特定
的目的,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手段。一定的方法总是要作用于特定的对象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
(二)方法的思想性和实践性——不管你是否自觉,方法总是一 定理论、思想指导下的产物,理论、思想是方法的“源”与“魂”。方法总是具体的,执行者可以操作,执行对象可以感受到的;方法也总是有模式的、有程序的,因此才能被执行者具体操作。
(三)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解决某个问题总是有多种方
法,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因此,方法总是要经过选择而采用的,是执行者认为最佳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方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已有的有效方法,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重复使用,但在多数情况下,要有所变通;特别是在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时,在方法上则要有所创新。
(五)方法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一定的方法总是在一定的条
件下采用的,没有这一定的条件,或无法操作,或没有效果。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都有它的局限性。
二、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在方法上的经验
“十五”期间,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以及“十一五”期间的继续深入研究,我们已经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上,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 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步骤
在《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一书中说【孙云晓、邹泓主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6年5月第1版第12页】,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
2. 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
3. 确立榜样,学习榜样行为;
4. 持之以恒地训练,进行行为强化;
5. 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
6. 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
(二) 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在《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一书中说【吴剀著,中
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83页~188页】,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上,我们的基本经验是:
培养习惯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合理、可以检测;
培养习惯要讲点道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热情和主动
性;
习惯是“练”出来的,要加强行为的练习与指导;
采用多种激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促进良好行为“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要与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相结合;
培养良好习惯或矫正不良习惯,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至关重 要。
如上所述,我们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已经从理论、思想和实践操作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怎样具体地培养儿童的一个良好习惯,我们还缺少典型的案例,培养方法不够具体,不够细致,不够深入,缺乏创新;对各种培养方法的择优使用、操作要领、变通创新、科学评价仍需进行有效的实践和研究。
三、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根据已有经验,从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角度和方法达到的目的为标准分类,对方法可以做如下的分类和表述。
(一)创设氛围法,例如:
1.环境熏陶法——布置校园、班级、家庭环境,突出习惯培养主题,用直观、具体、形象的文字、图片、音乐、影像等创设有主题的环境。
2.主题活动法——利用校、级、班的主题活动,或在相关的节日里(如学习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环境日、爱鸟周 )开展多种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
(二)明理激情法,例如:
1.故事引导法——由教师、家长搜集有关习惯的生动故事,经过充分的准备讲给儿童听,通过“小故事,大道理”引导儿童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主动探究法——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小组或个人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调查、访问 获得对习惯养成的具体而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达到明白事理、激发情感的目的。
(三)快乐训练法,例如:
1.模仿训练法——由教师、家长、专业人员做出示范,组织儿童 模仿。(如文明礼貌、物品管理、学习等习惯培养)
2.游戏训练法——通过目的明确的有趣游戏,培养某种习惯。(如 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动手动脑等习惯培养)
3.比赛训练法——通过目的明确的紧张比赛,培养某种习惯。(如 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动手动脑等习惯培养)
4.情境训练法——在真实的或创设的模拟情境中,组织学生在情
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表演一个故事,通过实践、表演培养某种习惯。(适合多种习惯培养)
5.分步训练法——把一个动作步骤多、养成难度大的习惯分成
若干步骤,先按顺序进行分步训练,后进行组合训练,培养某种习惯。(如学习、自我管理、动手动脑等习惯培养)
6.岗位训练法——帮助儿童建立一个与培养习惯相对应的固定
岗位,如“爱心岗”“护绿岗” 引导儿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在这个岗位上实践锻炼,培养某种习惯。(如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环境保护等习惯培养)
7.历奇训练法——通过开展现代历奇活动,培养某种习惯。(如人际交往、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动手动脑等习惯培养)
(四)激励强化法,例如:
1.评比法——制定评比条件和办法,进行个人、小组的评比,对优秀者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如奖状、雏鹰奖章、奖品、授予“小标兵”“十佳”“最快纪录创造者”等荣誉称号。
2.“代币制”法——对儿童的良好行为及时强化,积“小表扬”换“大奖励”,发挥有形强化物的作用,促进良好行为的再次出现和习惯养成。
3.“影响力黄金表”法——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监督的方法。设计习惯培养的“影响力黄金”,引导儿童用填表和写体会的方法记录践行的过程,促进习惯养成。
4.“订契约”法——是一种双向激励、双向监督的方法。由父母与子女或教师与学生双方订立契约(具体要求和奖惩办法),互相激励、互相监督,促进习惯养成。
【以上的2、3、4,参见吴剀著《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
方法》第185页~186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五)深化体验法,例如:
1.“说”的方法——组织儿童把养成习惯过程中的内心体会在小组或班级中说出来,使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分享体会,深化体验。(如召开交流会、讲演会、辩论会等)
2.“写”的方法——组织儿童把养成习惯过程中的内心体会写出来,使体会有形化、系统化,深化体验。(如写日记、写感想、出墙报、征文比赛等)
3.“演”的方法——组织儿童把养成习惯过程中的场景、故事、体会等表演出来,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中,再现情境、增强记忆、分享体会,深化体验。(如诗朗诵、小快板。小相声、小品剧等)
(六)行为矫正法,例如:
1.以优替差法——培养一个与不良习惯相对应的良好习惯,以良好习惯替代不良习惯。(如培养使用文明用语,矫正说脏话的习惯)
2.消除根源法——消除产生不良习惯的根源和条件,矫正不良习惯。(如不给或少给零花钱,矫正乱花钱和吃零食的习惯)
3.区别强化法——在一段时间里,允许不良行为逐步减少,直到不良行为的矫正。(如某生一次做作业时平均站起来七八次,要求次数逐步减少,由7次——5次——3次——1次,做到了就给予奖励)
4.心理暗示法——为矫正某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自我提示语”,早晚各念3遍,强化自我的心理暗示,使不良行为减少直至消退。(如为矫正动手打人的不良行为,设计的“自我提示语”是;有话好好说,放下我的拳头!)
(七)家校合作法,例如:
1.组织方法——在班级组建“教师家长协会”或“培养习惯共同体”,在一定机构、章程、制度的制约下,吸引家长关注、参与习惯培养工作,使家校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2.学习方法——订阅杂志,推荐文章,教师与家长同阅读,举办习惯培养的“专题论坛”,从教育思想上共同提高;总结教师与家长培养习惯的典型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从教育方法上互相学习。
3.活动方法——组织家长观摩、参与、主持班级培养习惯的活动;
适当开展一些师生、亲子共同参与的“三方互动”式的活动;在学校指导下家庭开展“以家规家训为抓手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并参观这样的家庭等。
4.沟通方法——通过自办的《家教报》、家校互访、联系手册、电话、短信、网络、博客等方式,在培养习惯上增强家校沟通的频率和深度。
四、培养儿童一个良好习惯的过程
(一)明确习惯要求
首先要分析和认识该习惯的性质、特点和难度。其次,要把该习惯的行为要求具体化。一个习惯,往往是由一连串的行为动作组成的。因此,培养一个习惯不能只提出“培养某某习惯”,而要把它规定为十分具体的行为动作要求(即“可操作定义”)。没有这样的具体要求,教育者就没有具体的培养内容,儿童也不可能养成某个习惯。
例如,培养“教室里课桌内学具摆放有序”的习惯,就要具体化为: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是把学具有序地摆放到课桌内:先按照当天课表的顺序把教科书摞起来,第一节用的书放在最上面,把这摞书放在课桌内最左边——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把练习本、作业本摞起来,放在课桌内最右边——把铅笔盒和工具书放在课桌内书与本之间——最后检查摆放得是不是正确,如有错误立即改正——一节课后将用过的书与本分别放在课桌内成摞书本的最下面。
(二)分析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组人(一个小组或一个小队),也可以是一个班或一个中队。总之人数不宜太多。
对培养对象要进行分析,如他们的年龄、身体、心理特征、家庭背景;在培养某个习惯前的有关现状和形成的原因;乐于接受哪些教育方式方法;养成某习惯的可能性和不利因素等。
最好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观察或评定,获得一些有关数据和典型事例(即“前测”),这既是制定培养计划的基础,又是培养后期检测效果的重要材料(通过“后测”与“前测”的比较说明培养效果)。
(三)制定培养计划
首先,要根据该习惯养成的难度和儿童的实际,预计培养的周期——预计用多长的时间培养儿童养成这个习惯;
其次,要根据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打算把培养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和主要任务是什么,选择并确定各阶段采用的培养方法等。
例如,培养“教室里课桌内学具摆放有序”的习惯,是在小学一年级一个班30名学生中进行的。
由于以下原因,把培养周期定为8周:该习惯动作性很强,动作难度也不大;习惯的培养过程和检测,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师便于控制;初入学儿童对学习生活有新鲜感,喜欢模仿,正处于“他律时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等。
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以“明理激情”和“快乐训练”为主的第一阶段(2周),是习惯养成“由被动到主动”的阶段。主要方法有:环境熏陶法、故事引导法、模仿训练法、游戏训练法;激励的方式以“代币制”为主,重视“物质强化物”的作用。这是根据一年级儿童爱听故事、模仿性强、喜欢游戏、愿受表扬等特点而做的最佳选择。
以“比赛训练”和“深化体验”为主的第二阶段(2周),是习惯养成“由主动到熟练”的阶段。主要方法有:评比法、比赛训练法、“说”的方法,引导儿童不仅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快;激励方式以“评十佳”“创纪录”(用时最短)为主,重视“精神强化物”的作用。这是根据一年级儿童喜欢竞赛、争强好胜、愿受奖励等特点而选择的方法。 以“自我激励”和“深化体验”为主的第三阶段(4周),是习惯养成“由熟练到自动”的阶段。主要方法有:利用习惯养成的“影响力黄金表”,实施儿童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深化儿童的主体体验;还要关注那些习惯养成有困难、不能坚持做到的儿童,给予个别的辅导。这是根据一年级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班内儿童有差异和习惯养成的一般规
律而选择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后2周,不采取任何培养、激励措施,以便于观测该习惯是否真正养成。
(四)实施培养计划
要按照计划有目的、有顺序地实施。每个阶段前精心准备,实施
中观察记录,每个阶段后及时反思小结,并对计划作出有根据的必要调整(如时间的长短、方法的选择等)。
要把握主要培养方法的操作要领。
例1,模仿训练法的操作要领是:
训练初期,儿童的模仿对象应是“教师”;训练的中、后期,模 仿对象最好是“做得好的同龄伙伴”。
教师的示范,要创设与培养对象完全一样的情境(如上例中的课桌、书包、学具、摆放时间等),要按照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有顺序地、一步一步地示范、一步一步地模仿。
例2,游戏训练法的操作要领是:
一个游戏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游戏目标、创设困难和游戏规则, 三者缺一不可。
如游戏《看谁发现的错误多》。游戏的名称就是游戏目标。教师在一个摆放学具后的课桌内故意造成几个不容易被发现的错误(如多一书、少一本、顺序颠倒、位置放错 ),这就是创设困难。游戏规则是①每组选一名学生为“发现者”参加游戏;②“发现者”到问题课桌前每人只能翻看1分钟(这也是创设困难),只许看,不能说,不能翻乱,不能改正,心中记住发现几个什么错误;③游戏主持人先让“发现者”分别说出发现错误的个数,然后按发现错误由少到多的顺序请“发现者”说一说发现了哪些错误,说对1个得2分,说错1个扣2分,最后得分最多者优胜;“发现者”以外的学生,不许说话,不许提醒本组的“发现者”。
采用游戏训练法,一定要把组织工作做严密。
例3,“代币制”法的操作要领是:
要有“物化的代币”,并规定交换的办法。如有一天做到就得1
朵小红花(用红色纸制作),得到3朵小红花就可以换1颗金五星(用金色纸制作),得到3颗金五星就评为“三星级课桌”(按顺序评四、五星级课桌)。小红花与前2颗金五星由学生保存,“三星级课桌”以上可将金五星贴在课桌上。
对各星级课桌获得者要事前规定不同的、升级的奖励办法,办法 要对儿童有吸引力。
要做好“花”与“星”的制作、发放、保存、交换等工作。
(五)检测培养效果
1.培养过程中的效果检查(沿用上例)
第1、2周,由教师抽查,或学生自愿接受检查,每天6人。 第3、4周,学生2人一组互查。
第5、6周,由学生个人自查。
第7、8周,不用任何形式检查。
2.培养结束后的效果检测
培养计划实施后,教师再用与前测同样的方法进行后测,通过前后测的数据比较来说明培养的整体效果。
要关注一些典型学生的变化,用某几个学生“培养前表现”与“培养后表现”的对比说明和分析具体的、鲜活的培养效果。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真实的或创设的情境中,用观察的方法更科
学、 更准确地检测儿童习惯养成的效果。【参见吴剀著《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第五章观察法,第106页~120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五、评估所采用的培养方法
在一个习惯培养的最后阶段,要对已经采用的培养方法进行评 估。笔者认为,评估一个方法的优劣,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采用的方法能达到教育 目的和习惯培养的具体指标,方法将得到较高的评价;
——好的方法都有较强的科学性,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如《教育
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理论,能把理论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践,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
——好的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法与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有较高的吻合度,方法总是有适用范围的;
——方法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好的方法应该总结出它的“一 般操作模式”,并派生出一些它的“变通模式”;
——好的方法一般应该简便易行,适宜操作。
在评估的基础上,努力在培养方法上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怎样分析所培养习惯的性质、特点、难度和培养对象的年
龄特征、习惯现状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择优、创新、确定培养的计划和方法,体现方法的目的性、对象性、选择性、创新性。
(二)培养方法的理论来源和依据是什么,其主要的概念、观点是什么,体现方法的思想性、科学性。
(三)培养方法的操作要领是什么,是否形成了可操作的“一般模式”以及它的“变通模式”,方法是否简便易行,体现方法的可操作性。
(四)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为什么,体现方法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五)怎样客观地、真实地检测和评价习惯培养的效果,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六)是否发现了带规律性的结论,怎样论证这一结论。
正在阅读:
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06-04
SAS认证新题型ADVANCE06-14
概率值累积粒度曲线流程05-24
国土资发〔2011〕3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路铁路项目建设05-12
秦王朝以来的中国08-21
2010-2011学年林芝一中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电磁感应检测卷06-26
快乐的春节日记四篇11-21
攻坚克难 再接再厉06-04
附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生存期模型12-2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良好
- 培养
- 习惯
- 儿童
- 方法
- 一站到底旅游类地理知识问答题目
- 201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 《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 2012上学期寒假散学仪式校长讲话
- 澎湖县 西屿 乡 竹湾国民小学校园植物名录
- 三明市清流县2021年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A卷
- 培优学堂 七年级数学实数知识点汇总及相关练习
- 《资产评估》第一次作业
- 基于MIDAS_GTS对地铁站超深基坑空间效应的研究
- 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 高中的知识和初中的知识有关联吗-物理
- 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学案
- 副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稿
-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弊端
- 厦门旅游经典攻略
- 广东工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 网页设计尺寸大全
- 中国茶文化翻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