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内容

更新时间:2023-09-30 04: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具体内容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IJ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学反思、教学评价与延伸等。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演练等等?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二、教案的具体内容设计注意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确定具体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感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目标表述的语言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加以描述;行为目标尽量具体、可操作;目标表述为基本、共同、可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非最

高要求。

例如: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二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学生学习的平台。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与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境、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

设计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宽、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境_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_正反例解释与应用→巩固、强化→小结、结束。 按照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要将新的学科观、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情境、问题、背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和优化。 4.设计教学评价

设计教学评价需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5.编写出教案

例子: 教学设计题(重点看步骤和内容描述语言) 33.[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美术教学《五角星》 课型:新授课 课时:l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尝试运用明暗、笔触、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物体的质感,学习肌理与质感的制作方法与表现技巧。

2.过程与方法:获得新颖、有趣的艺术体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开展描绘材质的肌理效果和针对实物质感进行写生的活动,丰富艺术表现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锐化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细致观察和耐心描绘的良好习惯,提高感受与表现质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压印或拓印等方法制作肌理效果,并运用制作的不同肌理效果组拼成画。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美术作品中质感表现与表达情感主题的关系。 教学准备:预习《五角星》,收集生活中的物品,寻找不同质感的物体,如麻绳、纺织品、硬币、树叶等,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欣赏活动导入,以多媒体手段展示《五角星》画面,引导学生欣赏讨论。所选图片应清晰,特别是要有精彩的质感描绘的局部重点图展示,鼓励学生充分参与交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画面中质感是如何表现的。

二、引导分析,启发想象,探究新知

进入对材质美的观察、感受阶段.以获得初步的材质美感体验。引导学生对课前准备好的各种材质进行观察、比较、触摸、搓捏等,感受不同材质在轻重、刚柔、光涩、明暗等方面的差异,交流绘画表现的想法。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所选材质的典型性、多样化,可作为压印或拓印之用,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鼓励大家尝试画出材质的肌理效果,并启发学生:并不是所有制作的肌理都需要用笔绘制出来,只要制作的肌理效果好,就可以直接作为拼接画面的组成部分,不需要再去另外绘制加工。只有用笔绘制才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肌理效果时,才需要模仿肌理的造型特点动手绘制,或者在肌理制作的基础上再加工、补充效果。

教师示范各种压印与拓印的方法,注意纸张的厚薄、铅笔的软硬、所选材质纹理的清晰度、用墨的多少等问题。 三、学生创作,分组交流,教师辅导.

在了解了各种材料与拓印方法之后,学生开始展开创作。以铅笔为主要工具,既可参照肌理描画,也可在制作的肌理效果上直接加工,并将各组制作的材质效果有机组合,剪贴拼接成画。

学生在尝试实践后.及时归纳拓印与压印的技术要点,并尝试总结:一种制作技巧可以通过变化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其他制作肌理效果的技巧,并就如何选材、如何制作肌理、如何画出肌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四、展示习作,联系生活,课堂小结

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学生先自我评价,再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相评价,最后集体评论。

2.再次联系生活。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不同的材料。 3.课堂小结:我们在平时绘画时,不仅可以运用水彩笔、蜡笔等工具,还可以使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表现特殊的效果,就像我们今天这样。它会给我们的绘画过程带来无穷乐趣!比如说有的同学用的是牙签,有的用的是树叶……这说明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继续认真学好图案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五、课后作业

启发学生在课后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们变成美丽的画。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