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方剂学B》作业2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7 21:1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方剂B》作业2答案

远程教育 2010-04-08 14:01:26 阅读67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A型题:

* 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泻下剂的作用:E.消食和胃

* 2.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D.枳壳

* 3. 下列应烊化的药物是: D.阿胶:

* 4. 下列哪项不是败毒散与参苏饮二方共有的药物:D.半夏

* 5. 下列哪项不属于败毒散的组成药物:E.防风、白术

* 6. 配入汤剂时,应先煎的药物是: C.磁石

* 7. 《伤寒论》所载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是:B.1:2

* 8. 配入汤剂时应后下的药物是: C.砂仁

* 9. 麻黄汤主治: B.外感风寒表实证

* 10. 下列对九味羌活汤主治证候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D.汗出恶风

* 11. 以下各项中除……以外,均不宜用解表剂: E.温病初起

* 12. 某患者,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选用: C.止嗽散

* 13. 下列对大承气汤主治证候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C.腹痛喜按

* 14.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麻黄汤证的见症:C.汗出恶风

* 15. 某患者,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鞭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治疗宜选用: A.大承气汤

*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桂枝汤证的见症: E.脉象浮数

* 17. 服用十枣汤值得注意的是: E.以上都是

* 18. 功用为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方剂是: C.麻了仁丸

* 19. 败毒散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 C.气虚外感风寒湿邪

* 20. 禹功散主治: C.阳水

* 21. 某患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痠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治宜选择的方剂是: E.九味羌活汤

* 22. 小青龙汤中的君药是: C.麻黄、桂枝

* 23. 下列哪项不是桑菊饮与银翘散二方共有的药物:D.杏仁

* 24.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C.生地、麦冬

* 25. 香薷散的组成药物除香薷外,其余的是: E.白扁豆、厚朴

* 2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 B.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 27. 某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身体疼重,舌苔白滑,脉浮。治疗宜选用: D.小青龙汤

* 28. 某患者,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治疗宜选用: D.再造散

* 29. 功用为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方剂是: E.大黄牡丹汤

*
30. 九味羌活汤中佐以清泄里热的药物是: E.黄芩、生地

* 31. 某患者,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舌苔薄黄,脉浮而数。治宜选用: 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32. 桂枝汤的组成药物除桂枝外,其余的是: E.以上均不是

* 33. 某患者,62岁,憎寒

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治疗宜选用: C.败毒散

* 34.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是: D.甘遂、大戟、芫花、大枣

* 35.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D.前胡

* 36. 某患者,男,70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痠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治疗宜选用: C.济川煎

* 37.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E.芍药、五味子

* 38. 解表剂不适用于下列何证:D.麻疹已透病证

* 39. 一般煎药火候宜: C.先武后文

* 40. 桂枝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D.麻黄

41. 下列何方为“增水行舟”之剂:D.增液承气汤

* 42. 下列哪项不是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D.芍药

* 43. 麻黄汤与桂枝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D.桂枝、炙甘草

* 44. 某患者,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大便不通,气急口噤,脉象沉实。治疗宜选用: E.三物备急丸

* 45. 服用含地黄的方剂,应忌食: D.萝卜

* 46. 大黄牡丹汤主治: C.肠痈初起

* 47. 参苏饮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E.柴胡、川芎

* 48. 具有解肌透疹功用的方剂是: C.升麻葛根汤

* 49. 下列哪项不属于麻黄汤证的病机: E.卫强营弱

* 50. 煎煮大承气汤时,应当后下的药物是: B.大黄

* 51. 以下除……外,都属泻下剂的分类:D.逐瘀

* 52. 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B.前者偏于透表,后者偏于宣肺

* 53. 使用泻下剂应当慎用或禁用的是: E.以上均是

* 54. 麻黄汤中的臣药是: B.桂枝

* 55. 下列哪首方剂服已须臾,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B.桂枝汤

* 56.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 C.食后服

* 57. 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可选用: E.以上均可

* 58. 大承气汤与大黄牡丹汤二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B.大黄、芒硝

* 59. 体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的方剂是: B.大承气汤

* 60. 服解表剂取汗,以下列哪项为最佳:C.遍身zhizhi微汗

* 61. 某患儿,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C.升麻葛根汤

* 62. 煎药用具忌用: E.带盖铁锅

* 63. 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牡丹外,其余的是: D.冬瓜仁、桃仁、芒硝

* 64. 功用为助阳益气,解表散寒的方剂是: C.再造散

* 65. 某女性患者,素体阴虚,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
嗽,心烦,咽干,舌红脉数。治疗选用的最佳方剂是: E.加减葳蕤汤

* 66. 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是指: D.桂枝汤

* 67.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D.芒硝

* 68. 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功用的方剂是: D.香

薷散

* 69.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济川煎的组成药物:C.人参

* 70. 以下各项中除……以外,均属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 D.荆芥、苏叶

* 71. 九味羌活汤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 D.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 72. 治疗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证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 73. 主治悬饮或水肿腹胀之实证的方剂是: B.十枣汤

* 74. 麻黄汤的功用是: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75. 被喻昌称为“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C.败毒散

* 76. 下列哪项不属于香薷散的证治要点:C.汗出口渴

* 77. 桑菊饮的功用是: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78. 麻黄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D.生姜

* 79. 一般煎药用具最宜选用: C.砂锅



B型题:

* 80. 应包煎的药物是: C.赤石脂、车前子

* 81. 应单煎的药物是:D.羚羊角、西洋参

C.再造散 D.参苏饮 E.桑菊饮

* 82. 功用为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的方剂是:B.败毒散

* 83. 功用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方剂是: A.银翘散

* 84. 温脾汤的功效是: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 85. 济川煎的功效是:B.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 86. 服用含土茯苓的方剂,应忌食:B.茶叶

* 87. 服用荆芥时应忌食:C.河豚

* 88. 小青龙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 89. 参苏饮主治证的病机是:E.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 90. 桑菊饮主治证的病机是: B.风温袭肺,肺失清肃

* 91. 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B.淡豆豉,牛蒡子

* 92. 小青龙汤与参苏饮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D.半夏,甘草

* 93. 属于润下的方剂是: C.济川煎

* 94. 属于温下的方剂是:B.大黄附子汤

* 95. 属于攻补兼施的方剂是:D.黄龙汤

* 96. 参苏饮的功用是: D.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 97. 止嗽散的功用是: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 98. 桂枝汤主治: A.外感风寒表虚证

* 99. 止嗽散主治: E.风邪犯肺证

* 100. 吴鞠通所称的辛凉轻剂是指: C.桑菊饮

* 101. 吴鞠通所称的辛凉平剂是指:B.银翘散

* 102. 补益药宜: D.空腹服

* 103. 病在上焦,宜:B.食后服

* 104. 桂枝汤的功用是: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105.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D.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 106. 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证的方剂是:C.黄龙汤

* 107. 主治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方剂是:D.麻子仁丸

* 108. 止嗽
散的君药是:C.紫菀、百部

* 109. 败毒散的君药是:B.羌活、独活

* 110. 大承气汤的功用是:E.峻下热结

* 111. 三物备急丸的功用是:D.攻逐寒积

* 112. 某患者,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宜选用

: B.银翘散

* 113. 某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疗宜选用: A.桑菊饮

* 114. 方中配桔梗意在宣肺气,通肠腑的方剂是:C.黄龙汤

* 115. 方中配升麻意在升清阳,有欲降先升之妙的方剂是:B.济川煎

* 116. 通常治疗寒证服用汤剂可以:B.热药热服

* 117. 治疗寒证的反佐服法是: D.热药冷服

* 118.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包括:B.芍药、枳实

* 119.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包括:C.人参、附子

* 120.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包括:E.当归、厚朴

* 121. 旋复花宜 : D.包煎

* 122. 牛黄宜: E.冲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