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特色教研文化

更新时间:2023-03-09 2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打造特色教研文化

如何打造特色教研文化启良春华 彭敦运

顶层设计教研文化,首先要弄清楚各自学校教研文化的现状,弄清楚营造教研文化的宗旨、发展路径,弄清楚最佳切入口在哪里。这些不仅是顶层设计的要件,更是创建特色教研文化的关键。

我一向推崇教研文化中的“一校一色”。但是,倘若对学校现有的教研文化不清楚,发现不了问题,就很难把握改革的契机。

眼下,很多学校都在忙于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很有积极性。但是,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不是提升教研文化品位的唯一推手?我们首先是要教学模式还是教研模式?许多学校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些问题就急于上阵打拼,结果,各种各样的模式出来了,可是不久,又都销声匿迹了。其实,那些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我认为,一所成熟的学校,一个稳健的教研组,首先需要的不是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张扬着个性、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研模式和品质优良的教研文化。有了这些,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自然会生成。 身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在于针对性备课。效率高的针对性备课,善于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备课组的整体功能,让同一学科所有的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何做?我们发现,让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同时进入同一场景,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积聚大家的智慧是个好办法。只有这样,教师们才有真情流露,才有真智产生,才有真话要说,才有真事要做。 过去,无论在哪所学校,我们都会看见如山的作业本堆积在教师的案头。为了迅速反馈,教师要不停批改,但即使这样,也需要较长时间。等反馈到学生那里,学生头脑里存积的问题早就淡化得无影无踪了。

实践告诉我们,要巩固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解决这些生成性问题,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的信息,是引导课堂高效的关键因素。怎样从理念上提高认识,并从技术上解决这一矛盾?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师的数量。也就是说,只要能在课堂上降低生师比,造成教学场中几个学习小组独立化,教师面评面改,形成高效驱动,上述矛盾就能化解。可如何让“许多同科教师同时进入课堂”?

经过反复琢磨,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师生情感交叠”的教研文化,其中不仅有变化的形式、内容,还有相应的规章。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授——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这种文化将教师教学、小组教研、校本培训糅合在一起,催生了“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叫“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节课教师甲主讲,同一备课组的教师乙、丙、丁都来当助教。教师甲主讲后,下面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里都有其他教师现场辅导。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教师资源不足搁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甲班的教学完成后,教师乙在乙班主讲,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甲、丙、丁就来当助教??借助这种循环的合作教学,每位教师都成了主讲,每位教师也都当了助教。每位教师不仅了解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也了解了其他班上的同学。这不仅提高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密度,而且提高了互动的质量。所有学生不仅全部当堂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顺利完成了每天一个微主题的教研,而且超额完成听课任务;不仅确保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而且加强了教研组的话语权;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巧妙地解决了教师转岗过程中的在职培训问题。

在这种模式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也能发

现自己一些不合时宜的预设,从而获得发言权。而且,由于不同教师与学生互动、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发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也能为后续的集中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教研组,也在这种合作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氛围里,形成资源共同体。集体备课也就在这样的教学动态中达成目标,凝聚智慧,取得高效。

当每个班都这么做,多个学科都能这么做,当全组教师都轮空不上课时,此时大家就开始备课、反思、小结、读书??一种新型的教研文化便形成了。我们发现,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教师对于怎样彼此合作、怎样选择微课题展开研究、怎样调节不同班级之间的学习情感、怎样进行有效反思、怎样高效看课、怎样开设论坛、怎样写拓展课堂??慢慢形成了系统,学校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特色教研文化。 (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科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