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情境默写检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3 1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情境默写检测(教师用)

1单元默写检测

《荷塘月色》4-6段。

1、《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泻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荷塘月色》中运用博喻的修辞写荷花的晶莹剔透和纤尘不染的美质的语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荷塘月色》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化静为动,写出荷叶动态美的句子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单元默写检测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3.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5.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采薇》(6章)(《诗经·小雅》)

1.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烘托士卒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名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诗经·采薇》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 (《玉台新咏》)

1.刘兰芝在离别焦仲卿时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两个贴切的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依依不舍、忧愁伤感的样子。

3.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加上恰当的比喻,从手指、嘴唇、步态等方面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的诗句是: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四)▲《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 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五)▲▲《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了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高尚美德。

4.(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句子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6.用比喻写以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7.屈原在《离骚》中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8.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表明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自己却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0、(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表现屈原坚定信念,奋斗不懈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六)▲短歌行(曹操)

1.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用设问与比喻的手法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几句写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七)▲《归园田居》(陶渊明)

1.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3.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4.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5.《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6.《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八)与教材相关名句检测:

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 如三秋兮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3、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 谓我何求 。

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用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希望两人一生一世在一起永不分离, 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理想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鸡鸣虽写动,诉诸于听觉形象,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幽静,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邪溪》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会让你感觉到喧嚣和烦躁,却更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3单元默写检测

(一)背诵《兰亭集序》,完成下列默写。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躁”指“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 《兰亭集序》中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0.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2. 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3.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背诵《赤壁赋》,并按要求默写下列语句。(▲▲《赤壁赋》(苏轼)(高考篇目)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引吭高歌,吟诵《诗经·陈风·月出》中古代咏月的两句诗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诗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0、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I)

11、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 《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14、《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5.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6.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7.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表明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于是作者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

18.写作者与友人在一只小船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9.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0.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1.诗人在饮酒后,借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来明志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2.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气势的句子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4.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三) 背诵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3、4段),并按要求默写。

1.作者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了“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照应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毛浙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古语曰:有志者,事竟成。《游褒禅山记》中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v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