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1

更新时间:2024-05-21 1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2、3节

重点、难点:

1.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伴随的热量变化 2.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熔点与凝固点 4. 汽化的两种形式 教学内容

物态变化是一种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它时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几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2.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 3.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生活中的常见例子:

樟脑丸变小(升华) 针状雾凇(凝华)

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晒干(升华) 冰棍外表的“白粉”(凝华)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变黑(升华,凝华) 霜的形成(凝华) 北方窗玻璃上的“冰花”(凝华) (二)晶体与非晶体

1.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明矾,石膏,水晶,金属,食盐)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玻璃,蜂蜡,橡胶,塑料,沥青) 2. 晶体的熔化图象

3. 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点 相同点:熔化时都要吸热

不同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上升

(三)汽化的两种形式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通过对晾衣服的实例分析可理解有:

(1)液面面积大小;(2)温度高低;(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程度。

3. 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不同 特点 影响 蒸发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沸腾 只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表面气压的大小 点 因素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4.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受到气压的影响: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5.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较容易进行的方法)

(四)难点分析

1. 对“白气”现象的解释

生活中有很多的“白气”现象,很容易让人误解成是水蒸气,实际上水蒸气是无色透明 的气体,所以很明显“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在解释“白气”现象的时候,要明确是哪里的水蒸气遇到哪里的“冷”而形成。

例1:冬天口中会呼出一团“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人体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例2: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棒冰周围有“白气”,这些“白气”是由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2. 注意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1)温度一定要达到相应的熔点或沸点;

(2)它们还能继续“吸热”,为此要求周围的温度比它们高。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小明去买一支棒冰,售货员刚从冰柜中拿出棒冰,小明发现一支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杯壁外出“汗”。 请你解释这些现象。

解题分析:注意抓住物态变化的过程及伴随的热量变化。

(1)白花花的“粉”是霜,它是冰柜内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2)棒冰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大量的小水滴组成的雾,是由棒冰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也称凝结);

(3)杯壁外“出汗”,这里的“汗”实质上是小水珠,它是茶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却了的茶杯变成液体,也是液化现象。

例2. 烧瓶中装有适量水,用瓶塞塞紧,从瓶塞中插入一个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如图所示,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试管中的水( )

A.温度等于l00℃,不会沸腾 B.温度等于l00℃,沸腾 C.温度高于100℃,沸腾 D.温度高于100℃,不会沸腾

解题分析:首先明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且能继续吸热。 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烧瓶是用瓶塞塞紧的,即密封的,所以烧瓶中气压将高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也将高于100℃,而试管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来自于烧瓶中的水,所以试管中水能够达到100℃,会沸腾。

B。

例3.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 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解题分析:熔化是个吸热的过程,凝固是个放热的过程。 选择A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A组

一. 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晶体特有的性质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B.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C. 一定是透明的 D.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2. 下列各项事例中,能说明该物质是晶体的是( )

A. 放在箱子内的樟脑丸变小 B. 铝能制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铝制品

C. 铁在变成铁水的过程中要吸热 D. 海波在48℃才会逐渐熔化 3.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喷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B. 灯泡用久会变黑是因为脏了的结果 C. 碘变成碘蒸气是一个汽化的过程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4.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 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 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5. 物质吸热后( )

A. 一定升温 B. 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C. 一定升温,但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D. 不一定升温,也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6.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并且迅速汽化,由此可以起到防止火箭被烧坏的作用。 这是因为( )

A. 熔化和汽化都要放热 B. 熔化和汽化都要吸热

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7. 一盆0℃的水放在气温是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对它吹风,则( ) A. 水可以结冰,因为水达到了它的凝固点 B. 水可以结冰,而且冰水总质量等于原来水的质量 C. 水可以结冰,结冰后房间内空气的温度要降低 D. 水不能结冰 .

8. 雾与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

A. 升华 B.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9. 如图所示,铁匠将烧红的铁器打制后放入冷水中时,水面上会升起一团“白气”,这个“白气”是由( )

A. 水升华形成的 B. 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C. 铁水汽化形成的 D. 水汽化形成的

10.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气凝结成液态的水主要发生的阶段是( ) A. 降雨 B. 蒸发 C. 降雪 D. 成云

11. 小明早上出门时发现周围一片大雾,当太阳出来一照射,他发现雾就消失了,雾散去的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 12. 农谚说“水缸穿裙,天要下雨”,指的是水缸外壁与水面相平处直至底部的位置上出现一层小水珠,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

这些小水珠的产生是( )

A. 地面上的水渗透上去的 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在缸壁上的 C. 从缸的细小孔里渗出的 D.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在缸壁上的 13. 下雪天一般比融雪时感觉暖和是因为( )

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 B. 雪融化成水要放出热量 C. 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 D. 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14. 皮肤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 A. 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B.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C. 水蒸气跟皮肤接触面积大 D. 水蒸气液化时要吸热

15.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 000余海里。

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88. 3摄氏度,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点较低 B. 凝固点较高 C. 沸点较低 D. 沸点较高 16. 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只能暂时止沸 B. 它们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7. 目前,大部分家用电冰箱是根据下面( )原理制成的。

A. 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B. 液体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C. 液体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 D. 固体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18. 蒸发能够致冷,因为蒸发过程中( )

A. 蒸发能够放出热量 B. 空气要吸收大量热量 C.蒸发能够产生风 D. 从液体和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

19. 下列关于蒸发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而沸腾要吸收热量 A.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只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B. 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可能发生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 20. 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的水一定沸腾 B. 1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 110℃的水一定沸腾 D. 90℃的水也可能沸腾

二. 填空题。

1. 铁变成铁水的过程叫做 ,这个过程要 (吸收;放出)热量。 水结成冰的过程叫做 ,这个过程中水要 (吸收;放出)热量。

2. 根据 ,我们可以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3. 夏天烈日下,你在铺有沥青的马路上走,感觉路面有点软,根据这一点,你认为沥青是 。 (填晶体或非晶体)

4. 夏天,人们喜欢把饮料放在冰箱里,但常常发生装饮料的玻璃瓶爆裂的事,这是由于饮料中的水在凝固时,体积 (增大;缩小)所引起的。

5.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灯泡玻璃壁上微微发黑,这是灯丝材料钨经过了先 后 的物态变化过程。

6. 在气温低于0℃的冬天,即使没有阳光,晾在室外结了冰的湿衣服仍然会干,这种现象属于 。

7. 小明为了检验自己的一个猜想而做了如下实验;他取来一个小杯子,内装半杯水,加热到沸腾,用温度计测的温度是99.5℃,然后加入一汤匙食盐继续加热,直到再次沸腾,

用温度计测得温度是101.5℃,再在水中加入一汤匙食盐继续加热到沸腾,测得此时的盐水温度是103℃。

根据这个现象,他认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你认为他的猜想可能是 。

8. 蒸发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要 (吸收;放出)热量,且在 温度下进行。

9. 沸腾是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要 (吸收;放出)热量,且在 温度下进行的。

三. 简答题。

1. 夏天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上了岸就觉得冷,这是为什么?试说明原因。

2. 冬天晨跑,会看到嘴里呼出大量“白气”,而夏天却不容易看到,为什么?

3. 冬天烧开水,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处会看到一缕“白烟”,而靠近壶嘴处却看不到,为什么?

4. 理发结束时,理发师傅为了让头发尽快干,总是一边用电吹风机对着头发吹风,一边还用梳子把头发翻起来。 请说明这样做的科学道理。

5. 液体温度计里常用水银,酒精,煤油来作为测温物质,而不用水来做测温物质,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吗?

B组

一. 选择题

1. 王丽的家住在北方,冬天时她的爸爸会在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菜就不致于被冻坏,这样做的原因是 ( )

A. 冰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B. 水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C. 水在熔化时要放出热量 D. 冰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2. 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应处于( )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以上均有可能

3. 一只由铁皮制成的盒子,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 A. 铁皮比锡更坚固 B. 铁皮比锡更容易传递热量 C. 铁的熔点比锡高 D. 铁比锡更坚硬

4. 用手分别去接触冰块和很冷的水,感到冰块比水凉,这是因为( A. 冰块的温度一定比冷水的温度低 B. 水在凝固的过程中要放热

C. 冰比水容易传递热量,手的温度降低较多 D.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0°C

5. 把一小杯5℃的水浸放在盛有大量冰块的冰水混合物的盆中,则( A. 杯内的水温度下降后凝固成冰

B. 杯内的水温度下降至0℃,但不能结成冰 C. 盆内的冰熔化,温度逐渐升高

D. 盆内的冰熔化,杯内的一小部分水结成冰

6. 铅的熔点是3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铅块温度升高到327℃便全部熔化 B. 铅块温度达到327℃后就逐渐熔化

C. 铅块在327℃下已开始熔化,到达327℃全部熔化 D. 铅块温度升高到327℃后,继续吸收热量,才能逐渐熔化 7. 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

的冰已熔化了1/3,则在熔化过程中,试管内的碎冰块( )

A. 不熔化 B. 也熔化了l/3

C. 已全部熔化 D. 能熔化,熔化量大于1/3 8. 塑料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塑料吸收热量后,温度不变

) )

B. 塑料吸收热量后,温度持续上升

C. 塑料吸收热量后,温度先上升,后保持不变,再上升 D. 塑料的熔化过程与海波相似

9. “纸锅烧水”的实验是指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 火焰的温度较低,所以纸不会烧着 C. 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 纸盒很厚,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0. 把阳光下正在熔化的冰拿到室内,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 ) A. 冰将逐渐熔化 B. 冰停止熔化 C. 冰的表面开始凝固 D. 以上现象都有可能

11.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2. 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小水珠,这是( ) A. 杯内的水渗透出来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C. 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汽化而成的 13. 关于气体的液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液化时可能吸收热量,也可能放出热量 B. 液化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发生

C. 降低温度及增大压强可以加速气体的液化 D. 气体液化时总要吸收热量

14. 关于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液体的沸点都是固定不变的

B. 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D. 高山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沸点随着升高

15. 目前很多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16.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气 B. 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C. 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滴 D. 雾是水蒸气附着在空气中尘埃上形成的

17. 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放在水中煮时,食物不会煮焦,但把食物放在油中煎时, 食物却容易烧焦,这主要是因为( )

A. 水的沸点低,油的沸点高 B. 油比水轻

C. 水容易渗透到食物内,油却不容易 D. 水的传热性能差,油的传热性能好

18. 铁的熔点是1535℃,把一小块铁投入一大桶温度为1535℃的铁水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铁块的温度肯定会升高 B.肯定有少量的铁块熔化

C. 肯定有少量的铁水凝固 D.铁块和铁水最后的温度仍是铁的熔点

19.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与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内,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锅中加热,则过一会儿后( )

A. 试管中的酒精和水都沸腾起来 B. 试管中的酒精先沸腾,水然后沸腾 C. 试管中的酒精沸腾,水不会沸腾 D. 酒精和水均不会沸腾 20. 两只杯中盛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酒精,可发现( )

A. 水蒸发快,因为水凝固点高 B. 酒精蒸发快,因为酒精的沸点低 C. 酒精蒸发快,因为酒精的比重小 D. 酒精蒸发快,因为蒸发快慢与物质有关 21.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要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是小液滴 B.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汽化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22. 要使液体的沸点降低,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更旺的火力加热 B. 在密闭的高压锅内加热

C. 使液体密闭,不断抽出液面上的空气 D. 增大表面积,加快空气的流动

23. 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 ) A.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 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C.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之前低

D. 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以下;雪在高空中形成,下雪后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

24.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冰和水可以共存,不存在水蒸气 C. 冰已不存在,全部变成水 D. 冰、水和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25. 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促成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 A. 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变成雨

B. 减小了局部区域的空气比热容,使这些空气中的水汽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C. 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成为空气中水汽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二. 填空题

1. 在玻璃、松香、萘、蜂蜡、铅等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 ,它们在熔化过程中要 ,但是温度 。

2. 锡的熔点是232℃,那么液态锡的凝固点是 ,它在凝固过程中要 ,但

是温度 。

如果锡中渗入其他金属组成合金,则该合金的熔点 。

3.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

4. 洗净的衣服摊开后晒在通风处、阳光下,衣服就会干得快一些,这是利用了提高液体的 ,增大 以及使 ,加速液体的 。

5. 液体蒸发时温度 ,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 作用。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

要使液体沸腾,先加热液体使其温度达到 ,液体要继续 才能沸腾起来。

6. 要使气体液化,可采取 和 的方法实现。

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7. 在高山上煮水,水的沸点一定 l00℃,这是因为高山上的 。

8. 在高山上,水烧开很久鸡蛋也煮不熟,这是因为高山上 的缘故,在高山上要煮熟鸡蛋,则可使用 锅,它是利用 的道理来煮熟饭菜的。

9. 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产生 现象,要 大量的热量。

10.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受热时产生 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两端壁上产生 的缘故。

11. 在实验室里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 吸热来获得低温。 人们常将冰块 贮存在地窖里,是利用冰的 吸热来冷藏食品。

用火车运输容易腐烂的食品时,常用液态氨或液态二氧化碳的 来降低车厢的温度。

12. 很冷的冬天,房间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这是因为房内的 遇到很冷的玻璃直接 形成的。

萘丸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 现象。

13. 写出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名称。

(1)秋天,地面上形成霜。

(2)冬天,从口中哈出的白气。

(3)冬天,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4)冬天,泼在户外的水结冰。

(5)夏天,泼在户外的水干了。

14. 如图所示,图中标出物质三种状态在互相转变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的情况,试在图的圆圈内分别填上物质的状态,并写出六个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15. 刚从冰箱内拿出的棒冰表面上有一层白霜,这是由于 而形成的。 剥开棒冰纸后,棒冰表面周围会冒“白气”,这是 现象。

棒冰放在杯子中,不久杯中会出现水,这是 的现象,同时在杯外壁上出现一些小水珠,这是 的现象。

以上现象中,放出热量的是 。

三. 判断题

1. 晶体在呈现固液共存状态时,它正处于熔化过程中。 ( )

2. 水中溶入一些食盐等杂质时,它的凝固点要低于0℃。 ( )

3. 用海水制食盐的过程是凝固的过程。 ( )

4. 两块0℃以下的冰块,用力紧压在一起时,能看到接触处一部分冰熔化为水。 ( )

5. 只有水蒸气才会有凝华现象。 ( )

6. 霜和冰花都是由空气遇冷后凝华而成的。 ( )

7. 金属是不会发生升华现象的。 ( )

8. 天上的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凝华而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 )

9. 固态的碘受热后极容易升华。 ( )

10. 冰箱冷冻室内的冰晶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 )

11. 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升华。 ( )

【试题答案】

A组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D 4. D 5. D 6. B 7. D 8. C 9. B 10. D 11. A 12. B 13. C 14. B 15. A 16. C 17. B 18. D 19. C 20. D

二. 填空题

1. 熔化 吸收 凝固 放出 2. 是否有熔点 3. 非晶体 4. 增大 5. 升华 凝华 6. 升华

7. 沸点可能与溶质的多少有关 8. 液态 气态 吸收 任何 9. 液态 气态 吸收 一定

三. 简答题

1. 水蒸发过程要吸热

2. 冬天人体内外温差大,体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3. 靠近壶嘴处气温高,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远离壶嘴处气温较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 4. 升高液体温度,加快空气流动,并增大液体面积,以加快蒸发

5. 水的沸点较低,不宜测量高温物质的温度,水的凝固点较高,不宜测量低温物质

B组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C 4. D 5. B 6. D 7. A 8. B 9. C 10. A

11. B 12. B 13. C 14. C 15. A 16. D 17. A 18. B 19. C 20. D 21. D 22. C 23. D 24. D 25. D

二. 填空题

1. 萘、铅 吸热 不变 2. 232℃ 放热 不变 降低 3. 气态 液态

4. 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 蒸发 5. 降低 制冷 沸点 沸点 吸热 6. 降温 加压 加压 7. 低于 气压低 8. 气压低 高压 加压 9. 升华 吸收 10. 升华 凝华 11. 升华 融化 蒸发 12. 水蒸气 凝华 升华 13. 略 14. 略

15. 水蒸气凝华 液化 融化 液化 (液化、凝华)

三. 判断题

1. 对 2. 对 3. 错 4. 对 5. 错 6. 错 7. 错 8. 对 9. 对 10. 对 11. 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v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