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更新时间:2023-03-18 09:23: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跨入了信息社会时代,人类进行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

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

所谓信息化战争,简单来说,就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展开的斗争和较量。主要包含以下这几层内涵:

一是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该时代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信息化战争必然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作战力量,战争双方至少有一方拥有信息化军队才能进行战争,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军队之间打不了信息化战争。三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信息化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平台,各作战单元实现了网络化、一体化。四是要在七维战场空间进行,其中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占相当大的比例。五是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作战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信息能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能量。六是战争的破坏性和附带性毁伤依然存在,但与达成战争目的无关的不必要杀伤破坏将降至最低限度。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信息战争与其它一些战争形态一样,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一)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战争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物。因为人们从事战争的工具和手段,是由当时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所提供和决定的。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5年7月在全国首届科技大会上指出的:“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是徒手战争,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为炸药的发明,和其他机械兵器制造,于是战争又进而演化为机械化战争。到了本世纪50年代,更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远程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战争形式: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被称为冷兵器战争。在漫长的农业时代,社会所创造的工具是人力工具,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工具只能通过人力来驱动。靠人去操纵,人们也只能使用手工制作的青铜和铁质的刀、枪、剑、戟、弓箭和战车等冷兵器进行战争。这一时代有限的物质条件和效率低下的人力生产工具,以及自给自足的分散式农业生产和作坊式的手工业,使得战争形态的演变十分缓慢。

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机械化武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被称为机械化战争。从17世纪上半叶开始,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化学等工业的产生,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由于人们对能量和物质资源的利用,动力生产工具的使用,导致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规模化。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大量运用火炮、坦克、飞机和舰船等机械化武器装备从事战争,战争的能量释放形式从以人的体能为主转变为使用热能和核热能。战争物质基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必然推动和要求战争形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使工业时代的战争呈现出空间广阔、规模宏大、人数众多、进程缓慢、消耗和损失巨大的特征。从冷兵器战争演进到机械化战争,完成这场军事革命的进程持续了300多年。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群不断涌现,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为新一轮战争形态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的推动下,一场迄今为止人类军事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深化最深刻、发展迅速的军事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一个以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导,使战争基本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化战争,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人类社会和战争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的经济形态是战争形成的母体,有什

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战争形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 战争形态的重大变革,通常发生在技术革命之后,而技术革命又往往是在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并发生质的飞跃的情况下出现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陆续出现一大批新技术群: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令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群;以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技术;以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为代表的航天技术;以激光技术为先导的聚能技术;以核聚变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以新材料为基础的隐身技术等。其中信息技术在高技术群中起主导作用。这些新技术一经出现,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用,必将导致新的技术革命。毛泽东曾经指出:“技术上带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叫做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出现是一次技术革命,电力的出现是一次技术革命,太阳能或核能的出现也是一次技术革命。”高技术群的出现,除本身的发展具有革命性之外,它的影响之深远、波及领域之广阔,是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无法比拟的。如今,高新技术群体,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已渗透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引发了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引起军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以往历史上的军事技术革命不同的是,当今这场军事技术革命不是由单项和少数民用领域的技术引发的,而是由多项高技术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这场军事技术革命是全方位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技术是军事信息技术。其骨干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革命的出现,必然导致武器装备发生质的变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群,使人类进行战争的工具发生了时代性的飞跃,即由机械化武器装备阶段进入了信息化武器装备阶段。这必然引起作战方式、作战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三)近年来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承前启后作用的战争。它们既是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的延续,更是孕育信息化战争雏形的母体。这几场局部战争几乎都使用了全新的武器和全新的战法,每场战争都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悟到,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机械化战争形态正向信息化形态转变,信息化战争已处于萌芽阶段。

1982年以叙贝卡谷地之战第一次展示了空中力量和C3I系统结合之后的巨大潜力,第一次展示了电子压制、电子干扰和电子摧毁的巨大威力。1983年美军对格林纳达发动了代号“暴怒行动”的侵略战争;1986年美军又对利比亚发动了代号“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两次军事打击行动。这种高技术、低强度、快速成进入、快速交战、快速撤离的作战样式,对推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991年的海湾战争闪现了新军事革命的影子,世界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战争时代。信息攻击、远程精确打击、陆海空天电一体化作战,成为主要作战行动。传统的线式作战、梯次攻击、层层剥皮的作战方式已经被摒弃,“零死亡率”的战争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1995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波黑塞族发动了代号为“审慎力量”的大规模空袭作战行动,这次作战行动奠定了美军继续推进新军事变革的信息和决心。1998年12月,美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贸然对伊拉克发动了“沙漠之狐”空袭作战行动。这是海湾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信息化战争的预演和彩排。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对1993年之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首次进行了综合展示和实战运用,在全球C4ISR系统运用方面,实现了全球网络化、信息化、一体化,具备了跨军兵种、跨地域无缝连接和实时指挥控制能力;首次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攻击武器、石墨炸弹等心理战、网络战、控制战、信息战武器,验证了大规模信息化作战及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盟军联合作战理论;综合验证了联合作战理论和联合作战体制,创新了全纵深精确打击作战、非对称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战略信息战、战场信息战,以及盟军联合作战理论。

2001年10月,美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不大,但信息化程度和联合作战水平却很高。战争中首次使用了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全球信息栅格,验证了网络中心战理论,首次实现了C4ISR系统为主的全球一体化作战模式;首次使用了单兵数字通信系统、地面传感器和GPS接收机等信息系统。验证了信息化战争中的特种作战理论;首次使用了GBU-28钻地炸弹、传感器引爆武器、风力修正子母弹等,验证了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可控性理论。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军事变革发展到成熟阶段,军队建设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完成转型之后的一场信息化战争。之所以将这场战争定性为信息化战争,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以信息对抗为主要内容的“斩首”、“威慑”行动以及电子战、心理战贯穿战争始终。二是作战指挥控制手段呈现出高度一体化和智能化,战场信息流逐渐增大并形成无缝连接。三是作战试验与评估得到进一步优化,使战争设计、作战行动和保障行动趋向精确化。四是空战场继续向无人化方向发展。五是精确打击占主导地位。

总之,近年来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使人们已经深刻感悟到新的战争形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战争实践成为推动信息化战争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它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信息化战争,适应信息化战争,更重要的是主动地选择和设计信息化战争。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纵观信息化战争的发生与发展,信息化战争表现出与其他战争形态许多不同的特点。信息战争呈现出以下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信息资源主导化

信息对战争影响的关键是要准确获取战争信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决策和控制。机械化战争,起主导作用的是物质和能量,打的主要是“钢铁战”和“火力战”。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是核心资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战场“制信息权”为主要行动的战争。信息成为部队战斗力的核心要素。

在未来战争中,对信息的争夺将发挥核心作用,可能会取代以往冲突中对地理位置的争夺。攻城掠地已经成为机械化战争的历史,在信息化战争中,地理目标将日趋贬值,信息资源将急剧升值。制信息权必然成为凌驾制空权、制海权和制陆权之上的战场对抗的制高点。拥有信息资源,握有信息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急剧升值的信息资源,决定了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将在全时全空进行,决定了战争中交战双方将倾全力去争夺“信息优势”。海湾战争,争夺信息优势的斗争,贯穿了战争全过程,渗透于所有作战空间。美军利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大型智能平台和C4ISR系统,完成了超大容量信息处理,赢得了战场信息优势。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由于美军夺取和保持了全时空的信息优势,因而以很小的代价夺取了战争的胜利。战争的实践,不仅使人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将发生革命性的变

化,而且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巨大作用,感受到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无限前景。传统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仍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处在核心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信息。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尤其物分为战争“手臂”,是引起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的根本原因。工业时代的战争,以机械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而信息时代的战争,则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为物质基础。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武器和C4ISR系统。

一是信息武器系统。它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软杀伤型信息武器,是指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代表的网络攻击型信息武器和以电子战武器为代表的电子攻击型信息武器,这类武器已在海湾战争中开始使用。硬杀伤型信息武器,主要是指精确制导武器和各种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作战平台装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传感设备,并与C4ISR系统联网。它们集侦察、干扰、欺骗和打击功能于一体,既可实施战场探测,为精确打击和各种战场行动提供目标信息,还可实施信息攻防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是单兵数字化装备。它是指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个人装备,也称信息士兵系统(它由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分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组成)。信息化的士兵装备,既是战场网络系统的一个终端,也是基本的作战单元,具有人机一体化的远程传感能力、攻击和生存能力,能够实时实地为炮兵和执行空地作战任务的飞机提供数字化的目标信息。阿富汗战争中,美空军准确无误地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就是得益于特种作战部队装备的信息士兵系统将整个战场数字化网络连为一体,为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目标数据。单兵数字化装备的出现和运用,意味着陆军作战效能将出现革命性变化。

三是C4ISR系统。它把作战指挥控制和各个要素、各自作战单元黏合在一起,是军队发挥整体效能的“神经和大脑”。在信息化战争中,C4ISR系统是敌对双方的主要作战目标,围绕着C4ISR系统展开的攻击和防护成为战争的重要作战行动。海湾战争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在人类战争史上,它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时期发生的一场战争,尽管还称不上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但是它所显示的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在尔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楚。 三、作战空间多维化

作战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日益拓展的趋向。人类战争历史上由于飞机的问世和航空技术的发展,作战空间发生了第一次革命性变化,由陆、海平面战场发展为陆、海、空三维一体的战场。机械化战争中,交战的舞台主要是在陆、海、空等物理空间展开,重点是在陆、海和空进行。而信息化战争中,虽然活动的依托仍然离不开物理空间,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v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