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0 涂料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更新时间:2024-05-22 0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ICS 71.010 G00

DB37 东

DB 37/T 3220—2018

涂料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实施指南

Detailed rule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coating

industry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

2018 - 05 - 17发布 2018 - 06 - 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2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乐化漆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肖逢、沈孝忠、丛玉德、吴祥增、刘奉华、王爱民、刘春强。

I

DB37/T 3220—2018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涂料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涂料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涂料行业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II

DB37/T 3220—2018

涂料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涂料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隐患分类与分级、编制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涂料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健全机构

4.1.1 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隐患排查原则,明确责任主体。

——企业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

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各职能部门要成立以部门负责人为组长、各骨干为成员的专业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部门负

责人对分管专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骨干对所分管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其他各部门(车间)要成立的以各部门(车间)负责人为组长、各骨干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小组,各部门(车间)负责人为组长对部门(车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所分管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2 完善制度

4.2.1 企业应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奖惩考核制度。

4.2.2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隐患上报、隐患治理和隐患治理专项资金使用等各项制度。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应鼓励从业人员进行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对能排查出隐患、并能及时治理、避免事故发生的,实施正激励作用。企业应在各级安

1

DB37/T 3220—2018

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每一个岗位的隐患排查、落实治理措施的责任,同时应配套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 4.3 组织培训

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培训,并保留相关培训记录。 4.4 全员参与

企业应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难度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5.1.1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2 重大事故隐患

5.1.2.1 以下情形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从事涂料生产,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涂料生产车间、危化品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或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

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涂料生产装置,涉及的仓库、罐区等储存设施,相互之间或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厂外

道路、相邻企业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涂料生产装置区、储存罐区及装卸区未按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作业

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通风设施的;未按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必要的自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的;

——涂料等危险化学品储罐无泄漏后的收集措施的;储罐未按规定设置液位计的;储罐与罐车之间

的装卸管线上未设置止回阀和紧急切断阀的; ——生产涂料涉及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未按检

验要求检修(停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压力表、安全阀超期未检;使用非法制造的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的;

——涂料生产装置区、罐区及装卸区电力装置(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或防爆等级(类别、

级别、组别)及线路敷设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涂料生产装置区、罐区及装卸区的厂房、库房、设备、设施、管线等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

电设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的; ——涂料生产装置区、罐区及装卸区未按规定设置消防灭火系统的;未按标准规定配置消防双电源

的;消防水池(罐)、消防水泵、消防管路及消火栓的配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的;

2

DB37/T 3220—2018

9.3.1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9.3.2 企业应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需求,并纳入企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培训。企业应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8

DB37/T 3220—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考核制度

为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落实,提高运行实效,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目标

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二、考核原则和方式

(一)分级管理、逐级考核

班组对车间负责,车间、科室对公司负责;公司考核科室、车间,科室、车间考核班组、岗位。 (二)严格结合、确保实效

1.与岗位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把培训、排查、治理等工作纳入车间、班组目标责任制考核。 2.与安全检查、设备维护、安全责任制、交接班等岗位八项制度基础管理相结合,融入生产管理全程。

3.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相结合。 (三)考核采取奖惩方式,并与个人薪资挂钩兑现。 三、考核内容

1.车间、班组、岗位未制定风险点隐患排查表的,对单位管理人及主要责任人按风险点项次进行考核。

2.未按照公司要求开展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的单位,对单位管理人及主要责任人按风险点项次进行考核。

3.排查出的隐患未有效整改,未实现闭环的单位,对单位管理人及主要责任人按项次进行考核。 4.未及时对隐患进行统计和上报的单位,按项次进行考核主要责任人。

5.对岗位分管风险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对责任人进行考核,连续出现未进行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员,进行加倍考核,同时对该岗位上一级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并通报批评。

6.已排查认定的隐患,未及时制定治理方案(措施)或治理措施、计划制订不细致、不科学的,给予相关负责人处罚。

7.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系统停车或事故发生的,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理。 8.公司对科室、车间、岗位定期进行评比,并按照评比排名进行奖罚。

9

DB37/T 3220—2018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表B.1 作业活动类

单位:树脂车间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备料作业 风险点等级 5级 5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原材料1 计量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原料计量不准确,原料撒漏 原料伸出吊盘,包装破损,物料撒漏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管控措施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10

树脂车间 树脂车间 1 5级 树脂车间 2 运输吊装 货物超重 5级 树脂车间人员进入吊盘 1.原材料双人称量 2.运送前检查包装完好 操作规程培训 防尘口罩、防护手套 起吊前,检查原料是否在吊盘中心 操作规程培训 安全帽 清理现场,修复损坏设备 现场设置限载警示牌 吊装前,核实需吊装原料重量 操作规程培训 安全帽 清理现场,修复损坏设备 设置“禁止载人”警示牌 吊装设备专人操作,禁止载人 操作规程培训 安全帽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 √ √ 11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反应釜操作 风险点等级 5级 4级 2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管控措施 树脂车间 人员误入吊盘底部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管理措施 树脂车间 3 投料 物料投入错误;物料溅出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2 公司 反应釜1 操作前检查 管道、阀门泄露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阀门开启错误导致串料、溢釜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设置围栏,并设置“禁止进入”警示标识 在原料吊装前,应关闭围栏进料门 操作规程培训 安全帽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1.投料前对物料进行检查 2.控制投料速度 操作规程培训 防毒口罩、面罩、防护手套 1.停止投料并降温停止反应釜 2.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每班对原料、导热油管道、阀门进行检查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打料前检查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 √ √ √ 每月/部门 √ √ √ √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液体料2 计量 计量罐溢出,液体料泄露 阀门开启错误导致串油 3 升温 搅拌停止,造成局部超温 4 脱水 卧式冷凝器堵塞 取样检5 测 真空泵管道泄漏、堵塞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1.原料计量双人操作 管理措施 2.每班检查可燃气体报警器运行是否正常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1.阀门标识清晰 管理措施 2.每班检查,操作前双人确认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应急处置 安全区域 工程技术 设置温度表、压力表 1.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及时做出调整 管理措施 2.仪表定期校验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立即关闭导热油阀门,停止升温 工程技术 设置温度表、压力表 1.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及时做出调整 管理措施 2.仪表定期校验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立即关闭导热油阀门,停止升温,并应急处置 开启冷媒降温 管理措施 每班检查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 √ 每月/部门 √ √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兑稀操作 风险点等级 4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应急处置 管理措施 6 降温 阀门开启错误导致串油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沟通不清楚或反应釜标识不清,出错釜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3 4级 树脂车间 1 出釜前检查 树脂车间 树脂兑2 稀 管理措施 加入溶剂时,速度快,培训教育 产生静电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4级 树脂车间3 兑稀罐进料 工程技术 树脂流入时,速度快,产生静电 管理措施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1.阀门标识清晰 2.每班检查,操作前双人确认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1.出釜前与前岗位沟通清楚 2.反应釜设备标识清晰 3.双人检查确认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停止操作 1.设置接地 2.管道跨接 调整阀门开关大小,控制溶剂流入速度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1.设置接地 2.管道跨接 1.提前开始降温水 2.调整阀门开关大小,控制树脂流入速度 13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 √ 14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过滤操作 风险点等级 5级 4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树脂车间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应急处置 安全区域 兑稀操作前,先开启降温水检查盘管管理措施 是否漏水 4 冷却降温 盘管破裂,树脂进水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 应急处置 停止操作,修复损坏设备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管道跨接 每班对管道、阀门进行检查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1.设置接地 2.管道跨接 调整阀门开关大小,控制树脂流入速度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1.设置压力表 树脂车间 1 过滤前检查 管道、阀门泄露 4 4级 树脂车间 2 混合釜进料 管理措施 树脂流入时,速度快,培训教育 产生静电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5间车脂树3 启动过杂质堵塞过工程技术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 √ √ √ 每月/部门 √ √ √ √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 √ √ √ √ √ √ √ √ √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 作业活名称 热媒炉风险点等级 级 5级 3级 2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滤机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滤网导致过滤机超压 管控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管理措施 树脂车间 4 过滤网更换 工具使用不当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树脂车间 树脂打5 入储罐 打料速度快,产生静电;树脂溢出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5 公司 点炉前1 检查 管道堵塞、机泵漏电、仪表失效 工程技术 1.操作人员时刻关注压力表,当达到规定压力时,更换滤网 2.压力表定期校验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1.关闭进出物料阀门后开启 2.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暴力更换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紧急处置后就医 1.管道、树脂储罐接地 2.树脂储罐设置高低液位报警 1.每班检查树脂液位 2.调整阀门开关大小,控制树脂打料速度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手套 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紧急处置后就医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连锁通风装置 3.天然气紧急切断装置 15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类型 动 名称 操作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开启热2 媒循环泵 管道、泵体泄漏;电机漏电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工程技术 开启天3 然气阀门 燃气泄漏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开启压缩空气 热媒炉顶部电气设备烧毁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4 1.每班检查热媒炉及其附件 2.每班用肥皂水对燃气管道漏点试漏 3.热媒炉定期外检 4.定期对热媒炉附件校验 1.锅炉操作人员取得锅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 2.点炉前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护目镜、防护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每班检查,开启前检查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 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紧急处置后就医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连锁通风装置 3.天然气紧急切断装置 每班用肥皂水对燃气阀门漏点试漏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燃烧机过热保护 每班检查 操作规程培训 防静电工作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交接定期抽查 班 检查 每天/班组 √ √ 每周/车间 √ 每月/部门 √ 专业性检查 定期定期抽查 检查 检查 每季每月/每月/度/部部门 部门 门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定期联合检查 检查 检查 每月/每季每月/公司度/公公司级 司级 级 √ √ √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名称 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5 开启燃烧器 燃气泄露 6 停炉 炉体降温吹扫不彻底;导热油温度高导致管壁结焦 应急处置 关闭天然气阀门停炉 1.设置PLC控制系统 2.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工程技术 3.连锁通风装置 4.天然气紧急切断装置 1.每班检查 管理措施 2.操作人员现场巡查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 关闭天然气阀门停炉;发生爆炸,现应急处置 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工程技术 2.设置温度计 1.停炉前检查 管理措施 2.操作人员现场巡查 1.操作规程培训 培训教育 2.停炉前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 应急处置 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DB37/T 3220—2018

单位:制漆车间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1.原材料双人称量 2.运送前检查包装完好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 √ √ √ √ √ √ √ √ √ √ √ √ √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18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备料作业 风险点等级 5级 5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1 原材料计量 原料计量不准确,原料撒漏 原料伸出管理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尘口罩、防护手套 管理措施 起吊前,检查原料是否在吊盘中心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安全帽 应急处置 清理现场,修复损坏设备 工程技术 现场设置限载警示牌 制漆车间 吊盘,包装破损,物料撒漏 1 5级 制漆车间 管理措施 吊装前,核实需吊装原料重量 2 运输吊装 货物超重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安全帽 应急处置 清理现场,修复损坏设备 工程技术 设置“禁止载人”警示牌 5级 制漆车间 人员进入吊盘 管理措施 吊装设备专人操作,禁止载人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安全帽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围栏,并设置“禁止进入”警示标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投料作业 风险点等级 5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人员误入吊盘底部 管理措施 在原料吊装前,应关闭围栏进料门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安全帽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管理措施 每班对原料管道、阀门进行检查 制漆车间 1 投料前检查 管道、阀门泄露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应急处置 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2 √ √ √ 4级 制漆车间设备防护措施松动、缺失 管理措施 每班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是否牢固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 √ √ √ √ √ √ √ √ √ √ √ 19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1.原料计量双人操作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3级 5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液体料2 计量及输送 计量罐溢出,液体料泄露 管理措施 2.每班检查可燃气体报警器运行是否正常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漆车间 阀门开启错误导致管理措施 打料前检查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串料、溢罐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应急处置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工程技术 设置投料防护笼 包装袋误管理措施 防护笼放置牢固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制漆车间 3 粉料投入 入投料罐,液体物料溅出 20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管理措施 投料前根据配方确认 5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4级 5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物料投错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停止作业 工程技术 设置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管理措施 1.开启投料罐废气、粉尘收集阀门 2.投料速度不宜过快 制漆车间 粉尘浓度过高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工程技术 设置低压断路器 投料速度管理措施 1.投料前点动式开启搅拌 2.投料速度不宜过快,物料匀速投入 制漆车间 过快,搅拌电机功率超负荷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电机超负荷,应立即停止投料,切断搅拌电源 21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投料罐盖5级 管理措施 1.一人操作,一人监督 2.每班检查安全设施运行是否良好 √ √ √ √ √ 每周/车间 √ √ 每月/部门 √ √ 每月/部门 √ √ √ √ √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 √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 √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 √ 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研磨作业 风险点等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 √ 名称 每月/部门 √ √ 制漆车间 4 搅拌分散 未关闭;搅拌时间过长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发生爆炸,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管道设置跨接 1.每班对管道、阀门进行检查 2.每班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是否牢固 工程技术 √ √ √ 管道、阀门管理措施 √ √ √ √ √ √ √ √ √ 制漆车间 1 研磨前检查 泄露;设备防护措施松动、缺失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应急处置 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3 √ √ √ 4级 制漆车间开启循2 环冷却水 物料温度高 工程技术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设置温度计 √ √ √ √ √ √ 管理措施 1.每班检查循环水系统 22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2.砂磨机运行时巡查循环水温度,严禁超温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人员烫伤,立即紧急处置后就医 阀门开启5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启动供料泵并3 运行至研磨结束 错误造成进料错误或混料 管理措施 1.研磨前投料岗位人员沟通 2.投料罐标志清晰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工程技术 设置转速表 1.每班检查供料泵 管理措施 2.启动前检查供料泵 √ √ √ 制漆车间 泵体渗漏 3.运行时巡查供料泵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物料泄漏,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进料阀门,收集泄漏物料 1.设置低压断路器 2.设置电流表 √ √ √ √ √ √ √ √ √ 制启动砂3级 间漆4 磨机并车 电流超负荷 工程技术 √ √ √ √ √ √ √ √ √ 23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1.每班检查砂磨机 管理措施 2.启动前检查,启动时点动启动 3.运行时巡查砂磨机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运行超负荷,应立即停止作业,检查物料粘度及研磨介质加入量 1.每班检查砂磨机 2.运行时巡查砂磨机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4级 5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运行至工作结束 设备防护管理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制漆车间 设施松动或脱落;设备渗漏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物料泄漏,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进料阀门,收集泄漏物料 制漆车间 5 砂磨机停机 研磨完阀门未关闭 打漆泵渗漏;管道、阀门泄漏 管理措施 停机后操作人员检查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工程技术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管道设置跨接 制漆车间6 毕,物料泵入管理措施 1.每班检查打料泵及管道阀门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2.启动前检查打料泵及管道阀门 3.运行时巡查打料泵及管道阀门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物料泄漏,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进料阀门,收集泄漏物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作业名称 调漆风险点等级 5级 5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调漆罐,并至打料完毕 制漆车间 设备防护设施松动或脱落 管理措施 运行时巡查打料泵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报警器 阀门未开1.打料前与调漆岗位人员沟通,检查管理措施 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2.调漆罐标志清晰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物料泄漏,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进料阀门,收集泄漏物料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2.管道设置跨接 √ √ √ √ √ √ √ √ √ √ √ √ 制漆车间 启或开启错误,设备损坏,调漆罐溢料 4 制调漆前4级 间漆1 检查 车 管道、阀门泄露 工程技术 √ √ √ 25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1.每班对管道、阀门进行检查 2.每班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是否牢固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活动 名称 作业 风险点等级 5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管理措施 √ √ √ √ √ √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应急处置 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转速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漆车间 2 启动搅拌 搅拌速度过快,物料溢出 管理措施 开启搅拌调速时严禁超速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 应急处置 物料泄漏,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搅拌,对泄漏物料收集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制漆车间 计量罐溢3 调漆 出,液体料泄露 1.调漆计量双人操作 管理措施 2.每班检查可燃气体报警器运行是否正常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 √ √ √ √ √ 26

√ √ √ √ √ √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应急处置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 √ √ √ √ √ √ √ √ √ √ √ √ √ 每周/车间 每月/部门 每月/部门 √ √ √ √ √ √ √ √ √ √ √ √ √ √ 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性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每月/公司级 综合性检查 定期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 √ √ √ √ √ √ √ √ √ √ 联合检查 每月/公司级 类型 作名称 风险点等级 5级 5级 4级 (检查项抽查 抽查 责任单位 目) 序号 每季度/部门 名称 每月/部门 制漆车间 阀门开启错误导致管理措施 打料前检查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串料、溢罐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关闭打料泵,收集泄露物料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制漆车间 管理措施 4 调色 色浆撒漏 1.每班检查色浆包装是否完好 2.取料工具每班检查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收集泄露物料 管理措施 取样时应关闭搅拌 制漆车间 5 取样检测 取样时,物料溅到身上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物料溅到操作人员皮肤、眼睛时,使应急处置 用紧急淋浴洗眼器冲洗;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 √ √ 5 灌1级 司公1 灌装前 管道、阀门工程技术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 √ √ √ √ √ 27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检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班 危险源或潜在事序号 名称 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1.取样时与岗位操作工沟通 2.取样时应检查转动设备的防护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每周/车间 抽查 定期检查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抽查 定期定期综合性检查 定期联合类型 动 名称 验 风险点等级 4级 5级 4级 4级 查项目) 检查 检查 每月/部门 每月/公司级 检查 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每月/公司级 责任单位 每月/部门 每季度/部门 管理措施 √ √ √ √ √ √ √ √ √ 质检科 取样时,液体溅2 取样 到身上;转动设备伤害 培训教育 检验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面罩、保险带 液体溅到身上应立即擦除并用清水冲洗,如需要就医 应急处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检科 3 返回 人员跌倒,样品撒漏 管理措施 按规定路线取样 培训教育 检验操作规程培训 工程技术 1.设置通风设备2.设置漏电保护器 管理措施 1.检验时按规定流程操作2.设备仪器每天检查 质检科 4 样品检验 未按规定使用检验仪器或未按规定检验 培训教育 检验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防毒口罩、面罩 应急处置 液体溅到身上应立即擦除并用清水冲洗,如需要就医 1.取样时与岗位操作工沟通 2.取样时应检查转动设备的防护 质检科5 取样留存 取样时,液体溅到身上;转动设备伤害 管理措施 √ √ √ √ √ √ 33

培训教育 检验操作规程培训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检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班 危险源或潜在事序号 名称 件(标准) 管控措施 每天/班组 防静电工作服、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面罩、保险带 液体溅到身上应立即擦除并用清水冲洗,如需要就医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每周/车间 抽查 定期检查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抽查 定期定期综合性检查 定期联合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查项目) 检查 检查 每月/部门 每月/公司级 检查 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每月/公司级 责任单位 每月/部门 每季度/部门 个体防护 √ √ 应急处置 √ √ √

34

DB37/T 3220—2018

单位:销售科 风险点 作业步骤(检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名称 (标准) 管控措施 班 每天/班组 1.按规定速度行驶2.对入库操作人员进行引导3.指导入库车停靠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每周/车间 抽查 定期检查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抽查 定期定期综合性检查 定期联合类型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名称 产品入库 风险点等级 5级 查项目) 检查 检查 每月/部门 每月/公司级 检查 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 √ √ √ √ √ √ √ √ √ 每月/公司级 责任单位 序号 每月/部门 每季度/部门 管理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销售科 1 车辆驶入仓库 车辆超速 培训教育 入库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1 扣底卸车;4级 销售科 2 卸车码垛 包装破损;码垛不整齐 管理措施 1.产品入库应轻搬轻放,码垛整齐,严禁超高2.每天检查安全设施有效运行 培训教育 入库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5级 销售科 3 车辆驶离 管理措施 按规定速度行驶 车辆超速 培训教育 入库操作规程培训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未按规定安装防火帽;车辆超速 工程技术 车辆安装防火帽 1.专人引导2.厂区门口设置警示标识3.专管理措施 人收缴烟火及不防爆通讯工具4.车辆停放严禁越线 2 装车 5级 销售科 车辆驶1 入装车仓库 √ √ √ 35

DB37/T 3220—2018

风险点 作业步骤(检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名称 (标准) 管控措施 班 每天/班组 入厂教育培训、装卸车操作规程培训、装卸车管理制度培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每周/车间 抽查 定期检查 每月/部门 专业性检查 抽查 定期定期综合性检查 定期联合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4级 5级 查项目) 检查 检查 每月/部门 每月/公司级 检查 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 √ 每月/公司级 责任单位 序号 每月/部门 每季度/部门 培训教育 √ √ √ √ √ √ √ √ √ √ √ √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工程技术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1.装车应从顶部取货装车,货物要轻搬轻销售科 扣底装车;管理措施 放 2 装车 暴力装卸;包装破损 2.每天检查安全设施有效运行 培训教育 装车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销售科 3 车辆驶离 管理措施 专人引导 车辆超速 培训教育 装车操作规程培训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36

DB37/T 3220—2018

单位:采购科 风险点 作业步骤(检编号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序号 名称 准) 管控措施 班 每天/班组 工程技术 设置防护栏,并涂装警示色 车辆超速、5级 1.专人引导 管理措施 2.每天检查围栏、地磅基础 1.科室每月检查电气线路绝缘情况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安全帽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计重 5级 管理措施 1.设置警示牌 2.专人引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每周/车间 抽查 定期检查 每月/部门 √ 专业性检查 抽查 定期定期综合性检查 定期联合类型 作业活动 名称 风险点等级 查项目) 检查 检查 每月/部门 每月/公司级 检查 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 每月/公司级 责任单位 每月/部门 每季度/部门 采购科 1 车辆驶入地磅 驶出地磅外;地磅基础松动;电气线路老化 1 采购科 2 车辆驻车计重 车辆为熄火、溜车;登车查验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个体防护 防护手套、安全帽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5级 采购科 3 车辆驶离 管理措施 车辆超速 1.设置警示牌 3.专人引导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培训 应急处置 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后就医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v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