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二章试题及答案(2015年9月)
更新时间:2023-06-10 06: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马原机考试题题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二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种:()
A.怀疑论 ( )
B.不可知论 ( )
C.唯灵论 ( )
D.可知论 (√)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反映论 (√)
B.经验论 ( )
C.先验论 ( )
D.直观反映论 (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 )
B.实践的观点 (√)
C.辩证法的观点 ( )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 )
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 )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
D.康德哲学的功绩 ( )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 )
C.科学实验 ( )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 )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 )
7.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可知论学派 ( )
B.不可知论学派 ( )
C.唯理论学派 (√)
D.经验论学派 ( )
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唯理论学派 ( )
B.经验论学派 (√)
C.唯物主义阵营 ( )
D.唯心主义阵营 ( )
9.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1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
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 )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 )
11.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
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 )
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 )
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
D.经验论的认识路线 ( )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
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 )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 )
14.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 )
B.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C.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 )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 )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6.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
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
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 ( )
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 )
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 ( )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 (√)
1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
A.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 )
B.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 )
C.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 )
D.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 )
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 )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
20.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21.“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 )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 )
23.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A.可知论 ( )
B.唯物论 (√)
C.辩证法 ( )
D.唯心论 ( )
2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 )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 )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 )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
2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 )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 )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 )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26.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 )
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
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 )
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 )
2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 )
B.概念——判断——推理 ( )
C.实践——认识——实践 (√)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 )
28.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 )
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 )
29.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 )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 )
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 )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
3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
A.人类的精神活动 ( )
B.人类的社会生活 ( )
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 )
D.人类的社会实践 (√)
31.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 )
B.熟知不等于真知 (√)
C.熟知起源于真知 ( )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 )
32.真理是:()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 )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
33.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 )
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 )
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 )
34.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B.真理是自然规律 ( )
C.真理是社会规律 ( )
D.真理是正确认识 ( )
3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 )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 )
C.能否付诸实践 ( )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
3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 )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 )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 )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
3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 )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 )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 )
3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 )
B.真理具有绝对性 ( )
C.真理具有相对性 (√)
D.真理具有全面性 ( )
39.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
A.不确定性 ( )
B.主观性 ( )
C.相对性 (√)
D.绝对性 ( )
4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A.真理具有一元性 (√)
B.有用即真理 ( )
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 )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 )
4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 )
B.真理的无条件性 (√)
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 )
D.真理不需要检验 ( )
42.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 ( )
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 )
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
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 )
43.真理的内容是:()
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 )
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 )
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4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 )
B.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
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 )
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 )
45.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 ( )
B.经验论的观点 ( )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 )
46.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 )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 )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
47.“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诡辩论的观点 ( )
D.相对主义的观点 ( )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 )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 )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C.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
5.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
B.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
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
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 )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 )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 )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 )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 )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
9.“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理论脱离实际 (√)
B.经验论 ( )
C.教条主义 (√)
D.唯理论 (√)
10.“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
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 )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
11.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 )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12.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 )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 )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好条件 (√)
13.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
C.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
D.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
1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
B.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C.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
D.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
15.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 )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
16.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
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 (√)
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 (√)
17.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A.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
B.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
C.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
D.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 )
三.判断题
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A.正确 (√)
B.错误 ( )
2.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A.正确 ()
B.错误 (√)
3.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A.正确 (√)
B.错误 ( )
4.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A.正确 ()
B.错误 (√)
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正确 (√)
B.错误 ( )
6.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A.正确 ()
B.错误 (√)
7.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A.正确 (√)
B.错误 ( )
8.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A.正确 (√)
B.错误 ( )
9.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A.正确 ()
B.错误 (√)
10.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A.正确 (√)
B.错误 ( )
正在阅读: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二章试题及答案(2015年9月)06-10
第八章 硅中的杂质 - 图文04-20
某县在市人大宣传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材料11-22
教师实习期工作总结范文8篇08-04
有关企业管理的故事-有关企业管理的格言06-01
创建“特色团支部”活动方案三篇09-08
啄木鸟和大树作文350字06-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考试题库
- 试题
- 答案
- 第二章
- 马原课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