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_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4-02 07:47:01 阅读量: 观后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道_观后感

进入公司,先有个试用期才能转正是吧?但是你有听说过转正考核是看一部韩剧并写观后感这样的形式吗?

(当然试用期间要认真负责完成好自己的职责也是考核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看剧当然是时下娱乐消遣、放松心情的好方式,不过我平时都是选择看电影比较多,因为情节紧凑,主题明确,但是电视剧的优点,确实是用充足的时间刻画了鲜活的人物,讲述详尽的故事情节。在我的刻板印象中,韩剧总是纠结于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套路的剧情。

但是《医道》这一部电视剧狠狠地打了我的脸,

这更像是一代神医的史诗。

主角许浚身为龙川郡守之子,但因为母亲身份卑微,渴望着成就功名却连追求的资格都没有,仕途无法实现抱负的许浚年纪轻轻就已经迷失了,与市斤相混,甚至于走私药材,终于被官府追捕,逃亡期间意外认识了他一生所爱——多喜,并躲到了当地名医柳义泰门下,各种变故激发了许浚做出改变,通过学习医术进入了宫廷,本着从柳义泰传承的“心医”精神,许浚在宫廷坎坷升华,完成了贱民身份到御医(一品士大夫)的转变。因官场的“传统”,未能治好宣祖,旧皇驾崩,他遭受流放,但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编撰完本了《东医宝鉴》。

功成身退的许浚却在贫苦而没有资源的地区遭遇瘟疫,即使研发出解药,但劳累过度的许浚也感染了瘟疫,最后在将解药让给了病人,最终在救治中死去,倒在妻子怀里。

本来讲述故事概况应当简略,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脑中浮现的一个个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想把它们敲打出来。其中讲到的“心医”这个称号,剧中柳义泰第一次提出,“各种大夫中,最能让我认同为大夫的只有心医,内心的心,心医,即面对病患时拥有怜悯和同情心的大夫”,在剧情中,我也能逐步感受“心医”的含义,也对柳义泰充满敬佩。也是柳义泰的言传身教,让许浚完成了心灵的蜕变。当时许浚第一次被派去医治患者,成功治疗一个将死的中风病患者后,许浚得到了一封推荐信,被柳义泰知道了,师傅不仅把推荐信烧掉了,还赶走了许浚。柳义泰对许浚的严格,也是考验许浚能不能真正成为“心医”的关键,真正的心医,必须是真诚的体恤患者的大夫。若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求官,就是大夫的罪过,这就是柳义泰赶走许浚的原因。

如何做到面对病患时拥有怜悯和同情心,心理学上,把这种了解定义为“共情”:它意味着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站在别人的角度完全理解别人。这样的大夫就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旁人的需求和困境,并迅速提供帮助,这更像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温柔和善良的品质,在他们身边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温柔。

许浚的医道高明术精岐黄,自不必说了,更可贵的是许浚的善良品质,医道之道,却不离人心,人者仁也,仁者爱人。这说来是儒家的思想,也正是许浚从小读书学习,考取功名时打下夯实的基础,才能一直保持本心,追求“心医”。其实这部剧不仅中医的魅力在绽放,相生相伴的是儒学的深入人心,就从许浚一家来看,许浚的父亲许郡守是战场血战成就的龙川郡守,也是深明儒学大义,也是他一直让许浚刻苦学习,在临别前更是对许浚说道“一个人的贵贱,是由他的行为左右,而不再于身份的高低,不要以身份的限制作为借口,而虚度自己的一生”,这句话从他郡守的身份说出来,给了我巨大的冲击力,

许浚更是遵循他父亲的教诲,一步步都践行得很好,自己染病却在面对患者的同时,选择把药让给患者,直到死前最后一刻都还在救治病患,此仁心仁术的大夫,被称为“心医”理之当然。再说到许浚的儿子许谦,对儒学十分向往,从小就苦读四书五经,渴望仕途,许浚升为御医也得到考取功名的机会,最后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官职。柳氏一家就与许氏一家形成强烈的对比,剧中有一个细节,在柳道知金榜题名后,柳义泰总算讲出了柳氏家族的故事:曾祖父是药局杂工,祖父调制出柳氏药膏,直到柳义泰才识文断字……如此看来,柳氏家族缺乏儒家传统到柳道知虽医术高超却无法得道,这与许浚就区别开来了。这里我想说说柳道知,柳道知是名医柳义泰的儿子,本来作为名医之后,得天独厚的他为什么不能在父亲“耳濡目染”下成就“心医”呢?甚至嫉妒的负面情绪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因为许浚拥有他没有的品质——仁爱,造成了柳道知自我的内心失衡。更是因为嫉妒百般刁难许浚,不断制造麻烦。最终还是许浚一直原谅并感化柳道知才让他重返正途,儒学之重要可见一斑。

我喜欢剧中的许浚,在困苦中争取改变的拼搏,在强权面前坚持作为医生的原则,在绝境中努力寻找破局的魄力,更喜欢的是,许浚对病人设身处地的“仁爱”与“温柔”,或许这才是“心医”的“医道”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uq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