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 研究生 - 201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习题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20 21: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大学 研究生

201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习题整理

目录

第一讲 中国的国情 .................................................................................................................... 4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 4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4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 5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6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 6 3.有人认为,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这是我们的优势。虽然,当前信贷扩张、产能过剩、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但在世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 7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10 1.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10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独特优势? .................................................. 11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 11 4.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 12 5.如何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13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15 1、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争睹,争睹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 15

1

2、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 16 3、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 17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19 1.我国的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19 2.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当前要怎样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9 3.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怎样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 20 4.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20 5.我国目前存在哪些伦理道德问题?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 21 6.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特征有哪些?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 22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 24 1、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哪些新的特点?你认为政府应如何化解基层矛盾? .............. 24 2. 你认为改善民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25 3. 你是如何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政策目标的? ........................................................ 25 4.你觉得我国当下应该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 26 5.你觉得我国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 29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31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产发展)、目的(生活富裕)和条件(生态良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与当代国外的生态运动和绿色思潮的观念相比有什么不同? .......................................................................................................................................... 31 2.十八大报告如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种基本社会意识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对人类实践会产生什么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 31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与生态文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的内在一致性? ................................................................................................................................... 32 4.谈谈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 32 5.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内、国际政治的关系:绿色GDP考核与政府职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与国家民族利益。 ......................................................................................................... 33 第七讲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 34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 34 2.结合苏联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党建中面临的“四大考验”与

2

“四大危险”。 .......................................................................................................................... 35 3.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35 4.结合世情、国情、党情,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36 第八讲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37 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你认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环境是否还存在? .................................................................................................................................................. 37 3.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 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 38 4.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 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4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6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52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60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67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 73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80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84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 90

3

第一讲 中国的国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超过45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90位以后,即使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按国家的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农村还有2600多万贫困人口,刚脱贫的人口还处于不稳定状况。

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土地、天然气、木材、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都相对紧缺。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仍远远高于工业化国家,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所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

4

化快速推进,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信息化已跨入中等水平的国家行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初见成效;城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更为密切。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将处于“五化”不断深入,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其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

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经过长期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紧紧依靠人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确立和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要充分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有利条件胜于不利因素,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u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