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华伦中学八上期中语文测试卷(2)

更新时间:2024-05-18 04: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 品

福州华伦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2分)

A 、差使() B、愧怍() C 、蹒跚() D、尴尬() 2、找出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有误的并进行修正(2分)

A、寒噤 阻遏 瓦砾 张惶失措 “ 改为 ” B、鞠躬 箱匧 疮疤 大庭广众 “ 改为 ” C、塌败 滞笨 琐屑 长途拔涉 “ 改为 ” D、唏嘘颠沛狼籍锐不可当 “ 改为 ”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前的横线上。(3分)

遥想当年,刘禹锡年已半百,昔年不曾倒下,想着有朝一日扬文攫秀,重新(施展拓展)抱负,(报效报答)国家,于是,静养浩然之气,(怡然欣然)挥毫写下千古绝唱《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的好友,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之并勒石成碑。 4、修改下列病句(2分)

A、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B、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5、下面加线的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B、历历在目历历可数也

C、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女友归从吏夜归

6、选出下列名著题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小说集,记叙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D、《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 7、背诵默写(9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东皋薄暮望,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 , 。

(5)《春望》诗中的“ ,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6)《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 。 8、综合实践活动(4分) 质朴善良的阿长,独立支撑的父亲,负芨远行的信客,弥留之际惦念感恩的老王??

精 品

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儿,我们就能读懂他们的艰辛;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儿,我们怎能不为他们平凡中的伟大而感动??、班级要开展“让世界充满爱”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爱的箴言”——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1分)

(2)“底层的光芒”摄影展——那些在街头巷尾和雨雪风霜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常常撞击我们的心灵,请你用你的笔描绘出一幕最让你感动的普通人或卑微者劳作或生活的场景,并融入你的感情(3分)

9、名著阅读《骆驼祥子》(4分)

(1)的变态,逼女卖淫的行为,以及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2)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打破了。 (3)在这部作品中用了许多老北京话,试举出2个例子。(2分) 答: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桃花源记》(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10、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彷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无论魏晋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要: (3)便扶向路向: (4)诣太守:

12、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13、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精 品

14、第3段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中人民热情好客、淳朴民风?(3分)

1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2分)

(二)讨债(14分)

①那是一个除去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10块。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10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群众观点头上扎根花木,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喘着:“那10块钱早就该还了

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10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口,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⑩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10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已经好了,家里好过多了。” ⑾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⑿后来,妈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10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⒀那一瞬间,我不禁泫然泪下。 ⒁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⒂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6、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①段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 )(2分) A、可是 尤其 B、可是 而且 C、因为 尤其 D、因为 而且

17、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跟写“讨债”有什么关系?试简要分析。(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u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