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技术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1 00: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技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2 和微动磨损 五种形式。

3 织 。

4 两类。

5 按腐蚀介质的不同类型,损 两大类。

6 影响氧化磨损的因素有、质 、硬度 。

7 影响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滑 、

材质性能 。

8 裂 、腐蚀疲劳断裂 及冷脆断裂 等。

9 定的 ,金属材料本身对应力腐蚀断裂的敏感

性 。

10 由于氢渗入钢件内部而在应力作用下导致的脆性断裂称为裂 。

11 蚀 。

12 和时效变形 。

13 14 X表示振幅的平均值,其表达式为X 1

T x(t)dt。 0T

15 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析 以及频域分析 。

18 化 两个步骤。

19 速度 。

20 根据设备的不同种类及其所处的工况确定振动监测周期,通常有以下三类:

定期检测 、随机检测 、长期连续检测 。

21 衡量机械设备的振动标准,一般可分为标准 判断标准和类比 判断标准三大类。

22 置 等。

23

24 的温度。

25 26 焊接技术用于修复零件使其恢复尺寸与形状或修复裂纹焊 。

27 组成。

28 钝化液 和退镀液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不是粘着磨损的选项是( )C

A. 轻微磨损 B. 涂抹 C. 非扩展性疲劳磨损

2下列不是磨料磨损的选项是( )B

A. 凿削式 B. 涂抹 C. 高应力碾碎式

3下列不是影响磨料磨损的因素是( )B

A. 磨料 B. 金相组织 C. 摩擦表面材料

4 单纯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 )A。

A. 化学腐蚀 B. 电化学腐蚀 C. 氧化磨损

5 ( )是金属与电解质物质接触时产生的腐蚀。B

A. 化学腐蚀 B. 电化学腐蚀 C. 疲劳磨损

6下列不是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形式( )C

A. 大气腐蚀 B. 土壤腐蚀 C. 疲劳磨损

7 电化学腐蚀的根本原因是( )A。

A. 腐蚀电池的形成 B. 土壤腐蚀 C. 应力腐蚀断裂

8 根据外力去除后变形能否恢复,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 )和塑性变形。A

A. 弹性变形 B. 翘曲变形 C. 体积变形

9 机械零件再外载荷去除后留下来的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 )。B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体积变形

10 ( )是利用转轴表面与传感器探头端部间的间隙变化来测量振动的。A

A. 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B. 记录仪器 C.分析仪器

11 ( )是测量振动速度的典型传感器。B

A. 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B.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C.分析仪器

1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灵敏度和电压灵敏度。A

A. 电荷 B. 电流 C.电感

13 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诊断方法可分为简易诊断法和( )诊断法。C

A. 频率 B. 振幅 C. 精密

14( )的异常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制造误差、装配误差、齿轮的损伤。B

A. 轴承 B. 齿轮 C. 旋转机械

15 下列哪项不是齿轮的简易诊断方法。( )B.

A. 声音诊断法 B. 精密诊断法 C. 振动诊断法

16下列哪项不是由转子质量中心和旋转中心之间的物理差异所引起的不平衡形

式( )C。

A. 静不平衡 B. 偶不平衡 C.中心不平衡

17 传声器按( )方式不同,分为电容式传声器、压电式传声器和驻极式传声器。C

A. 膜片受力 B. 声能转换成机械能 C.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18 ( )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A

A. 温度 B. 压力 C. 速度

19 水银温度计属于( )温度计。B

A. 气体式 B. 热膨胀式 C. 冷缩式

20( )通常由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电信号处理器、温度指示器及附属的瞄准器、电源及机械结构等组成。A

A. 红外点温仪 B. 红外热成像仪 C. 红外热电视

21 ( )的作用是把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A

A. 红外探测器 B. 单色测温仪 C. 比色测温仪

22 下列哪项不是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 )。C

A. 理化性能分析技术 B. 铁谱分析技术 C. 射线检测

23 ( )主要分为分析式、直读式、旋转式。B

A. 铁谱仪 B. 测温仪 C. 光谱仪

24 铁谱片上出现铁的( )氧化物,表明润滑系统中有水分存在;如果铁谱片上出现( )氧化物,说明系统润滑不良,在磨屑生成过程中曾经有过高热阶段。A

A.红色、黑色 B.黑色、红色 C. 红色、红色

25 无损监测技术的超声波范围为0.5~25MHz,其中最常用的频段为

( )MHz。A

A. 1~5 B. 1~25 C. 0.5~20

26 ( )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镀前预处理、刷镀层的选择和设计、镀件刷镀和镀后处理等。B

A.喷涂技术 B. 电刷镀 C.焊接技术

27 ( )方法主要有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B

A. 表面物理强化 B. 表面机械强化 C. 表面化学强化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失效: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

2 粘着磨损

当构成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粘着作用,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所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3 磨料磨损

它是当摩擦副的接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质颗粒,或者当摩擦副材料一方的硬度比另一方硬度大得多时,所产生的一种类似金属切削过程的磨损,其特征是在接触面上有明显的切削痕迹。

4 断裂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或分裂成几部分的现象。

5 应力腐蚀断裂

金属材料在拉应力和特定的腐蚀介质联合作用下引起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称为应力腐蚀断裂。

6 蠕变

金属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小于屈服强度,也会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

7 冷脆

当金属材料所处的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将转变为脆性状态,其冲击韧性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8 金属零件的腐蚀损伤

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

9 变形

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状或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10 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根据机械设备(系统、结构)外部信息参数的变化来判断机器内部的工作状态或机械结构的损伤状况,确定故障的性质、程度、类别和部位,预报其发展趋势,并研究故障产生的机理。

11 机械故障

是指机械系统因偏离其设计状态而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现象。

12 机械振动

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的运动,它表示机械系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量值的大小随时间再其平均值上下交替重复变化的过程。

13 原子发射光谱技术

利用物质受电能或热能激发后辐射出的特征线光谱来判断物质组成的技术。 14 无损检测技术

是指在不破坏或不改变物体的前提下,利用物质存在缺陷而使其某一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特点,完成对该物体的检测与评价的技术手段的总裁。

15 电镀

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发生氧化磨损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a 摩擦表面要能够发生氧化,而且氧化膜生成速度大于其磨损破坏速度

b 氧化膜与摩擦表面的结合强度大于摩擦表面承受的切应力

c 氧化膜厚度大于摩擦表面破坏的深度。

2简述防止金属材料应力腐蚀的主要措施?

a 合理选用材料,尽量使用对工作环境条件不敏感的材料

b 在金属结构上设计要合理,尽可能减少应力集中,消减残余应力

c 采取改善腐蚀环境的措施。

3防止高温蠕变断裂的措施有哪几点?

a 设计上避免应力集中和早期微裂纹产生

b 采取隔热涂层,避免局部工作温度过高,降低零件的实际温度

c 制造中严格控制热加工工艺

d 制造和修理中采用表面强化或预防措施消除表面的缺陷。

4 简述表面粘涂修复技术

表面粘涂修复技术是指以高分子聚合物与特殊填料组成的复合材料胶粘剂涂敷于零件表面,赋予零件某种特殊功能的一种表面强化和修复技术。

5金属氧化膜要在含氧气的条件下起保护膜作用必须具什么条件?

A 膜必须是紧密的,能完整地把金属表面全部覆盖住

B 膜在气体介质中是稳定的

C 膜和集体金属的结合力强,且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

D 膜具有与基体金属相当的热膨胀系数。

6简述减轻腐蚀危害的措施。

A 正确选材

B 合理设计

C覆盖保护层

D 电化学保护

E 添加缓蚀剂

F 改变环境条件

7振动测点位置选择的总原则是什么?

A 能对设备振动状态作出全面的描述;

B 应是设备振动的敏感点

C 应是离机械设备核心部位最近的关键点

D 应是容易产生劣化现象的易损点。

8转子不平衡所产生的振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 振动方向以径向为主

B 振动频率以转轴的旋转频率fr n60为主

C 在临界转速以下,振幅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

9 简述铁谱分析技术。

油品铁谱分析技术利用高梯度的强磁场的作用,将润滑油样中所含的机械磨损微粒有序地分离出来,并借助不同的仪器对磨屑进行有关形状、大小、成分、数量及粒度分布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观测,从而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状况,预报零部件的失效。

10 简述运转中设备的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的油液污染物来源。

A机械零部件在磨损过程中生成的磨损微粒;

B 外界灰尘或水等物质侵入油液中

C 油液中添加剂反应后的余物。

11 从检测对象来说,电涡流方法适用于哪些项目的检测?

A 缺陷检测 检测试件表面或近表面的内部缺陷

B 材质检测 检测金属的种类、成分、热处理状态等得变化

C 尺寸检测 检测试件的尺寸、涂膜厚度、腐蚀状况和变形等

D 形状检测 检测试件形状的变化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y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