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30 2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文章作者:申晚斌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2008年141期 2009-2-16 14:58:56

? ? ? ?

专家博客:

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语文教学通讯》电子期刊阅读卡” 李春华:中国教师为何如此郁闷? 徐金国:你的论文为什么不能获奖?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现行语文教材特别注重素质教育,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多下工夫。

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感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语感训练手段,反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语感能力。 一、语感的本质与特征

有人认为语感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能力,也有人认为语感是对语言的隐含意义的深刻直觉,但最普遍的认识是语感是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确切感知形成的对语言表达材料特有的直觉或下意识的敏锐感知力。通俗地解释,语感就是一种凭借日积月累的阅读积淀形成的直觉思维的悟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语言材料既包括语言的意义内容,又包括语言的表现形式。

其实,语感就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全方位反映。因为,语感首先是一种特有的直觉思维,而不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另外,语感又是在大量的语言经验积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敏感特点的语言感悟。经验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会在头脑中寻找以往经历的相似经验作为借鉴,进行类推,从而得到新的经验,形成新的思维。语言的经验既具有语义内容的感性形态,又具有语言形式的抽象形态,在语言经验的反复运用过程中,已有的经验与当下的语言材料会构成反射,从而达到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这就使经验思维在语感思维中具有迅疾的特点。譬如,《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听到《牡丹亭》的唱词后,立刻便产生伤感情绪,泪洒衣襟。林黛玉此时的心理感受就是源于她的语感体验。其实,她是将当前听到的材料(唱词)与自己已有的经验(包括自己坎坷的身世、悲凉的命运、抑郁的性格)联系起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语言的感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有以下一些特征。

1.语感的差异性。

语感是一种主体感悟,必然与主体的个性差异有关,即主体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等不同,他们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感悟能力就有所不同。这就是说,对于同一环境、同一对象,有的人可以引起强烈的语感,有的人则不能引起语感,有的人可以产生这样的语感,有的人则可以产生那样的语感。

2.语感的阶段性。

语感思维作为敏锐的直觉思维,也有思维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第一阶段:语言材料在主体知觉范围内出现时,主体只对语言材料进行客观认知和了解;第二阶段:主体经验渗入语言材料中,使原材料的内容或形式得到补充和印证,同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介入,主体眼中的语言材料发生变化;第三阶段:主体对语言材料进行迅速解码,将当前信息与已有经验迅速融合,实现对语言信息透彻感悟,即达到一种心领神会的完美境界。 3.语感的直觉性。

语感思维既不同于形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无需进行理性思索而作出直觉判断,即常常表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地感悟语言材料。

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要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得体、连贯使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能对语言材料进行鉴赏式语感分析。

语感是一种长期积累形成的悟性,因此语感训练必须抓住悟性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悟”的重要,掌握“悟”的技巧,从而实现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品味和感悟。 1.静听感悟。

一般的语言材料既包括语义内容,又包括语言形式。实际上,作者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言的语气化来传递信息的,而语言的语气化又表现为语音的高低、预期的强弱、语势的缓急、语流的继续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语言材料中语音、语气、语势、语流的固有特征,借助有效的听觉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听《荷花淀》的名家录音,特别是指导学生注意静听四位青年妇女准备去探望刚离家不久的丈夫时那一番别有情趣的调侃,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感知,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者语言的高超表现力。

2.诵读体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中的读,可以是朗读,可以是吟读,可以是默读……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体会语言材料中蕴含的语义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几个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邹忌受蒙蔽的原因,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 3.再现彻悟。

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大脑思维,将眼前的语言材料与已有的经验信息联系起来,进行联想、想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到对原材料的新感悟。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处于静思状态时,大脑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会变窄,可以全神贯注,使潜意识活动加剧,使众多意识外的隐存信息在直觉意识作用下迅速勾联,重新组合,实现对语言材料的大彻大悟。这才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进行冥思,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指导他们运用联想、想象,在大脑中再现古人春游的图景,进一步品味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底蕴和情感寄托。这样,学生就可以体味

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自然完成对语言材料的彻底感悟。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是我们中学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作了探讨。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 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认为,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二、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 科学 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 规律 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母语学习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

的的语言训练。 三、想象联想,诱发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若能传达出、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 ,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将“鼓点”比喻为“骤雨”;“流苏”比喻为“旋风”;“蹦跳的脚步”比喻为“乱蛙”;“闪射的瞳仁”比喻为“火花”;“强健的风姿”比喻为“斗虎”。作者用层出不穷的排比和比喻,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鲁迅的《社戏》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为“铁的兽脊”,把“航船”比喻为“大白鱼”。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安徒生的《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句时,就应联想到: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四、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 中国 之诗、山水、 艺术 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 发展 。

如《安塞腰鼓》一文,可播放安塞腰鼓的多媒体音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再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语言的铿锵、激越、汪洋恣肆之美,从而感悟到作者是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语感的培养。文 章来源

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到“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征。这是因为“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由于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多种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才能品出“文中味”,悟出“文外意”。

竞赛读。运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如学习《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时,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能符合当时的语境,然后通过点评,加深学生对人物及课文的理解。

分合读。有先分后合读、先合后分读、男女生分读等形式。分读既具有竞赛性,又容易分出优劣,利于老师掌握辅导重点;合读既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的水平,因而是一种比较好的朗读方式。

师导读。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后,由教师导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配乐朗读。音乐,能以其独特的节奏、韵律,打动听者的心。在教学中,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读课文,效果奇佳。如在教学《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时,我一边放钢琴曲——《月光曲》,一边让学生配乐朗读。从而使音乐和课文的意境有机地连结在一起,同时也连接着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理智得到启迪的同时,情感得以宣泄、升华。 举荐读。全班举荐式读:教师提出:“你们推荐一个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读”,被举荐者一般都是全班公认的“朗读明星”,既然是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会特别投入,发挥其最佳水平。如我曾到一个新班级上《旅行家树》时,用过这一方法,效果颇佳。还有自我举荐式读,读过后,老师一般采取表扬鼓励的态度,用“你真棒”、“太棒了”等话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分角色读。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朗读方式。如教学《将相和》时,就指名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和秦王的角色来朗读课文,使他们在朗读中进入“角色”,感悟课文的意境。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感的培养

重庆市万州区小周小学 牟长江

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旋涡,还会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是因为长江波涛的怒吼,才“断”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而从“回”就会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滔天,变化无穷;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表示林广树多,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像大海;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的喧腾涛声。这样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那绿色的海洋比喻兴安岭,是多么的形象贴切,而这样的朗读,其语感就蕴含其中。

(5)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如指导《小珊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就要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的变化,体会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这个可怜的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有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中,仿佛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自己面前,对小珊迪的同情油然而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要“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等。⑿

(6)揣摩与品味

2.揣摩与品味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⒀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读一篇东西,不论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把好滋味辩出来” 。而有了这种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1)语句的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过其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因此课文中的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更需要我们细细比较和品味。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再如《月光曲》一课,在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我把“纯熟”、“熟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而且反映了熟练的程度。通过调换比较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而《记记华的双龙洞》中小草探出头

来中探出头来地教学亦是如此。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想象的运用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声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观潮》: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洗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气势,那山崩地裂的声响,如果没有想象,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潮的雄伟,浩荡飞奔,与气势惊人?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怎能正真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体验”(叶圣陶语)

3.积累

(1)意象

张裕钊曾在在《与吴函父书》中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 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 而这里的“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可见,意象是作者创作的主旨,并驾驭着作者。反观读者,只有融入作品,对作品的入情入境,才能真正的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意象的唤起与重新解读。

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作为小学生来,由于自己生活、知识、情感等阅历的局限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这就影响了言语活动中想象力的发挥及意象重现与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语感力就必须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通过想象再现相关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⒁比如,在教学《牧场之国》中,学生对荷兰牧场是陌生的,于是,在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们播放了轻柔舒缓的音乐,并用投影映示出荷兰牧场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教师再伴以简洁而动情的描述,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沉浸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异域风光中时,其意象已经融入了学生。而《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见过没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

深刻体会的。于是,课上我就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

意境的再现也是意象唤醒与重现的方法。《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千古名句,此句写出了朋友离别的不舍。我教学这一句时,首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站立岸边的情境,继而让学生听着《爱的纪念》的乐曲,根据提示,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接着再让学生扮演诗人来讲述想象到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也缩短了学生同诗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了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而《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教学亦是如此。

长期训练可切实提高学生通过意象感知语言的能力。而长期的积累,学生亦能迅速的用语言重组自己的意象。

(2)语言的积累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而语感的培养本身也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多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 加之小学生记忆力强,因此,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此,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其语言库存,并从积累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特别是对相同主旨相同事物的不同形式表达,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

4.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感迁移

各有其特点,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材施教。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持之以恒,做出不懈努力,以取得更佳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在综合有关文献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涉及到学生怎样去做,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该怎样去引导方面却很匮乏,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中学小学部:戚继祥 邮编:724200 联系方式:13891654553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忽视语感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何培养上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教师示范,体验语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课文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生活阅历

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很难感受到语感。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范读,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有人向台湾一位语文教育专家请教教好语文的诀窍,他的回答很简单——“跟我读”。“跟我读”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深刻的教育艺术。一是“跟我读”,能激发学生“我要读”,且能够读好的愿望;二是“跟我读”,本身就是一个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把握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本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如笔者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现五壮士爱人民、爱祖国,恨敌人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品赏重点词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关键字词,品赏那些关键字词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语感。

如《黄果树瀑布》一课,笔者是这样让学生感悟作者听到瀑布声的感受的: 师: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瀑布声响的感觉,运用了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请从课文中将它们依次找出来,并在下面画上横线。 生:读、找,画出“飘”“涌”“盖”等动词。 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心体会这四个动词所表示的含义。 生:声音这种东西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用了这个“飘”字后,让人觉得声音能看得见,也摸得到了。 生:“飘”字让我想到了声音好像彩带一般从远处飘来,又从我的眼前轻轻地飘过,很轻,很柔.很软。 师:进行小结,是的,一个“飘”让我们感觉瀑布的声音不仅有形而且还有情呢。“涌”字告诉我们些什么? 生:“涌”字写出了“我们”与瀑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生:由“涌”字可见,瀑布之水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师:总之,这个“涌”字,写出了我们靠近瀑布了,写出了瀑布水的—— 生:流量大!水流速度快!水势凶猛! 师:也写出了瀑布泻落下来时声音—— 生:特别大声,非常响亮。 生:声音特别厚重,给人一种雄浑磅礴的感觉。 师:如果将这个“涌”换成“流”字,感觉怎样? 生:不行,那就不是瀑布了,而是河流了,或者是小溪。 师:为什么? 生:因为“流”字显得水量小,速度太慢了,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让学生通过读、找动

词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神奇,学生对文中所用的动词的解读是多元的,是鲜活、深刻的。学生在品味中体会到作者将瀑布的声响通过文字逼真地再现于读者的眼前,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一切都源于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精妙。学生的语感在探究过程中悄然形成。 三、反复吟诵,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鲁迅如果从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巴金从小若不烂熟《古文观止》,那么,《阿Q正传》、《家》、《春》、《秋》等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来?可见,反复诵读对语感的养成多么重要。

如笔者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每三遍读,让学生吟诵揣摩,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 又如《小蝌蚪找妈妈》,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蝌蚪”是生字,“妈妈”有轻声,断句为“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并能一口读正确。一个课题三个词,谁重读?谁轻读呢?学生尽管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初知了课文大意,但一时也把握不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是谁找妈妈呀? 生:小蝌蚪。 师:应该怎样读?

生: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师:小蝌蚪干什么?

生: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师:小蝌蚪找谁?

生: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三种读的方式,可以说是三种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对文本的三种理解,表现了三个重心,也就是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中“小蝌蚪”和“找”是本课的重点。 四、注重联想、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

课文课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笔者在教学《出塞》时。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明月和边关是戍边将士的两个典型景物。教学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并想象: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关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故乡的亲人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以明月、关山为主的凄凉的图画,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朗读时边关将士悲壮慷慨的气势便很自然地流露。 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

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五、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柳斌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我们市的天香园后写到:?哦们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又如教学了《圆明园的毁灭》时,同学们,面对这一片废墟,你心里有何感受呢?你想说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同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此时的练笔,可使学生情感的积聚得以爆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得到升华,语感的敏锐性同时得到提高。 六、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的一篇刻画时间流逝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小学生大多数都无法体会时光的匆匆和作者的彷徨。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你的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的事?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来领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有语感。 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这就要求老师出示“五线谱”的表象来让学生感受这句话,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感。

《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都有淋雨的经历,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快乐与兴奋,在接下来的想象说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课文的朗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

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六、对比阅读,体味语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1、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如《繁星》中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半明半昧的星”,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躺”换成“睡”,把“悬”换成“挂”呢通过比较揣摩,学生领悟到“躺”才能“仰望”,“睡”闭着眼就不能仰望了。“挂”是有一定牵连的,而星星没有牵连,只能用“悬”。

2、变序比较,了解句义变化。如《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如果将“17岁”和“才”换位,句子变为“童第周才17岁就进了中学”,句义由原来的进中学晚变成了进中学早。经过这种训练,学生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敏锐地感觉到语序的作用,并会慎重地选择安排语序。如《五彩池》中“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原句)与“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真美啊!”(改句)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原句更能表达作者对五彩池的深切赞美和热爱的情怀。

3、增删比较。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班长舍身取义的决心。 八、创设情景,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如笔者在教学《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引导学生感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明园很多风景已不复存在,对圆明园的美只能凭空想像。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片,音乐等媒体,联系生活,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感受、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感。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接着出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图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对照。在图片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境界,油然而生出赞美,自豪之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

己喜欢的图片(某个景点),把这一幅幅图片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读文——想像——感悟——表达”相结合,既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感。同时,也为下文学习、感悟圆明园被毁,激起愤怒之情埋下伏笔。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易春英(学员) 发布时间: 2010-06-07 20:22:57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着实从以读为本、自悟语感、揣摩品味、迁移表达、生活体验等方面入手。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仅仅强调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语文实践材料,追求讲深讲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语感的培养。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一、在诵读中感悟语感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读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漩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二、 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的等待,热情的唤醒,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揣摩中品味语感

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本文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1.语句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

体,拥有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品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四.在示范中培养语感 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后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生动的讲解、范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儿童的心弦,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与“催化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如孩子们听到我饱含深情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一个个泪眼汪汪。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看到了她手里一根根给她带来快乐和希望的火柴,跟着她快乐和失望,在他们心灵深处燃起了对小孩子的同情之情。这样的讲,既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达到了“传染语感于学生”的目的。

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须臾或缺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无疑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

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

一、 语感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而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说写活动)与内化(听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而良好语感的形成则又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而关于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的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状认知结构,在系统里,抽象思维则以表象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

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而这其中的重复实践自动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朗读、背诵等学习策略。此外,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使朗读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

二、朗读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

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

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那么,朗读教学的要求又是怎样的呢?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具体教学中,普通话正确即要求读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添字,不重复字句,停顿适当。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将容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要做到流利的读,要求朗读中不断读,不读破句,连贯的读,其中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视读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愈少。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就看到下一个词,迅速的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视觉广度的加大,只能在朗读实践中实现。另外,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训练朗读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组织学生听规范的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模仿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进行朗读效果的检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读书成功的快乐,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大赛”、“儿歌表演评比”、“读书读报竞赛”“故事大王”,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兴趣。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朗读训练的方法易多样化。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即要严格要求,又要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指导:首先要选好朗读材料,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朗读,都

值得诵读的。加之小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科学的知识,不可能把每一篇课文都熟读。因此,必须选好朗读材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挑选适宜朗读和背诵的作品,如选择那些在篇章结构和谴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的课文。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背诵,要挑选那些重要的段落、精彩的片段、警策的语句。好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越读越有滋味,多朗读和背诵这样的文章,将会使学生选择终身受益。如果一个星期能为学生选择一至两篇朗读材料,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个学期积累下来就是几十篇课文,五至六年下来就是几百篇范文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对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做到:①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仿,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力求语音准确、富有感情。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②体会感情: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提示难点:容易读错的字,事先正音,容易读破句的地方,先帮助学生把握意图理解清楚长句子,讲清如何断句等。④读后评议。朗读指导要读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读后有评议。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即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示改进的方法,实现更有意识的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关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此处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何自动化。

怎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和积累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会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段重在词语的积累,简单内容的事件的描述。中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公鸡的特点,好斗的鸡、生活中的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美丽景色,应该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的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的生机;秋天里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里出现的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些生活的经验从哪里来呢?只有从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美好的记忆。 二、阅读中对美的欣赏,也能加深对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时,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师能够讲出来的,而是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积累感悟的。

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 我们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从课文的题目着手:让同学们猜一猜,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课文可能写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用“飞夺”,而不用“走过、越过”?从学生的学习中,逐步知道,这“飞夺”突出了红军的急速、神奇和通过这座桥的难度。 每个学生的良好语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次的积累,达到良好的语感状态。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就是这个方面的榜样。从学生的每一句话中,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语感积累的过程。

于永正老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蕴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读者怎样把作者的观点变成影响学生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呢?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叶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但这个“悟”,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的体验,而不是老师的包办代替。这正是新语文观的要求。

《学会生存》中说:“现代教学,同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使教学适应学习者,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

感悟时,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这读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语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思《语文课标》的内容,联系实际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可以这样说: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

这美好的记忆从哪些地方来呢?应该从大量的美文中来。在阅读大量文章的过程中实现语感的积累,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关于大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小学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达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达100万字。六年中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达到400万字。”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这就是学习所达到的灵性。

朗读中,还要求背诵规定的篇目的诗文。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在读中,要细系品味。叶老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对付,才能达到透彻地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地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彻,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有把滋味辨出来。”这样的阅读过程,同样培养了学生的人生态度,又岂止是学习语言文字呢?

注重小学生语感培养的途径

依据语感形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在长期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迅速、灵敏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抓起。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注重小学生语感的培养,首要抓好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如果说教者本身的语感水平不高,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又怎么向学生传道解惑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呢? (1)利用现有教材,提高指导朗读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材料,是教学信息沟通的中介媒体。小学语文教材强调的是语言文字要规范,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入选课本的课文在语言文字上可以说篇篇是精品,课课是典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使之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须让学生达到“非读不可,非淋漓尽致地读不可”的地步。这也就要求教师备课备读,使自身具有指导朗读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和55%的面部表情。从这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读。俗话说:“打铁还要榔头硬。”只有教师自己读好了,才

能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提高指导朗读的能力。

(2)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

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能够经常为自己充电,不断地充实自己。阅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

阅读是每个现代人接受新知识、获得新信息,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工作能力,扩大生活活动范围,开拓人际交往途径,以及陶冶性情、自得其乐的手段。阅读是一种“知性的快乐。”所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就要从阅读开始。 阅读过程中的鉴赏活动是一种读者与作者双向互动和反馈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要有意识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升华。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能够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以教授求知若渴的学生。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是从这样几方面努力的: (1)在多样朗读中感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言的基本方式。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领悟文章蕴含的情趣的意图。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要相机点拨,精于诱导。通过“范读----试读----回读”这样一个反复读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后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提高朗读的质量。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点拨中下功夫,使学生达到具有真情实感地朗读。例如:《再见了,亲人》的最后一部分,把志愿军战士与人民的真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先有感情地进行语言描绘,再配以战士们跟朝鲜人民画面和汽笛声、火车启动的录音,顿时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就自然而然朗读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教师要善于调动种读的形式,以激起学生的朗读情趣,达到朗读的预期效果。比如采用“范读、个别读、轻声读、集体读、感情引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依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灵活多样地安排读的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

(2)在丰富想像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推敲,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中去。”显然,培养学生的语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知道,现行教材的许多文章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空间,这时可以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到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中去,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如一位特级老师在教《瀑布》一课时,抓住课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手法,既教好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课文中所写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写风吹过时“如烟,如雾,如尘”。老师要求学生想像浪岸滩和风吹过松林的景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声音响亮且连绵不断;想像烟、雾、尘,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白茫茫、轻飘飘、雾蒙蒙,使文字上的“瀑布”在学生头脑中成了听得见、看得着、感受得到的美好意境。 ( 3)在积累运用中丰富语感

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的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日积月累,就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老师,要能为学生选择优秀的文章片断,指导学生泛读,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交流课外阅读的心得,以达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根据适当的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创造性复述、续写等。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龙秀维

凤凰县腊尔山学区 龙秀维

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一、注重语言特点

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种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从而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二、注重训练方法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拉萨的太阳》一课的教学,我用大屏幕展示布达拉宫、雪山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韩红演唱的藏腔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3)读诵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感情。

在《风筝》的教学中,我反复的让学生朗读“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地方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三、规范教学言语

(1)能使表达有启发性

课堂上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就需要教师语言表达更具启发性,只有启发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在本质上,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且涵盖了理解和运用一种语言的过程。而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实际上也是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的合理想象。根据语言学的观点,思维是离不开语句的,脱离了语句就无从思维;想象也离不开语句,脱离了语句就无从想象。由此可见,启发性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一方面使学生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语感。

(2)能使描绘有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说,情感的表达是以形象为基础的,将教学语言赋予情感,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的。另外,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所具有的理性思维不强,相对来看占主要地位的是感性思维。而感性思维非常注重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将生动的教学内容直观的描绘出来,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于教材语言产生更好的感知,进而促进语感的形成。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悟。要立足《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重视起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武鸣县马头镇小陆小学 马进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小学生的语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升华的过程。每一个具体过程通常可分为感知、领悟、积累和运用几个阶段,在内容和范围上则是由字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由部分到整体,不断扩展的。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 重视一个“品”字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它能独立运用,表达着一定的意义。理解字词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对训练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对字词的理解重在一个“品”字。指导学生推敲词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性及褒贬意义,是语感培养的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如《难忘的启蒙》一文,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难忘”、“启蒙”的意思,“难忘”是不易忘去,永远记住。“启蒙”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学生只有理解了,品味到了“难忘”、“启蒙”的意思后,自然激发起往下读的情趣。“我们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从文中的“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要……要……要……”的品味感悟,由此对“难忘”、“启蒙”的理解更深。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再品读末段“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也走上了我的启蒙老师们走过的路,成了一名教师。当我站在讲坛上向年轻人宣讲自己所崇奉的信念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们。”抓住“也”、“成了”、“所崇奉的信念”、“想起”、“启蒙”等词的深入体会品味,对文章的中心的理解和对“启蒙”的感悟就更深了。 二、 落实一个“悟”字

句子是构成段篇的一个比较直接的单位。它往往能表达相对独立、具体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句子的赏析,指导学生从语音

形式,句意及在文章中的位置等方面,去体会作者用词写句的准确,生动之处,从而领悟作者的独特情感。其训练方式可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去做。

1、在读中领悟。文章中优美的描写句,往往能勾画出优美的图画,而且读起来自然顺畅,犹如诗情画意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于这类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高声朗读,边读边想,自己根据优美的词义饱含的句意自己领悟。这样能使学生如置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自然地感悟出文章中蕴含的独特情感。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一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军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教师可大力渲染气氛,让学生大声朗读,鼓励大胆想象此景,在脑海里描绘出这一壮观画面,学生会自然全心投入,从而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挺有才干”会赞叹不已,对这个历史人物更加钦佩。

2、联系思考。对于有些文章中起提示中心作用的句子和文章结构层次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承上启下句,中心句等,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领悟作者在文章安排上的独具匠心。如《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联系上下文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