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06-21 15: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导论

宏观经济学将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考察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差别:

a单个产品的价格与一个经济的价格指数 b单个产品的数量与一个经济的产出

c由于观察现象的不同,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假设、分析方法和结论上都与微观经济学截然不同。 经济现象:四类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外国部门)

三个市场:商品市场 生活和生产用商品和服务。家庭和企业是主要的需求方,而企业则是主要的供给方 要素市场:主要关注劳动力要素,企业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家庭是主要的供给方

金融市场:四大主体都是供给方,也是需求方。政府是一个特例,因为政府除了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国债,税收也是其收入来源。

宏观经济学就是讨论这些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般性的共识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这是我们宏观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价格稳定、充分就业、产出增长、内外均衡(平衡),是宏观经济决策者关注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常常被宏观经济决策者采纳,因而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经济学科。

第一章

1、对外往来是指一国居民和非居民的交易。

居民是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一般来说,居民包括个人、本国企业、非营利机构、政府等。

外国大使馆、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不包括中国子公司)、外国游人等都属于非居民,与其交易应当计入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定义: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往来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 四类未涉及货币的交换:

交换,比如国家间实际资源交换、实际资源和金融资产的交换 转移,比如给国外的读书的孩子汇生活费

移居,中国人改国籍后,此人拥有的外国资产相当于中国卖出了若干外国资产,计入贷方。 其他,比如,外资企业的中国子公司将母公司的收益再投资。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记录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的交易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记录的是过去一个年度或季度发生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记录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是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IMF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对编制该表做了详细说明。 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分类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1、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以下四类: 货物,一般进出口商品

服务,运输、旅游、通讯、金融等等

收入,劳务报酬、投资红利或债券利息,不包括资本损益

经常转移,无偿提供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建立的账户,如政府救灾和工人汇款等

2、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类: 资本账户,包括两类

资本转移,是指生产性资本的无偿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是指无形资产的交易,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 金融账户,包括四类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股市和债市

其他投资,居民的银行存款等除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以外的金融交易 储备资产,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债权等 3、错误和遗漏账户

复试记账法要求借贷相等,因此,需要设臵该账户冲抵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 借方与贷方不一致的原因是,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时间记录、人为因素等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原则

复式记账法是国际会计通行准则,要求每笔交易都是由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具体来说要遵忪以下三个方面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记录资金的使用(实际资源或金融资产的买入),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源(实际资源或金融资产的卖出)

余额为正,意味着该科目的顺差(黑字);余额为负意味着该科目的逆差(红字) 记账货币

美元通常作为记账货币

为了使国际收支具有可比性,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美元作为记账货币 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指自主性交易差额,该差额为正称为国际收支顺差,为负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自主性交易是个人和企业指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发生的交易,与之对应的是补偿性交易,即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主要是政府间交易。

理论上是一个合理的方法,但实践上更倾向于采用按照科目计算差额的办法。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种类(口径)按照惯例,国际收支不平衡包括以下五种 贸易收支差额

货物科目下的国际收支;反映一国产业结构、产品竞争力等 经常账户差额

反映一国三大产业的竞争力 基本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长期资本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账户中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 对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反映一国经济基本面 综合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除了储备资产以外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固定汇率制下,反映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六种原因 临时性不平衡

临时性的因素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性不平衡

通常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通常反映在贸易账户和经常账户上。

结构性不平衡所对应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或者产业结构单一 货币性不平衡

是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物价上升引起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昂贵,而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我们假设物价上升的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的。 周期性不平衡

是指经济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性不平衡

是指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需求的增长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预期性不平衡

当预期一国经济增长加快时

从实际资源角度看,经济增长加快本国进口会增加,导致逆差

从金融资角度产看,经济增长加快推高本国企业证券价格,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 总的结果不确定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 自动调节:国内经济变量促使国际收支向反方向变动 货币-价格机制:休谟,1752年 又称为铸币-价格机制 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国内价格下降->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货币流入->国内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贸易收支恶化 纸币下的调节机制类似(以贸易收支为核心,排除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 收入机制 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对外支付下降->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上升->贸易收支恶化 以贸易收支为核心,排除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 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

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改变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国外商品和劳务转向国内商品和劳务上来

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最近例子包括的美国的钢铁保护法案,中美的贸易争端等 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政策 支出增减性政策

改变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的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和法定准备金 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政策调节: 供给调节政策

目标:通过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增强产品竞争力

科技政策:科研产业化、管理的信息化、人才高地,三金工程等 产业政策:金融服务、ERP等信息服务,IBM成功的服务化转型 制度创新:风险投资、NASDAQ等 特点:长期性,短期效果不显著

政策调节: 融资型政策

目标:维持一定程度的官方储备

方法:官方储备使用和国际信贷的使用

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临时性、短期性的冲击引起的,就可以采用融资型政策,如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么就势必要用供给型只能公测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问题导向:通过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弹性的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Em=进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进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 Ex=出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出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 Sm=进口商品供给量变动率/进口商品供给量变动率 Sx=出口商品供给量变动率/出口商品供给量变动率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由亚力山大于1952年提出,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基本理论

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 , X-M=Y-(C+I+G) 记 B=X-M,A= C+I+G 因此 B=Y-A

B为国际收支差额(贸易收支差额),Y为国民收入(或国民支出),A为国内支出(或吸收)

当国民收入>吸收时,B>0,国际收支顺差;反之逆差,因此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高低对比。 政策主张

为自发性吸收,不论国民收入多少都必定存在的国内吸收,a为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1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国内吸收数量

只需要调节Y和a即可改变国际收支,可采用支出转换型政策(调a)和支出增减型政策(调Y)。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约翰逊和弗兰科于60年代,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方法。 理论模型: Ms=Md,

Md =Pdf(Y,i)

Pd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 Ms=m(D+R),设m=1,

R= Md –D,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乘数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结论:

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

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货币需求量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政策建议:

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

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国际收支顺差

只有当汇率贬值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第二章 宏观经济度量衡(上):商品市场

本章要点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与核算 ? 收入法核算 ? 支出法核算

? 价格指数(PI)

? 编制和计算方法

? 实际GDP和平减指数 ? CPI/PPI价格指数

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度,流量的概念 最终产品与服务: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和服务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避免重复计算

有些产品要看用途才能判断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所有商品和服务都要按市场价值计算,得出一个货币衡量。但是有些商品和服务没有市场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中,比如家庭内部的教育、劳务,地下交易,走私,黑市等等 与GDP相关的几个测度指标

? GNP=GDP+NFI(外国对本国要素的支付-本国对外国要素的支付)

? NNP(Net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净值

? NNP=GNP-折旧

? NI(National Income)国民收入

? NI=NNP-企业间接税

GDP的核算方法 收入法核算GDP

每一种要素都要活的收入 劳动力报酬:劳动力获得工资

资本报酬:不同类型的资本所有者获得三类收入,以实物资本形式核算,获得资本折旧和企业利润;以金融资本计算,借贷者获得利息,股东活动红利和未分配利润。 土地报酬:地租 政府报酬:税收

收入法GDP=劳动力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总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核算GDP Y=C+I+G+(X-M)

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用来满足四类需求 家庭消费C 企业投资需求I

政府消费和支出需求G

满足外国部门的净出口需求NX(X-M) 价格指数(PI)

? 名义变量(Nominal Variable):用当期市场价值衡量的变量 ? 计算实际GDP(real GDP)

?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 编制Pi的方法

? 选择“一篮子”/选择基年/计算比较

? 帕氏指数:Ip=PtQt/P0Qt ? 拉氏指数:IL=PtQ0/P0Q0

? 实际GDP=P0Qt

? GDP平减指数又称为定基价格指数

? 环比价格指数是以上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用百分比表示的价格水平的年增长率,一般用π表示,计算公式为: π=(GDP平减指数-上一年GDP平减指数)

第三章 宏观经济度量衡(下):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

本章要点

? 货币数量与利率水平

? 货币职能和度量

?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

? 就业、失业与工资水平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货币金融学 货币定义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计价单位,交易媒介,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职能 ? 货币的度量 ?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Liquidity)来划分不同的统计口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又称“变现性”,

是指将其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 M0=流通中现金(包括各种纸币和硬币,国外也称之为“通货”Currency,记为C) ? M1=M0+商业银行体系的居民个人和企业的活期存款 ? M2=M1+商业银行体系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

? 名义利率(i):1单位本金获得利息的货币额 ? 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扣除通胀率即r=i-π ? 判断一笔资金存入银行是亏是赚的指标

第三章 汇率基础理论

本章要点

? 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

? 汇率表示 ? 汇率的种类

? 汇率决定原理

? 购买力平价ppp ? 利率平价 ? 国际收支说

? 弹性和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 资产组合平衡说

外汇

? 外汇是指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 外国货币成为外汇的三个条件:

? 自由兑换性:即持有者可以自由地将其兑换成其他货币或由其他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美元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个人年度购汇额度5万美元,企业对外投资可以自由兑换(2011)

? 普遍接受性:即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美元被普遍接受。主要看一

国的经济实力。

可偿性:外币资产可以保证得到偿付

其中自由兑换性与可偿性往往与一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而普遍接受性除了与各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外,还与一国货币价格的稳定性有关。 一般来说,外汇包括:

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 货币名称 人民币¥ 美元$ 日元¥ 欧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i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