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15 19: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

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

业主单位: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法人代表:吴义钦 生产规模:230万吨/年

编制单位: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编写人员:

提交日期:二○一一年三月

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

内 审 意 见

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拟提交的《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进行了内审,与会人员经充分研究,形成如下审查意见:

1、本次工作充分利用了以往的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和矿山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现场收集复核了矿山2010年度实际开采的位置及矿山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经综合分析整理后,编制提交了《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基础资料客观、真实。

2、因矿山于2010年09月在现开采范围内划定了矿区范围,并于2010年09月16日经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报告如实反映了矿山取得采矿许可证后(2010年09月16日后)的生产情况,矿山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计动用资源量24.3万吨,截至2010年12月底,估算矿山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332)为2733.075万吨,资源量估算结果真实、可信。

3、同意《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通过内审。

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承 诺 书

承 诺 人: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工作的有关规定,承诺人对下列送审资料做出承诺,即保证送审资料真实、客观,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否则,后果由承诺人自行承担。

1、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涉及的原始勘查资料及基础数据,正式的《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包括附图、附表、附件)的内容是真实的;

2、评审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与评审工作有关的其它资料均是真实的。

(单位盖章)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目 录

1前言 ....................................................................................................................................................................... 1 1.1目的任务 ........................................................................................................................................................ 1 1.2位置及交通 .................................................................................................................................................... 3 1.3 矿区范围 ........................................................................................................................................................ 4 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6 2矿山资源利用概况................................................................................................................................................ 9 2.1 企业性质及建设情况 .................................................................................................................................... 9 2.2 矿山生产现状 ................................................................................................................................................ 9 3 矿区地质情况....................................................................................................................................................... 9 3.1 地层 ................................................................................................................................................................ 9 3.2 地质构造 ...................................................................................................................................................... 12 3.3 矿层特征 ...................................................................................................................................................... 12 4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6 4.1 矿区水文地质 .............................................................................................................................................. 16 4.2矿层稳固性 .................................................................................................................................................. 16 4.3工程地质及影响因素................................................................................................................................... 17 4.4 环境地质 ...................................................................................................................................................... 17 5资源量估算 ......................................................................................................................................................... 19 5.1资源量估算范围、对象 ............................................................................................................................... 19 5.2估算方法及工业指标................................................................................................................................... 19 5.3主要参数的确定 .......................................................................................................................................... 20 5.4储量类别的确定 .......................................................................................................................................... 21 5.5采空区边界圈定 .......................................................................................................................................... 21 5.6估算结果 ...................................................................................................................................................... 21 5.7资源量变化情况 .......................................................................................................................................... 23 5.8 矿山2011年度拟开采的资源储量 ............................................................................................................ 23 6 矿山开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3 7存在问题及建议.................................................................................................................................................. 24

附图:

1、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平面图(1:2000)

2、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1号勘探线剖面及资源量估算图(1:1000)

3、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3号勘探线剖面及资源量估算图(1:1000)

4、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5号勘探线剖面及资源量估算图(1:1000)

5、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7号勘探线剖面及资源量估算图(1:1000)

6、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动用资源量估算图(1:1000)

7、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综合地层柱状图(1:1000)

附件:

1、编写单位资质证书、内审意见及承诺书 2、企业委托书及承诺书

3、矿山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

1前言

1.1目的任务

1.1.1目的

受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委托,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的编制工作,目的是: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精神,适时的、准确掌握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储量变化情况及变化情况,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全程储量动态监督管理。

(2)根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量化管理,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保护矿山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矿产资源的动态管理,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矿产资源。

(3)核实矿山占用范围内的资源量,建立矿产资源量台帐和推行矿山储量年报制度,实现矿山储量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为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为矿政管理探索新的模式。

1.1.2 任务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在采矿权人已获得的采矿权范围内,实地核实测量矿山2010年度的开采范围,计算矿山本年度开采的资源量。

(2)调查矿山开采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3)调查矿山储量增减变动原因,对矿山范围内的动用储量、采出量、损失量、回采率进行统计分析。

(4)提出矿山2011年拟动用资源量的建议。

(5)做好各阶段的资源量的变动分析,核实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

(6)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意见。

(7)适时测定与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优化各类参数,做到既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8)及时更新资源储量估算图纸与管理台帐。

(9)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编报矿产资源储量报表,履行矿产资源储量报销手续。

1.1.3 编制依据

⑴《重庆市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规定》渝国土房管发[2001]459号;

⑵《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⑶《重庆市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暂行办法》渝国土房管发[2001]708号; ⑷重庆市合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度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合川国土房管发[2010]91号);

⑸合同书、委托书;

⑹我单位工作人员现场收集的该矿地质、生产等资料。

1.2位置及交通

1.2.1 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合川区南东150°方位,直距8km,运距15km,行政区划属合川区盐井镇管辖。矿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9′53″~106°20′17″,北纬29°54′32″~29°54′57″。

1.2.2 交通情况

矿区北东距遂渝铁路平距为

1km,距嘉陵江2.6km,在嘉陵江北岸有渝合

高速公路通过,南岸有212国道(重庆~南充公路)通过。公路往北至合川17km,至南充129km;向南至重庆市区74km。高速公路、国道、遂渝铁路及嘉陵江航道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十分方便。(见插图1:交通位置图)。

1.3 矿区范围

矿山采矿许可证于2010年9月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证号为5000002010097130075286,有效期叁年,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矿山开采二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一段Ⅰ矿体、飞仙关组三段Ⅱ矿体。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划定的矿区范围长约1200m,矿区面积0.644km2,开采标高+460~+550m。根据矿山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详见表1-1。

表1-1 矿 区 范 围 拐 点 坐 标 表 西安直角坐标(80) 拐点编号 X Y 1 3312111.82 35629270.27 2 3311939.07 35629416.02 3 3311612.28 35629163.72 4 3311107.38 35629071.33 5 3310787.72 35628814.34 6 3311474.52 35628237.91 7 3311877.47 35629004.99 8 3312036.26 35629155.37 2划定矿区范围面积0.644km,开采标高:+460m至+550m,开采矿种:石灰岩 1.3.1 相邻矿山关系

根据重庆市合川区采矿权管理系统查询,划定矿山范围存在与重庆天弘有限责任公司一矿重叠(天弘一矿开采煤矿,详见相邻矿区关系示意图),南东侧与划定的水波洞村牛背脊(金九水泥)矿区相距30m,业主已与相邻矿山签订互保协议(见附件)。

图2 本矿区与相邻矿区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1956年5月~1957年2月,西南煤田地质勘探队第四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1:5万地质概查,提交了《四川沥鼻峡煤田南段地质概查报告及勘探

设计书》

2、1971年10月~1972年8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69队在矿区范围内进行过地质普查,开展了1:10000地质普查,提交有《沥鼻峡煤田干沟~九塘地质普查报告》,经四川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审查验收,降为地质测量报告。

3、1980年3月~1984年12月,原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在矿区范围内进行了地质普查,并提交了《重庆市合川县沥鼻峡煤矿区初步普查地质报告》。

4、2003年~2005年重庆一三六地质队和川东南地质大队在区内进行了煤矿地质勘探,并提交了《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井矿区一矿井田煤炭资源勘探地质报告》、《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井矿区二矿井田煤炭资源勘探地质报告》。

5、2005年5月重庆136地质队提交的《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井矿区煤炭资源详查地质报告》。

6、2008年4月,重庆一三六地质队受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水泥办公室委托,开展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区块石灰岩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交有《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区块水泥原料石灰岩矿产资源地质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的水泥原料石灰岩矿床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三段(T1f3)和嘉陵江组一段(T1j1)。主要实物工作量,实测1∶5000地质剖面8条1500m,石灰岩矿山1∶5000地质填图24km2,化学分析样221件,容重样30件,组合分析样58件。该报告获得的主要成果为:T1f3石灰岩CaO含量47.71~55.49%,平均52.29%;MgO含量0.29~1.28%,平均0.52%;预测石灰岩矿资源量24163万吨(A区+450m以上,B区+500m以上,C区+500m以上);T1j1石灰岩CaO含量47.75~54.80%,平均52.29%;MgO含量0.34~1.75%,平均0.71%;预测石灰岩矿

资源量27469万吨(A区+450m以上,B区+500m以上,C区+520m以上);两矿层共计资源量51812万吨。

7、2009年2月,重庆川东南地质大队对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石灰岩矿区进行了地质详查,提交《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详查地质报告》。完成了1∶2000地形测量14.6km2、1∶2000地质测量2.254km2,钻孔45个/4322.37m。槽探6950m3,1∶1000勘探线剖面测量17.6km,化分样2075件等。Ⅰ号矿层(T1j 1)CaO含量平均49.76%,MgO含量平均1.03%,SiO2含量平均5.04%,SO3含量平均0.23%;Ⅱ号矿层(T1f

3

)CaO含量平均52.20%,MgO含量平均0.62%,SiO2含量平均3.10%,SO3

含量平均0.20%。其中0~11勘探线为首采区,首采区Ⅰ矿层储量最低估算标高为+400m;Ⅱ矿层最低储量估算标高为+450m,经估算获得(332)水泥用石灰岩矿石总资源量25061.57万吨,其中I矿层(T1j1矿层)20402.10万吨,II矿层(T1f3矿层)4659.97万吨;333类资源量2309.84万吨。2010年1月14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渝国土房管【2010】32号文予以确认。本矿区位于详查首采区1~7勘探线,占详查0~11线首采区资源总量27371.41万吨的12%。

8、2010年6月,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核实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占用资源量(332)3225万吨。可采资源量(332)2757.375万吨,设计生产规模230万吨/年,服务年限可达12年。

9、2010年6月,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了《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上述地质工作给本次储量动态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2矿山资源利用概况

2.1 企业性质及建设情况

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始建于2010年9月,属新建矿山,生产石灰岩水泥对外销售,企业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230万吨/年。

2.2 矿山生产现状

矿山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采矿证照齐全。矿山采矿许可证于2010年9月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证号为5000002010097130075286,有效期叁年,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矿山与2010年10月开始正式生产。

本矿矿体裸露,只有零星表土分布,采用露天开采优势明显,设计采用露天开采。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本矿山采矿方法为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的露天采矿方法。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对矿体进行从上到下、分台段开采

3 矿区地质情况

3.1 地层

矿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T1f2),最新地层为嘉陵江组四段(T1j4),分布于背斜的南东翼。第四系(Q4)分布于低洼沟谷及斜坡地带。现将地层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总厚度415~570m 根据岩性特征分为四段。

①一段(T1f 1) 厚103~142m。 紫、灰紫、黄灰色薄~中厚层状钙质泥岩,局部含粉砂质条带,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纹层状微晶含泥质灰岩,夹紫灰、紫红色钙质泥岩,含泥质石灰岩;中部夹钙质长石粉砂岩、微晶石灰岩,底部为浅灰、黑灰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具水平层理。该段与下伏地层长兴组(P2c)石灰岩渐变过渡,与下伏二叠系地层整合接触。

②二段(T1f2) 厚180~237m

紫色、灰紫色钙质泥岩,夹灰色泥质石灰岩、泥灰岩,顶部灰岩增多。 ③三段(T1f 3) 厚92~114 m

为灰、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泥晶、微晶石灰岩,夹鲕粒石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顶部有一层0~5m灰、绿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含泥石灰岩,底部为灰、浅绿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夹泥质石灰岩,由下往上泥质渐减,钙质逐增,厚4~17.83m,与下伏飞仙关组二段呈渐变过渡。该段为本矿区申请开采矿层(称“Ⅱ矿层”)。

④四段(T1f 4) 厚40~76 m

紫红、黄灰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2~3层泥质灰岩、泥灰岩,显水平层理,富含化石。底部为一套灰、灰绿色泥岩、钙质泥岩,厚6.04~16.28m,中、下部为一套薄~中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该层较稳定,整个矿区都见该层出露,厚9.08~17.95m,上部为紫红色薄层泥岩偶夹薄层的泥灰岩。

(2)嘉陵江组(T1j) 总厚400.19~658.14m 该组在地貌上常形成一个槽谷。按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韵律特征可划分为四段:

①一段(T1j1) 厚190~230m

浅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晶~微晶石灰岩,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显水平层理、具蠕虫状、缝合线、层纹状构造。底部及顶部常为薄层状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厚4~19m。与下伏地层飞仙关组(T1f)整合接触。该段为本矿区申请开采矿层(称“Ⅰ号矿层”)。

②二段(T1j 2) 厚70~110m

上部黑灰、深灰色岩溶角砾岩,顶为浅褐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部灰、棕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和石灰岩不等厚互层,夹砂屑白云质灰岩、砂屑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该段中普遍含石膏,局部天青石较为富集;下部灰色、风化后为褐灰色、褐黄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偶夹不稳定的岩溶角砾岩,其上夹有一层厚5m左右的紫红、灰绿色粘土岩,较稳定。

③三段(T1j 3) 厚115~170m

灰、棕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微晶石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含瓣鳃、介形虫等,显纹层构造。上部灰岩含白云质,局部有时变为白云岩和钙质白云岩。

④四段(T1j 4) 厚74~99m

上部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钙质白云岩或石灰岩不等厚互层,夹岩溶角砾岩,岩石脱膏化、脱白云化,溶蚀现象较普遍,该段赋存石膏、天青石矿体;中部灰、褐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钙质白云岩、白云质石灰岩和石灰岩组成,部分白云岩中含砂粒、鲕粒和生物碎屑,夹深灰色岩溶角砾岩,该段天青石矿赋存于白云岩及薄层透镜体石膏层中;下部灰、褐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含有孔虫、棘屑,局部可见脱膏化、脱白云石化,夹薄层状泥质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 厚70~100m 上部灰、褐灰色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局部夹透镜状石灰岩;下部灰褐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不等厚互层,夹生物碎屑、鲕粒、凝块石灰岩和岩溶角砾岩,含石膏矿体;底部为一薄层白、灰绿色含钾水云母粘土岩(俗称“绿豆岩”),并具有黑色的硅质薄层,层位稳定,是与下伏地层嘉陵江组(T1j)分界的标志层,与嘉陵江组(T1j)整合接触。

(4)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

主要为石灰岩风化形成的残积物及坡积物,由黄灰色亚粘土及亚砂土所组成,此外在沟谷中分布有含砂砾石的亚粘土、亚砂土。厚0~5m,一般厚3m,个别可达18.85m(可能为古河道或掩埋的溶蚀洼地)。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3.2 地质构造

3.2.1 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A1)和附录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图B1),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2.2 构造

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段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倾向南东,倾角20°~40°。背斜南东翼有数条平行或垂向的断层分布,现将矿区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沥鼻峡背斜为一狭长不对称斜歪扭转背斜,轴部已在矿区北西侧外围,

轴面有扭曲,轴向自1线至49线以北由N40°~55°E转折为N25°~35°E,略呈向西突出的弧形。轴面倾向南东,枢纽在39线以北有起伏,以南较平缓,最高点在29线附近,有最高点约以5°的倾伏角向南西缓缓倾没。轴部地层主要为飞仙关组一段(T1f 1),长兴组(P3c)在局部呈天窗出露。49线以北至1线,北西翼地层由正常直立至倒转,倾角60°~84°;南东翼地层产状正常,倾角20°~40°,根据剖面形态为一扭转背斜褶曲。倒转翼地层扭曲变化较大,背斜北西翼被F2、F4断层破坏,同时轴部及两转折端隐伏断层发育,核部地层严重破坏,褶曲形态不完整。

(2)断层

根据断层方向和力学性质,主要分为平行沥鼻峡背斜的断层(F3)和垂直沥鼻峡背斜断层(F30)两种,现就矿区内的主要断层分述于下:

F3:位于背斜南东翼北起肖家湾,经熊家坝,在21线以南消失,全长3.5Km,走向N40~45°E,倾向125~135°,倾角50~80°,断距50~90m,为一逆断层。对T1j 1、T1f 3矿层影响不大,局部地段造成地层重复,使矿层增厚。

F30:位于背斜南东翼矿区外,柏树林~老鸹洞一带,走向SE140°,倾向北东,倾角70°~80°,全长1.07km,为一走向逆断层,对首采区无影响。

(3)节理裂隙

裂隙类型有横张裂隙和剪切裂隙两类: (1)横张裂隙

裂隙密度1~5条/10m,长度2~15m,宽度0.002~0.05m,裂隙面一般较平直,裂隙充填物多为泥质,时为方解石填充,沿裂隙可见溶蚀现象,溶蚀孔洞可达0.3m,倾向与岩层状相反,产状310°∠80~88°。

(2)剪切裂隙有3组:

①裂隙密度0~10条/m,长度0.3~2m,宽度0.02~1cm,裂隙面一般较平直,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裂隙产状5°∠58°。

②裂隙密度2~3条/m,长度1~2m,宽度0.02~1cm,时有折线状弯曲,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裂隙产状238°∠69°。

③裂隙密度2~3条/m,长度1~2m,宽度0.1~5cm,裂隙面平直,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裂隙产状265°∠60°。

上述节理裂隙(1)横张裂隙沿裂隙构造溶蚀比较明显,可形成陡坡、槽沟,裂隙泉等,其余裂隙均为闭合裂隙,所有节理裂隙均不影响矿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综上所述,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段的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区内断层不发育,节理裂隙亦不发育,岩层一般完整。断层除F3对矿层有一定影响外,其余断层对矿层无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较简单。

3.3 矿层特征

3.3.1外观特征

矿体均呈层状分布于背斜南东翼,呈单斜层状产出,倾向南东,倾角20°~40°之间。

(1)Ⅰ矿层:嘉陵江组一段(T1j 1),厚190~230m,整体岩性较单一,为灰、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晶~微晶灰岩为主,时夹含内碎屑生物屑灰岩、砂(粒、砾)屑灰岩,偶见含生物屑鲕粒灰岩。矿层的直接顶、底板为灰、浅灰色薄至中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厚4~19m,多与矿层呈渐变过渡关系,界线难于截然划分,需宏观(野外肉眼观察)与微观(室内化分成果)结合划定矿层界线。间接顶板为嘉陵江组二段(T1j 2)底部的深灰、灰黄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颜色(尤其风化色)、结构及风化表面特征均便于识

式中:V——块段体积

S1、S2——相邻两剖面间平均距离 当S1、S2面积差小于40%时用公式(1) 当S1、S2面积差大于40%时用公式(2)

当S1、S2中有一个为有效面积,另一个为零时用公式(3)。 2、采用的工业指标

本矿山矿体作为水泥用石灰岩,参照《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及《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详查地质报告》确定本矿区工业指标如下:

(1)矿石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Ⅰ级品:CaO≥48%、MgO≤3%、K2O+Na2O≤0.6% SO3≤1%、fSiO2(燧石质≤4%、石英质≤6%) Ⅱ级品:CaO≥45%、MgO≤3.5%、K2O+Na2O≤0.8 SO3≤1%、fSiO2(燧石质≤4%、石英质≤6%)

(2)剥采比:覆盖层剥离总量与矿石总量体积比不大于0.5∶1。 (3)最低开采标高:+460m。 (4)矿层最小可采厚度≥8m。 (5)夹石最小剔除厚度≥2m。 (6)采场最终边坡角55°。

(7)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不小于60m。 (8)爆破安全距离不小于300m。

5.3主要参数的确定

5.3.1 面积:直接在储量计算断面图上,按55°的最终边坡角扣除矿山设计

开采永久边坡损失面积,利用计算机AutoCAD系统的面积计算方法逐个计算各图切断面面积(反复三次测量,每次测量误差不得超过3%,最后以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各块段平面积)。

5.3.2容重: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矿山范围内的容重取值d=2.68t/m3。

5.4储量类别的确定

矿区内的裸露于地表,局部有薄层表土覆盖,便于露天开采,矿体赋存情况查明控制清楚;矿山最终产品为生产石灰岩水泥,用户固定,需求量大,销路畅通,市场前景良好,开采有一定经济价值。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储量级别定为控制的经济资源量(332)。

5.5采空区边界圈定

本次资源量估算采空区以2010年12月我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矿山现场实测的采掘范围而圈定,矿井开采范围有准确的测量资料,可靠程度较高。

5.6估算结果

5.6.1矿山占用资源量

本次动态资源量计算中,参与储量计算的各工程单工程平均品位、矿层厚度、倾角数据均为收集资料中数据,引用了2009年2月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的《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详查地质报告》中原有数据资料,本次资源量估算占用(332)3225万吨。具体占用资源量见表6-1

表6-1 矿 石 资 源 量 估 算 表(2010年6月底)

矿石总 储量类开采标高左断面面右断面面平均断面面断面间块段体矿石资源块段编号 体重(t/m3) 资源量 2223编号 别 (m) 积(m) 积(m) 积(m) 距(m) 积(m) 量(万吨) (万吨) 矿层II-2′ II-3′ Ⅱ矿层 II-3′ II-4′ II-4′ Ⅰ-3′ Ⅰ矿层 Ⅰ-4′ Ⅰ-4′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500~460 500~460 550~500 500~460 550~500 500~460 500~460 550~500 776 1498 0 6291 173 0 8111 0 1498 6291 173 10517 353 8111 15116 7089 1117 3620 58 8314 258 2704 11433 2363 403.25 450430 396.2 1434244 396.2 22894 401.43 3337489 401.43 103546 392.22 1060432 402.32 4799725 402.32 950713 2.68 2.68 2.68 2.68 2.68 2.71 2.71 2.71 121 384 6 894 28 287 1247 258 3225 5.6.2矿山动用资源量

如动用资源量估算图所示,经估算,矿山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底共计动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量(332)24.3万吨,具体动用资源量估算结果见表6-2、表6-3。

表6-2矿山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动用资源量估算结果表(一采点)

块段编号 Ⅰ Ⅱ 断面积 (m2) S采A=0 S采B=627 S采B=627 S采C=0 合 计 断面间距 (m) 26 21 体积 (m) 5434 4389 容重 (t/m3) 2.68 2.68 资源量 (万t) 1.5 1.2 2.7 类别 332 332 表6-3 矿山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动用资源量估算结果表(二采点)

块段编号 Ⅲ Ⅳ Ⅴ Ⅵ 断面积 (m2) S采a=0 S采b=1310 S采b=1310 S采c=608 S采c=608 S采d=646 S采d=646 S采e=0 合 计 断面间距 (m) 50 38 23.4 36 体积 (m) 21833 35599 14671 7752 容重 (t/m3) 2.68 2.68 2.68 2.68 资源量 (万t) 6 9.5 4 2.1 21.3 类别 332 332 332 332 5.6.3矿山保有资源量

本次动态核查中,矿山2010年6月底,水泥用石灰岩矿石总量(332)

3225万吨,可采资源量(332)2757.375万吨。动用资源量(332)24.3万吨,2010年12底矿山保有资源量(332)2733.075万吨。

5.7资源量变化情况

根据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6月提交的《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划定的矿区范围内占用石灰岩资源量(332)共计3225万吨,可采资源量(332)共计2757.375万吨,矿山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计开采矿区范围内的石灰岩资源量(332)共计24.3万吨,损失量0.05,至2010年底,矿山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保有石灰岩资源量(332)共计2733.075万吨。表6-4

表6-4 矿山储量变动情况表 (单位:万吨) 矿山划定的矿区范围内可采资源量 2757.375 至2010年12月底矿山划定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 2733.075 矿山开采资源量 损失量 24.3 0.05 5.8 矿山2011年度拟开采的资源量

根据矿山实际采掘部署实际情况,矿山2011年度拟继续开采矿区范围内的资源。

6 矿山开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储量计算结果,矿山保有石灰岩资源储量2733.075万吨,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11.8年。其生产的石灰石均用于自产自消,若按周边开采同层位的各灰岩矿山目前市场行情,结合本厂实际情况,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石灰石成品销售价格约28元/吨(出厂价),完全生产成本约23元/吨(含各种税费、破碎加工、筛分、工资、材耗等),每吨成品可获纯利约5元左右,按设计每年生产230万吨估算,矿山的兴建每年可直接获利1150万元。

7存在问题及建议

①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安全规程、有关安全规定执行,根据开采场口实际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确保矿山及人身安全。

②采场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台阶式作业,尽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加强边坡控制管理。

③开发过程中严格按“谁开采、谁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④对于开采底部石灰岩矿时,有可能存在溶洞、暗河,在生产中应注意其影响。

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矸石等将会给当地溪流、大气、植被带来不良影响,给矿山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应积极保护矿山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

⑥矿区及周边位于爆破安全距离内有少量居民居住,应全部搬迁。

生产矿山(井)年度动用矿产资源量动态台帐表

(2010年10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企业名称(盖章):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单位: 万吨

期初资序号 块段编号 源量 未动用的块段 合 计 工作面编号 储量动用情况 动用面积平均厚度(m2) (m) 平均倾角(°) 30 30 动用资源量 24.3 24.3 增减资期末可采资源量 源量 备注 2733.075 2733.075 区县国土房管局核准意见: 企业法人代表:吴义钦 填表人:胡芯榕 审核: 日期:2011.3.10

生产矿山(井)年度动用矿产资源量动态台帐表

(2010年10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企业名称(盖章):重庆昌兴水泥有限公司牛背脊-水井坡水泥用石灰岩矿 单位: 万吨

期初资序号 块段编号 源量 未动用的块段 合 计 工作面编号 储量动用情况 动用面积平均厚度(m2) (m) 平均倾角(°) 30 30 动用资源量 24.3 24.3 增减资期末可采资源量 源量 备注 2733.075 2733.075 区县国土房管局核准意见: 企业法人代表:吴义钦 填表人:胡芯榕 审核: 日期:2011.3.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