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更新时间:2023-12-06 00: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向解读】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命题热点突破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

(2)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

(3)实质: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一五”计划

(1)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

(1)过程: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例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1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50年拖拉机成为农村的农业生产工具。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故A 错误;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及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故B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1953年以后,故D错误;拖拉机成为农业生产工具,这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力成为农业的生产方式,故C正确。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答案】D

【解析】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表述错误;图片宣传的是“一五”计划时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给出的时间段是“一五”计划时期,这个时期中

【规律总结】

复习备考时,一要紧扣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分析相应的经济政治措施及其影响;二要分析比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的斯大林体制的异同,总结其经验教训;三要从多元史观认识计划经济。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先进经济成分,并愿意与共产党合作。

(2)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落后。 (4)外交政策

①举措:提出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2.从多元史观认识计划经济

(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3

(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命题热点突破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①内容:一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

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以调整为核心的“八字”方针,1965年基本恢复。 (4)“文化大革命”浩劫

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例2、[2015·福建高考]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s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