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30 23:26:01 阅读量:3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陕西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

展及主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基本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对全球资本的运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B: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总部的集中地,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

C: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些城市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D: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房地产、法律、信息、广告和技术咨询等),以满足跨国公司的商务需求

E:综合治理

2、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中,是城市排涝系统中的主要工程设施,其布局方案应根据排水分区、雨水管渠布置、城市水系格局等因素确定。A:防洪堤

B:截洪沟

C:排涝泵站

D:防洪闸

E:经济政策

3、城镇化概念具有的特征。

A: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复杂性

B: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规律性

C:内涵的狭隘性和过程的复杂性

D:内涵的狭隘性和过程的规律性

E:经济政策

4、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m。

A:1.5

B:1.8

C:2.0

D:2.5

E:经济政策

5、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自行车净空中的净高要求为。

A:2.0 m

B:2.2 m

C:2.4 m

D:2.6 m

E:经济政策

6、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

A:邮政通信

B:电信通信

C:移动通信

D:广播电视系统

E:经济政策

7、下列选项中,是以对外交通的货运枢纽为中心。

A:商业中心

B:服务中心

C:文化中心

D:物流中心

E:综合治理

8、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A:地貌类型

B:地表形态

C:风向

D:河流冲击

E:综合治理

9、电缆敷设方式中,当同一路径电缆根数不多,且不超过根时,在城市人行道下、公园绿地、建筑物的边沿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易经常开挖的地段,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A:4

B:5

C:6

D:7

E:经济政策

10、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实际上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即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其中主要的理论不包括理论。

A:新城

B:有机疏散

C:卫星城

D:工业区位

E:综合治理

11、平面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中,拱式结构比较适宜的跨度为。

A:30~50 m

B:40~60 m

C:50~70 m

D:60~80 m

E:经济政策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划分的是。

A:农业开敞空间

B:生态敏感空间

C:发展空间

D:建设空间

E:综合治理

13、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中,把城市发展问题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

行考察,并且将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和对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结合在一起,由此引起了社会改革家和工程师们的热情和想象的是。

A:法国巴黎改建

B:城市美化

C:空想社会主义

D:公司城建设

E:综合治理

14、根据城市防空工程设施布局要求,城市防空工程设施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重气体储罐的距离应大于m。

A:80

B:100

C:150

D:200

E:经济政策

15、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工作内容的是。

A: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

B: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

C: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

D: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方案,具体提出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

E:综合治理

16、在城市选择多种气源联合供气时,应考虑各种燃气间的,或确定合理的混配燃气方案。

A:相似性

B:易燃性

C:互换性

D:危险性

E:经济政策

17、在对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常采用的布置方式为。

A:分散布置

B:轴向布置

C:圆心布置

D:集中布置

E:综合治理

18、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应该是以为中心,以轨道和市级公交快车线路为骨干,以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为基础的配合良好的完整系统。

A:城市客运交通

B: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C:轨道公共交通

D:对外交通运输系统

E:综合治理

19、形态的城市是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而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

A:放射型

B:星座型

C:组团型

D:散点型

E:综合治理

20、在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中,是反映材料宏观结构的重要参数,是影响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

A:空隙率

B:吸水率

C:含水率

D:孔隙率

E:经济政策

21、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A:3

B:4

C:5

D:6

E:综合治理

22、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原则。

A:艺术

B:经济

C:社会

D:政治

E:综合治理

23、在平面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当屋盖跨越的距离在18 m以下,屋盖承重构件采用。

A:单层刚架

B:拱式结构

C:排架结构

D:简支梁结构

E:经济政策

24、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这体现了低层住宅平面组合的。A:独立式

B:联立式

C:单元式

D:联排式

E:经济政策

25、城镇体系规划是指。

A: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B: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

C: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D: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城市道路交通的区域控制包括。

A:步行区

B:机动车辆禁行区

C:社会车辆禁行区

D:货运车辆禁行区

E:步行路

2、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在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A:对未来的城市人口结构的预测

B: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区位选择

C:公共品需求特点来安排公共品的供给

D:对未来的城市家庭结构的预测

E:不同就业环境的选择

3、镇区建设用地标准包括。

A:镇区的用地规模

B:公共设施用地规模

C:建设用地选择

D:镇区的绿化规模

E:建设用地比例

4、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规定,划定紫线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控制范围清晰,附有明确的地理坐标及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B: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C: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D:城市紫线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E: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

5、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可分为__。

A.货运交通枢纽

B.客运交通枢纽

C.航运交通枢纽

D.设施性交通枢纽

E.水运交通枢纽

6、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情况包括。

A:早期的城市建设

B:降水量很小的城市

C:降水量很大的城市

D:地形起伏变化较小的城市

E: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7、通信系统按传输信号类型可分为。

A:电话通信系统

B:模拟通信系统

C:数字通信系统

D:无线通信系统

E:有线通信系统

8、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包括。

A:农业区位理论

B:工业区位理论

C:同心圆理论

D:扇形理论

E:多核心理论

9、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主要趋势包括。

A:城市化理论

B:城市体系理论

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D: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E: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0、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11、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A: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B:考虑人民群众需要

C:改善人居环境

D: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E: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

1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__。

A.从属法律性

B.从属政治性

C.羁束性

D.裁量性

E.单方意志性

13、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具备的标准是。

A: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20%

B: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15%

C:高级城市规划师不少于4人

D: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E: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其他专业人员不少于10人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性设施开发过程的是阶段。

A:可行性研究

B:项目构想与策划

C:项目投融资

D:销售与经营

E:项目决策

15、城市规划报建审批管理主要包括__。

A.对建设项目选址审批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

B.对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禁工作

C.对城市用地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按照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

E.对建设工程审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的是。

A:通过式

B:尽端式

C:分散式

D:混合式

E:集中式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有。

A:城市不具有系统性

B: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C: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D: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E: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18、根据《镇规划标准》规定,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A: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B:水域和工业用地

C: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D: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

E:工程设施用地、绿地

19、大气污染的形成和危害取决于。

A:污染物的排放量

B:污染物的特点

C:离排放源的距离

D:污染产生的原因

E:周围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20、格网分析是专门针对栅格数据的,比较常用的功能有等。

A:坡度、坡向、日照强度的分析

B:根据点状样本产生距离图

C:工程填挖方计算

D:沿着交通线路、市政管线分配点状供应设施的资源

E:地形的任意断面图生成

2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

A: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B:依据新区设计,紧凑发展

C: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D: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E: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22、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立法原则主要有__。

A.复审原则

B.效率原则

C.民主立法的原则

D.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结合的原则

E.依法立法的原则

23、村庄规划的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

A:现场调查:对村庄的基本情况如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调查的内容和深度与村庄规划的内容相结合

B: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村集体企业,出租土地厂房,村民福利

C:分析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找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村庄规划建设、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问题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现实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不仅有普遍意义,也要能反映当地的特点,并对后面的村庄规划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D:道路市政:现状道路情况,机动车、农用车普及情况,停车管理,饮用水达标,黑水(厕所冲水)、灰水(洗漱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供电,电信,网络,有线电视,采暖方式,燃料来源,垃圾收集处理

E:村庄背景情况:周围关系,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历史沿革等

24、常用的计算B/N比的方法主要有。

A:普查法

B:区位商法

C:残差法

D:最大需要量法

E:正常城市法

25、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类型有。

A:碉房

B:毡包

C:干阑

D:窑洞式

E:园林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s9e.html

微信扫码分享

《2016年陕西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