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无处不在的传染病试卷综合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2 23: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哪项是错的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流行性 D. 某些传染病有地方性和季节性 E. 病后均有巩固免疫力

12.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四环素 D. 庆大霉素 E. 糖皮质激素 13.钩虫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钩虫的有毒物质抑制造血功能 B. 胃肠功能紊乱致吸收不良

C. 异嗜症致营养摄入减少 D. 慢性失血致体内铁储备损耗过多 E. 以上都不是

14.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哪一部位:

A. 肝 B. 结肠壁 C. 肺 D. 肠系膜上静脉 E. 肠系膜下静脉 15.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 氯喹+乙胺嘧啶 B. 氯喹+伯氨喹啉 C. 奎宁+乙胺嘧啶 D. 奎宁+伯氨喹啉 E. 青蒿素+伯氨喹啉 16.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

A. 是否有病原体 B. 是否有传染性 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 是否有发热 E. 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7.严重毒血症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治疗属于

A. 病原治疗 B. 特效治疗 C. 支持治疗 D. 对症治疗 E. 康复治疗 18.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 接触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肠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E. 血液、体液隔离

19.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尾蚴 B. 童虫 C. 成虫 D. 虫卵 E. 毛蚴 20.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 A.B-淋巴细胞 B.辅助性T-淋巴细胞

C.单核-巨嗜细胞 D.自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二、不定项选择题

1.HBeAg(+)的正确概念是:

A. 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 B. 传染性大的指标

C. 病情严重的标志 D. 相应的抗体属保护性抗体 E. 是病毒外壳的成分之一

2.隐性感染同潜伏性感染的共同特征是:

A. 病原体仅限于人体内某一局部 B. 可不出现临床症状

C. 能经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发现 D. 不断将病原体排出体外 E. 是主要的传染源

3.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 隐性感染者 B. 潜伏性感染者

C.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D.急性感染期病人 E. 艾滋病期病人 4.治疗乙脑应把住的三关是:

A. 高热 B. 惊厥 C. 循环衰竭 D. 呼吸衰竭 E. 昏迷 5.某患者疑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检查会出现哪些改变:

A. 白细胞总数增高 B. 中性粒细胞增高 C. 淋巴细胞增高 D. 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 血小板减少 6.引起败血症的致病菌有:

A.革兰阳性球菌B.革兰阴性球菌C.厌氧菌D.真菌E.致病力很低的条件致病菌 7.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正确概念是: A.属于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患者的脑脊液中可发现该细菌

C.细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内 D.细菌释放内毒素与外毒素

E.细菌可自溶,如不及时送检,培养阳性率低

8. 感染HIV后,下列哪项物质具有传染性?

A 精液 B 血液 C 乳汁 D 艾滋病患者的骨灰 E 眼泪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不宜那些治疗? A.静脉输新鲜血液 B.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C.物理降温:冰敷 D.鱼精蛋白50mg静脉推注

E.维生素B1100mg,肌内注射,每天一次保护心肌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 A. 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 血小板降低

C. 出现异性淋巴细胞 D.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 尿蛋白阳性

三、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

2、肾综合征出血热:

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

4、败血症:

四、问答题。

1、试述伤寒极期临床表现特点

2、试述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菌痢的鉴别要点。 五、论述题。

1、试述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DCAABACDA 11-20 EADEBBDED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5AB、ABC、AC、ABD、ABCDE

6-10 ABCDE、BCD、ABCE、AD、ABCDE 三、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理。

4、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四、问答题。

1、试述伤寒极期临床表现特点

答:伤寒的极期在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

⑴发热:持续高热,多数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10~14天。

⑵消化系统症状: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⑶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逐渐恢复。

⑷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即体温增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5~20次,系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有时出现重脉,即桡动脉触诊时,每一次脉搏感觉有两次搏动,系因末梢血管受内毒素影响而扩张所致。

⑸皮疹:于病程7~13天,部分患者在胸、腹、背部及四肢的皮肤分批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一般在10个以下,约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⑹肝脾肿大:病程第一周末开始,常可触及肝脾肿大,通常为肋缘下1~3cm,质软伴压痛。重者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及黄疸。

2、试述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菌痢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病原体 阿米巴原虫 全身症状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 肠道症状 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多为右下腹痛 腹部压痛部右下腹多见 急性菌痢 痢疾杆菌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腹痛重,里急后重明显,腹泻次多,次以上/d,多为左下腹痛 左下腹多见 位 粪便检查 乙状肠镜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镜检白细胞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雷晶体,有阿米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培养有志贺菌 巴滋养体,培养志贺菌阴性 肠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溃疡,深切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五、论述题。

1、试述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

①类流感综合征。②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③精神神经症状。④失眠、轻度皮疹、脱发。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选择题。

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 加强皮肤护理 B.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C. 对症治疗

D. 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 E. 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D. 限期控制的传染病 E. 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 1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肠毒素 D. 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 神经毒素

1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

A. 内毒素所致DIC B. 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 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D.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E. 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

16.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 B. 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 C. 与奎宁无关 D. 与疟原虫释出的毒素有关 E. 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

17.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鼠疫、霍乱 B. 鼠疫、霍乱、天花 C. 鼠疫、霍乱、爱滋病 D. 天花、霍乱 E. 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 18.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

A. 穿透结肠壁直接入肝 B. 经胆道逆行入肝 C. 经门静脉入肝 D. 经肝静脉入肝 E. 经局部淋巴管入肝 19.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易感人群 B. 毛蚴、尾蚴、易感者 C. 虫卵、毛蚴、尾蚴

D. 传染源、钉螺、水体 E. 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接触疫水 20.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A2 型选择题:题干为一病例,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3题,共10分)

患者男性,38岁,发热5天,尿量减少3天,于2006年1月入院,体查:体温39OC,球结合膜充血,水肿,腋窝处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右臀部皮肤可见5cm×8cm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实验室结果:血小板21×109/L,BUN34.5mmol/L。

21、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A. 查异性淋巴细胞B. 肝功能检查

C. 骨髓穿刺检查D. EHFV特异IgM抗体检查E. DIC三项 22、患者目前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 登革出血热B. 败血症

C. 恙虫病D. 肾综合征出血热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3、目前对此患者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合适:

A. 维持酸碱平衡B. 复方氨基比林等药物迅速降温 C. 酚妥拉明扩血管D. 透析治疗E. 应用利尿促进排尿

男性,32岁,美籍华人,由美国来华旅游,因发热,咳嗽,吐白痰5天,气短两天住院,否认吸毒史,出生于中国,16年前到美国定居,5年前离婚,无子女,有同性恋史,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128次/分,呼吸44次/分,血压110/70mmHg,神智清楚,发育营养正常,呼吸局促,唇发绀,淋巴结肿大,双肺底部轻度湿罗音,肺部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色素101g/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6,噬碱粒细胞0.02,动脉血氧24mmHg,肺部X征为间质性肺炎。 24、 应首选检查那些项目?

A 局部CT B 淋巴细胞亚群 C 电解质 D 痰涂片 E 尿常规 25、应尽快做哪些措施?

A 保持气道通常 B 吸氧 C 输血 D 升压药 E 抗生素使用 26、诊断考虑哪些病?

A 粟粒性肺结核 B 病毒性肺炎 C 大叶性肺炎 D 肺孢子菌肺炎 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7、此时,应采取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A 痰涂片吉姆萨染色 B 痰涂片抗酸染色 C 血培养 D 痰涂片革染 E 抗-IV

男,35岁,乏力、腹胀2月,腹痛4天,便秘2天。体查:T38.5℃,神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胸前有一蜘蛛痣,肝掌征(+),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ALT 250U/L,AST 130U/L,ALB 32 g/L,GLB 38 g/L,TB 47μmol/L。腹水常规:黄色,比重为1.016,蛋白25 g/L,白细胞500×106/L,中性粒细胞0.85,1989年曾因易感冒注射丙种球蛋白。 28、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药物性肝炎 B.丙型肝炎肝硬化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肝吸虫病 E.慢性乙型肝炎 29、对明确病因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检查 B.大便找肝吸虫卵 C.血吸虫抗体检查 D.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 E.腹部B超检查

30、本例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原发性肝癌 B.脾栓塞

C.自发性腹膜炎 D.门静脉血栓形成 E.结核性腹膜炎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传染病基本特征 、 、 、 。

2、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三大主征有 、 、 , 3、伤寒治疗首选药物 ,流脑治疗首选药物 。

4、普通型流脑临床经过分为 、 、 、 。 5、病毒性肝炎粪—口途径传播的有 和、 。 6、肉毒中毒食物中毒是 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以 为主,特异性治疗应采用 。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再燃:

2、肥达反应(Widal test):

3、病原携带状态:

4、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四、问答题。(每题5分) 1.试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2.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肥达反应凝集效价在伤寒有何辅助诊断意义?如何评价其结果? 4.、试述常见的间日疟的主要临床特点。 五.病例分析(20分)。

4岁男孩, 急起发热2天, 体温40℃, 伴剧烈头痛, 呕吐多次, 体查: 全身皮肤散在瘀斑, 神志不清,谵妄,脑膜刺激征阳性。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3)采取什么治疗措施?

一、选择题。 1-10 BDCAABACDA 11-20. BDAACCACEC

21-23DDB 24-27DBDE 28-30 BDC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肥达反应(Widal test):采用凝集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多数患者在病床第2周起出现阳性。对伤寒病人有诊断价值。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四、问答题。(每题5分)

1.试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答:不同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在临床上具有共同性,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2.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本病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仍是本病的治疗原则。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⑴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⑵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⑶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⑷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⑸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3.肥达反应凝集效价在伤寒有何辅助诊断意义?如何评价其结果?

答:⑴应用标准试剂检测,未经免疫者“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有辅助诊断价值。若每周复检1次,凝集效价逐次递增,则其诊断意义更大。

⑵评价肥达反应结果,应注意:①若只有“O”抗体效价增高,而“H”抗体效价不高,可能为发病早期,若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可能为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而出现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②伤寒与副伤寒甲、乙可产生相同的“O”抗体,产生的“H”抗体不同,因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诊断伤寒或副伤寒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③感染轻者或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或同时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者;或过于衰弱、免疫反应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者,肥达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s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