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应注意几个问题

更新时间:2023-05-01 20: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人优化的教学效果。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下几点。

1.避免以辅代主,本末倒置教学与媒体的关系. 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是用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信息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体实现的只是教师劳动的一小部分。那些高级的、创造性的、智能的才是老师价值的真正体现。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思想通过过语言、行为清晰的表达出来。去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与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核心。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使不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则明确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多媒体手段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根据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务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应该通过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唤起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节的

想象,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条件,使之加深理解和体会。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2.避免以演示代交流,分散学生注意力.当我们关注网络和计算机的双向乃至多向的交互优势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当我们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最好多配以动画,每节课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一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该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3.避免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必须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

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老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这样的教学环节。不能把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单方面的播放与讲解。学生变成看客。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教师+电脑为中心。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因此以设疑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对加强师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它的诸多优势。它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只有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才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媒体毕竟是媒体,它不能取代一切。更不能替代老师的感情交流、言传身教、思维方式等。因此在选用现代媒体时我们要一定慎重.绝不能忽视教师所特有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浅析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等。启发式教学思想与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思想是一致的,它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怎样才

能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教育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孔子强调的”愤悱”与启发,就是从学与教的交互作用来阐述教学的动力源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仅有学习愿望还不足以形成学习积极性,有了学习需要只是使主体具备了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潜在条件。只有当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目标或期待同时存在时。才能使主体把活动指向特定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习活动。而在教学活动中,作为具有学习目标的各种诱因总是教师提供的。教师通过提供诱因,主要是明确学习目标,提供教学内容。这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又能使学生感到可以达到。从而形成学习期待。引起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要较好地把握这个环节,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从而进行精心备课。这样,在教学设计上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边互动过程,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式教育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成熟状态,客观上决定了学生是一个潜在的主体,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受动性和模仿性,另一方面具有潜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认知能力方面,而且不定期表现在情感、动机、行为习惯等非智力、个性等方面。因此我们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

三、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研修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对所提问题在学生讨论、辩论的基础上要给予正确的归纳总结,重要问题要给予科学阐释,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所要解决的矛盾,包含着由”不知到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完全确切的知到比较确切的知”的过程,这就是教学所要解决的.

四、教学过程是知情意完满人格协调发展的过程,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要进行艺术性设计,诸如在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师语言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在怎样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潜心研究,精心备课,做好课堂教学策划,努力创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这样就能极大地调

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表现能力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并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五、教学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进程.“要允许学生不懂”。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叶圣陶先生主张“一课一得”,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这堂课就是成功的。“一课一得”正是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进行启发式教学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教学不是为了把某个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自学能力,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他们,让他们以后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法的指导.注重学习本身的教学,使教学逐步由教师的教转变为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一而再的活动。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提高学生看破我教育能力。

六、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不仅要注重间接经验的认识过程,而且要注重实践、体验的活动。人类知识的无限性和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是,启发式教学在强调学生的认识必须遵循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理论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如果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必要的直观材料作为概念和结论的现象,其结果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认识与实

践、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任何一种偏向。

总之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s0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