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

更新时间:2024-06-28 2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2014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

(3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2分)(2015春?盐城校级期中)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高产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C.D. 绵羊的粗毛和细毛 2.(2分)(2013秋?鱼台县校级期末)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 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B. 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的分离现象 C.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2分)(201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F2性状分离比是3:1 B.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4.(2分)(2013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相关遗传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5.(2分)(2014春?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 Rr DE Ab Be A.B. C. D. 6.(2分)(2014春?江门期末)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 ( ) 0 1 A.B. C. D. 7.(2分)(2014秋?菏泽期末)“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C.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8.(2分)(2015春?台山市期中)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核遗传,不适用于质遗传 适用于有性生殖,不适用于无性生殖 B. 适用于减数分裂,不适用于受精作用 C. D.适用于动物,不适用于植物 9.(2分)(2014春?龙海市校级期末)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

(1)鉴定一只白兔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杂交 测交、杂交、自交 C.D. 杂交、杂交、杂交 10.(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 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C.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1.(2分)(2015春?衡阳县校级期中)图中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 A.B. C. D. 12.(2分)(2013秋?兴庆区校级期末)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有( ) A.B. C. D. 1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一模)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

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3 B. 3:1 C. 2:1:1 D. 1:1

14.(2分)(2013?安徽模拟)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① ② ③ ④ A.B. C. D. 15.(2分)(2012?历下区校级模拟)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B. C. D. 16.(2分)(2010?长宁区一模)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有色植株与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a.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b.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c.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B. C. D. 17.(2分)(2014?河西区三模)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 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 B. 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种基因型 C. 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8.(2分)(2015?盐城模拟)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B. 蓝色:鲜红色=3:1 蓝色:鲜红色=9:7 C.D. 蓝色:鲜红色=15:1 19.(2分)(2015春?蜀山区校级期中)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

AAAAAaAaAaaA A.B. C. D. ZZ×ZW ZZ×ZW ZZ×ZW ZZ×ZW 20.(2分)(2013?上海模拟)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 ) A.B. C. D. 21.(2分)(2014秋?和平区期末)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 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B. 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 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22.(2分)(2014?张掖模拟)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 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C.D. 的比值 23.(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用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

3

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 ) 3 花A. 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H 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B. 花粉粒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3H C. 根D. 尖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3H 24.(2分)(2014?金山区一模)用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32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

32

染色体总条数和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C.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25.(2分)(2011?青浦区一模)由1分子磷酸、1分子m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32

3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B. 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则a为核糖 C.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26.(2分)(2010?宝山区一模)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C.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27.(2分)(2014?碑林区校级一模)如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②腺苷 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D. ④腺嘌呤 28.(2分)(2012?历下区校级模拟)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T以两个氢键相连,G≡C以三个氢键相连.若某DNA分子中含100个腺嘌岭(占总数的20%),则该DNA分子中共有氢键( ) A.350个 B. 500个 C. 650个 D. 1000个 29.(2分)(2014?山东学业考试)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1%和32.9% 30.(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DNA分子数均相同 n 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需要(A﹣m)B.(2﹣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在一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核DNA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C. 用D. 15N标记一个DNA分子,在供给14N的环境中进行4次复制,产生的DNA分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5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酶,其作用是 .B是 酶,其延伸链的方向只能是 ,形成化学键的名称是 .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进行的时间为 .

(4)乙图中,10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循 原则. 32.(5分)(2014春?赤坎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 .

(2)从实验三结果C、D看DNA复制 (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E,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宽度不同的是 带. 33.(8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某地开发培育出一种水果,其果皮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有甜的,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b进行杂交,让一绿色酸果品种自交,结果如表.请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F2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一 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 紫色酸果210 绿色酸果208 二 紫色酸果×绿色甜果b 紫色酸果0 绿色酸果280 三 绿色酸果×绿色酸果 其他果765 紫色甜果52 (1)依据第三组组合,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 (2)如果用C、c和D、d分别代表该水果的果色和果味的基因,则亲本中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和绿色甜果b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3)组合三的F2其他果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 种. (4)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4.(8分)(2014?扬州学业考试)如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且已知Ⅰ﹣4不带有致病基因.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遗传;乙病遗传方式是 遗传. (2)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 ;Ⅲ﹣2个体的基因型为 .

(3)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 (U)患乙病的可能性为 ;两病同患的可能性为 .

35.(7分)(2011秋?镇江期末)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际的实验结果: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理论上,上层液体放射性应该为0,原因是 ,但在实际的实验中,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 , (答出两点).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 (4)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是 .

15

32

N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

2013-2014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下)月考

生物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2分)(2015春?盐城校级期中)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高产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C.D. 绵羊的粗毛和细毛 考点: 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 解:A、水稻的早熟和高产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C、绵羊的粗毛和细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分)(2013秋?鱼台县校级期末)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 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B. 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的分离现象 C.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解答: 解: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 B、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 C、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因此孟德尔并没有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C错误; D、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只要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3.(2分)(201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F2性状分离比是3:1 B.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A正确;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是通过数学统计学原理得到的实验现象,B错误; C、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孟德尔的实验现象,C错误;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孟德尔对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4.(2分)(2013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相关遗传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 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生物的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解答: 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正确; 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正确; C、表现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C错误;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及环境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及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表现型、基因型及环境的关系,明确表现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

5.(2分)(2014春?和平区校级期末)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 Rr DE Ab Be A.B. C.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 解:A、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一般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 B、D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B错误; C、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 D、B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6.(2分)(2014春?江门期末)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 ( ) 0 1 A.B. C. D. 考点: 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解答: 解: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每次抓取Dd的概率都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操作过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明确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7.(2分)(2014秋?菏泽期末)“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C.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分析: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解答: 解:A、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属于假说内容,故A错误;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故B错误; C、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故C正确;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组成,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属于假说内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记假说﹣演绎法的组成及判定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2分)(2015春?台山市期中)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核遗传,不适用于质遗传 适用于有性生殖,不适用于无性生殖 B. 适用于减数分裂,不适用于受精作用 C. D.适用于动物,不适用于植物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 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 解答: 解:A、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而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不存在于细胞质中,所以适用于核遗传,不适用于质遗传,A正确; B、只有有性生殖过程中才进行减数分裂,而无性生殖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适用于有性生殖,不适用于无性生殖,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受精作用只是雌雄配

子随机组合,所以适用于减数分裂,不适用于受精作用,C正确; D、适用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和植物,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2014春?龙海市校级期末)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

(1)鉴定一只白兔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杂交 测交、杂交、自交 C.D. 杂交、杂交、杂交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解答: 解:题干①中是动物纯种的鉴定,鉴定动物显性性状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题干②中显、隐性性状的区分可以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的方法,后代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题干③中在植物育种过程中要提高小麦(显性性状)品种的纯合度通常用连续自交的方法;所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的方法是测交、杂交、自交.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自交、杂交、测交三种常见交配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交配方式的应用. 10.(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 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C.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即用P标记DNA或用S标记蛋白质.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孟德尔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遗传定律,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的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单独的

3235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并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正确;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尤其是萨顿和摩尔根采用的方法. 11.(2分)(2015春?衡阳县校级期中)图中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 A.B. C. D.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n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据此答题. 解答: n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杂合子自交n代,Fn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1﹣()]. 杂合子(Aa)连续自交1代,即n=1,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1﹣()1nn]=;杂合子(Aa)连续自交2代,即n=2,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12﹣()]=;杂合子(Aa)连续自交3代,即n=3,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1﹣()]=子的比例接近.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并能依次推断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子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代入自交次数即可计算出子代显性纯合子的概率. 12.(2分)(2013秋?兴庆区校级期末)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有( ) A.B. C. D. 3.依此类推,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则F2中显性纯合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含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个体自交,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解答: 解: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MMNN、MmNN、MMNn、MmNn、MMnn、MmNN、mmNN、. mmNn和mmnn.所以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只有MmNn,占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一模)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3 B. 3:1 C. 2:1:1 D. 1:1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F1是双显性杂合子,设为AaBb,且只要有A存在就表现为性状1,没有A存在但有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2,没有A、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3.F1测交:AaBb×aabb→AaBb(性状1)、Aabb(性状1)、aaBb(性状2)、aabb(性状3),即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2:1:1. 解答: 解: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中,正常情况下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为A_B_:aaB_:A_bb:1aabb=9:3:3:1,AaBb测交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 aabb比例为1:1:1:1;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说明正常情况下F2的四种表现型中的两种(A_B_和A_bb或A_B_和aaB_)在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2分)(2013?安徽模拟)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① ② ③ ④ A.B. C.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据此答题.

解答: 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有性生殖过程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要求考生掌握有性生殖的概念,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它们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选出正确的答案. 15.(2分)(2012?历下区校级模拟)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B. C.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纯合体是指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BB或aaBB等;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解答: 解:根据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l,可求出Ab:aB:AB:ab的比例分别是4/10、4/10、1/10、1/10;因此,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纯合体有AABB、AAbb、aaBB、aabb,概率为1/10×1/10+4/10×4/10+4/10×4/10+1/10×1/10=34/100=17/5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纯合体及自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分)(2010?长宁区一模)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有色植株与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a.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b.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c.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B. C.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已知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基因,否则无色.则有色种子的基因型是A﹣B﹣D﹣,根据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相应有色植株的基因型. 解答: 解:已知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基因,否则无色.则有色种子的基因型是A﹣B﹣D﹣,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 a、根据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A﹣B﹣D﹣),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b、根据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A﹣B﹣D﹣),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DD、AABbDD、AABBDd; c、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A﹣B﹣D﹣),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

因型可以是aaBBDD、AABBDd、AABbDD; 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通过3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17.(2分)(2014?河西区三模)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 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 B. 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种基因型 C. 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连锁、ab连锁;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连锁、aB连锁.又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只发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甲图所示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其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A正确; B、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由于基因连锁,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配子,所以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B正确; C、甲图所示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4种配子,乙图所示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2种配子,它们之间杂交,后代会出现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基因型,C错误; D、由于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的两对基因都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2分)(2015?盐城模拟)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B. 蓝色:鲜红色=3:1

蓝色:鲜红色=9:7 C.D. 蓝色:鲜红色=15:1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又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说明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 解答: 解: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 故选:D. 点评: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试题为目前高频考点,在选择题、综合题中都经常出现.解答本类题目熟悉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9:3:3:1是关键. 19.(2分)(2015春?蜀山区校级期中)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 AAAAAaAaAaaA A.B. C. D. ZZ×ZW ZZ×ZW ZZ×ZW ZZ×ZW 考点: 伴性遗传. 分析: 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则正常家蚕基因型是ZZ、ZW,“油蚕”基aaa因型是ZZ、ZW. AAAAAA解答: 解:A、ZZ×ZW,后代基因型是ZZ、Z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错误; B、ZZ×ZW,后代基因型是ZZ、Z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错误; AaAAAAaAaC、ZZ×ZW,后代基因型是ZZ、ZZ、ZW、Z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错误; aaAAaaD、ZZ×ZW,后代基因型是ZZ、Z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分)(2013?上海模拟)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 ) A.B. C. D.

AAaAaAAAA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由于亲本均为bb,因此只要考虑Aa和AA这一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 解答: 解:亲本是Aabb和AAbb,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1,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全为A占1/2.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3/4×3/4=9/16,aa的概率为1/4×1/4=1/16,Aa的概率2×3/4×1/4=6/16,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9/16+1/16=10/16=5/8.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21.(2分)(2014秋?和平区期末)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 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B. 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 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解答: 解:A、把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能直接繁殖,但不发生“转化”,活的R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能直接繁殖,但不发生“转化”,A正确; B、注射S型菌后,能直接繁殖,并导致老鼠死亡,因此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B正确; C、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以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C错误; D、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以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学生识记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2.(2分)(2014?张掖模拟)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C.B. 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D. 的比值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 解答: 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故A错误. B、等位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数目不一定相同,则脱水聚合形成的磷酸二酯键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是4种;故C正确. D、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可能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上DNA分子之间的关系,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位基因中碱基的种类和数量的关系. 23.(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用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

3

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 ) 3 A.花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H 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B. 花粉粒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3H C.3 D.根尖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H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 阅读题干信息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回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3解答: 解:1、由于花粉粒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因此染色体数目减半,为12条,用H3

标记某植物的花粉粒细胞转入不含H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含有一条33含有H的母链和不含H的子链,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含有24条,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32、根尖细胞是有丝分裂过程产生的,含有24条染色体,用H标记某植物根尖细胞将3这些细胞转入不含H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3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含有一条含有H的母链和3不含H的子链,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含有48条,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3

因此花粉粒细胞后期含H的染色体是24条,根尖细胞分裂后期H的染色体是48条. 故选:D. 点评: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24.(2分)(2014?金山区一模)用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32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

32

染色体总条数和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C.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32解答: 解:DNA复制中要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玉米体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均用P标记,32放入不含有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经过复制,每个DNA分子323232双链中,一条链含P,另一条链不含P,所以在中期20条染色体,均含有P;在32后期着丝点分裂,有40条染色体,也均含有P.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细胞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5.(2分)(2011?青浦区一模)由1分子磷酸、1分子m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3332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B. 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则a为核糖 C.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考点: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种类与分布,先分析题图可知,m的碱基,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然后回忆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和DNA与RNA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分布,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若m是m为腺嘌呤,则b不一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a是脱氧核糖,则b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a是核糖,则b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禽流感病原体是RNA病毒,核苷酸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因此有四种核糖核苷酸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B错误; 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是核糖,C正确; D、若a是脱氧核糖,则b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b构成的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

物是四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共6种化合物,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DNA与RNA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分布,ATP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关系,解题时要结合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的比较表仔细分析解答. 26.(2分)(2010?宝山区一模)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C.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本题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的考查,DNA分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2条链的碱基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解答: 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磷酸,②脱氧核糖,③是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①②形成的,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上的磷酸,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因此①②③不能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⑨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正确分析题图是解题的突破口,熟练掌握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B选项往往因对DNA分子的2条链的反向平行的特点理解不透导致审图不清而错选,也是该图的难点. 27.(2分)(2014?碑林区校级一模)如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②腺苷 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D. ④腺嘌呤 考点: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 ①是ATP,A﹣P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是核苷酸的一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者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 ③含有碱基T,说明是DNA分子,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④含有U,说明是RNA,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答: 解:A、①的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②的圆圈内代表腺嘌呤,B错误; C、③代表D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正确; D、④代表R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异同、核酸的基本单位、ATP的结构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易混知识点的记忆、辨析能力. 28.(2分)(2012?历下区校级模拟)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T以两个氢键相连,G≡C以三个氢键相连.若某DNA分子中含100个腺嘌岭(占总数的20%),则该DNA分子中共有氢键( ) A.350个 B. 500个 C. 650个 D. 1000个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DNA分子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结,A﹣T之间2个氢键,C﹣G之间3个氢键. 解答: 解: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则A=100个,占总数的20%,则C为150,故氢键=100×2+150×3=650个.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29.(2分)(2014?山东学业考试)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1%和32.9%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 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C=G=17.9%,A=T=50%﹣17.9%=32.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l%,即T1=32.9%、C1=17.l%,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所以T2=31.3%,同理,C2=18.7%.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0.(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DNA分子数均相同 n 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需要(A﹣m)B.(2﹣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在一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核DNA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C.1514 用D. N标记一个DNA分子,在供给N的环境中进行4次复制,产生的DNA分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50%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细胞的分化;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 DNA复制的结果是复制一次一条双链变成两条双链,复制两次由两条变成四条,以此类推,复制n次一共2条DNA,则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为: (n﹣1)(n﹣1)n(1)第n次复制所需原料为2﹣2=2乘以模板中某碱基的数量. n(2)n次复制共需要2﹣1乘以模板中某碱基的数量. 解答: 解:A、同一生物个体的体细胞中,不分裂的情况下体细胞的核DNA都是一样的,但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中含有DNA,不同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数目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DNA分子数是不相同,A错误; B、根据DNA碱基配对的规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在含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中,若腺嘌呤有m个,则胸腺嘧啶也有m个,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总量是2A﹣2m=2(A﹣m),而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数量相等,所以胞嘧啶的n数量为A﹣m,根据上面的分析,n次复制共需要胞嘧啶为(2﹣1)×(A﹣m),B正确;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DNA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C错误; 1414D、由于DNA分子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原料含N,子代DNA中全部都含N,

n含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100%,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需用数学归纳法总结复制所需原料的公式,有一定的难度,意在考查学生各学科的综合能力,注意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解旋酶 酶,其作用是 解旋、断裂氢键 .B是 DNA聚合酶 酶,其延伸链的方向只能是 5′→3′ ,形成化学键的名称是 磷酸二酯键 .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进行的时间为 有丝分裂间期 . (4)乙图中,10是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是DNA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由图甲可知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图乙中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解答: 解:(1)分析甲图可知,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 (2)分析题图甲可知,A是DNA解旋酶,作用是断裂氢键,使DNA解旋,形成单链DNA;B的作用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为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是由 5′向3′端延伸;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原有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 (3)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能进行DNA分子复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r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