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5-23 16:5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准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作用。(2)、能正确说出

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 (3)、能归纳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4)、初步学会分析,比较,战争性质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史料,学会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方法。(2)、思考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战争性质变化,学会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 、通过看图叙事,学会观察和语言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 教学难点:秦的暴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第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是 2 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采取了那些措施 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秦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那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秦朝只经历了短短的十五年就灭亡了呢?秦亡前后,发生了哪些故事?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走进秦朝,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找到了。

师:同学们,在秦朝时,有这么几种怪现象,这些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在秦朝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生:(反映了秦朝的徭役重、兵役重、刑法非常残酷、赋税沉重) 师:徭役、兵役沉重,对当时的社会生产是否有影响?

生:(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师:以上的情形就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概况吗?

生:比他父亲还要残暴,他昏庸无道心狠手辣,连他的兄弟发姐妹都任意屠杀,其他人更不在话下。

师:假如你是那个时的一个农民,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你能生活下去吗? 生:(反抗!坚决反抗!)

师:我很欣赏同学们不畏强暴,坚决反抗的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秦末农民正是如此进行了坚决的反抗,下面,我们就看一看秦末农民反抗残暴统治的具体情况。 三、新课探究

1、看《大泽乡起义》示意图。

师:同学们,结合这幅图,你们进行大胆的想象,然后将你的想象出的大泽乡起义的经过说给大家听,好吗?我们第一次学习农民起义,老师交给你们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要

注重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这样就可以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了。

总结:刚才几位同学讲述了很好,那么,同学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陈胜、吴广没有遇雨,按期到达渔阳,秦末农民战争能否爆发?

小组导论后回答:即使陈胜、吴广按期到达渔阳,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困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使人民无法生活,如果没有大泽乡起义,也会有别的农民起来反抗,遇雨误期只是加速农民起义的爆发,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师:能辨证地分析问题,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是不是秦末农民战争就停止了呢? 生:没有,继续进行。

师:这一时期,农民起义的著名领导人是谁? 生:刘邦、项羽。

2、看《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师:谁能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一阶段农民起义的大致情况。 生:说出成语“破釜沉舟”,讲述《鸿门宴》的历史故事。 师:同学们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我认为项羽这么做非常高明,他用这种方法激发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师:项羽是什么情总值下采用这种办法的?违不违背兵法?

生;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的,我认为不违背兵法,这叫 “置于死地后生”,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在秦朝灭亡的过程中,可以说刘邦、项羽都在功臣,秦亡之后,就涉及到了谁做皇帝统治天下的问题,那他们俩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楚汉之争

师:楚汉之争中,谁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王朝? 生:刘邦、并且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楚汉之争和秦末农民起义性质相同吗?

生:不相同,秦末农民起义是为了推翻残暴的秦王朝,而楚汉之争是为了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性质不相同。

师:分析得非常正确,以后在学习中,注意战争的性质的分析。

师:我们通过阅读教材,知道项羽的军队得是刘邦军队人数的三四倍之多,那么数少的刘邦为什么却战胜了人数众多的项羽呢?

生:刘邦废秦苛政,火烧秦宫,得民心。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通过整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残暴的秦朝灭亡了,自视强大的项羽也以失败而告终,势力较弱的刘邦建立起了新的王朝,那位同学能用我们学习过的古文中的一句话来进行总结?

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教师简

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总结本课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应当掌握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中国、采取巩固统一的许多措施,在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功’;但是,秦的暴政则是其‘过’,也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陈胜 、吴广牺牲之后,项羽、刘邦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其中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在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占领咸阳,秦朝灭亡。

五、知识拓展:“宜将声优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其含义是什么?查阅资料完成。 板书设计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一、秦的暴政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历史意义) 二、秦末农民战争 巨鹿之战

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 秦的灭亡 三、西汉的建立(前202年、刘邦、长安)

布置作业:

查找成语故事: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教学反思:

本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秦始皇、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秦末农民战争兴趣极浓。课前布置学生们进行的资料查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本课能够进行历史和语文的合作教学探究,那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q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