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6-09 19: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部分:说明书

上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依据、年限···············第二章 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 镇域概况 ······················第四章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第五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六章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七章 镇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八章 镇域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下篇 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镇区现状概述和分析 ·················第二章 城镇性质和规模 ···················第三章 城镇总体布局 ····················第四章 专项规划 ······················第五章 城镇景观风貌特色规划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章 远景发展设想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附 表:中心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1 2 4 5 9 11 13 14

16 18 20 22 29 30 31 31 33

第二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一 概 述 ······················ 34 二 地理位置 ····················· 34 三 历史沿革 ·····················四 自然条件 ·····················五 行政区划和人口 ··················六 国民经济 ·····················七 公共服务设施 ···················八 镇域基础设施 ···················九 镇区建设 ····················· 十五期间龙泉镇经济、人口发展纲要 九五期间龙泉镇经济、人口发展概况 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 ················

34 35 37 38 39 39 40 41 42 44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篇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依据、年限

一、规划编制背景

龙泉镇早在1987年,当地政府就积极筹备改乡建镇,由于多种原因,于1989年撤消,到1993年,经省委批准,撤消东胜乡,成立省级边贸建制镇——龙泉镇,并且从黄荆村迁址至龙泉村。1996年池州地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东至县龙泉镇总体规划。

原规划确定的规划年限为近期1995~2000年,远期2000~2010年,城镇性质为: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省际商贸为主的皖赣边境山区城镇。人口规模分别为近期1.79万人,远期1.96万人。发展方向逐步向北部和东南部滚动发展。

规划部分得到了实施,对本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城镇功能得到了增强,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998年龙泉镇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城镇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省、市关于发展重要中心镇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的出台,给本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利用本镇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项目,更好地促进城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成了摆在全镇人民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中心镇的规划管理和建设,适应新时期城镇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城镇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对龙泉镇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 1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规划依据

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国家关于城镇规划建设方向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省、市、县有关小城镇发展的文件和精神等,主要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5.安徽省建设厅《安徽省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理办法》 6.安徽省建设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7.《贵池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龙泉镇《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基础资料

三、规划年限

近期: 2000~2005年 远期: 2006~2020年

近期6年 远期20年

远景: 2020年~21世纪中叶

第二章 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规划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城镇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保持经济发展的

- 2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同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在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坚持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原则

城镇发展应遵循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城镇发展应该使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同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强调中心镇建设的同时,注意完善镇域内村镇体系,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以城镇辐射带动乡村发展,从而消除二元的城乡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科教兴镇的原则

随着国家“科教国家”战略和我省“科技兴皖”方针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教的重要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施依靠的就是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总体规划中注重科教用地的布局。

4、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的原则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总体规划从本镇实际出发,按有关标准合理配置土地,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5、近远期有机结合的原则

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为保证城镇发展目标的实现,规划既要考虑城镇远期发展要求,又要与近期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城镇近远期发展有机的衔接。

二、规划指导思想

1、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树立超前意识。

2、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龙头作用,促进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3、强化中心镇职能,完善镇域村镇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城乡面貌。

- 3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4、以人为本,在城镇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思想,在满足城镇物质要素的同时,注重城镇特色的创造。

三、规划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2020年),力求把龙泉镇建设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城镇景观独具地方特色的县域中心镇,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三章 镇域概况

龙泉镇位于皖赣两省,东至、彭泽、波阳三县交界处,与江西省历史重镇石门街镇隔河相望,一桥相连,素有“安徽省南大门”之称。全镇南北最长21.4公里,东西最宽7.5公里,镇区北距东至县县城36.7公里。镇域国土总面积123.6平方公里。

至1999年末,全镇共辖1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组,总人口1.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89人,占总人口的2.8%,中心镇现状总人口约4500人,现状城镇化水平为25%。

本镇位于皖南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199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人均纯收入2128元,完成财政收入308万元。本镇是全省195个中心建制镇之一,同时又是安徽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

- 4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四章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一、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外部环境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副产品价格放开,有利于本地区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城镇发展积累资金,从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2)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小城镇建设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3)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我省跨世纪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我省跨世纪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4)龙泉镇是我省195个中心镇之一,同时又是安徽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各级政府关于加强中心镇建设的文件精神和相关优惠政策给本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区位优势

龙泉镇位于皖赣两省,东至、彭泽、波阳三县交界处,与江西省历史重镇石门街镇隔河相望,一桥相连。区位上位于安徽省南大门之位,对周边乡镇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相当的辐射力。 (二)内部动力因素提供的有利条件

1、交通优势

龙泉镇傍206国道,黄龙、景龙、大石三条省级公路交汇于此,它北跨长江而通江淮,南串波阳而达瓷都,又有龙泉河上接秋浦(河),下道鄱阳(湖),自古为交通要津,繁华商埠,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 5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2、较好的现状基础

龙泉镇现有商业贸易,城镇基础建设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基础,作为市域南部边贸城镇,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市场贸易已初具规模。

二、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

1、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2、农业基础地位尚不稳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3、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经营方式落后,效益较差;

4、城镇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景观效果较差; 5、镇域居民点体系不合理,居民点分散,中心村数量较多,不便于管理。

三、城镇经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发展二三产业,带动乡镇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确保全镇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战略目标

到规划期末,力争把龙泉镇建设成为有充足经济实力,社会环境相互协调,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现代化小城镇,建立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初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 6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的发展目标。 (三)战略重点

1、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协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2、明确大龙泉的区域定位

根据池州地区“九五”小城镇发展的纲要,明确大龙泉的概念,即以龙泉为中心,结合沼潭、青山,形成综合性的经济共同体,战略上突出其安徽省边贸重镇的地位,把龙泉镇建设成为东至县乃至全省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销往江西的重要窗口,是皖北商品占领赣北大市场的战略基地。

3、调整完善镇域居民点体系

合理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建立分布合理,等级有序,分工明确的村镇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应加大“迁村并点,小村并大村”的工作力度,节约用地,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快速、高效竞争力强的乡镇企业体系,发展规模经济。

对现有企业应搞好产品技术更新,增加总量和效益,同时应加大投入,新上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形成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建筑业等行业,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建筑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依托的主体型,全方位综合发展体系,鼓励发展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

5、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强化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集约化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 7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防洪与抗旱相结合,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2)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的潜在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

(3)推广科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

(4)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坚持走经营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

(5)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7)增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生态农业系统,提高土地的绿化覆盖率,严格控制“三废”污染,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战略步骤

龙泉镇经济发展基本可分三个阶段:

1、调整和强化基础阶段(2000—2005年):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化结构,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国民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增长,为全镇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经济全面增长阶段(2006—2020年):重点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挥乡镇企业的带头作用,积极发展商业贸易,以达到在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3、经济发展与效益全面提高阶段(2021—2030年):镇域经济步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速度适宜,效益良好,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轨道。

- 8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五)战略措施

1、加快开放开发的步伐,外向带动,促进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政府调控,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树立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5、加强镇域基础设计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6、牢固树立科教兴镇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

7、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可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围绕重点抓好一般。

第五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规划指导思想

依据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城镇化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同步的要求,考虑到现状城镇发展特点,村镇规划的指导思想为:重点发展中心镇,培养增长极核,强化中心镇的职能和作用,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小城镇:逐步完善镇域村镇体系,采取适当迁并等手段,形成合理的规模,逐步建立合理的居民点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

- 9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至1999年底,龙泉镇总人口17449人,中心镇区人口4500人,现状城镇化水平25.8%,低于全省28%的平均城镇化水平。龙泉镇是省级中心建制镇,县城南部边贸城镇,根据全省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目标,结合龙泉镇的实际情况、发展条件及在县城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划近期城镇化水平达到35%,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高于全省平均城镇化水平。

(二)镇域人口及其分配

镇域人口近期达到2.1万人,远期达到3.7万人。 1、中心镇

依据中心镇现状人口构成及发展规律,利用综合分析法确定其人口近期为0.75万人,远期为2.2万人;

2、一般集镇

黄荆、郝山、高祥人口规模为1000~1500人; 3、各中心村人口规模500~1000人。

三、村镇体系规划

1、职能结构

(1)中心镇——龙泉镇

龙泉镇位于县城最南部,大石公路纵穿镇域,北距东至县县城36.7公里,是镇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县城南部重要的商贸及物资集散中心,乡镇企业基地。

(2)黄荆、郝山、高祥:主要职能是镇域各片区中心,镇域次中心,农业物资集散地,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和农村生产服务中心,村办企业基地。

(3)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本行政村内较大型的居民点,为农村加工业生产、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基层服务点。

(4)各基层村及村民组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型居民点。

- 10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2、规模结构

为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本镇现状并考虑发展因素,规划将居住分散,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庄加以并迁从而形成规模合理的中心村、基层村,以便更好地布置各种服务设施。规模结构确定如下:

中心镇:近期0.75万人,远期为2.2万人;

一般集镇(黄荆、郝山、高祥)远期:1000~1500人; 中心村:远期人口规模500~1000人; 基层村:远期人口规模500人。 3、空间结构

镇城村镇体系形成“一核、三星、二轴”的网络状空间布局结构,一核是指龙泉镇。三星是指黄荆、郝山、高祥一般集镇,二轴是指通向东至的南北向大道和镇域东西向大道,各中心村通过镇域主要公路与中心集镇,一般集镇保持紧密联系,构成相互依赖的网络状结构。

4、等级结构

根据村镇的职能、规模、空间以及其在镇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镇域村镇的等级结构分为四级:

(1)中心镇(1个):龙泉镇

(2)一般集镇(3个):黄荆、郝山、高祥

(3)中心村(10个):曹村、下畈、壤塘、何村、杜田、大板、三源、林桥、松田。

(4)基层村(即经合并调整后的自然村庄)。

第六章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规划原则

1、镇域基础设施与相邻乡镇及所处区域相衔接,相协调。

- 11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2、基础设施建设应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生产力发展和城镇布局相协调。

二、综合交通规划

龙泉镇交通以公路为主,大石公路纵穿镇域,规划完善镇域乡村公路网络,在结合现状农田村网改造的基础上,形成镇域内合理,便捷的公路网,乡镇主要公路规划达到二级路面标准。

三、电力工程

镇域在黄荆有变电所一座,为本镇供电,规划再设一110kv的变电站,进一步加强城镇供电网络的改造,采用高标准新材料,加快农村电力建设和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用电的可靠度和安全性,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四、电信工程

规划期内,在镇区设电信所一座,规划要求进行镇区和镇域电信线路的建设,规划期末,电话装机容量达11100门,全镇电话普及率达到30%,中心镇电话普及率达80%,同时积极发展移动通信和网络业务。

五、邮政

规划期内,中心镇区设邮政所,一般集镇设邮政代办所;邮政所应逐步扩大其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增加邮路总长度,采用先进的邮政手段,积极与电信部门合作开展数据通信业务。

六、水利与防洪

1、加强大板水库及镇域内主要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其防洪标准;

2、结合农田林网改造工程,加快对镇域内沟渠的建设,疏浚工作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3、加强对镇域内的排涝站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其排涝能力。

- 12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七章 镇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中心镇:中心镇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的中心,应设置相对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有: (1)行政办公机构

(2)教育:完全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

(3)文化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4)体育:体育场、灯光球场、游泳池等;

(5)医疗卫生:中心卫生院、防疫保健站、计生指导站等; (6)社会福利:敬老院

(7)集贸市场:相对齐全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2、一般集镇:一般集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具体有: (1)居委会

(2)教育: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 (3)文化科技:文化站、科技站、影剧院; (4)体育:有一定的公共体育场所 (5)医疗卫生:卫生分院 (6)社会福利:敬老院

(7)集贸市场:综合集贸市场、专业市场;

(8)商业服务:商业设施及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服务的农机供应、修理等服务行业。

3、中心村:中心村为村委会所在地,本行政村内较大的居民点,应设置: (1)村委会

(2)教育:小学、幼儿园 (3)文化科技:文化室、科技室 (4)医疗卫生:卫生所

- 13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5)社会福利:敬老院

(6)商业服务:基层商店,为生产服务的农机、农具供应与修理,技术服务等。

4、基层村:基层村是农村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应设置基层商店和幼托等设施。

第八章 镇域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龙泉镇的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把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协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指导思想

增强全民国策意识,强化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放、同步发展”的方针,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与执法监督,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田基本保护和土地管理,加强资源管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

二、环境保护

1、目标:规划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物浓度极限符合GB3095-82S要求,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9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

镇区昼夜噪音等效声级控制在60分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

2、防治措施

(1)合理调整和改善生产力布局,编好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合理的

- 14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功能分区,防止工业对居住区和水体的污染,严格控制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实施后发效应,不接受城市迁出的污染工业,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贯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并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

(2)改变能源结构,逐步实施电气化。 (3)改革生产工艺,提高除尘效率。

(4)搞好城镇绿化,提高农村植被覆盖率和城镇绿化面积。 (5)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6)建设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完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严格控制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渠。

(7)加强交通噪声管理,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及改进工艺和设备等措施,降低工艺噪声污染。

(8)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理率,严禁乱推乱放,加强工业“三废”的综合治理。

(9)做好中、低产田的土壤改良工作,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三、资源保护

(1)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做好水土保护工作。 (2)大力开发植树造林,加强沿路、沿河、沟渠绿化,保持水土。 (3)编制土地资源发展规划,保证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必须的农业生产用地比例。

(4)加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严禁乱占耕地。

(5)加强对农荒地、废弃地的开发和复垦,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 (6)加强对矿产资源和建材资源土地的管理,做好规划、有计划地开发矿产资源,并对开发的废弃地进行复垦还田或综合开发利用。 (7)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利用各种水域,注意巩固和提高防洪能力。 (8)保护水域,防治水质污染;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水产业的发展,保护养殖水面。

- 15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下篇 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镇区现状概述和分析

一、镇区概况

龙泉镇中心集位于东至县最南部,是龙泉镇镇政府所在地,大石公路从镇区边缘穿过。龙泉镇的历史上可追溯于明初。1961年,成立东胜公社。1983年设立乡政府,东胜公社改名为东胜乡,驻地黄荆港,1994年撤乡建镇,建立龙泉镇,并将镇政府迁址龙泉湾。

龙泉镇自古以来为交通要津,繁华商埠,是皖赣边界商贸比较发达的一座古镇。

解放前夕,由于战争频繁,龙泉镇的商贸日渐衰落,经济逐渐萧条,集市贸易不发达。

解放以来,随着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龙泉镇的经济状况也不断地好转。

本镇地处皖南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为15.5℃。年降水量为1110~2000mm之间,年均径流深710mm,年均产水量8804万方。无霜期年均230天左右,龙泉镇现状建成区总面积0.332平方公里,镇区总人口4500人,城镇化水平25%,

二、镇区建设情况

(一)生产建设用地

镇区现状没有完整的生产建设用地。 (二)仓储用地

龙泉镇现状仓储用地位于镇西端,占地1.37公顷。

- 16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居住建筑用地

现状居住用地面积13.6公顷,居住建筑主要沿龙泉大道两侧布置,居住环境较差。 (四)公共服务设施

龙泉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沿龙泉大道两侧布置,有一定基础,但很不完善。随着城镇发展,这些行政、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建设。

(五)道路广场与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只有龙泉大道交通条件较好,镇区道路建设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①市政给、排水系统不完善; ②道路不成系统; ③路面宽度较窄。

对外交通方面,现状汽车条件简陋且无停车场,缺乏交通设施。 (六)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镇区内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达3000吨/日的自来水厂。镇区排水体制是合流制,有一定污染。现只有黄荆有一变电所。 (七)绿化用地

镇区现状没有中心公园,道路绿化条件较差。

三、现状存在问题与分析

通过龙泉镇区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分析,规划认为镇区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道路路面宽度较窄。

2、基础设施不齐全,城镇路网不成体系,线型不畅,集中供水和有组织排水建设步伐较为缓慢。

3、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管理,沿街建筑形式单调,街景效果较差。

- 17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4、镇区现状无中心公园,人均绿地缺乏,没有供居民游憩、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

第二章 城镇性质和规模

一、城镇性质

1、职能分析

(1)在市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

龙泉镇地处池州市最南端,根据《池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东至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龙泉镇为池州市域内的重点城镇,是边界商贸城镇,是龙泉镇乡镇企业基地,龙泉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龙泉镇位于镇域南部,傍206国道,黄龙、景龙、大石三条省级公路交汇于此,优越的交通条件赋予龙泉镇极大的发展机遇。 (3)较好的现状基础

龙泉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均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城镇初具规模,配置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市场繁荣,乡镇企业基础良好。

2、城镇性质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确定龙泉镇的城镇性质为:池州市南部的边贸城镇,龙泉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产品综合加工为主的商贸型城镇。

二、城镇的规模

(一)城镇的人口规模 1、现状人口

- 18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现状镇区人口约4500人,主要包括镇直人口,驻镇单位人口、自理口粮人口、住校学生、居住在镇区周边的农业人口及暂住人口,以富裕后进镇居住的农村居民。

2、人口规模预测

龙泉镇人口规模预测采用综合平衡法及城镇化水平部点分配相互校核,综合确定镇区人口。 (1)综合平衡法

PT=PO(1+m1+m2)n 式中 PT——规划期末人口

PO——规划期初人口(99年底人口) m1——人口自然增长率 m2——人口机械增长率 n ——规划年限

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及龙泉镇近几年人口增长情况,近期取12‰,远期取9‰。

考虑龙泉镇人口增长率趋势及其区位中的特殊地位,预计该镇人口增长将高于一般城镇,故机械增长m2近期取75‰,远期取65‰。

则 P2005 =4500×(1+12‰+75‰)6 ≈7423人 P2020 =7423×(1+9‰+65‰)15≈21659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常驻人口布点分布)。依据城镇化水平预测,龙泉镇近期城镇化水平为35%,远期为60%,因此可预测中心镇人口为:

P2005 =2.0×(35%-40‰)≈0.7-0.8(万人) P2020 =3.6×(60%-65%)≈2.16-2.34(万人)

综合上述方法,确定龙泉镇人口规模为: P2005=0.75万人, P2020=2.2万人

- 19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城镇用地规模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规定及龙泉镇现有用地情况,规划近期人均建设用地取95m2/人,总用地72公顷,远期人均建设用地为100m2/人,总用地220公顷。

第三章 城镇总体布局

一、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龙泉镇镇区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受大石公路、龙泉河、地域行政边界等多个限定因素的影响,城镇发展方向须结合地形和发展现状深入地研究比较,本次规划确定:本镇应以现状建成区为基础,重点向西北方向发展,适当向东西、东北方向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南方向发展。

二、城镇规划区范围

龙泉镇的规划区范围具定为:西至龙泉河,北至松田—下畈—下股一线,东至松田—泥家垄—洪家财股一线,南至皖赣两省界,总用地约11.58平方公里。

三、城镇规划结构与布局形态

单中心网络状的城镇规划结构,集中地块的空间布局形态。

四、城镇用地布局

(一)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为适应未来多渠道、多层次的引进与发展,防止“三废”的污染和便于环境的保护,将工业区分别置于镇西与镇南两个片区,均处于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镇西工业区以穿越镇区的河流为天然分界线,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不设置带有污染性质的工业。镇南工业区地处城镇的最南端,而城镇严格控制向南发展,因此可设置一些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业为主的工业,因为本镇是商贸型城镇,所以不得

- 20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设置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产业。 (二)仓储用地

现状老城区仓储区为粮食储备区,已具规模,规划予已保留。在镇南、镇西工业区分别设置为各自服务的仓储用地,要求满足交通、防灾要求。 (三)居住用地

居住分为三个片区,分置城镇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的防护绿地不少于30米。以成片开发的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建设应以现代建筑为主,强调时代风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标志性明显的现代生活居住区。城镇新建居住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新增的和老城区中拆迁的住户。

老城居住区现状居住环境较差。应逐步理顺路网,增加绿化面积,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城居住区。 (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镇政府迁至花园路与郝山路交叉路口东侧,占地9亩,留出前区小广场。镇政府东侧同一街区内布置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业集中区置于花园路与郝山路交叉路口西侧地块,规模较大,布局集中,可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并结合北侧市场与东侧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共同组成龙泉镇的主中心。沿龙泉大道和花园路两条主干道扩延商业中心,使之深入各居住片区,形成综合的商业街区,也成为本镇的商业轴线。

由于龙泉镇是安徽省十三个重点边贸城镇之一,在大龙泉区中应起到龙头作用,又与石门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所以本镇应着力发展贸易市场。在龙泉大道、高祥路、郝山路与三源路围合的地块集中设置商贸区,以大宗的农业资料、建材和农产品为主,形成相互独立又相对集中的专业市场。

- 21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为了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龙泉大道北侧设一农贸市场。

3.文化娱乐及体育用地

规划于镇北的集中绿地南侧设体育用地;镇政府南侧设文化用地,建设内容包括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居住区内相应配套建设各级文化站、青少年及老年活动中心。

4.教育科研用地

为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目标,中心镇应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保留并扩大现状小学。在新建镇区建设一所完备的中学和两所小学。

5.医疗卫生用地

在城镇花园路与龙泉大道交叉口的西侧地块布置一所较完善的综合性医院,并在居住区内配置相应的医疗设施。镇区增设卫生防疫站及食品、药物等专业检验所。

第四章 专项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

1、为减少过境交通对城镇生产生活的干扰,规划除严格控制城镇向西发展外,将壤塘路改为过境公路,红线宽度20米,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

2、规划在镇区东部三角地块西端布置汽车站。 (二)镇区交通规划

1、镇区道路系统结合现有道路,规划采用格网状道路系统,道路等级采用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三级体系。

一级道路:是联系城镇主要功能区的交通性干道,是城镇道路系统的

- 22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框架,红线宽度为30米,其两侧建筑在建设时需后退红线3~5米,一横两纵的一级道路构建城镇的道路系统骨架。一级道路有黄荆路、高祥路、龙泉大道、花园路。

二级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一块板。

三级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道路断面形式一块板。 2、城镇广场

规划在行政中心政镇府北侧设置广场,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集散空间,创造高品位的中心区商业、文化氛围。

3、停车场

规划在汽车站东侧、文化用地东侧,与城镇西入口处分别布置集中社会停车场。

二、绿化系统规划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强调城镇整体环境的塑造和公共绿地建设;

(2)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流、水系和植被,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绿化与水体有机结合的方法,创造富有特色的城镇绿色空间。 1、公共绿地规划

滨河带注意绿化,形成滨河游览观光带,在水带入镇与出镇的端口分别设置集中的公共绿地,将清新的绿意向内充溢,向外延展。

2、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工业区与居住用地之间,设宽度为30米的防护林带;沿河两侧控制不小于10米的绿带,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阻挡来自公路上的噪音。

3、重点绿化道路

城镇重点绿化道路--龙泉大道、花园路,需加强行道树、绿化隔离带及公建前绿化的配套和建设。

4、小块绿地

- 23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居住区内的小游园,小块绿地、厂内绿化,单位内部专用绿地及大型公建前的装饰性绿地等小块绿地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求各类主要用地在建设过程中绿地率不低于30%,以形成整体的绿化效果。

规划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19平方米。

三、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水厂

龙泉镇镇区现已建成一座日供水量为3000吨/日的小厂,基本满足远期城镇用水。

2、管网布置

规划建设区域内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相结合的统一管网系统,为保护供水可靠性,规划给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布置,主干管采用环状布置,并设环网闸阀,支管采用枝状布置。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龙泉镇镇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进排入镇区水体。

2、管网布置

规划沿龙泉大道布置截流管,污水经截流管截流后进入城镇西部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龙泉河下游。

3、污水处理站

规划期内在镇区西南壤塘路与高祥路交叉口东侧地块内设污水处理站,近期可作为污水简易处理的场处。

四、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一)供电规划

1、变电所:规划在下畈设110kv的变电站,供应全镇10kv电源,镇区供电采用双回路,改造现有供电线路。

- 24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2、电网规划:规划采用10kv-380v/220v的供电电压等级系统,供电线路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供电网络,供电主干线采用环状,并设环网开关,供电支线采用枝状布置。

3、架设方式:规划期内仍然采用架空方式,电力线架设方向为路东和路南。远期视经济条件许可采用地下电缆。 (二)电信工程规划

1、在镇区中心地带,医疗用地北侧设电信所。

2、近期电话装机容量为1113门,镇区电话普及率达到15%,远期电话装机容量达到9747门,镇区电话普及率达到45%以上,同时鼓励移动通信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业务的发展。

3、城镇电信线路沿道路西面和北面明杆架设,远期视财力许可在镇区主要地段采用地下电缆,规划要求在电信线路铺设时应考虑计算机交互服务的的需要。 (三)邮政工程规划

规划在医疗用地北侧设邮电所,规划期内应重点增强其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加邮政业务量和邮路总长度,并与电信部门合作,开展数据通信业务。

五、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一)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等,镇区现有主导污染来自生产生活的污染,过境交通噪声污染,城镇居民垃圾与周围水体污染等。

2、环境保护总目标及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规划旨在改善环境质量,重点保护水源,综合治理城镇环境噪声,恢复和保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等。

- 25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坚持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力求在城镇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并保护好城镇环境。

3、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水源水质保护执行《城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Ⅲ类,大气环境保护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1996)二级标准(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市区的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6分贝,交通干道两侧平均值低于69分贝;

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95%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4、环境保护分区 (1)大气保护区

根据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工业区为三级大气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二级大气保护区;

(2)水体保护区:规划镇区全部水体均为二类水体,规划期内通过加强对镇区水体的综合治理,使其达到二类水体质量标准。

5、环境保护措施

(1)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教育; (2)合理布局工业区,注意工业区和污染源之间关系,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按规定留出一定的防护林带;

(3)工业企业必须增加环保投资,增加除尘、污水处理等设备,工业废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城镇管网,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重点发展用水量小,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工业项目,新上工业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环保手续,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 (5)加快燃料改革进程,改善民用能源结构,减少废气污染。

- 26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6)加强绿化,保护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重视绿化的生态保护功能,绿化种植配置考虑到对不同污染类型的防治。

(7)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 (8)加强环卫队伍建设,进行综合治理,注重对环境质量监测,防止环境污染,对污染事件及时进行处理。 (二)环境卫生规划

镇区环卫规划应力求“管理科学化,垃圾无害化,运转机械化”,环卫设施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道班房(环卫工人休息房)、环卫基地、垃圾处理厂等。

1、公共厕所

结合龙泉镇总体规划,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汽车站、中心广场、公园、大型公建等城镇重要地段,布置5座水冲式公厕,中心区公厕服务半径300~500米,外围公厕服务半径为500~800米。

2、垃圾转运站

规划在镇区设两座垃圾转运站,分别位于镇区的西端和东端,占地约1000~1500平方米,居住区内部生活垃圾要定时收集,并逐步向垃圾袋装化过渡。

3、道班房

规划在镇区结合垃圾运转站设置道班房,为环卫工人提供临休息及存放清扫器械的场所。

4、道路保洁

城市道路分一级保洁道路和二级保洁道路,一级保洁道路按80米间距设废品箱,由专人负责清扫。

- 27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六、镇区防灾规划

1、消防规划:镇区规划布置消防站,同时要求开通119火警电话;

消防用水:规划采用生产——生活——消防统一的给水系统,承担有消防任务的给水管管径不得小于100毫米,室外消火栓采用地面式双开口消火栓,消防栓间距为120米。

各类建筑设计及室内装饰设计均应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图纸会审时要有消防部门参加。

2、抗震规划

规划原则: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合理安排疏散场地。

基本烈度:本地区属6度设防区;

生命线工程:电力、电讯、交通、供水、粮油、卫生、消防等部门均属于生命线工程范围,规划要求这些部门平时要组织抢险救灾组,储备救灾物资,临震预报公布后应及时检查,消防隐患,震后应及时进行抢修。

疏散场地:镇区的公园、体育场、中小学操场为疏散场地,面积按3.5平方米/人进行分配。

3、防洪规划

在完善雨水排放体制的同时,应尽快完成镇区管网的铺设,开展河流疏浚和沟渠开挖工作,保证雨水能迅速排除;

提高镇区南面的清沟河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整理疏浚沟渠和水体。

- 28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五章 城镇景观风貌特色规划

一、规划原则

充分挖掘城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的创造优美的城镇环境,力求形成一个环境优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相结合的,城镇形象美观,具有地方风貌的美丽城镇。

二、景观规划

1、景观点

(1)入口标志点:规划在镇西入口和镇东入口等城镇入口重点绿化并布置标志性构筑物,强调城镇入口形象;

(2)标志性建筑物:规划在镇政府及南部商业文化中心建设标志性建筑,规划同时要求政府、学校、图书馆等建筑的设计必须体现标志性、地方性;

(3)城镇广场:城镇广场是城镇重要的景观焦点。

2、景观轴线

沿河景观带与城镇绿色景观道从各个方向锲入镇区,构架整个城镇绿地系统的骨架。滨河绿带,林荫大道与城镇集中绿地、宅前绿化结合,构成贯穿镇区的绿地网络。加强河岸的绿化设施与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沿河景观带和滨河绿带。

3、重要景观区

(1)绿化景观区:主要指中心公园、街头游园和滨河绿带; (2)建筑景观区:规划中心广场的建筑景观加以重点控制。

三、景观控制要素

环境细部处理:小块绿地、花坛、路灯、广告牌、场地铺装等环境细

- 29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部应精心组织设计和施工。

建筑风格: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突出本镇的地方特色,丰富城镇景观;

建筑色彩:大面积外墙采用淡黄、米黄等颜色为主,局部可采用红、蓝等颜色,建筑色彩格调清新、淡雅;

绿化配置:以地方树种为主,搭配合理,四季有景,乔灌木配合,树草结合,考虑植物色彩随季相的变化。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原则

近期建设应与总体规划布局协调统一,近期建设应依托老镇区逐步发展,利用现有的各项基础设施,避免分散建设。应以集中成片开发为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二、近期发展规模

近期人口规模为0.75万人,用地规模为72公顷。

三、近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老城区的道路和环境整治

理顺路网,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容积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注重老城区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区。保留现状仓储区和水厂。

2.调整路网,拓宽道路

初步构建龙泉镇的道路骨架,道路修筑要一步到位,注重质量,避免今后再调整的反复工作,节约资金。修通壤塘路形成过境公路,减小对镇区的影响;拓宽龙泉大道,修建花园路的南段,成为近期主要的道路;适

- 30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当修建和拓宽城镇南北向道路。

3.增加镇区滨河绿化,开发部分滨河游览观光带,为改善城镇面貌做好前期工作。

4.开发新镇区的部分居民区

主要沿龙泉大道南北两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建居住区,满足近期人口增长及老城区部分居民搬迁的需要。

5.改善现有镇政府的办公环境,新建部分商业区和市场,在原有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建扩大,新建龙泉中学和龙泉医院。

6.兴建污水处理站、入镇加油站、邮政所和停车场,保留现状汽车站。 7.沿龙泉大道南侧建设部分工业,且兴建为之服务的仓储区。

第七章 远景发展设想

城镇远景继续向北发展,城镇人口规模4.4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4.4平方公里以内。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积极宣传城镇总体规划,增强全民规划意识

总体规划批准后,应利用广告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全面介绍总体规划,强化居民的规划意识,使其家喻户晓,要求人人参与并支持城镇规划实施。

二、维护规划法律效力,加强规划的法律地位

城镇总体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更改,但若确需

- 31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修改,须向原批准单位申请,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后须由龙泉镇人民政策向镇人大提出,经审议通过后方可进行实施,并报原批准机关备案。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重大调整须经镇人大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三、完善规划的系统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总体规划只是城镇规划的一个阶段,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应尽快编制近期建设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便直接指导城镇各项建设,确保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

城镇规划实施既要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又要有强有力的规划执法机构,为保证具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应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执法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建房均必须办理“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制定和完善促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和房地产开发步伐,增强城镇综合开发力和开发水平。

六、加快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建房、办厂和经商。

- 32 -

龙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附表:

中心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现状(1999年) 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R M W C T S V G D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 地 其中:公共绿地 特殊用地 合 计 比例人均 2近期(2005年) 面积比例(%) 人均 2远期(2020年) 面积比例(%) 人均 (m2/人) 35.89 15.99 2.4 20.44 1.06 13.02 1.22 9.98 4.91 0 100 (%) (m/人) (ha) (m/人) (ha) 13.6 50.09 30.33 28.74 39.92 37.92 78.96 35.89 0 1.37 5.6 0.78 0.65 0 0 0 27.15 0 5.05 20.63 2.87 2.39 0 0 0 100 0 3.04 12.4 1.73 11.4 1.4 0 0 0 60.3 4.53 2.37 0.31 1.24 1.88 0.89 0 72 - 33 -

6.29 3.29 0.43 1.72 2.62 1.24 0 100 5.98 3.13 0.41 1.63 2.49 1.18 0 95 35.17 15.99 5.28 2.34 2.68 21.96 10.8 0 220 2.4 1.06 1.22 9.98 4.91 0 100 14.24 19.78 18.79 44.96 20.44 18.69 25.95 24.65 28.65 13.02 5.15 18.97

龙泉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一、概述

龙泉镇位于皖赣两省,东至、彭泽、波阳三县交界处,与江西省历史重镇石门街镇隔河相望,一桥相连,素有“安徽南大门”之称。至1999年底,全镇共辖1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组,总人口1.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89万人,占总人口的28%。全镇东西最长7.5公里,南北最宽21.4公里,总面积123.6平方公里。199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11.7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45.7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47万元,财政收入3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28元。

龙泉镇傍206国道,黄龙、景龙、大石三条省级公路交汇于此,它北跨长江而通江淮,南串波阳而达瓷都,又有龙泉河上接秋浦(河),下通鄱阳(湖),自古为交通要津,繁华商埠,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又因位于三县交汇的中心,对周边乡镇影响力很大,区位条件优越,本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工商贸易活跃,三产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1998年龙泉镇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

二、地理位置

龙泉镇地处安徽省东至县的最南端,位于东经117°18′——117°46′,北纬30°31′——30°35′。龙泉镇的东、南部和江西省相毗邻,西部连接本县的铁炉乡,北抵本县西湾乡,西北部和本县昭潭镇相连接。镇区南部和江西省波阳县的千年古镇“石门街”隔河相望。

三、历史沿革

相传古代有一条巨龙趁鄱阳湖涨水逆流而上,至此搁浅不能返湖,遂潜入河内,口吐清泉,因而名曰“龙泉”。

龙泉镇自古以来就是个十分繁华的水运码头,鄱阳湖、南昌、九江湖口等地的客商船只往来均停靠于龙泉湾,使龙泉自古就成了土特产、工业品、小商品的集散地。据史料记载,明初以来,此地“沿河而市”,作坊、酒肆林立。清末民初时期,龙泉镇就已经形成了小商品一条街(现仍有古

- 34 -

龙泉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迹存在),当时仅油坊就有7家,是皖赣边界商贸比较发达的一座古镇。

该镇不仅是商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朱元璋和陈友谅曾角逐于此。至今尚有朱洪武“日战鄱阳,夜宿兰溪”的传说。今天龙泉镇东南面的青炉山上还留有许多沟濠遗址。抗日战争时期龙泉的险要地位使龙泉镇(当时的东胜)免遭日寇的践踏。解放战争时期,龙泉镇的地位尤为重要,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战壕在镇南的香炉山上。

解放前夕,由于战争频繁,龙泉的商贸日渐衰落,经济逐渐萧条。解放后,国家在龙泉设立了东胜人民公社,并成立了食品站、信用社,使龙泉镇的经济走向繁荣。至六十年代自由市场开放,个体商业兴起,当时就有二十余家商业摊点,主要经营水果批零业务,文革时期关闭,到1978年,经济复苏,固定商业摊点约二十余家。现在,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紧随着改革的步伐,龙泉镇又一次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气象。

解放前,龙泉是国民党盐田乡的土地,解放时期,设立了香山、让塘、何村、大板、新庄等行政村,1952年划乡建制,并为大板、河溪两个乡。1958年办人民公社,两个乡合并为河溪公社。1961年复区分社,实行一乡一社,恢复河溪、大板公社,文化大革命时期取毛泽东思想伟大胜利之意,两社合并为东胜公社。1983年取消公社设立乡政府,东胜公社改名为东胜乡,驻地黄荆港。1994年撤消东胜乡,成立省级边贸建制镇——龙泉镇,并且从黄荆村迁址至龙泉湾。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制。

四、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龙泉镇内多为典型的山区地形,仅西部沿龙泉河3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形平坦,其它均为崇山峻岭。龙泉镇区地形平坦,起伏不大,仅南部有香炉山,海拔99米(黄海高程),使得龙泉镇既有丘陵山色之灵秀,又有平原水乡之旖旎。 (二)土壤

- 35 -

龙泉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本镇辖区内土壤系山河冲积土,土壤含氮、钾量高,缺磷,适宜种植水稻,油料和其它多种农作物。 (三)气象气候

龙泉镇地处皖南小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为15.5℃,年降水量为1100~2000mm之间,年均径流深710mm,年均产水量8804万方,无霜期230天左右,均日照时数1806小时。 (四)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龙泉河自扁担山入境,经何村、让塘、龙泉三村后流入鄱阳湖。大板河发源于大元山山脉,经高祥村入大板水库,出库后经大板、杜田、黄荆、何村等四村汇于龙泉河。 (五)主要资源

1.农业资源

本地自然条件优越,适应多种作物和动物生长,主要盛产水稳、油料、棉花、烟叶、白莲籽、木耳、毛竹、茶叶、木材、银耳、香菇等。另外,有畜类、禽类等多种动物养殖。现在,种子场、园艺场、茶树良种示范场三个县直固有企业座落在境内。

2.土地资源

龙泉镇国土总面积124.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9万亩,山场16万亩,水田1.77万亩,旱地0.41万亩,境内的万亩盐田大畈素有“东至粮仓”之美称,年产粮量1.14万吨,拥有茶园2250亩,桑园263亩,森林覆盖率约43%。森林覆盖面积约8.0万亩。全镇现有耕地2128.46公顷,人均耕地0.122公顷,其中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为1711.86公顷。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现有土地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大,改造地任务大,全镇有低产田781.93公顷,占全镇耕地的36.74%。

②旱涝灾害频繁,本镇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由于山洪造成水土

- 36 -

龙泉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流失,耕地减少。

③土地利用粗放,经济效益差,各类用地缺乏统一规划,各用地缺乏协调。

④人均耕地减少,供需矛盾突出。 3.水资源

龙泉镇资源十分丰富,龙泉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直注鄱阳湖。龙泉河长65.5km,流域面积994.21平方公里,占东至县国土总面积的30.53%,龙泉境内的大板水库坐落大板村,为池州地区第一大水库,总储水量约2000余万立方米。

龙泉镇区分布有七里塘(绵延3000多米)、七里河、香河等,龙泉河从镇区西部流过,它们均全年流水不断,使得龙泉镇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龙泉镇还分布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较浅,一般在2~5米之间。

4.旅游资源

龙泉镇旅游资源比较贫乏,仅镇南的香炉山具有一定的旅游观光价值。香炉山主峰约99米(黄海高程),坐落于龙泉河畔,登山远眺,既可饱览远处的山山水水,又可欣赏新兴的龙泉镇和千年古镇“石门街”的雄姿。传说王母娘娘留下的一只香炉,后来变成了香炉山。古时候,山上的寺庙雅致香火兴旺,属九华山派,曾有“香山夕照、古寺钟声”的美誉流传人间。

五、行政区划和人口

(一)行政区划

至1999年底,全镇下辖1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组。 (二)人口

至1999年底,全镇总人口174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9人,占总人口的2.8%(东至县统计局资料)。计生办提供95~99年底全镇分别为17265、17379、17505、17516、17449人。

- 37 -

龙泉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六、国民经济

(一)综述

据统计,1999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人均纯收入2128元,完成财政收入308万元,13个行政村都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二)乡镇企业

龙泉镇在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陶瓷、液化气供应等支柱的多门类产业形势。全区1999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0.44亿元,利税134万元。

其中:①香山酱菜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年销售收入460万元,共有职工50人,固定资产达210万元。其主要生产各种家居调味品、酱菜等,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周边地区人民生活的需要;

②陶瓷工艺品厂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要生产各种陶瓷工艺品,99年共完成80万元销售收入。厂内共有职工24人,固定资产达35万元;

③轮窑厂,主要生产建筑用料红砖,这家集体企业每年可生产红砖660万块,销售收入110万元,厂内共有职工67人,固定资产达70万元;

④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共投资80万元,年销售收入150万元,主要是对境内和赣北一些地区进行液化气供应服务。

另外,全镇还兴建有竹制品工艺厂、红安饲料添加剂厂、疏绒厂、山野牌茶油有限责任公司等64家企业。 (三)农业

1999年,全镇实现了粮食作物产量13310.40吨,油料产量1274吨。优势稻播种面积13000亩,占水稻播种面积85%。199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290万元。 (四)第三产业

龙泉镇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三产的发展中,围绕小城镇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商业、饮食、娱乐、房地产、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在龙泉镇的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 3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q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