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

更新时间:2023-11-27 02: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

第一部分 背景介绍

不饱和醇应用于大量的工业生产中,药物合成、香料、聚合物、除草剂等。目前一种合成不饱和醇的方法是将不饱和醛酮进行催化加氢。但是由于C=C键比C=O键在加氢过程中在热力学中更加有利。所以研发新型催化剂对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十分重要。

这里,介绍了五种新型催化剂催化不同的不饱和醛酮加氢,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基础。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Sn修饰SiO2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一种丁烯醛选择性加氢的新型Pt-Sn

双金属催化剂[1]

方案1. 丁烯醛加氢的还原路径

丁烯醛的氢化路径,如方案1。在负载了Ⅷ族金属催化剂中,会得到丁醛而不产生丁烯醇,第二种金属加入到Ⅷ族金属催化剂中,来阻止C=C键的氢化[2,3-5]。特别的,Sn修饰负载在SiO2、氧化铝或活性炭上的Ⅷ族金属,大量的被研究[2,6-10]。我们研究了Sn的加入使生成不饱和醇的选择性大大增加[11,.12]。

方案2. Sn-Pt/SiO2双金属催化剂对于丁烯醛选择性加氢。(a)理想反应(b)实际反应

方案2为我们提出的由传统浸渍法制备的Sn-Pt/SiO2催化丁烯醛的反应机

理。Snn+例如SnO和SnO2提高了对C=O的活性,然而SnPt合金的形成或通过金属Sn进行Pt表面原子的稀释,会抑制C=C的氢化[13]。对于理想状态(方案2a),不饱和醛通过C=O基团的O原子,吸附在SnOx(例如SnO或SnO2)上。然后,活化的C=O基团被通过Pt表面活化的H攻击形成不饱和醇。由于C=C键会与Pt相互作用,所以C=C键的氢化不可避免。然而,如果Pt区域完全被Sn覆盖,由于H分子不能被活化,则氢化反应不会发生。

为了不在活性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不饱和醇的选择性,需要两个条件。一个不饱和醛的是C=C键不直接与Pt表面接触,来抑制C=C氢化。另一个是H分子在Pt表面上被活化。有两个策略来避免Pt区域和不饱和醛的直接接触。一个是形成足够均匀的SnPt合金。正如之前提到的,金属Sn形成SnPt可以抑制C=C键和Pt的相互作用。因此,为了制备足够均匀的SnPt合金,C=C键的氢化被抑制。另一个是通过SnO2层来避免Pt和C=C键的相互作用,活化C=O基团的SnOx存在在Pt金属附近,尽管SnOx通过SiO2层与Pt完全分离。

根据前面的方案,我们尝试制备SiO2包裹在SnPt内部的纳米粒子[14]。这种纳米粒子(摩尔比Sn/Pt=1.0)用多元醇工艺来制备。在这种方法,形成均一的SnPt合金纳米粒子。这些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66.7%,转化率为41.1%),由于SnPt合金中心和反应物方向的控制的协同效应。

方案3. Sn/SP催化丁烯醛加氢

对于后者策略,这种催化剂是Pt纳米粒子覆盖到多孔的SiO2层,Sn在SiO2层的外表面。目前,包裹在SiO2壳内部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在很多领域进行了研究[15-23]。很多研究报道了Ni[16,17],Pt[18,19],FePt[20]和Rh[21-23]纳米粒子包裹到介孔SiO2壳中。报道了SP催化剂通过金属醇盐在反相胶束溶液中水解作用来合成,SiO2层是微孔和介孔。把Sn加入到SP催化剂中,控制孔的尺寸使H2可以进入Pt孔,然而不饱和醛不能进入Pt孔,我们提出了新的概念如方案3。由于不饱和醛不能进入Pt纳米粒子孔,C=C键的氢化被抑制,在SiO2外表面Sn位点的C=O键被活化。由中心Pt粒子活化的溢流氢通过Sn的吸附攻

击C=O键形成不饱和醇。

目前,SiO2负载Pt催化剂用微乳液制备,SP催化剂用浸渍法和Sn制备Sn修饰SiO2负载Pt(Sn/SP)催化剂。为了证实Pt和Sn的分离,SP和Sn/SP催化剂的形态和物理性能通过TEM,EXAFS,H2和CO的化学吸附。Sn/SP的氢化丁烯醛的性能与传统的催化剂作对比。除此之外,我们提出了新的概念在Sn/SP催化剂上选择性加氢。 2.实验

2.1.催化剂的制备 2.1.1 SiO2负载Pt(SP)

SiO2负载Pt纳米粒子根据文献用油包水微乳液制备[19]。为了形成微乳液,十六烷基聚乙二醇(15),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溶剂。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的浓度是0.5mol/L。H2PtCl6的水溶液在323K注射入溶液中。为了稳定Pt纳米粒子,包含CTABr和1-己醇的溶液加入到微乳液中,CTABr在1-己醇中的浓度是0.3mol/L。TEOS(0.86mol/L),作为SiO2的来源加入到微乳液中,然后加入稀释的氨水溶液(28%)。TEOS的水解反应在323K下进行1h。为了终止水解作用,通过加入2-丙醇来破坏SiO2覆盖Pt纳米粒子溶液的胶束结构。溶液离心来与沉淀分离,然后得到的沉淀用2-丙醇完全洗涤,在353K下过夜干燥,在623-823K的空气流中煅烧2h来移除表面活性剂。在空气中煅烧后,样品浸入王水溶液24h来移除未覆盖在SiO2上的Pt纳米粒子。最后,样品在393K下干燥过夜,在相同的温度下煅烧2h,在573K的H2流下还原2h。通过XRF分析,Pt的负载量约4%。 2.1.2 Sn修饰SiO2负载Pt(Sn/SP)

Sn修饰SiO2负载Pt催化剂通过浸渍法SP和SnCl2?2H2O的乙醇溶液来制备,用王水处理并干燥。Sn/Pt的摩尔比一致。浸渍后,样品在393K下干燥过夜并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空气流中煅烧2h,来除去表面活性剂。最后,在573-773K的H2气流下还原2h得到样品。 2.1.3 负载型Pt或Sn单金属催化剂

这里使用的SiO2载体在制备催化剂之前在773K空气下煅烧5h。Pt/SiO2和Sn/SiO2通过将SiO2载体和H2PtCl6的水溶液或SnCl2?2H2O(15mL)的乙醇溶液来制备。Pt和Sn在载体上的负载量是4wt%和2.5-5.1wt%。然后,样品在393K下干燥过夜,在823K的空气流中煅烧2h。然后,Pt/SiO2在573K的H2下还原2h。在Sn/SiO2情况下,为了XRD测试,样品在573-773K下还原2h。 2.1.4 负载Sn/Pt双金属催化剂

负载Sn/Pt双金属催化剂继续用浸渍法来制备。煅烧后的Pt/SiO2,在SnCl2?2H2O的乙醇溶液中浸渍,393K下干燥过夜,在823K的空气中煅烧2h,

573K的H2下还原2h。Sn/Pt的摩尔比为1.0-1.5。 3. 结果与讨论

3.1 SP和Sn/SP催化剂的形态和物理性能

图1. (a)SP (b)Sn/SP催化剂XRD图。823K空气焙烧并且573K氢气还原

图1为SP和Sn/SP催化剂的XRD图,823K空气下煅烧、573K氢气下还原。在两个催化剂中,观察到2θ=39°和47°有明显的衍射线,分别表示Pt(111)和(200)的衍射峰[24]。证实了SP和Sn/SP催化剂上的Pt的存在。对于Sn/SP催化剂,出现了27°、34°和52°的2θ峰,是SnO2的存在[25]。

图2. (a)SP和(b)Sn/SP催化剂TEM图。823K空气焙烧并且573K氢气还原

图2为SP和Sn/SP的催化剂的TEM图,823K空气下煅烧、573K氢气下还原。在SP中(图2a),发现Pt粒子负载在球形SiO2粒子的中心,Pt和SiO2粒子的尺寸均一。Pt在SP催化剂的负载量通过XRF测试为3.9wt%。Pt粒子和整个SiO2负载Pt的尺寸约为5nm和50nm。SiO2层厚度为20-25nm。在Sn/SP中(图2b),Sn氧化物粒子继续通过浸渍出现在SiO2的外表面。此外,在Sn/SP中,没有观察到SP催化剂的核壳结构的坍塌。表明了核壳结构在Sn的浸渍过程中稳定存在。

图3. k3-加权Sn K-吸收边EXAFS傅里叶变换图。(a)SnO2,(b)Sn/SiO2,(c)Sn/SP,(d)Sn/Pt/SiO2(Sn/Pt=1.5)

EXAFS数据如图3。SnO2作为参考,1.6?的峰是氧原子(Sn-O)配位层位于距离Sn2.06 ?。2.9和3.5?的峰分别是位于距离3.18?和3.72?的第一和第二近的Sn的贡献[26,27]。

对于Sn/Pt/SiO2催化剂,图3d中观察到2.5?的峰。这在SnO2和Sn/SiO2中未观察到。此外,由于次最近Sn(Sn-O-Sn)的贡献3.5?的峰没有在Sn/Pt/SiO2(Sn/Pt=1.5)中观察到。因此,2.5?的峰是与Pt配位的Sn原子。在Sn-Pt双金属催化剂中,例如,Sn/Pt/SiO2通过继续浸渍法制备,Sn前躯体可以容易的吸附在Pt表面,并发生Sn和Pt的相互作用,形成SnPt合金[28,29]。此外,Sn-Pt距离为2.72?符合文献的报道(2.5-2.8?)[30,31]。因此,Sn-Pt这个峰存在与SnPt合金中。

Sn/SP在823K煅烧和在573K氢气还原,显示了与SnO2和Sn/SiO2相同的结构函数,如图3c。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观察到Sn-Pt在2.5?处的峰,表明Sn和Pt没有相互作用。这一结果表明了Sn和Pt在一个催化剂粒子上达到完全分离。

表1. Sn K-吸收边EXAFS振荡曲线分析数据

为了评价Sn在每个样品的结构参数,进行了EXAFS振荡拟合曲线,具体参数如表1。在Sn/SiO2和Sn/SP中,Sn-O和Sn-Sn的配位数和原子间距离与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q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