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调查是生态学

更新时间:2024-02-03 15:0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地域性很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传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现在影响很大的当属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本部分主要讲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 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

(1) 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

(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3. 调查记录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 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3) 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 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

(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

(4)6个特征要接近: ① 种类成分要接近 ② 结构形态要接近; ③ 外貌季相要接近; ④ 生态特征要接近; ⑤ 群落环境要接近

取样方法

1. 种-面积曲线的编绘

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要进行样方调查,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一般应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最少有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最小面积通常是根据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来确定的。 (1)一般说明 在拟研究群落中选择植物生长比较均匀的地方,用绳子圈定一块小的面积。对于草本群落,最初的面积为10×10 cm,对于森林群落则至少为5×5 m。登记这一面积中所有植物的种类。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成倍扩大,每扩大一次,就登记新增加的植物种类。开始,植物种类数随着面积扩大而迅速增加,逐步面积增加但数目降低,最后面积扩大时植物种类很少增加。

(2)样方面积扩大的方式 关于面积的扩大,法国的生态学工作者提出巢式样方法。即在研究草本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特征时,所用样方面积最初为1/64平方米,之后依次为1/2, 1, 2, 4, 8,16,32,64,128,256,512平方米,依次记录相应面积中物种的数量。 (3)群落类型与最小面积 一般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就越多,相应地最小面积就越大。如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最小面积至少为2500平方米,其中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多达130种,而在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中,最小面积约400平方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有40余种,在戈壁

草原,最小面积只要1平方米左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可能在10种以内。 2. 样方法

样方,即方形样地,是面积取样中最常用的形式,也是植被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取样技术。但其它形式的样地也同样有效,有时效率更高,如样圆。 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一般地,群落越复杂,样方面积越大,形状也多以方形为多,取样的数目一般也不少于3个。取样数目越多,取样误差越小。

野外做样方调查时,如果样方面积较大,多用样绳围起样方;如果样方面积较小,可用多个1米的硬木条折叠尺,经固定摆放围起即可。 因工作性质不同,样方的种类很多:

(1)记名样方 主要是用来计算一定面积中植物的多度、个体数。比较一定面积中各种植物的多少,就是精确地测定多度。 (2)面积样方 主要是测定群落所占生境面积的大小,或者各种植物所占整个群落面积的大小。这主要用在比较稀疏的群落里。一般是按照比例把样方中植物分类标记到坐标纸上,然后再用求积仪计算。有时根据需要,分别测定整个样方中全部植物所占的面积(面积样方),以及植物基部所占的面积(基面样方)。这些在认识群落的盖度、显著度中是不可缺少的。

(3)重量样方 主要是测定一定面积样方内群落的生物量。将样方中地上或地下部分进行收获称重,研究其中各类植物的地下或地

上生物量。对于草本植物群落,该方法是适用的;对于森林群落,多采用体积测定法。

(4)永久样方 为了进行追踪研究,可以将样方外围明显的标记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以后再在该样方中进行调查。一般多采用较大的铁片或铁柱在样方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打进土中深层位置,以防位置移动。 3. 样带法

为了研究环境变化较大的地方,以长方形作为样地面积,而且每个样地面积固定,宽度固定,几个样地按照一定的走向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样带。 样带的宽度在不同群落中是不同的,在草原地区10—20厘米左右,灌木林1-5米左右,森林10-30米。 有时,在一个环境异质性比较突出、群落也比较复杂多变的群落调查时,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可以沿一个方向、中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布设若干平行的样带,再在与此相垂直的方向,同样布设若干平行样带。在样带纵横交叉的地方设立样方,并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 4. 样线法

用一条绳索系于所要调查的群落中,调查在绳索一边或两边的植物种类和个体数。样线法获得的数据在计算群落数量特征时,有其特有的计算方法。它往往根据被样线所截的植物个体数目、面积等进行估算。 5.无样地取样法

无样地法是不设立样方,而是建立中心轴线,标定距离,进行

定点随机抽样。无样地法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是中点象限法。在各象限范围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胸径大于11.5厘米的乔木,要记下此树的植物学名,量其胸径或圆周,用皮尺测量此树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时在此象限内再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幼树(胸径2.5-11.5厘米),同样量胸径或圆周,量此幼树到中心的距离。有时不测幼树,每个中心点都要作4个象限,在中心点(或其附近)选作一个1m2或4m2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灌木、草木及幼苗的种名、数量及高度。 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林中采用这个方法,据说20个中心点的数据可以与2个500m2样方的精确度相当。同样该方法也可用于草地群落,只是相关的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各象限范围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胸径大于11.5厘米的乔木,要记下此树的植物学名,量其胸径或圆周,用皮尺测量此树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时在此象限内再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幼树(胸径2.5-11.5厘米),同样量胸径或圆周,量此幼树到中心的距离。有时不测幼树,每个中心点都要作4个象限,在中心点(或其附近)选作一个1m2或4m2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灌木、草木及幼苗的种名、数量及高度。 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林中采用这个方法,据说20个中心点的数据可以与2个500m2样方的精确度相当。同样该方法也可用于草地群落,只是相关的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各象限范围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胸径大于11.5厘米的乔

木,要记下此树的植物学名,量其胸径或圆周,用皮尺测量此树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时在此象限内再测一株距中心点最近的幼树(胸径2.5-11.5厘米),同样量胸径或圆周,量此幼树到中心的距离。有时不测幼树,每个中心点都要作4个象限,在中心点(或其附近)选作一个1m2或4m2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灌木、草木及幼苗的种名、数量及高度。 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林中采用这个方法,据说20个中心点的数据可以与2个500m2样方的精确度相当。同样该方法也可用于草地群落,只是相关的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群落特征的描述和度量 1.

多优度—群聚度的估测及其准则群聚度的估测及其准则群聚度的估测及其准则群聚度的估测及其准则 多优度和群聚度相结合的打分法和记分法是法瑞学派的传统的野外工作方法。它是一种主观观测的方法,要有一定的野外经验,这一方法与重视植物种类成相结合构成了这一学派的特色。 有两个等级,即多优度等级和群聚度等级,准则如下: 多优度等级(即盖度—多度级,共6级,以盖度为主结合多度):

5: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75%以上者(即3/4以上者) 4: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0~75%以上者(即1/2~3/4); 3: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25~50%者(即1/4~1/2者); 2: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25%者(即1/20~1/4者);

1: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以下,或数量尚多者; +: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很少,数量也少,或单株 群聚度等级(5级,聚生状况与盖度相结合) 5:集成大片,背景化; 4:小群或大块; 3:小片或小块: 2:小丛或小簇: 1:个别散生或单生。

因为群聚度等级也有盖度的概念,故在中、高级的等级中,多优度与群聚度常常是一致的,故常出现5.5,4.4,3.3等记号情况,当然也有4.5,3.4等情况,中级以下因个体数量和盖度常有差异,故常出现2.1,2.2,2.3,1.1,1.2,+,+.1,+.2的记号情况。 2.

物候期的记录

这是全年连续定时观察的指标,群落物候反映季相和外貌,故在一次性调查之中记录群落中个种植物的物候期仍有意义。在草本群落调查中,则更显得重要。 物候期的划分和记录方法各种各样,有分五个物候期的,如营养期、花蕾期、开花期、结实期、休眠期。 3.

生活力的记录

生活力又称生活强度或茂盛度。这也是全年连续定时记录的指标。一次性调查中只记录该种植物当时的生活力强弱,主要反

映生态上的适应和竞争能力,不包括因物候原因而生活力变化者。 生活力一般分为3级:

强(或盛): ●(营养生长良好,繁殖能力强,在群落中生长势很好)

中:不记(中等或正常的生活力,即具有营养和繁殖能力,生长势一般)

弱(或衰):Ο(营养生长不良,繁殖很差或不能繁殖,生长势很不好

5.树高和干高的测量

树高指一棵树从平地到树梢的自然高度(弯曲的树干不能沿曲线测量)。通常在做样方的时候,先用简易的测高仪(例如魏氏测高仪)实测群落中的一株标准树木,其它各树则估测。估测时均与此标准相比较。

目测树高的两种简易的方法,可任选一种。其一为积累法,即树下站一人,举手为2米,然后2、4、6、8,往上积累至树梢,其二为分割法,即测者站在距树远处,把树分割成1/2、1/4、1/8、1/16,如果分割至1/16处为1.5米,则1.5米×16=24米,即为此树高度。 干高即为枝下高,是指此树干上最大分枝处的高度,这一高度大致与树冠的下缘接近,干高的估测与树高相同。 6. 胸径和茎径的测量

胸径指树木的胸高直径(dbh)大约指距地面1.3米处的树干直径。严格的测量要用特别的轮尺(即大卡尺),在树干上交叉测

两个数,取其平均值,因为树干有圆有扁,对于扁形的树干尤其要测两个数。在地植物学调查中,一般采用钢卷尺测量即可,如果碰到扁树干,测后估一个平均数就可以了,但必须要株株实地测量,不能仅在远处望一望,任意估计一个数值。 如果碰到一株从根边萌发的大树,一个基干有3个萌干,则必须测量三个胸径,在记录时又用括弧划在一个植株上。 胸径2.5厘米以下的小乔木,一般在乔木层调查中都不必测量,应在灌木层中调查。 基径是指树干基部的直径,是计算显著度时必须要用的数据,测量时,也要用轮尺测两个数值后取其平均值。一般用钢尺也可以。一般树干直径的测量位置是距地面30厘米处。同样必须实测,不要任意估计。 7. 冠幅

冠幅指树冠的幅度,专用于乔木调查时树木的测量,严格测量时要用皮尺,选通过树干在树下量树冠投影的长度,然后再通过树干与长度垂直量投影的树冠的宽度。例如长度为4米,宽度为2米,则记录下此株树的冠幅为4×2米。然而在地植物学调查中多用目测估计,估测时必须在树冠下来回走动,用手臂或脚步帮忙测量。特别是那些树冠垂直的树,更要小心估测。 冠径和丛径均用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调查,因为调查的样方面积不大,所以进行起来不会太困难。测量冠径和丛径的目的在于对此群落中的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固化面积。冠径指植冠的直径,用于不成丛的单株散生的植物种类,测量时以植物种为单位,选

测一个平均大小(即中等大小)的植冠直径,如同测胸径一样,记一个数字即可,然后再选一株植冠最大和植株测量直径记下数字。丛径指植物成丛生长的植冠直径,在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各种丛生的情况较常见,故可以丛为单位测量共同种各丛的一般丛径和最大丛径

二、生态学实生态学实生态学实生态学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处理数据和获取数据一样,都是科学研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的专业书籍介绍,这里仅提供涉及生态学本科学生实验常用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具体的运算可以通过计算机专业软件或相关软件来完成. 数据的分布

生态学中研究经过获得的数据是很多的,未加整理的数据很难进行分析。通过对观察得到的数据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分析,就可以看到资料的集中程度和分布状况。 1. 分布表

2. 次数分布图可以更形象地反映次数的分布状况。常使用的图形有:柱形图、折线图、条形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在OFFICE办公套件中的EXCEL软件中绘出

3. 均数平均数平均数平均数 平均数是数据分析中最常使用的结果表示方法。它是数据的代表值,表示实验数据的中心位置,往往作为资料的代表与另一组同类资料进行比较。 平均数的种类比较多,如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和几何平均数。由于算术平均数是最常用的平均数,这里只介绍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4. 差方、标准差、变异系数

算术平均数只能反映同质观察数据组的平均观测值大小,而不能反映数据组集中的程度。方差、标准差则可以反映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q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