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讲义(背诵版)》 - 海天考研
更新时间:2023-03-13 07: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2014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考点预测
复习导论
一、复习方法
1、强记与强忘相结合;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要强记,马哲要强忘; ②、基本理论要强记,考试真题要强忘。 2、高度重视考试技巧
①、单项选择题,矛盾选项答案必在其中;多项选择题,矛盾选项一般不是答案(区分“对立矛盾”选项和“统一矛盾”选项)。
②、重视考点分布规律。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2004年考);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2003年考);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2002年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2008年28题);
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2005年30题);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2007年20题);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9年11题) 二、考情预测 毛泽东思想部分
①、基本原理是重点;
②、重要史实要牢记 ③、代表性观点肯定考; ④、往年试题会重复 中特理论部分
①、重视新增知识点; ②、重视社会热点; ③、重视中央全会精神; ④、往年试题会重现
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考情预测共同点:对我国当年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热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十年真题例证:
①、2003年,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②、2004年,三农问题;
③、2005年,根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情况,分析积极就业措施;
④、2006年,和谐社会与资源友好型社会建设;
⑤、2007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2008年,就医难;
⑦、2009年,分析经济运行与cpi; ⑧、2010年,改善民生与创新型社会; ⑨、2011年,中国崛起与外交政策; ⑩、2012年,分配问题、诚信道德问题 ⑾、2013年,签名球,醒目药瓶 三、知识结构
(旧民主主义革命论:1840----1921)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论 (1921----1949) (1921—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论 毛泽东思想 (1953—1956) 社会主义建设论
(1956以来)
毛
中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中特理论 祖国统一理论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依靠力量
领导力量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知识
结构图 “三代”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李大钊讲的最早: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
2、1927年以前讲过的领导人有: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
3、1938年,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
5、刘少奇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6、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注意:①、党的历史上先后两次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是中国七大;二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十六大也修改党章修改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二、历史必然性: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总结;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4、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其中3和4是必要性。主动,1和2主动。
三、科学内涵(解决了问题、上升为理论、植根于文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四、历史进程(五个节点、三大成就)
五个节点:
1、遵义会议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正确轨道; 2、中共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3、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写入党章
4、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5、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大成就:
1、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重要意义:
1、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2、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3、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4、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5、思想条件(理论基础、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国际条件:十月革命 二、各个时期的著作 1、萌芽时期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两个农民运动,一项右派分离,一个阶级分析) 2、形成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岗山的斗争》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二项纠借,三项打仗) 3、 成熟时期 《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三大论) 4、 继续发展时期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三、 毛泽东思想各个时期的标志及要点
1、萌芽时期,标志是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①分析了阶级,弄清了敌友;②明确区分革命性质的关键是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应担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③提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提出工农联盟思想;④提出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2、基本形成时期的标志是:一是毛泽东思想主要理论部分形成;二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3、成熟时期的标志是理论上系统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四、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要点 1、《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 3、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①、毛泽东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标志性著作;②、孕育了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思想;③、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4、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5、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①、提出“认清国情,是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和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基本内容。③、全面阐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6、《<共产党人>发刊词》
①、提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③、提出党建“伟大的工程” ④、提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
7、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
主义的界定。
8、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提出生产力作为评判政策及其实践好坏的标准。
9、《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 ①、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改路线;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官封的革命
10、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完整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②、完善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③、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④、提出战胜敌人的三件武器:党、军队和统一战线。
五、分析
1、大革命时期,集中体现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著作有: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E《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
2、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著作有:
A《中国和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岗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4、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有: A毛泽东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B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总结;
C抗日战争
D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
第三节 中特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发展过程
1、十二大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十三大:①、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③、三步走战略部署
3、十四大:①、确立邓小平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②、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写入党章
二、“三个代表”思想发展过程
1、2000年2月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 2、2001年建党讲话具体阐述“三个代表”; 3、2002年11月十六大写入党章 三、科学发展观思想发展过程
1、2003年10,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科学发展观;
2、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点一: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要点二:党的思想路线,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点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先导。
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特理论的一大法宝
1、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中特理论的宣言书。
1992年南方谈话,是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2、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特理论的一大法宝。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考情预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2、历年以单选和多选考试为主,出题较细,经常走出大纲列举之外,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去判断。
3、难点: ①为什么中共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
②为什么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③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伴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1)基本特点:
①帝国主义:操纵中国命脉,使中国丧失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是中国近代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封建自给自足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的剥削不但保持着,而且与官僚买办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优势。
③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但又受到重重阻碍,决定了它的两面性; ④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军阀官僚统治、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⑤统一:势力范围造成长期不统一,发展不平衡; ⑥农民:大批破产,毫无权利,没有自由。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华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推翻帝官封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①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在此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革命,在此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思想指导: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国际背景:十月革命的影响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 中国革命经验和概括总结
1、 中共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援助。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官封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这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是最根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最基本的动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②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建立统一战线;
实现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实现领导权的坚强支柱:革命武装力量; 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时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时代;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前途:社会主义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1945年七大报告将新民主主义纲领与党的基本纲领相结合。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依据:
(1)基本国情决定;
(2)必要性:①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②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3)可能性:①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群众基础:大革命的影响,革命情绪的高涨;③又一客观条件:革命形式向前发展;④主观条件: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建立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必要性:①中国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
(2)可能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尤其是民族压迫的残酷;③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①正确处理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二者对立统一。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③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2、武装斗争:
①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它是建设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③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3、党的建设
①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②战胜敌人的三件武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党、军队和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三件武器。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情预测:具出题可能性,历年分值较少,考生记住关键的地方,弄清一些
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③判断改革是一场新革命的四个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政策选择;体制重建;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发生变化。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对象: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它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
②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③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
④方法:一是改革要的秩序、有步骤、有领导的进行;一是要在各方面协调中进行。
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92南方谈话: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①生产力标准是基础;
②综合国力是生产力标准的宏观表现;
③人民生活水平是生产力标准的结果和体现。
5、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
①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含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②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
③稳定是前提。稳定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 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三者关系方面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两个依据: ①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一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
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7、怎样不断提高对外开往水平:
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考情预测:本章是历次考试重点,主要考我国近期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今年由于复杂的经济形式,本章又是热点中的热点。一般出题老师会结合当年的主要文件,直接从中节选材料出题。今年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创新型国家、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等问题。
重点难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及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及依据;公有制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按劳分配与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 ①生产力水平低,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②苏联在计划经济方面成功的示范作用。
③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运行。
(2)主观条件:当时理论上将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全乎逻辑的选择。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①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
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③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④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
3、计划经济条件下符合经济规律的有益探索
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反思; 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提出“三主体三补充”( 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生产计划:计划为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③50年代末60年代初,强调重视价值规律,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 第一阶段(1978年—1982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2年—1984年),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4年—1992年),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确立。
第四阶段(十四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不断发展。
①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0世纪末,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③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在“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②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臵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意义 ①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②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础;
③为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①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
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 共性:
①资源配臵方式上,都以市场为基础性配臵手段;
②微观层面上,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③经济活动上,市场经济规律都起着支配作用;
④宏观层面上,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⑤经济运行上,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1、确立过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②第二阶段(1982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③第三阶段(1987年----党的十四大)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④第四阶段(1992年----党的十七大)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其写入宪法。
2、确立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存在,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特征:
①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而不是私有的; ②生产成果归公有,而不是个人占有。 3、地位: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①一是就数量而言,要求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要求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产业甚至每个企业都占优势;
②二是就质量而言,公有资产既要有数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需要控制的行业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4、公有制实现形式: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所有权,即财产的所有权是谁?
第二层次是占有权,即财产具体由谁占有并对企业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第三层次是使用权即出资人采取什么样的财产组织方式,如独资还是合资? 第四层次是经营权,即采取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直接经营还是委托代理、资产承包、租赁经营、公司制等。
注意问题:
①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归属关系,后三层次是实现形式。 ②实现形式分类: 就资本组织形式而言,有国家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经济和国家控股的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两类。其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有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等。
就经营方式而言,具体形式有国有国营、国家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
③公有制经济中的股份制: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
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适宜采取的一种实现形式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私有还是公有,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①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②缓解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
③使市场主体多元化,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
④促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⑤外资企业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带来了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为体制创新提供了借鉴。
2、鼓励、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途径 ①放宽市场准入,开放行业领域; ②比照国有企业;给予同等待遇; ③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环境 ④加强监督管理、改进服务监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
②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人在劳动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
①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这是的劳动指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个体劳动者通过个人的劳动和经营所得取得收入;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实质是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②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取得的利润;
③所有者将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或存入金融机构取得的利息;
④实物租借给他人经营和使用取得的租金;
⑤管理和知识产权类作为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括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②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社会保障体系
①构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
②内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③问题: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④措施:
第一,五统筹: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与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
第二,三重点: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完善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好”与“快” 1、国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国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国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既强调了发展的质量,又强调了发展的速度,体现了质量和速度的统一。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2、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3、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必要性和可能性:
①科技特别是战略高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5、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含义以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不仅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两坚持”和“三转变”
两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要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到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强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①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②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④重要着力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4、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在:①信息化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②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④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结合;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总体要求:生产发展(中心环节)、生活富裕(目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邓小平发展农业的基本思想: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3、邓小平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两个飞跃: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需要,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4、胡锦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第二个趋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5、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和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五、统筹区域发展
1、主要指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2、邓小平两个大局(1988年):沿海地区对外开放,首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这也是个大局。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量。
4、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具体方法:①转变发展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二者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②改变行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③从主要依靠行政办法保护环境到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3、建设生态文明需做的工作: ①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②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③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④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考情预测:本章历年均有考题,集中在社会主义民主。
重点难点:①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②为什么我国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③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④政治体制改革。
⑤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人权和自由。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 1、国体与政体 国体:指国家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谁手中?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①性质相同: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③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①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新民主主义时期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人民,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从党派之间关系来看: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③从概念表述上来看:提法全面,体现了民主和专政的统一。④政治体制改
革。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
1、西方三权分立:指把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2、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三权分立的不同: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议会有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没有议会党团,不以界别开展活动,不按党派分配席位,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一致。
②人大和一府两院关系不同:我国由人大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它们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是目标一致。西方议会、法院、政府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
③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有本质区别:人大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代表人民利益。西方议员一般是党派代表,拥有自身特殊利益。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政治保证。这种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但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活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的政治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③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执行。
④都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受宪法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不可分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它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力。
2、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实行原因:
①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②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4、自治权利:
①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②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③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④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⑤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权利。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民主含义:指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治乱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实行基层民主原因:
①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②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3、基层民主体系: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提出:十五大报告第一次阐述,九届二次人大写入宪法。
2、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主体: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客体: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4、原因: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2、法律体系构成: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
3、法律体系特征: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③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与层次多样的国情需求;
④体现了继承传统法制文化与借鉴人类现代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⑤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4、立法经验: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③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④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⑤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5、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健全各项法律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①继续加强经济领域立法;
②积极加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立法;
③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 ④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 ⑤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领域立法; ⑥注重保障法律制度的有效实话
⑦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邓小平评价国家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 ①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②是否能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③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①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②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③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④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职能转变、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臵,更加注重强化和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⑤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绝对的民主模式。
2、民主形式具有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标准。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政治程序和政权性质相一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只标榜民主,不承认专政,以民主的形式掩盖了它剥削人民的实质。
3、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民主发展的最高形态,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真正的民主。
4、民主建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发展程度往往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国的民主形式还不够完备。
5、自由不是抽象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所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实际行使自由权的问题。
6、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7、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高的人权。
8、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有关系。
9、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情预测:有可能考,考生尤其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文化的含义:
广义上,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2、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③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4、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政党对文化的觉悟和觉醒,表现在对文化地位的认识及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信心。 二、根本任务 三、基本方针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特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②中特共同理想是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2、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核心价值体系,才能: ①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②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③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首先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④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二、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三、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含义
2、作用
二、发展教育和科技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2、文化体制改革的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3、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情预测:近几年一直是重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2、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3、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民性质、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内涵: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个方面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民主法治的统一、公平效率的统一、活力和有序的统一、科学和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重大意义: 1、理论意义
①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特理论; 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实践意义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中特事业;
②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目标,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搞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科学发展是工作方针; ③改革开放是主要动力; ④民主法治是重要保证;
⑤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是重要条件; ⑥党的领导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 目标任务
4、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本强国。 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②优化教育结构; 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5、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④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革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7、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①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⑤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⑥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保基金; ⑦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臵。
8、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①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②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④坚持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9、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①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④强化安全生产和监督。 ⑤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考情预测:本章内容往年偶而考过,一是“一国两制”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哪些自治权;二是结合时政评析台湾当局的政策。今年复习,应该重点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等。民进党谢长廷登陆也算一个热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由来: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2、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1、1949年3月,新华社《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时评,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2、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
3、1953年朝鲜停战,台湾当局推动与美国签定“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7月,大陆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
1、1958年8月,炮击金门; 2、周恩来“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①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②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③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
成熟并征得蒋同意后进行;④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之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2、1979年元旦,人大《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我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提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三通”;
3、1981年九月,“叶九条”;
4、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5、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规定“特别行政区”条款,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6、1983年6月,邓六条。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科学内涵:
①一个中国是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两制并存,制度不变; ③高度自治; 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针对外国势力的和台独势力的,不针对台湾同胞;
⑤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积极促谈; ⑦“三通”; ⑧反对台独;
⑨反对外国势力插手; 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自己的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3、重大意义:
①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问题,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②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③既坚持了国家统一,维护主权的原则,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和现实可能的策略,避免了武力统一的不良后果;
④有利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⑤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984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1997年7月1日。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即江八条,,精辟论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精髓;
2、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3、2002年11月,江泽民十六大对台工作论述:注意“文攻武备”的总方略、首次提出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提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4、胡四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的努力绝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5、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反分裂国家法》; 6、2005年四五月间,三党连访;
7、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六点意见; 8、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情预测:近几年均有考题出现,但题量不多。
第一节 国际形式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
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美苏是第一世界;整个非洲、拉美、亚洲除了日本是第三世界;日欧澳加是第二世界。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2、经济全球化: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从而促进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也使发达国家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 1、形成:
①建国之初,毛泽东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②1953年12月,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60年代,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④70年代“一条线”,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的霸权主义。
2、发展: 80年代,邓小平从“一条线”转向“真正的不结盟”;
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党际关系四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考情预测:历年考题不多,以选择题为主。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的新特点:①队伍迅速壮大;②结构重大变化:知识分子比重增加、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务工人员重要组成;③岗位流动快。
工人阶级的这些新特点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特事业的建设者 ①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
②出现条件: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劳动分工更加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提供了就业条件;
最后,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3、四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①时代发展和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②中共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③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④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4、巩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意义:
①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②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
③是巩固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④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5、统一战线 ①含义: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②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二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6、民族政策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7、宗教政策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的需要。
8、人民军队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人民军队,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人民军队的历史使用:三提供一发挥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五章 中特事业领导核心
考情预测:本章历年考题不多,以选择为主
1、中共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①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党的领导; ④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党的领导。 3、为什么要改善党的领导: ①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②从国内看,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式、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
③从党的自身状况看,我们党的实际状况与党肩负的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4、怎样改善党的领导:
①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②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③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5、为什么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①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6、怎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②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③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7、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①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②中特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8、党建四考验和四危险
四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正在阅读:
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讲义(背诵版)》 - 海天考研03-13
爱笑的女孩作文500字06-21
我爱家乡手抄报02-16
学校关于防台风通知书精选09-19
中金公司-2011年2季度A股投资策略-东边日出西边雨-周期股搭台,权重股不亏,概念股退散-11041006-08
做南瓜饼作文500字07-16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1)04-22
企业生产各岗位考核方案12-28
XX镇旧村改造扩建(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 图文07-11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有答案05-3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考研政治
- 讲义
- 背诵
- 海天
- 考研
- 毛中特
- 2014
- 文字录入教案2009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三篇
- 2013年安全生产技术真题及答案 - 图文
- oracle笔试题
- 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综述
- 4勾股定理 习题集(2014-2015)
- 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主持词
- 工装夹具管理制度
- 大比例尺地形图自动缩编的研究
- 采煤工作面搬家安全技术措施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精选)
- 江苏开放大学 网络学习工具及应用第五次
-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 专项训练:2018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各类型题汇编及答案(全面详细)
- 安阳市·中华大道地块项目可研报告119152624 - 图文
- 高考数学 数列的综合应用知识梳理复习教案
- 吴江闽南商会第五届理事会名单(纺织服装业)
- 2011暑假社会实践团发文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