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儒学文化的感悟和思考

更新时间:2024-05-08 15: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传统儒学文化的感悟和思考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财政一班 学号:10017115

班级编号:26号 姓名:刘洁

摘要: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底蕴和内涵。无论是寓意深厚的《论语》,还是讴歌爱情的《诗经》,它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智慧是无法估量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还可以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知道做人应具备的气节,让我们时刻铭记感恩之心,让我们明白爱情真正的含义??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汉书·艺文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千载。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和”为理想目标,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历经时代的洗礼,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趋向。

儒学文化的精髓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那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如何成为“君子”———“想有所作为的人”,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特征呢?《论语·阳货篇》中说的“恭、宽、信、敏、惠”非常值得借鉴。

一:“恭则不侮”

近人杨伯峻译作:“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说的就是待人接物要注意形象、言谈举止,这一点在求职、面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用人单位都喜欢认真、踏实工作的人。同样地,在工作生活中亦然,一个人如果不讲究仪表,言谈轻滑,举止放荡,不尊重别人,自然就不会被人看重,免不了遭受侮辱。《论语》中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说的就是“恭”的重要性。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就会得到同事的敬重,上司的赏识,也就迈向“有所作为”的第一步。

二:“宽则得众”

宽,在这里不仅仅是指宽厚,更重要强调的是“宽容”,以及由此引出的自律!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求诸己”而不总是“求诸人”,常想想自己的缺点、劣势、不足,积极采取相应的方略去弥补,以致能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当年原是小小的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就坦言“: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攻必去,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宽”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会是个大杂烩,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免不了会因为对现实过于理想化而遇上很多看不顺眼的事,此时应多想想“宽则得众”,为自己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信则人任焉”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一步步走到人生巅峰的,是一步步,不是一步,因此征程中的每一步实实在在,便尤为重要。今天我花言巧语、大吹大擂,骗得了别人的信任,明朝却无法兑现承诺,长此以往,定将不会被重用。诚实守信乃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不讲信是断不会有所作为的,年轻的大学生刚刚开始立身处世,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四:“敏则有功”

敏,即勤奋、勤快之意,是《论语》中涉及最多的的一个话题,孔子讲要“敏”于学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创造,这是值得肯定、赞扬的,但一定得踏踏实实、笃志博学,若此方能提升、彰显自我。要“敏”于做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人云:“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不要总是埋怨怀才不遇,而不从客观实际做起,试想果真机会降临时,我们是否又能把握、胜任呢?“敏则有功。”多做点实事,少谈点空想。一步步走下去,将来必有作为、必成大器!“敏”是这五种道德特征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如果把其它四种特征:恭、宽、信、惠,看作是成功必要的外在因素,那么“敏”就是起决定意义的内在因素。没有“敏”,一切都是空谈!

五:“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译注》作:“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这是针对在一定职位的人而言的,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关键是要做好“恭、宽、信、敏”。当然,将来我们有能力慈惠了那便更是一件好事。孔夫子还言:“放於利而行,多怨。”“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以为“惠”在这里还包含有“不贪小便宜”、“不趋利”之意,这也是须要我们注意的。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是一名君子———“想有所作为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虽然一个人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和个体的偶然相结合的硕果,是君子不一定能成大事,但成大事者大多为这类型的“君子”。《论语》一书中,关于君子的叙述,还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钱观”等等,句句都饱含真理,读来发人深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而言,《论语》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指引和启迪作用。

儒学文化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君子”,还可以让我们心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时刻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核心内容(1)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儒家文化中实行仁德的根本。孔子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是道德的根本。孟子指国家应“申之以孝悌之义”。荀子同样重视“孝悌”观念。(2)尊敬师长:孔子把“教”与“ 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

荀子说“: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儒家文化一贯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3)博爱众人:儒家将“ 仁爱”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说“仁”即“爱人”,奠定了几千年来友爱互助、精诚团结的伦理思想基础。孟子提出“仁者无敌”“, 得道多助”,这些思想使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4)热爱祖国:儒家文化十分重视族群对于个人的生命的深重意义,要求人们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先。孔子“杀身成仁”王夫子“以身任天下”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感恩自然《: 周易》称颂天健行不息,地厚德载物。孔子“: 天何言哉,而四时行百物生。”皆把天地视为生命的共同父母,强调人遵循自然规律,体现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宝贵思想。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学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深入的阅读传承经典儒学,将我们的文化弘扬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怀揣着梦想,我坚信儒学会再一次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参考文献:

[1]司洪昌、茶世俊《培养创造性人才着力点何在》[N]中国教育报 [2]王守伦.《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

[3]赵培举、冯砚《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N]光明日报 4.《论语》

5《儒家经典文化解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w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