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3-08-18 09:28: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顺应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以素质教育理念开发符合幼儿特点且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手段与方法,科学地组织教育过程,培养幼儿全面素质的教育。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是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意义如下:

1、通过幼儿民间文学教育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的优秀文化,其中的古代儿童民间文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和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如果我们能从本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材,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语言艺术的美,领略历史文学的魅力,感受中华美德的熏陶,更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民间文学作品是不同区域、时代,以及个人特点的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作品,既蕴涵着构成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不仅能借助于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而且能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自然的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充实幼儿园园本课程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发、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性、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传承传统美德的精神源泉。我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课程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抓民族文化奠基教育,促幼儿园园本课程丰实”。

我们通过呈现童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古诗词、成语故事,谚语等多种体裁的作品,让幼儿感知和体验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有趣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在与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互动中,园本化课程得以完备、充实。

3、通过民间文学教育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22 幼儿民间文学作品,如古诗、童谣、民间故事、神话、语言、成语等形式的作品,有许

多是取材于儿童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民间故事,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道理;又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逐渐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寓意。再如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童谣《摇到外婆桥》和《放鹞子》等作品,语言朴实、情节简单,非常适合作为低龄幼儿学说完整句的教材。神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所塑造的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而寓言、成语以一种短小精悍、易懂的故事,向幼儿娓娓讲述了一些深奥的道理,让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让幼儿感知不同类型的民间语言文学作品,让植根于祖国大地的民间文学陶冶现代的幼儿,丰富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语言,培养美德,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懂礼貌、重情义,增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在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1)、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2)、园本课程:顾名思意就是国家或地方课程园本化,是在落实园本课程、地方课程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起来的,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出发,符合本园实际,形成符合本园发展的教育特色,带有本园个性色彩的课程。

(3)、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是指把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民间文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选择符合本园发展和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途径,通过幼儿园教学现有的课程,按照园本课程的规范,充分挖掘民间文学传统文化资源,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学园本课程。

2.理论依据

(1)、《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33 (2)、早期开发理论。科学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是

智能敏感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另外,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而5-6岁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头脑储存了许多实物、符号与表象,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各种式样、节奏、声音、押韵形式。与以往大家的认识不同,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而且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学作品,富有艺术的美感,经典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真正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相应环境,使幼儿情感与文学作品交融共鸣,在欣赏美的同时把良好的思想无形渗透在人格行为发展中。因此,在幼儿期凡是幼儿能够理解的文学作品必然可以早些让幼儿接触。

(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民间艺术课程的开展能适应幼儿智能的多元倾向,能使每个孩子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孩子八种智能中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和观察智能,这样便能较好地为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整合教育理论。所谓整合就是“整体”和“分合”相结合,即考虑幼儿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确定培养“完整儿童”的新概念。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全面发展,在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条件等方面有一个通贯设计考虑,同时,继承原有课程模式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兼容整合、相互渗透。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在脑科学早期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纲要》的有关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将达到以下目标:

1、依托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深入开展民间文学研究,探索民间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构建与幼儿园其他课程及幼儿一日活动紧密结合的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操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幼儿化、系列化、层次化的园本课程。

2、以民间艺术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来源,围绕幼儿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生成民间文学主题,创编相应的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学。

3、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实际感受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使幼儿对民间文学风格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通过课题研究,建立相对稳定的园本反思框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能实施课程又能开发课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5、建立内外结合的民间文学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促使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关注民间文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四、课题研究理念:

从实际出发,融艺术特色,扬传统文化,开课程之花。

五、研究内容

(一)、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将总体教育目标进行细化,研究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分年龄段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总体目标

(1)喜欢优秀的神话、传说、童谣、故事等中国民间文学作品,感受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使幼儿初步具有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品德;

(2)乐于参加文学活动,萌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领略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3)通过朗诵、讲述、改编、谈话等形式培养幼儿初步表现和创造民间文学作品美的能力;

(4)在学习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丰富幼儿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阶段目标

小班

(1)喜欢听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初步感受民间文学形式#内容所特有的美感;

(2)愿意参加民间文学活动,对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见,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

(3)初步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

中班

4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55 (1)喜欢学习、欣赏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感受民间

文学活动,感受民间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初步理解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尝试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初步形成良好的对话交流习惯;

(3)根据民间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线索,初步学习仿编、改编、续编简短的童谣、故事等,语言较连贯;

大班

(1)对民间文学有较浓厚的兴趣,乐于欣赏、学习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积极感受、积累民间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

(2)初步感知民间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

(3)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会用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并依据作品的线索,联系自己已有经验扩展想象,用较恰当的语言创造性地进行表述;

(二)、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与一日活动有机整合的研究。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艺术情感、技能、态度的培养应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可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产生民间文学兴趣的环境氛围,使孩子们能在民间文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的表象,使他们潜移默化地积累民间文学活动的经验,体验民间文学活动所蕴含的美。如晨间可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民间文学歌曲,让幼儿在闲暇之余多欣赏欣赏,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印象;平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幼儿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学;午后老师可带幼儿到我园所特有的表演区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演绎着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以充分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类似擂台赛的活动,如:“开心大擂台”,请幼儿先选出一名擂主,其他幼儿每周向擂主挑战,挑战成功者可成为新的擂主,这样的生生互动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民间文学教育内容是实施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关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考虑时代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期望和要求,总体构思,以期初步形成了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并致力于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素材的选择和创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66 由于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文学,其内容必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并

非都适合于幼儿,适合用来对幼儿进行文学教育。因此,我们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学教育的需要,对搜集上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以选出真正的适合于幼儿的民间文学作品。小班以童谣作品为主;中班除童谣外,可增加一些幼儿可接受的民间故事形式;大班幼儿已能接受和理解内容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作品,因此,可为其选择篇幅较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并且在选择时可以较多地考虑作品的“形式美”。

(四)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形式的研究

1、幼儿民间文学的基本教育方法

(1)情感渲染法:教师应以饱满的情绪和对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感染孩子,强调幼儿的感受。

(2)直观法: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正确的感性认识对象,创造良好的语境,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3)提问法:教师除顺教材思路进行提问外,还应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为其理解作品中的语音结构提供机会。

(4)其它方法:与其它活动一样,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还经常采用示范讲解法、游戏法、讲述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

2、大胆探索多样化活动形式

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时,我们注意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即探索以活动为基本的教育形式,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形式,重视幼儿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学习活动,重视幼儿与周围环境中人、物的对话与互动,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积累、思考、提炼、归纳民间文学信息,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认同和喜爱中国民间文学,激发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与能力,进而促进幼儿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探讨借助于区域活动、混龄活动和社区、亲子活动等来渗透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方式。

(五)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

集思广益,以多平台多手段教育为基础,以潜移默化的引导或直接表达的情感为媒介,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构建以幼儿民间文学为主体的幼儿园文化环境,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古诗教育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幼儿民间文学的教育活动。

1、营造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氛围

根据办园理念和培养目标,整体设计环境,精心营造浓厚的民间文学文化氛围,从不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的角度向幼儿展现了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

2、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文学教育活动

结合民间文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幼儿之间开展许多来源于民间文学的创造性主题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演绎自己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与认识,用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

3、多媒体手段的使用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体手段,通过音乐、电影、动画片、图片、歌曲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开放性

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间文学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既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又有生成新内容的空间;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又要重视隐性课程;既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又重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网络的编制、活动时间的编排、活动资源的利用等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六)、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园外延伸的实施研究

当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实施到一定阶段,我们有必要将其向园外延伸,使其发挥特有的辐射作用,并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拓展。如:在社区进行一些表演,在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进行表演,既可以培养幼儿大胆、自信的心理品质,还可以激发幼儿尊重、关心老人的情感;与其他姐妹园结对,双方进行民间文学活动的切磋,两园进行一系列的民间文学交流体验活动,可以增进双方情感,也可促进共同提高;在家中鼓励幼儿每天回家后与家长讲一讲、演一演,使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六、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课程评价的多元性: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2)、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强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课程的发展”为核心;

(3)、课程评价的贯彻性:应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进行。

2、课程评价的内容、方式:

(1)、对幼儿的评价

情感体验:民间文学活动中幼儿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情感态度,即对人、对7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

知识经验:幼儿关于客观世界浅显而基本的知识经验。如:关于周围环境和民间文学的经验等。

行为体验:幼儿在民间文学活动中的一些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经验(即做的经验)。如:如何有计划的设计自己的活动、如何与他人合作活动、如何借助必要的道具丰富自己的表演等。

能力发展:幼儿在民间文学活动中的各种智力和基本能力。如:观察发现能力、审美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大胆表演能力等。

评价方式:观察调查、成长档案、作品展示、现场表演、才艺展示、家长参与等。

(2)、对教师的评价:

民间艺术教育能力:主要指教师实施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必备的知识素养、教育设计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教育评价与教育反思能力等。

民间文学教育情意:主要指教师在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活动中对民间文学活动的情感、态度等。

评价方式:教师自评:教育案例、教育后感、教育反思等

他人评价:问卷调查、业务考核、成果考核等

(3)、对课程的评价:

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地方性、经典性和适宜性。

课程目标和计划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课程评价:说课研讨、教学展示、现场观摩、专家指导、活动反思、方案评比

七、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辅以文献资料、经验总结法等,在前期制定方案、实践总结、中期成果汇报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观察记录及案例进行研究,如:活动案例、幼儿个案。

8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一)条件

1.课题组成员的素质高

本园的负责人周唯英园长,从事教育工作25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专以上学历,是本园骨干教师,为本课题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邀请一些专家到我园进行零距离指导,让幼儿和老师的发展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也为我们教师打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保障。

2.资料、设备比较齐全

我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班班配备的计算机,拥有有限电视,每个年级部都有照相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

3.组织制度有保障

组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有幼儿园园长室、教科室、教研室和外聘专家组成,负责研究的计划、实施、检查、指导等工作。建立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想领导小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每周依次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工作;不定期请专家培训课题组成员,指导课题工作;作好课题研究记录、资料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工作情况作为本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并纳入教师业务档案。

(二)研究措施保障

1.建立完善的研究机制。

(1)正确的导向机制。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及时收集相关理论,组织教师学习,帮助教师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引导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识艺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合理的保障机制。设立课题专项经费开支,确保课题研究所需的资金和课题所的经费;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保证课题研究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3)有效的活动机制。我们将指定并严格执行课题互动制度,组织有关的研究活动,如:专家讲座、课题沙龙、论文交流、现场观摩等。

2.以课题组为领导,增强课题组人员的覆盖面,形成整个幼儿园共同探索的气氛,让课题的研究成为大家日常关注的问题,从而成为园本课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9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010 3.认真做好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收集原有的研究资料和信息,一方面开阔研究者的视

野,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和特色,也避免研究的“低水平重复”。

4.寻找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日常的实践着手,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程,重视点滴经验的积累和交流。

九、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2月)

(1)收集与“幼儿民间文学”课程有关的相关内容,并划分出“幼儿”的年龄范畴,搜索整个民间文学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从中选择出适合我们的概念、内容、样式等为我们所用。

(2)了解国内外在幼儿民间文学课程方面的研究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2、调查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1)设计并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所持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然后进行资料搜集,进行分析。

(2)构建课题框架,确定研究目标、方法、内容,申报课题。

3、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3年6月)

(1)开展“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从“古诗”入手开展教育活动,逐渐拓展民间文学教育范畴之童谣、神话、传说、成语故事、谜语、寓言、谚语等。

(2)整理前一阶段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请专家指导,推进实验研究,使教师、幼儿的素质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请市、区教科室领导来园指导科研方面的具体工作。

(3)进一步深化课题实施方案。

4、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1)各年级组汇报成果

(2)全园教师认真拟写专题总结,交流经验。

(3)整理资料,完成实验报告,圆满结题。

十、成果形式:

1、深化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具体目标与内容。

2、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目标评价体系。

3、各类民间文学活动的方案设计。

4、主题生成活动方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11 5、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

6、课题实施工作报告。

7、课题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rj.html

Top